中華書局全新推出「籍合網」——十餘年來,《中華經典古籍庫》何以不斷保持創新
【百道編按】2014年,中華書局這一百年經典品牌第一次走向數字出版,推出了備受好評的《中華經典古籍庫》。此後,他們不斷創新,並於近日推出了「籍合網」,以及全新改版的「中華經典古籍庫」個人專業版。從2003年中華書局開始啟動「中華古籍語料庫」項目至今,已經經過了十餘年的時間。那麼,在這十餘年中他們如何不斷保持創新?龐大的「中華古籍語料庫」項目究竟有著怎樣的整體設計?百道網曾專訪古聯公司總經理洪濤,他的介紹,或許可以解答我們對這一項目的好奇。
自2003年開始,中華書局便開啟了逐步將幾十年來出版的古籍整理類圖書數字化的「中華古籍語料庫」項目。十餘年之後,《中華經典古籍庫》1.0版於2014年6月面世,依靠信息技術讓原本複雜繁瑣的文獻古籍檢索工作變得更加簡單。這是中華書局響應學界一直以來的要求,也是中華書局這一百年經典品牌第一次走向數字出版。
2015年,為了進一步系統開發「中華古籍語料庫」項目,古聯(北京)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專門致力於開發古籍數據平台。2016年4月,為方便廣大用戶對《中華經典古籍庫》的便攜性需求,《中華經典古籍庫》微信版面世,第一次將龐大的古籍資料庫幾乎原版移植到手機等移動終端。雖然微信版的便攜性和準確性立刻獲得了廣大用戶的稱讚,但微信版有很多專業級用戶,為了使得他們在手機端和電腦端用上原書圖像頁碼、引用自帶格式等專業級的功能,2017年初,古聯公司又開發出了《中華經典古籍庫》微信專業版,既能滿足專業用戶的需求,也填滿了從微信版到機構版的過渡空間,極大豐富了原有產品線。
可以說,《中華經典古籍庫》自誕生以來一直堅持做精品化古籍庫,所收全部為正版圖書,選取權威整理版本,並經過深度編輯加工,旨在呈現給用戶一個優質的、可信的、可直接徵引的善本古籍庫。據悉,《中華經典古籍庫》所收圖書涵蓋了經、史、子、集各部,目前已收錄超千種中華書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圖書,以及與天津古籍出版社、鳳凰出版社、齊魯書社、巴蜀書社、遼海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等多家專業古籍出版社進行版權合作的圖書。內容涵蓋經史子集各部,包含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通鑒系列」、「新編諸子集成」、「十三經清人註疏」、「史料筆記叢刊」、「學術筆記叢刊」、「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佛教典籍選刊」等經典等系列。
2018年4月,《中華經典古籍庫》更是創新連連。在這個充滿書香的季節,不僅有將產品集群、在線應用系統、垂直交流社區統一聚合的門戶網站「籍合網(網址:www.ancientbooks.cn)」上線,以滿足數字化時代用戶對於古籍資料庫多元靈活的不同需求;在4月23日世界閱讀日當天,「中華經典古籍庫」個人專業版(網址:http://publish.ancientbooks.cn/)也全新改版上線,以更加大氣美觀的界面和更加人性化的設計為用戶帶來全新體驗。
如今,我們在感嘆《中華經典古籍庫》的內容豐富、權威之餘,也對他們在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如何不斷保持創新感到好奇。此前,百道網曾專訪古聯公司總經理洪濤,從他的介紹中我們或許能窺見一斑。
「中華經典古籍庫」個人專業版
百道網:《中華經典古籍庫》這一項目的策劃緣起是怎樣的?
洪濤:中華書局的古籍數字化工作開展較早,在2003年就啟動了逐步將幾十年來出版的古籍整理圖書數字化的「中華古籍語料庫」項目。但是數字出版方面的工作啟動較晚,《中華經典古籍庫》的1.0版在2014年才面世。研發這個產品的原因,一是來自用戶的需求和壓力。隨著市場上古籍全文檢索資料庫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讀者要求中華書局提供古籍整理圖書的全文檢索產品,為包括學術研究在內的各色需求提供支持;另外,我們也發現不少的社會機構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將中華書局的圖書內容資源放到自己的產品中銷售,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來自市場的壓力,因而下決心進行產品化的工作。二是出於數字出版的大勢所趨吧。目前針對專業領域的資料庫的出版模式相對成熟,加上經過前期近10年數字化工作的積累,這個項目的可操作性較強。
百道網:《中華經典古籍庫》與目前市場上的其他古籍數字化產品相比有哪些特點?
