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就是一場活埋和重生
11 人贊了文章
14歲的沃爾夫岡被推進墳墓,活埋了。
[感化院]用最令人絕望的鏡頭,宣布了青春的終結。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德國電影,在自始至終的苦悶氛圍中,講述了一個關於反抗與毀滅的故事。
影片IMDb7.2,豆瓣8.4,是彩色版的[四百擊],精神虐待版的[熔爐]。在一種與夢幻色彩完全相反的冷峻敘事中,問題少年沃爾夫岡被繼父送進感化院,在那裡接受「正常化」教育。
理由是再普通不過的青春期特質:倔強、不聽話。
在1968年的美國,這不是問題,嬉皮士正在高喊著「要做愛,不要作戰」;在法國,這更不是問題,「嚴禁『嚴禁』」是五月風暴的口號。
但在德國,這都是問題。
第三帝國信奉的國家至上與種族主義,在戰後出生的一代年輕人身上蕩然無存。他們不再關注集體事業和共同使命,更加追求自由和個人主義。
這代人與忙著「戰後經濟重建」的父輩有著嚴重的代際衝突。
弗萊斯塔特感化院,就是德國天主教會為了這群問題少年專門設立的教育機構。
現實與象徵
▼
[感化院]極其寫實,在故事發生地拍攝——位於下薩克森州的弗萊斯塔特感化院,當時屬於西德。
說是感化院,實際上如同青少年管教所:集體生活,服從命令,勞動改造。
所有人都睡在同一間屋子裡,還有專門的值班「老師」看守;早上要像閱兵一樣接受院長的「審查」,然後去挖一天的礦磚;吃的是清湯寡水和帶毛的肉。
全部是還原事實。
監獄同款的飲食起居和體力勞動不算什麼,最可怕的還是虐待。不光老師對孩子們拳打腳踢,「一人犯錯,全體受罰」的規則也讓他們無法團結、霸凌事件橫行。
霸凌,其實早就成為了默認管理方式之一。
霸凌者是類似班長的存在,他帶頭唱歌、坐在飯桌的正中間、給老師點煙,就連飯菜也比別人好些。
想起了巴結老師但對同學尖酸刻薄的班長?
事實不是這樣,他只是清醒地意識到反抗沒有用了而已。在感化院的幾年裡他經歷了什麼,是可以猜到的。
因為這裡的人和事,好像是個輪迴。新來的都宣稱反抗到底,直到少年意氣被磨平,成為壓制新人的幫凶。
沃爾夫岡是他的翻版,他是沃爾夫岡的未來。
1945年以後,德國有80萬名青少年被關在3000個這樣的感化院中;從2000年開始,陸續有受害者在網路上控訴;2010年,聯邦政府正式通過了賠款補償議案。
[感化院]被稱為對80萬青少年遲來的道歉。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評論:電影再現了西德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恐怖故事,在真實感化院的拍攝中,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同樣讓人難以承受。
影片雖然寫實,還原度很高,但同時也運用了很多象徵手法。
比如標誌著集體覺醒與反抗的音樂,被沒收了收音機,他們仍然高唱民謠歌手裡奇·海文斯的《自由》。
FreedomRichie Havens - Woodstock: Music From The Original Soundtrack And More, Vol. 1
還有伊甸園般存在的果園,種著寓意著自由與誘惑的紅色番茄,沃爾夫岡在這裡「偷食禁果」,遭到毒打。
當然還有天主教會,感化院的教育是對教義的莫大諷刺——不讓孩子通過教堂或靈修接近聖靈,而是用暴力和勞作去虐待他們的身心。
這些感化院里的青少年本身就是種象徵。
沃爾夫岡抗爭與毀滅的故事,既是典型的德國歷史反思,也是一個寓言——無論是被活埋還是自殺,都是反抗的結束,青春的消亡。
青春期是人類反叛精神最極致的體現,然而它終將走向墳墓。
活埋與重生
▼
除了對受害青少年的關懷外,[感化院]還是部青春片。只不過和普通青春片不太一樣,它更多地表現出了青春的悲劇特徵。
這點很難得,大部分青春片都在講校園愛情故事,只有少部分在真正剖析青春:[陽光燦爛的日子]講到了荷爾蒙與性啟蒙,[壁花少年]講到了敏感與不安,[伯德小姐]講到了自我的否定與接受。
[陽光燦爛的日子]IMDb8.3,豆瓣8.8,[壁花少年]IMDb8.0,豆瓣7.9,[伯德小姐]IMDb7.5,豆瓣7.9
[感化院]則通過特殊時代的具體故事,交代了青春的普遍悲劇本質。
青春是悲劇性質的,這種悲劇不是國產青春片理解的「墮胎」和「車禍」,而是來源於註定消失的反叛精神。
因為荷爾蒙不會永遠分泌旺盛,因為成人社會不歡迎反叛者。
在《黃金時代》,王小波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感化院]里的「活埋」,[發條橙]里的「治癒」,都是受錘的過程。只不過阿里斯更為極端,更為反人類。
憑藉著青春的衝動與整個社會做抗爭,結局只能是悲劇的。
重生後的沃爾夫岡告訴我們:青春,就是一場活埋和重生。沒有人真正死亡,也沒有人真正活下來,我們都被「治癒」了。
沃爾夫岡,似曾相識?
但我們最接近悲劇英雄的時期也就在青春了,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充滿苦悶、壓抑,電影還是偏愛青春的故事。
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無需《聖經》或教會,自帶反叛精神對抗世俗,自帶強力意志對抗虛無。
無奈後來的升學、畢業、工作、房價將他們一下下從自命不凡錘到甘於平庸。
那些永遠都處在青春期的人,最終改變了他們不滿意的世界。
推薦閱讀:
※201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是哪部?好看嗎?
※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想要傳遞什麼?
※我們聊情懷的時候,那些IP電影都賺了多少?
※為什麼《這個殺手不太冷》那麼火?
※2017·年度十佳電影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