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
父母的心理健康對子女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然而,在我國,人們的心理問題還遠未受到全社會的重視。父母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響著家庭教育的質量,甚至給家庭教育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父母提高心理素質,在家庭日常生活與子女的頻繁接觸中,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至關重要。那麼,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呢?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父母的心理素質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具有穩定的情緒狀態和健康的情感 父母的情緒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會影響到教育子女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父母心情舒暢,情緒愉快,可以給家庭創造一個祥和歡樂的心理氛圍。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到親切愉快,樂於完成父母所交給的任務,學習也會更加專註。相反,如果父母情緒波動較大,甚至將自己在工作中不順心的事和不滿的情緒帶回到家中,把孩子當作發泄對象,就會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緊張、恐懼和戒備狀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導致學習不良。也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無限度地流露自己的「愛」,或者當著孩子在客人面前無休止地讚揚自己的孩子,甚至誇大其辭,他們不懂得溺愛並不是真正愛孩子,而往往是害了孩子。因此,作為父母,你一定要善於用理智來駕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養自己的健康情感,保持情緒的穩定,避免大起大落,喜怒無常。 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願當個好孩子,願意得到父母的喜愛,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在發展的。那麼我們對待孩子是和藹、微笑、欣賞的,去傾聽他的聲音,要抽出時間和孩子玩,溝通情感。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以表率。另外,不要過分溺愛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確評價孩子,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使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細膩的情感。細膩的情感是愛、相互體貼、相互關心,是一種同情。 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願當個好孩子,願意得到父母的喜愛,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在發展的。那麼我們對待孩子是和藹、微笑、欣賞的,去傾聽他的聲音,要抽出時間和孩子玩,溝通情感。在玩中我們不過多干涉孩子,要欣賞他的獨立性。當然孩子有不足,對待不足不要生氣。因為要相信人人都有缺點和相信缺點是暫時的,是可以改正的。總是對他相信鼓勵他就會越做越好。 引導孩子感知別人的愛。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會誤以為周圍人對他的愛和奉獻是應該的。只有通過正確的引導,孩子才能體會到責任、義務和奉獻,明白自己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就會理解,同情,關懷他人,養成願意幫助他人的習慣。 培養孩子用微薄的力量,給別人帶來快樂。孩子能夠感知別人的愛,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就會用那顆幼小而善良的心去關愛別人,從而使孩子有種責任感、義務感,懂得尊重關愛別人。 (二)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堅持性 一個好父母做任何有益的事情,都應該有決心、有恆心、有毅力,不怕困難,勇於戰勝困難,這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使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沒有辛勤的付出,就沒有成功後的喜悅。同樣,這種堅強的意志,也應該表現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教好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在人生的啟蒙階段,他們模仿性強,辨別力弱,可塑性強,自制力弱,既易接受好的影響,也易沾染壞的影響,要把他們教育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是要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作為小學生的父母,你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不怕麻煩,不怕反覆,要堅持不懈,堅韌不拔。 教育專家關鴻羽為父母們介紹了通向孩子心靈的三條捷徑:理解孩子,了解他們心理;學會「心理換位」;經常回憶自己的童年,保持一顆童心。 美國學者尼赫茨曾就此調查了十萬個孩子,他們對父母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條: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覆;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隨意發脾氣。 (三)不斷完善性格 父母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性格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但是並非「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堅持長期努力,也能改造不良的性格,形成自信、堅韌、果斷、有成就動機的現代人性格特徵,有利於對孩子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發展,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父母的自信心、堅韌不撥的精神、成就感可以為孩子提供樣板。 (四)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有一定自身修養的父母都有健康的興趣愛好,用以提高生活的情趣和質量,如集郵、養花、養魚、下棋、欣賞世界名曲、寫字作畫、打球等,從而引導孩子參加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塑造孩子美的心靈。孩子的興趣愛好,來源於好奇心和求知慾,不能強制,而應因勢利導,促進發展。有條件的家庭,可根據孩子的興趣傾向,陪送孩子參加藝術或體育專項訓練班,使孩子學有所長。孩子喜歡參加的活動,就鼓勵他堅持下去,從中還可培養孩子的韌勁和耐力,但是千萬不要逼孩子參加他不感興趣的活動,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有的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麼,自己就跟著學什麼,不考慮這門專業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父母,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在這個閃光點上加以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發揮特長,如魚得水;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完成學校的課業之餘,都在為自己的孩子選擇特長班,面對紛至沓來的各種興趣培訓班,究竟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專業,相信這是每位父母都遇到過的問題。我就自身的體會談一點看法。 首先,不能盲從。