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8341 【值得一讀】
人們把象徵地命運的8341號碼,在毛澤東誕辰日,變成了8341號鑲鑽金幣,裝進衛星,發射到太空,準備在浩瀚無際的太空里遨遊8天,然後再返回地面,開艙公開拍賣。因為8341這個數字是神數、天數、吉數,可是載有8341號金幣的衛星,發射升空後失去了其他衛星高度服從命令聽指揮的風範,神秘地在太空失蹤了。不知是上九天攬月,還是下五洋捉鱉?反正「 8341,據說這神秘數字的來歷是因為毛澤東秋收起義時,他有一把漢陽造的步槍,槍的編號是8341。「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理論實踐,就是從這支槍開始的,最後武裝奪取了政權,取得了全中國的解放。進北京後,他不再需要槍了,但他記住了這支步槍的號碼,命名了他的警衛部隊,以紀念他的戰爭生涯。當今中國,「
毛澤東逝世多年,有關他的神秘傳說一直不斷。他的銅像運送到韶山老家安放時,車隊經過井岡山時,(哪個年代這種帶著帶有政治色彩的事情,絕對經過充分準備的)運送毛澤東銅像的汽車突然熄火,怎麼也無法啟動,又查不出任何的毛病,當地老鄉說,井岡山是當年毛主席的根據地,老人家要停下來看看,所以不走了。車隊只好駐紮在當地。第二天,車子不費事就啟動了,一直順利到達韶山沖老家。當時正是秋天,百花枯萎,可是當車隊進入毛澤東的老家時韶山沖時,整個山坳中的映山紅全部鮮艷的開放了,還有小道消息說,揭幕之時,江澤民開始怎麼也揭不下來,後來江澤民走到主席銅像前,恭恭敬敬的躹了三個恭後,就順利的揭開了。揭幕當時,天空中出現了日月同輝這少有的自然景象,人們說:因為當時是江澤民親自揭幕,二位都是國家的「皇上」。 80年代江蘇揚州流行一種「請八仙」扶乩活動,非常盛行,「請八仙」實際上是請毛澤東的原配夫人楊開慧,因為毛澤東是天上的神仙,楊開慧也是仙女。當地人傳說,在一天凌晨,一老漢起早出門,突然看到東方的天空霞光萬道,一人在一美女的牽引下正向天上飛去,老漢大叫:「毛主席!毛主席!那是毛主席!毛主席升天了!」第二天,廣播里傳來毛澤東凌晨逝世的消息。人們說,毛主席是天神,死後他升天了,那天接他的仙女是楊開慧。所以請八仙扶乩就變成了「請楊開慧」。據說「請楊開慧」扶乩特別靈,因而那段時間這個地方非常流行,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搞「請楊開慧」的活動,而且事後都不約而同的得出結論「靈」。 「請八仙」扶乩活動由二個小姑娘(要求是童女)分站在一張小方桌的二邊,桌上平鋪著一層白色的麵粉(香灰也行),一隻竹編菠萁面向下,二個角分別由童女輕輕托著,菠萁的前面固定著一根筷子,筷子插在麵粉上。求乩人先上一注香,站在桌前恭恭敬敬的鞠躬,以後就開始問事情。這時就見菠萁開始走動,筷子在麵粉上來回划動,出現的字就是回答。大多數人是抱著玩玩的心情問事,如家裡有幾個孩子,家裡人多大年齡等,寫的字基本都答對了。一個非本村的年輕人看了好長時間後上去問了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他有幾個孩子,回答二個(哪個年代計劃生育是國策,超生是會把房子都要扒了的),他又問老婆年齡多大,回答出來後,他點點頭說「准!」又說:「開始我認為本村人相互了解,童女知道,可能會作弊,我是外村人,他們不認識我,能說對了,看來是靈的。」這時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站出來說「我就不信,我剛出差回來,我來問問,我的出差車費一共多少錢?」有了結果後,他跑到房間里把車票掏出來算了一下,競然差不多。有人揚州以學院畢業的學生認為可能問題出在二個童女身上。決定親自出馬,試試這二個女孩是否從中作弊。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國的國家主席是誰?」,(當時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我們國家不設國家主席,這是一個非常刁難的問題)。扶乩的筷子在白色的麵粉上來回划動,停止後留下了一個清晰的草書的「李」字。此人看後哈哈大笑說「瞎說八道,我們國家現在沒有國家主席,林彪想當國家主席在盧山會議上被毛主席批了一通。現在的國家領導人中,姓李的只有李先念,他怎麼能當國家主席?」他之所以這樣說,一是因為李先念已經老了,二是李先念當時才是國務院副總理,連政治局委員都不是,三是李先念在人們的心目中印象不好,文革中是有名的「三開幹部」(當時諷刺哪些不管什麼人當權都吃得開的人為「三開」)。在他的想像中,李先念是絕不可能當上國家主席的。(大約一個月後,國家開人大,國家恢復設國家主席,居然就是李先念!這是使我至今無法解釋的事情之一)。此人認為自己旗開得勝高興後,接著問了第二個刁鑽的問題:「我的職業是什麼?工人寫1,農民寫2,醫生寫3,教師寫 眾所周知,反帝反封建,反對一切封資修,是毛澤東時期的既定政策,一切宗教的、算命的、迷信的都在橫掃之列。史無前例的文革正是這一政策思維的爆發和延續。然而,一貫反封建反迷信的毛澤東,恰恰與封建迷信有著不解之緣。 |
推薦閱讀:
※毛澤東評說屈原、賈誼
※白俄羅斯代表團赴韶山向毛澤東主席銅像敬獻花籃 深深三鞠躬(圖)
※毛澤東與王維
※1937年「老革命」對毛澤東跳交誼舞很討厭
※【文革史料】紀念在毛澤東思想光輝照耀下誕生的革命樣板戲
TAG: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