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PK「西方聖誕節」

東西方文化碰撞之二:

中國「春節」PK「西方聖誕節」

(廖時權)

「熱了聖誕,冷了春節,淡了『年味』」!

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當聖誕歌曲歡快的旋律在華夏大地奏響,當滿大街的聖誕飾物鋪天蓋地而來,當亮麗的霓虹燈在午夜的空氣中漂游閃爍,當黃皮膚黑頭髮的華夏兒女在賓館、酒吧、迪廳恣意狂歡……不可否認,跟聖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比,洋節在中國確有「西風東漸」之勢。

作為舶來品的聖誕節,一年比一年熱鬧,只用了幾年的時間,便在五千年文明的古老中國紮下了根。這讓素來習慣以悠久的文明與歷史而自詡,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而自豪的國人多少有些詫異。

12月24日,在四川省宜賓縣花園休閑中心午夜陽光酒吧,年屆知天命之年的記者渡過了第一個「平安夜」,在震耳欲聾的旋律中,記者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碰撞,又一次讓中國「春節」PK「西方聖誕節」!

「西風東漸」原因何在?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12月25日紀念耶蘇的誕生,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

在中國這樣一個根本沒有基督教傳統的國家,居然聖誕節、平安夜那麼風靡。當看到人們用聖誕快樂互致問候時,有人不免納悶,聖誕節百分之百是西方基督教徒的節日,炎黃子孫既不與耶穌基督沾親帶故,也沒弄清何為聖誕,又何必快樂並起鬨呢?在網上更是有人寫出了《中國人,你過哪門子聖誕》的帖子。

聖誕老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聖誕樹是一個常青不老的希望,而聖誕節更是一個恣意狂歡的理由。滿載著禮物的聖誕老人在你熟睡時,會悄悄的爬進你家煙囪,然後在你的床頭放一些聖誕禮物,當你明天早上一覺醒來,便會驚喜的看見它。勝似童話般意境的場景,在真實的生活中演繹,會給人們帶來多少遐思與溫馨。然而,這是否便是聖誕節在中國流行的原因呢?

首先,中華民族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兼容並蓄博採百家的態度來對待外來文明,幾千年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已經融入到我們的靈魂深處。無論是來自印度的佛教,來自西方的基督教,還是各少數民族具有強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符號,最終都會慢慢融入到華夏文明的大熔爐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來文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衝擊,洋節的猛烈攻勢,以及對民族劣根性的反思。於是,有了《醜陋的中國人》在大陸的出版,有了《河殤》在央視的播放,國人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由對自身的妄自菲薄,到對外國的盲目崇拜。以電影、電視、報紙、雜誌、互聯網為媒介,好萊塢的大片、日韓的肥皂劇、歐美的流行樂,以及各種文化快餐在國內統統找到了追隨者。

其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盛唐時,中國的文字、服飾、飲食、建築以及所有寶貴的文化財富,都被我們的近鄰一一共享,因為那時,我們是強者,我們的科技與文化就是先進發達的代言詞。時過境遷,曾經讓中華民族傲立全球的文明在一些人看來顯得落伍而不合時宜。可又有誰能想到,經濟高度發達的日本,卻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與保留最為完整的國家。日本人講究的茶道,日本人的禮儀,甚至日本的文字無一不是從我們的老祖宗那裡學到的。而且,據說只有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才能看到最為完整的中國隋唐時代的整體建築群。在中國,這樣的建築群已經隨著現代化的腳步而消失殆盡。外來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吸收得體,採納有度會促進本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反之,就有被異族文明同化、消蝕的危險。

中國的文化傳承的改變,傳統風俗的遺失,使人們找不到自己的節日。比起近乎狂熱的聖誕節,春節無疑顯得冷清得多。而本來還能惹人興奮的煙花爆竹也作為「陋習」離我們遠去,只能日復一日地在家中呆看著春節晚會、正月正晚會、文化部晚會……