有的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麼,自己就跟著學什麼,不考慮這門專業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我認為還是應該「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父母,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在這個閃光點上加以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發揮特長,如魚得水;否則,只能適得其反,父母也會否定孩子,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項和別的孩子的強項比,比來比去,就認為孩子確實不如別人,從而對孩子產生失望、抱怨的情緒,因而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會破壞孩子學習的興趣,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每個孩子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以及遺傳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我們強求一致,追求整齊劃一,那麼就沒有千差萬別、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的世界了。 其次,別把父母的喜好,當成孩子的興趣。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受條件限制,有些願望沒能得到實現,所以在為孩子選擇專業的時候,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未遂的心愿。但是別忘了一點:孩子不是我們的翻版,他們身上有他們獨特的潛質。孩子雖然沒有絕對的判斷能力,但是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肯定對某一方面有所傾向。我在為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也曾經走入這個誤區。我自己很喜歡聽古典音樂,特別是古箏,喜歡那種婉轉幽怨的曲調,所以我想讓孩子學習古箏,也覺得這個比較適合女孩子,但當我開始熏陶她的時候,孩子剛聽了一會就對我說:「媽媽,我不喜歡聽古箏,節奏太舒緩了」。聽到孩子這樣說,我知道勉強不來,我不應該把我個人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喜歡的東西並不適合她。但我發現她樂感很強,身體協調能力也不錯,所以我給她選擇了舞蹈,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她自己也很感興趣,兩個月後,我的女兒就在舞蹈班裡脫穎而出,我慶幸當初沒有強迫她學古箏。 第三就是不要貪多,應該專而精。有的父母既讓孩子學舞蹈,又讓孩子學畫畫,又讓孩子學珠心算。做為父母的也可以說:「不管他們學的怎麼樣,反正都讓他們學了,我們已經盡心了,長大了別怪我們就行。」對於這種說法,我是不敢苟同的,這樣雖然各個專業都有所涉獵,但大多都是蜻蜓點水、囫圇吞棗,沒有一個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讓孩子發揮特長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的浮躁。興趣愛好廣泛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極必反,我們的孩子畢竟還是幼兒,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他們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無拘無束的,不能把過多的重負壓在孩子身上,既然學,就應該把孩子的潛質挖掘出來,讓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發揮,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極至。 這僅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也可能有些片面,就當作是「拋磚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父母朋友們共同切磋! (五)要自覺減輕心理壓力 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父母負有責任,這必然會給父母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壓力,一方面將促進父母重視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如果壓力過重將可能導致家教失誤。例如,當你參加父母會,孩子成績不如別人,不能為你「爭氣」時;當你跟同事、鄰居談論孩子,或帶孩子看望親友感到孩子比別人差,不能為你「爭臉」時;當你的孩子受到長輩責怪,說你管教不嚴,不能為你「光宗耀祖」時,都會給你心理上帶來無形的壓力。如果再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將更感到壓力沉重,你很可能在這種「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下,教育子女時情緒急躁,方法簡單粗暴,造成家庭氣氛緊張。因此,必須端正教育思想,從孩子實際出發,自我減輕壓力,形成家庭寬容的心理環境,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奮發上進。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該是聽話的,因而對他們的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而對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卻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講,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更加根深蒂固。 有位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只愛聽故事,不愛講故事;愛亂畫,不愛寫字;膽子大得誰都不怕……」結果,孩子上學後,不願回答老師的提問,愛自己亂畫不願寫字,並常常不顧老師的勸阻和批評破壞紀律。 老師和父母都以為他是個弱智兒童,可智力測驗的結果卻是「智力正常」,最後經專家鑒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誘導性智愚症」,其病因就來自他母親那經常性的口頭強化。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該是聽話的,因而對他們的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而對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卻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講,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更加根深蒂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招募了一批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人到前線打仗,當局請來心理學家幫助管理這些人。心理學家要求這些人每個月都給家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擬好,告訴親人他們在前線如何勇敢,如何聽指揮和立戰功等。半年之後,這些人竟都變了樣,變得像信中所說的那樣勇敢和守紀律。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變「好」了呢?就是那良好願望的暗示作用。大人都如此,又何況孩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為,看到他的長處和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鼓勵,然後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讓孩子感到父母對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否則,由於孩子的判斷能力差,你嘮嘮叨叨,他還以為你是在表揚他,會更加「我行我素」。再則,要讓孩子學習自我競賽、自我比較,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比如在客人面前,父母不妨誇誇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之處,這樣,強化了好行為,也就淡化了壞行為。 總之,不要沒完沒了地嘮叨孩子的壞行為、壞習慣,否則,「壞孩子」可能就誕生在父母的言語之中。
推薦閱讀:
※男人最想娶具備哪些素質的女人...?
※建設高素質的領導班子
※【圖】到底是誰素質低?強烈要求張紹剛向劉莉莉道歉~
※蹲式負重訓練在體能素質訓練中重要嗎?
※良好的素質來自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