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又是一年清明時

  夜裡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錯過了季節,又錯過了回憶,只剩下一幅對聯,在日長飛絮輕的時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驚蟄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俗稱「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禮記。明堂位》有官社的記載:「是故夏勺、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蠟,天子之祭也。」唐詩人張籍、王駕則描繪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生於山野鄉村,對土地和時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豐盛味美的食物時,我們總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綿陽,最隆重的「春社」祈福儀式,莫過於安縣睢水關的「春社踩橋」。這座橋叫「太平橋」,始建於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餘年歷史,橋身為20餘米巨型單孔弧架,猶如一道彩虹橫卧水上,素有「漁洞山前懸半月,虎頭岩下見長虹」的美譽。不知從何時開始,當地百姓篤信,在「春社」日這天到這裡來踩橋,可消災免難,祈禱平安。後來,這種習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漸成了川西北最負盛名的民間春社活動。每到「春社」日,菜花叢中,鞭炮陣陣,潮水般的人流紛紛雲集於此,綿延數十公里,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與「燕子來時春社」的喧囂相反,「梨花落後清明」就顯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歡樂之節,大禹故里北川,歷來有「清明」賀治水成功之說,鄉人奔走相告,共慶天下太平。從唐代起,「清明」漸成春遊踏青的代名詞,且歷代承襲成為習慣,人們在這個時節,紛紛走出戶外,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其樂融融。孩子們最鍾情的,則要數放風箏,有的風箏上還裝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綿陽曆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萬喚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關於「清明」的解讀,卻仍眾說紛紜。這兩天,著名學者、中國古代韻文專家熊篤又在呼籲,要原清明的「本來面目」。在熊篤看來,按照《禮記》的說法,「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清明節應是提倡男女談情說愛的好時節。」

  熊篤說,清明時節,青年男女最適合去水邊休憩、划船遊玩,甚至到野外談情說愛。但是,熊篤沒有說,如我等中老年人該去做什麼?

  我想,還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比如踏青、掃墓、祭祖、省親。


推薦閱讀:

清明節------有心就好
【中華論壇】現大漢遺風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黃陵舉行
梨花風起正清明:踏青的同時也要注意這些飲食禁忌|清明|踏青
心若清明,也無風雨也無晴
范雲飛:唐詩里的清明

TAG: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