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富養」孩子?
57 人贊了文章
孩子應該「窮養」和「富養」的相關討論持續多年的今天,不知有沒有人還記得最早民間流傳的那句「窮養兒富養女」的育兒經。
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認為養育男孩應當用嚴格的方式以磨礪其體魄心智,而養育女孩則應該寬裕寵愛以培養其細膩的淑女品質。
朋友圈裡家有幼兒的家長們在讀育兒書,研究著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私立幼兒園,學齡兒童的家長們不是在談下班後陪孩子寫作業,就是在討論小學入學面試——短暫熱門過的自辦私塾育兒,看似放孩子野蠻生長,實際上背後也是對成長關愛不夠精細的一些教育方法的不滿。
在育兒總體一派偏「富養」的大勢下,「窮養」是否已經毫無必要了呢?
各種昂貴的教育投入,是否就是科學的「富養」呢?
當我們追求「富養」時,我們在追求什麼?
我見過一位媽媽這樣描述自己的育兒期待:
「我想讓女兒能有權利意識,我們自己的童年都在被教育我們不配得到任何東西,包括尊重。我們那一代就是這樣,覺得對孩子稍微好一點就會寵壞孩子……」
這些話反映了長久以來存在的典型育兒矛盾心理,以及對「富養」的現代認識。——每一代人都害怕寵壞孩子,都希望自己養出來的孩子懂得腳踏實地,但也漸漸意識到這種品質並非靠人為給予磨練來達成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現代主張「富養」的父母們,追求的並不單純是培養一個未來有「錢」途的孩子,大概也已不再追求用錢給孩子堆出一個「沒窮過」的童年。
任何時代的育兒追求背後都可能伴隨被時代塑造的焦慮。19世紀末期開始至今的科學育兒觀念背後,或許是社會高速發展和變動,催生了父母對保障孩子未來經濟狀況和身心健康的諸多憂慮。伴隨著科學和現代心理學改善了新生兒生存率和身心健康,父母們也開始大量求助於科學育兒。
如今大概已經很少有人想要用嚴苛的、磨礪式的方式養育孩子了。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性別平等和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窮養富養」的討論逐漸脫去了性別刻板印象的制約,推向更精細的人格和心理成長關愛方向。
因此,歸根到底推崇「富養」的背後,是希望在心理層面,培養出的孩子能適應任何多變環境,從快樂中充分汲取營養,也能面對世間各種孤寂痛苦。是對養成一顆強韌而豐富的心的希求。
「窮養」和「富養」在心理學中意味著什麼?
上世紀20年代曾經存在過行為主義學派和弗洛伊德學派兩種相左的育兒觀念。前者認為母親應當避免擁抱、親吻和陪伴孩子,並嚴格制定孩子的餵食休息時間,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培養成自律的習慣。
而弗洛伊德學派則認為母親必須與嬰兒建立十分親密的連接。這兩種相悖的觀念有些類似我們理解中,「窮養」倡導的嚴苛教育,和「富養」容易走向的親密溺愛。但這兩種早期育兒觀念已經不被現代發展心理學的育兒觀念所提倡了。
現代發展心理學在育兒上並沒有明確的「窮養」「富養」概念,而是提倡從科學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成長,並在相應的成長階段給予足夠的支持。
- 充分的家庭關愛
從出生到大約8歲左右,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早期發展階段是人的一生中變化最快的階段。這其中,0~3歲關鍵階段對嬰幼兒大腦發育和成年後一系列基本社會功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許多研究表明早期階段遭受了較大壓力體驗的兒童,未來極大可能出現情感、認知和行為問題。
最近瑞士伯爾尼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早期家庭環境能預測兒童之後自尊發展水平【2】。0~6歲時家庭環境質量、父母關係質量、父親的陪伴、母親抑鬱與否和家庭是否貧困等因素和8歲以後兒童的自尊水平相關,其中家庭環境質量的解釋力度最大。
因此,發展心理學角度的建議是,盡量保證在童年早期為孩子提供健康的養育環境。
這並不是說需要達到多高的家庭硬體要求,多少小時密集貼身形影不離的陪伴,或百依百順地回應孩子,而是一些養育的關鍵特質。比如在心理上,給予溫暖的態度,避免過多約束,溝通中多培養同理心。在環境上,多帶孩子接觸豐富的事物給予刺激,以及提供恰當的遊戲材料。在家庭的物理環境上,盡量做到安全和有序。
- 關注學習行為的培養
談到父母們非常關心的智力和認知發展,提供豐富認知和學習刺激是早期發展中的關鍵。但這並不絕對等於要給孩子報無數興趣班,送去學習各種才藝和技能。