第三、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衣食足而禮儀興」,「飽暖思淫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過聖誕節,應該跟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係。如果沒有這個閑錢、沒有這個閑時、沒有那個閑情,哪來的聖誕之夜呢?哪來的聖誕之歡呢?哪來的聖誕花銷呢?據有關部門調查:聖誕期間的消費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中秋節的消費。

第四、年輕一族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西方的節日大多帶有狂歡的色彩,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更強調團圓。年輕人一提到過聖誕就眉飛色舞,而傳統的農曆春節卻越來越覺得老一套、單調、冷靜、越過越沒意思……。對於崇尚個性、追求時尚的青年人來說,洋節日更加能夠張揚一種自由的心情。聖誕節更像是為自己過的。很多年輕人喜歡聖誕節的理由是因為浪漫是一個尋找快樂的借口是一個培育特有情調的日子是一個為見證男女愛情的又一關鍵日

第五、商家和媒體推波助瀾的宣傳。商家和媒體從各方面推波助瀾的宣傳攻勢引領了普通大眾對節日的幻想和渴望,從而產生出波瀾壯闊的聖誕節大軍。正如現在的國慶黃金周,民眾本來不一定非要出去旅遊,但當大環境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行為的條件,當媒體和商家又做好這樣一個美麗的陷阱後,民眾就不得不往裡面跳了。

「保衛春節」從何說起?

「春節」,不是一個簡單的吃吃喝喝、遊戲玩耍的娛樂日。傳統的春節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是一個時間意義上特定的文化空間活動,它涉及到信仰、倫理、情感、文化方式等方方面面,由大眾的廣泛參與來完成。

春節元旦是大地復甦的日子,冬去春來,辭舊迎新,是天道循環的重大轉折,是天地萬物順天時而應人事、天人合一的節日。於是,無論儒家和道家,無論官方和民間,祭祀儀式和廟會活動就成了全社會的焦點,既有無比崇高神聖的精神信仰,又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思想內涵非常深厚,群眾基礎非常廣泛。實際上,春節已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關鍵載體和重要基礎。

在華夏文明中,元旦有一個非同尋常的國家大典,那就是皇帝要親自率領百官祭天迎春。明清時期,這種非凡的慶典一定要在天壇舉行。北京的天壇就是為了元旦祭天大典修建的。巍峨的天壇,莊嚴的大典,嚴格的祭祀,虔誠的禮儀,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無上尊嚴:偉大的天道,崇高的天理,只有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中才能夠感受與天地合其德是一種多麼偉大的人生!

馮驥才說:在中國民間,最深廣的文化,莫過於年文化了。年文化是民族共存的文化。陸遊在《新年》中曾這樣描寫春節的氣氛: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心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可以想像當年的春節是何等地熱鬧。放鞭炮,貼春聯,游廟會,賞梅花,一環扣一環。而現在,缺了一些必要的程式,這個節便熱鬧不起來了。

去年聖誕前夕,民俗專家學者掀起了一場保衛春節宣言熱潮。認為「年味少了,節日經濟化我們的節日道具太少,符號太抽象,等等。宣言中認為春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質遺產,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下,應注重對它的保護。 有的人還把洋節日與麥當勞快餐、迪斯尼動畫和好萊塢電影並列,作為西方文化入侵的象徵。這讓我們感覺得春節好象已成了最後一個傳統節日防線

其實,年文化受到空前猛烈地衝擊。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西方文化的衝擊。現在中國人的家庭中,年輕人漸漸成為一家之主,他們對闖入生活的外來文化更有興趣;二是人們的社會活動和經濟行為多了,節日偏愛消閑,不願再遵循傳統的繁縟習俗;三是年文化的傳統含義與現代人的生活觀念格格不入,傳統節日漸漸缺失了它本應具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宣洩的作用;四是年畫、鞭炮、祭祖等方式一樣樣從年的活動中撤出。沒有年味的春節,也就沒有了文化味,沒有了相應的傳統文化特質與民族精神內容了。