洪濤:《中華經典古籍庫》服務體系的核心,是提供高質量的、基於整理本古籍的資料庫服務。目前的市場上,古籍數字化產品很多,其中多是基於對版刻圖書的數字化加工、只提供原始的古籍數字化文本的資料庫,如愛如生公司的《中國基本古籍庫》、書同文公司的《文淵閣四庫全書》等等,這些產品通常起步早、數據量大,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中華經典古籍庫》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基於「整理本古籍出版物」而做的,它收錄的古籍,是經過現代學者的整理的,加上了標點、校勘、注釋等學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古籍的文本,經過了多個版本的校勘,以及出版前編輯的加工,在文字質量方面更有保證。如中華書局出版的點校本「二十四史」,經過幾十年無數學者的研究整理和編輯們辛勤的編校工作,早已成為學界乃至普通讀者最認可的版本。另外,古籍庫中收錄的資源,都有明確的版權,大部分內容是獨家的。在中國古籍數字化領域,這樣的產品是具有獨創性的。
基於這樣的內容優勢,我們的產品可以解決很多傳統古籍數字化產品不能解決的問題,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比如在沒有《中華經典古籍庫》之前,用戶想要查找並徵引一部古籍中的內容,需要先通過海量資料庫檢索、複製該書需要的內容,然後在圖書館中借閱此書,核對文字,添加標點、出處、頁碼等信息,才算完成了一次文獻檢索與使用的全部流程。在這一過程中,用戶並沒有完全脫離紙質圖書,只是把資料庫當成了紙質圖書的索引工具。而有了《中華經典古籍庫》,用戶就可以直接複製已經由專家整理好的古籍數據了。不僅如此,我們在設計產品時,考慮到部分用戶的使用習慣,保留了原書的版面圖像,且與文本一一對應,方便用戶核對引文。另外,古籍庫還提供「引用信息自動生成」的功能,系統會自動為引用文字生成標準格式的出處信息,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此外,由於我們的產品收錄的是「整理本古籍出版物」,因而能夠惠及更多「非專業」的需求人群。比如一些國家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出版社編輯、傳統文化愛好者、中小學教師等,這類群體對高質量的古籍文本有一定的需求,但傳統的數字產品提供的內容常因錯漏多、缺少高質量的句讀而無法直接使用。用古籍庫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中華經典古籍庫》問世後,不少圖書編輯,尤其是一些非古籍專業的圖書編輯表示,在校稿時用古籍庫,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效率。
百道網:為了滿足用戶不同的使用場景,《中華經典古籍庫》做了哪些特別設置?您在業務模塊的構建和規划上有哪些構想?
洪濤:為了滿足用戶不同的使用場景,《中華經典古籍庫》目前已經開發了三種不同的產品形態,分別是:鏡像版、在線版和微信版。
鏡像版主要服務於國內機構,滿足科研院所、圖書館增加館藏的需求;在線版主要服務于海外機構以及一些國內的企事業單位,無需本地安裝,更加方便快捷。微信版則服務於個人用戶,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能用。作為中國第一個在微信端提供海量古籍檢索服務的產品,《中華經典古籍庫》目前微信端的關注用戶已達6萬人,得益於微信的傳播優勢,古籍庫微信版一上線就獲得了大量的關注,不但惠及了更多人群,而且推動了經典古籍庫的品牌的建立和傳播。
對於未來的業務模塊的規劃,我們希望更多地利用「資源聯合」來豐富我們的產品內容。這也和「古聯公司」名字中提出的理念是一致的。中華書局作為重要的古籍整理出版單位,在資源上有優勢,但是僅僅依靠中華書局的資源,還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因此我們與多個國內優秀的古籍出版社達成了合作協議,目前除中華書局的本版圖書外,鳳凰出版社、巴蜀書社、齊魯書社、嶽麓書社等十個出版社的資源都被收錄進了《中華經典古籍庫》。未來我們將繼續擴大合作範圍。可以說,同類資源的聯合是我們建設《中華經典古籍庫》產品的重要一環,也是未來的一個著力點。
百道網:目前《中華經典古籍庫》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您如何看待如今取得的成績?
洪濤:說成功可能還談不上,畢竟在中華書局,數字出版的份額相對傳統出版業務來說,還是少得多。不過,這些年發展還是較為迅速的:從最初中華書局的一個部門——「古籍資源部」的幾個人,到現在「古聯數字公司」的30多人;從《中華經典古籍庫》2億字的內容資源到10億字;從中華書局一家資源到現在10多家古籍出版社的橫向聯合。這其中的原因,大部分依託於內容資源本身的質量極高,中華書局的品牌在社會上認可度較高。以中華書局的古籍整理資源為核心推出的古籍庫第一期,一經推出便得到了認可,這個階段性的收穫也讓我們有機會去不斷地迭代產品,開發新的功能和產品形態。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認識到:一個出版社的資源再多,都不足以持續支持專業的資料庫的發展,所以推動業內的橫向聯合、古籍整理行業的融合發展,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石。目前我們合作的資源總數已經超過了中華書局的資源總量,這種同類資源的橫向聚集,提升了我們的影響力,也幫助我們的產品迅速擴大規模。
百道網:不管是數字出版還是估計出版,對人才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古聯公司的團隊情況?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有哪些舉措?