研究表明,和學習有關的人格特質,與孩子未來的教育和成就水平相關。研究者考察了12歲孩子的學生人格特質,包括專註力,責任心、自卑感、勤奮等和他們未來40年的職業成就的關係。結果發現未來職業成就有直接和間接影響的是責任心、是否為規則破壞者、對父母權威的反抗和勤奮,這些甚至比父母經濟地位和智商等的預測能力要強【3】。
另外,研究也日益發現勞逸結合觀念樹立的重要。丹麥的一項研究發現,休息能顯著提高考試時的成績表現,而休息時長對成績表現的影響存在個體差異。研究觀測了2015所小學的數據,考試從8點進行到14點,中間在10點和12點各休息一次。觀測發現,沒有休息的情況下,第二場考試的成績比第一場要下降0.9%,而休息後,考試成績平均提高1.7%。並且,學習表現一般的孩子更需要休息,休息後他們分數提高幅度更大【4】。
- 健康科學的養育心態
期待孩子成功以獲得幸福是難免的,但父母們必須意識到,並不存在一個完美的孩子模板。孩子是一個發展中的生命個體,養育最重要的是充分理解這一點,把孩子看成一個不斷變化的個體,而不是達成期待的被動投射對象。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並以溫情的心態靈活應對每一次變化。
尤其幼兒和兒童時期是身體和心理都快速發展變化的時期,孩子爸媽面對大量變化和攝取新信息的壓力。這個時期尤其要堅持科學而不是盲目跟風,做理性健康的選擇。
日常餐飲是育兒的重要一環,比如牛奶。根據2017年《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已達到99.8%,在食品中保持領先。父母們在選擇乳製品的時候,不妨主要將乳品的優質營養指標放在首位。
新希望乳業旗下已經有6家公司通過優質乳工程審核,覆蓋西南、華東、華北等地。可靠的品牌和本地巴氏鮮奶的優勢,讓新希望乳業成為消費者「優質乳」升級的可靠選擇。尤其「24小時」鮮奶,來自新希望乳業城市周邊生態牧場,從生產到下架採用全冷鏈模式運輸保存,而且時長不允許超過24小時。當天沒有售罄的乳品,當天全部下架處理。在這樣的極致新鮮下,「24小時」鮮奶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其富含的乳鐵蛋白是普通牛奶的三倍之多,是追求健康的理性選擇。
福利放送:首次關注【食育課堂】微信公眾號,即可領取現金紅包(領取方式詳見推送引導語),金額最大 88 元哦~
【參考文獻】
【1】Fisher, L., Ames, E. W., Chisholm, K., & Savoie, L. (1997). Problems reported by parents of Romanian orphans adopted to British Columb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1), 67-82.
【2】Orth, U. (2018).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n early childhood has a long-term effect on self-esteem: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age 27 yea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4(4), 637.
【3】Spengler, M., Brunner, M., Damian, R. I., Lüdtke, O., Martin, R., & Roberts, B. W. (2015).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at age 12 predict occupational success 40 years later over and above childhood IQ and parental socioeconomic statu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1(9), 1329.
【4】Sievertsen, H. H., Gino, F., & Piovesan, M. (2016). Cognitive fatigue influences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standardized tes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10), 2621-2624.
文/柯晗
推薦閱讀:
※閱讀余傑——感受「人」的生活
※低調生活 中調度假 高調愛情
※你喜歡《巴啦啦小魔仙》中的小藍嗎?
※風平浪靜的生活
※每日農經的這個欄目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