春節是有生命力的活動,而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要創新。魂要保留,保持住它的基本內核,譬如說喜慶,團圓,溝通,和諧,企盼等等。形要變化。西方的聖誕節,最初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是慶祝耶穌誕生的宗教節日。但是現在,聖誕節已經超越了宗教,發展成了重大的文化與商業活動。西方情人節、感恩節……最初的來由都是簡單而偶然的,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文化與商業的載體。從這個角度上講,春節也應該被賦予更豐富的文化意義和經濟意義。

   很多外國朋友也喜歡中國的春節,他們說,看煙花,鬧元宵,賞花燈,遠比西方掛著燈泡的聖誕樹更有意思。拋繡球、贈手帕,也比情人節吃巧克力更能傳情達意。春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影響面也很廣,韓日、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都已經受到影響了。

人都需要過節帶來的心靈的安慰、精神的支撐和情感的流露,能夠滿足這些需要的只有春節。保護不是冷藏,而是浴火,讓這個古老的中國節日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成為世界的節日。

「中西碰撞」 情歸何處?

中國「春節」PK「西方聖誕節」,華夏兒女情歸何處?

也許是聖誕節「西風東漸」,才有了「保衛春節」的呼喚,也許是東西方節慶文化的碰撞,才帶來「熱了聖誕,冷了春節,淡了『年味』」的感嘆!

英國19世紀的歷史學家阿諾·托義比有一句名言:文明(Civilization)的消亡是由於自殺,而不是他殺。通俗地講,外來的因素並不能致使傳統文化消失,而如果傳統文化喪失,最終是由傳統所有者自身的拋棄。

面對外來強勢文化的滲透,面對傳統文化的流失,我們要做的不是因噎廢食,與世隔絕,不是關起大門獨享其樂,對外來事物、新生事物一棍子打死。為了保護民族的,進而拒絕世界的,無疑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但我們更不能全盤西化、不分良莠統統拿來,以犧牲傳統文化為代價來實現與國際接軌。

洋節流行正是「地球村」的特色,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與交流的體現。同時,國人也要捍衛和守護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不斷開掘傳統文化的新內涵,尋找新載體,從而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過渡和傳承。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生生不息,不曾因為歷史的風風雨雨而斷代,在於我們民族心理最深層的一種東西,即民族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我們同意這樣的說法,以春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節日需要保護和捍衛的話,那麼其假想敵不是聖誕節這樣的舶來節日,而是全球化時代所有那些令傳統價值遭受致命打擊的東西。春節,不僅僅是一個時光流轉的標記,更是一種沉積了數千年的精神氣質,在鞭炮聲中,在年夜飯中,乃至在人潮擁擠的回鄉潮中得到體現。

  傳統節日如春節與聖誕節等西方節日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中西文化可以在多元化精神中融洽。比方賭博,千百年來在我們這裡依然是賭博,而給西方學者帶來的靈感卻不計其數,博弈論、零和論、納什均衡論、囚徒兩難論層出不窮,因此形成產業、學問和制度,有人更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文化的多元化。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人為地在春節頭上添加沉甸甸捍衛傳統的枷鎖。春節是具有強烈中國民族色彩的節日,濃縮了中國幾千年文明的豐富內涵,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外國人。

布希總統在對美國華裔人民進行新年祝福時就說:農曆新年是感恩與歡慶的特別時刻。自古以來,農曆新年一直是家人辭舊迎新的時刻。在歡度新春佳節之際,諸位也在發揚繼承你們豐富的文化傳統,確保你們的家庭價值觀、信仰和對傳統的珍視世代相傳。

許多國家的元首也會用各種方式致賀農曆新年。與美國的帝國大廈換彩燈、法國巴黎的市政廣場放鞭炮,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舞巨龍等景觀形成對應的是,聖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在中國廣泛流行。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全球化節日景象。

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在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的同時,應該傳承光大自己的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原載宜賓《三江潮》


推薦閱讀:

巴以高層齊聚中國 以色列訪華的三大目的曝光
陳向陽:中國大媽急個啥?
紀碩鳴:鳳凰十五年見證中國巨變
錢學森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全世界都看呆了:中國正密造12艘「特種航母」

TAG:春節 | 中國 | 聖誕節 | 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