洪濤:古聯公司在2015年成立,從中華書局的一個部門轉型為公司化運作。目前團隊成員主要來自近年的應屆畢業生,學科背景以古典文獻學、古代文學、歷史學為主,也有計算機、信息管理等專業背景的成員。古籍數字化這份工作與專業相關,又和當今的數字化大潮相連,加上中華書局在古籍整理領域的品牌效應,對在這方面有興趣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對社會成熟的人才的吸引力還是相對匱乏。畢竟我們和成熟的互聯網公司相比,收入上是有劣勢的。不過目前公司還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階段,隨著中國出版集團的上市,「國學資源總庫」募投項目啟動在即,公司從上到下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動力。我想,激勵員工不斷學習進步的根本,還是公司的不斷進步吧。
百道網:在產品的策划過程中,是否有遇到來自傳統出版部門的挑戰?是如何解決的呢?
洪濤:中華書局在古聯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確將數字出版與傳統業務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公司業務得到從書局領導到編輯同仁們的一致支持,並不存在這方面的挑戰。當然,數字化的發展對傳統業務部門也有積極的回饋。比如,古籍庫產品本身就是編輯們審稿、核對引文、版本修訂的利器,同時我們將數字加工的過程中發現的原書錯訛之處反饋給編輯,又能提升紙書的質量;數字化成果還可以應用於紙書的改型換代。總之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並非想像中那樣對立。
百道網:《中華經典古籍庫》從問世到現在已將近四年了,並且發展勢頭一直不錯。今年在產品的推進上會有什麼新的規劃或大動作?
洪濤:目前來看,儘管這個產品發展勢頭良好,但我們很清醒,要想真正做到融合發展,提升產品競爭力,僅靠現有的產品線是不夠的。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搭建一個互聯網平台,不但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資料庫產品服務,還能夠進行線上的古籍整理和數字出版,將整理、加工、出版、服務四個環節打通。這就是在日前上線的「籍合網」。
籍合網擁有一個「在線整理平台」。我們根據項目計劃和選題安排,將待整理的古籍文本發布到這個平台上,同時提供在線編輯、自動校勘、輔助標點等服務工具。用戶可以在線申領任務、工作、發布成果、領取報酬。
為了提升在線古籍整理的質量,平台還為用戶提供資料庫的支持,除了大家熟知的《中華經典古籍庫》,我們還研發了一些全新的資料庫,包括:
一、中華古籍書目資料庫。內容涵蓋了古典目錄文獻、館藏書目、整理本古籍書目等各色書目數據。我們將這些資源進行數字碎片化加工,統一呈現。不但可以高效檢索書目數據,我們還希望未來能夠利用該庫,進行古籍整理的規劃工作。二、中華文史工具書資料庫。同樣採用數字碎片化加工的方法,提供各類辭書資源的數據檢索、閱讀服務。這個資料庫和書目資料庫一樣,也是在線整理古籍的重要輔助工具。三、中華善本古籍資料庫。以原版掃描件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版刻圖像資源,不但能夠為古籍整理工作提供校勘的資源和工具,也填補了我們產品體系中該類型資源的空白。四、中華文史學術論著庫。專門收錄文史哲相關學科的學術論著和專業期刊數據,提供全文檢索和閱讀服務。另外,還有碑刻墓誌庫、小學文獻庫等多個產品也在研發中。
上面的這些產品,無論是數據形態,還是使用方法,都突破了《中華經典古籍庫》全文資料庫的模式,豐富了我們的產品體系,也讓我們的資源從單純的古籍文本,拓展到行業相關的各個領域。需要說明一點,這些資料庫既服務於「在線整理平台」,又與「在線整理平台」的成果共同構成了籍合網的「成果發布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在籍合網上,將現有產品作為成果發布,同時又利用這些成果和平台工具,招募專業人士,整理出版更多的數字成果,循環往複,形成了良性的生態圈。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正努力突破「數字化僅僅是紙質出版的後續環節」這一狀態,積極與業內的專家學者合作,將古籍整理與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數字產品,在籍合網發布。比如正在開發中的《宋代墓志銘資料庫》。這對古籍整理出版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變革:傳統紙質圖書的出版,經常陷入成本高昂、耗時長久、受眾群體少的困境。而將部分整理成果以數字形式出版,則可以極大地改善上述困境,不但提升了效率,還可以拓展更豐富的功能。這將使古籍整理的數字出版不再是既有內容的形式轉化,也會成為內容的創作源泉。
最後,籍合網還擁有一個垂直社區——古籍圈。一方面為「在線整理平台」提供協作工具,另一方面為我們的用戶提供交流的空間。當然,這也是我們作為開發者,與用戶溝通的重要渠道。
總之,籍合網是中華書局深耕古籍數字化領域多年,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思考的成果。我們既是傳統出版商,又是數字產品商,還承擔了相當一部分學術科研性質的工作,因而看到的問題更多,也更希望帶著推動行業發展、學科進步的使命,來布局產品。希望籍合網的上線,能為中國的古籍整理事業和傳統文化的推廣盡一份力。
推薦閱讀:
※《中華聖賢經》(依韻重編)
※《文苑英華作者姓名索引》中華傳世文選《文苑英華選》
※中華各民族||高山族(下)
※中華姓氏漫談-焦姓(87)
※京郊深山藏著一個神秘的矮人部落崖居,堪稱中華一大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