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父愛缺失是孩子網路成癮關鍵因素
「網癮最早引起人們關注還是從"非典"那一年起,非典過後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出現了"過度使用互聯網"的表現」.北京市青少年法律和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紹,非典那年網癮之所以達到高峰值,首先與長期在家——一個封閉的環境有關.其次,學校等多方面的教育都要通過網路進行,導致大批孩子接觸網路.第三,成癮的很重要的心理誘因——恐懼.在那種特殊的外部條件下,人們恐慌、緊張、焦慮,孩子們就會在網路裡面尋求安全感和精神寄託.雖然「非典」是個特殊時期,但特殊時期下出現的特殊現象恰恰反映出了過度使用網路致成癮的幾個重要原因.
國內外網路成癮比照通過與國外網路成癮者的對比研究,我國網癮患者的表現有很多不同之處.據宗春山主任介紹,首先,出現網癮的年齡階段不同.在國外通常是25至40歲之間,屬於成人的行為,但是我國的網癮患者通常集中在12至25歲,大部分是青少年或者未成年人.第二,網路成癮的成因內容不同.在國外,致網癮的原因比較分散,黑客、聊天、網遊均有.但是,中國的孩子主要就是網路遊戲,而聊天、色情等一旦在現實中得到滿足,他們就會脫網.而恰恰是網路遊戲讓他們始終放不下.第三,國內網路成癮者表現出來的極端行為較多.由於國外網癮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沒有太多的人去限制或管理他們的行為,但是中國,網癮的青少年畢竟還要面臨上學,難免會遇到更多的父母、社會幹預,因此與父母、家庭的衝突時有發生.父愛缺失是網路成癮的致命因素如今,戒除網癮更多通過軍事化訓練解決或物理治療方法,以此釋放過多的能量,但都存在缺陷.「成癮的東西不是簡單消除的,而是需要替代.網癮的調整需要一個系統的工程.」宗春山主任表示.網路成癮的孩子有很多共性.第一,父愛缺失.並非沒有父親,而是孩子的幾個關鍵時期父親不在身邊,如二三歲,嬰幼兒延遲性滿足的形成階段父親不在身邊,或者青春期階段父親不在身邊,或者父親沒能扮演好男人應盡的角色等.父親的角色更像一個警察,代表著堅忍、剋制、理性,對孩子有更強大的監督、威嚴影響力;如果家庭缺少這樣一個角色,孩子就會缺少嚴格的束縛感,無法獲取這些特質,他們面對誘惑的時候,就會難以控制自己.因此,研究發現,軍人子弟、外交人員或父親長期駐外的家庭中,網癮孩子較多.第二,母親的情緒和控制不當也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父親不在家時,母親過度的情緒和依賴,使得孩子沒有選擇感,因此進入網路世界尋找控制感,得到瞬間的滿足.第三,現在的孩子除了電子設備外,普遍沒有現實生活中的遊戲,只得在網路中尋找.另外,城市化進程中,孩子們缺少同伴,以及學校課業壓力等,也是孩子形成網癮的直接原因.網癮定性「失補償」「經過研究,我們把過度使用網路的基本定性,確定為"失補償".」專家表示,現代教育中很容易忽略人性的社會屬性需求,比如吃、穿、住可以得到父母的百分百保證,但孩子們的遊戲、交友等多元化價值實現方式卻得不到滿足,所以孩子普遍沒有幸福感、快樂感和成就感.也就是說,如果學習成績不好的話,就基本上被「槍斃了」.而人是一定要為自己的生存找到價值感、生存感的,所以就會到網路世界去尋找生存的價值.
6頂一下推薦閱讀:
※白癜風多是因應激因素引起
※哪些因素會影響生男生女 生男女有什麼秘訣 靠運氣還是拼技巧
※決定福報的因素
※新研究表明女性的選擇在人類進化中是關鍵因素
※斑塊高危因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