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難主動去聯繫一個人?
來自專欄晚間少女4 人贊了文章
很多東西我會一直留著,即使搬了幾次家,我也會一直捨不得扔,很可能我一次又一次留下來的東西,其實在生活中一次都沒有用到過,但我就是捨不得扔。
那個東西可能對別人來說,只是一件看似冰冷毫無用處還佔地方的擺設,對於我卻是一整個青春的回憶。
生活中我們就是會留著一些毫無用處的東西,把它歸於美好的回憶,但卻有些實實在在不是回憶的人,總是被我們走一路,丟一路,即使我捨不得,卻還是不知不覺就丟了。
那些被我們無意間弄丟的人,我們統一稱之為回憶里的舊人。
小學畢業時,我有好幾個曾玩的形影不離的小夥伴,我們去過彼此的家裡做客。
我每天回家都會忍不住提和她有關的所有,我們約定說,畢業也不能失了聯繫。
我們去了不同的學校,每次回家和爸媽說的最多的是新學校里的新朋友,而那個曾掛在嘴上的好友卻再也沒有提過。
這些我自己也許都沒有意識到,可能是媽媽不小心問了一句:「你和她吵架了嗎?」
我疑惑不解的問:「和誰吵架了?沒有啊!」
「你小學時那個玩的特別好的朋友,最近都沒見你再提她……」
我才突然驚覺,原來我已經好久沒有聯繫她了。
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公司辭職……
每一次短暫的揮手,我都會和那些曾形影不離的小夥伴們約定,以後要經常聯繫。
可是後來,我們再也沒有聯繫過。
可能一開始我們還會給彼此發幾條信息,朋友圈底下點個贊,評論吐槽一句。
慢慢的,我在朋友圈曬了和別人的自拍照,她在朋友圈分享了和我不認識女生的合照。
我們的朋友圈都住進了彼此不認識的新朋友。
兩個原本形影不離的人,也在逐漸遠去,直到後來再沒有聯繫。
畢業以後,和室友的聯繫也僅限於朋友圈底下的點贊,上學時總會聊的熱火朝天的群,也是從畢業那一刻起,變得冷淡,再點開,上一條信息還是我艾特室友論文指導老師在找她。
同事曾問過我,為什麼畢業之後你不再去聯繫以前的同學?
我也曾問過別人,為什麼我們總難主動去聯繫一個人?一個曾經如影隨形、親密無間的老朋友?
我想大概是沒有聯繫的必要和我們都怕成為那個讓人覺得打擾的人吧!
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去聯繫她
初入職場,有很多難以適應的地方,一開始也還是會和朋友訴苦幾句,可是後來她回信息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有一次她甚至忘了回我的信息。
我們之間原本不會在意這些小細節,但人相距的遠了,自然會變得生疏,然後開始介意所有的細節,開始懷疑感情的熱度。
我還是有難過與開心的時候,我點開微信聯繫人,卻不知道要發給哪個曾經無話不談的朋友。
我點開曾經像媽媽一樣照顧我的大學室友的聊天對話框,發現上一條信息竟然是過年時群發的節日祝福。
忽然,所有的一腔熱情,卻怎麼也打不破這一層許久不聯繫的疏遠。
我也只能點開她的朋友圈翻看著,回憶著,感嘆著。
我們曾是住在一個屋檐下,吃了四年飯的室友同學加朋友,甚至曾經重要到像是家人。
我們對於彼此的一切都互知,她喜歡哪個男生,她的媽媽是誰,家住哪裡,我都了如指掌。
我們沒有秘密,沒有猜忌,更沒有顧忌。
現在不一樣了,我們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工作種類也相差甚遠。
我的身邊有了另外一個可以稱之為家人的朋友,她的身邊也出現了其他可以聽她訴說的朋友。
我們對於彼此的生活變得不再重要,再聯繫也只能是咀嚼回憶,幾句寒暄,而我最討厭那種寒暄,比直男尬撩,還讓我無法忍受的寒暄。
不想覺得打擾了別人
很多時候,不願意去主動聯繫一個人,其實並沒有太過的原因,只不過是怕打擾了別人,更怕自己的一腔熱情卻只是得到別人許久才回復的一條消息。
「剛才在忙,怎麼了?有什麼事嗎?」
每一個字都像極了和同事以及領導客戶的回話,我所有熱情聯絡的期待,一瞬間就被打回原形。
我會想起以前,我們的對話都是:
「傻逼,給老娘發什麼信息,不知道我在忙啊!」
「腦子被門夾了?給勞資發這麼多信息?」
「是不是想我了?回去給你帶奶茶……」
落差感以及疏遠感,一瞬間就襲上心頭,我也只好以同樣的口吻回復一句:「沒什麼,你忙吧!」
其實也不是別人故意疏遠我,只不過工作和領導同事都以這種方式說話,習慣了,一下子也很難改回來。
我也不是不知道,但就是會介意,因為每個人都是很敏感的。
我怕失望,怕自己的熱情被當做是打擾,一次,兩次,三次,我就再也不想體驗這種落差感了。
所以最後,我也再沒有主動的給她發過信息,她也沒有找過我,我們也就從看似疏遠,變成真的疏遠了。
聯繫別人對於生活來說變得可有可無
兩個彼此生活都沒有什麼交集的人,其實每次的聊天並沒有什麼可以感同身受互通的點,不經常見面的朋友和異地見不到面的情侶其實是一樣的。
我每一天遇到的人,見到的事,不論我言語辭藻描繪的多麼的有聲有色,而屏幕那頭的朋友,也只是能感受到三分。
不痛不癢的回復著,直到有一天,我們沒有再和彼此說自己的生活,會發現好像聯繫她變得並不重要。
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出門沒掉鑰匙和她說,她也沒有辦法收留我,她生病了給我打電話訴苦,我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送她去醫院。
很多的問候與訴苦都變成了彼此生活中的多此一舉,聯繫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
我們變成了彼此都討厭的人
以前的我們三觀相同,消費水平相同,就連討厭的人也相同,我們有聊不完的話題。
時間久了,走的路開始不同,我變成了她曾經嗤之以鼻的人,她也過上了我怎麼也看不懂的全職太太的生活。
我笑她的生活只有老公孩子,沒有自由,我把她的生活當成自己努力工作的反面教材。
她看不起我為了工作努力去討好領導,趨炎附勢,她笑我這麼努力,卻依舊孤獨無依。
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再也不一樣,我們的消費水平漸漸有了差異。
買一支香奈兒的口紅,一瓶祖馬龍的香水,用各種名貴的護膚品,是我生活的追求。
她唏噓著不值,那些錢她可以拿來給孩子買進口的奶粉,報早教班。
我們的價值觀開始偏離,話再也說不到一塊兒去,即使同住一個小區,也很難再主動約到一塊兒吃飯。
有些人我即使不想弄丟,卻再也聯繫不起來。
有些感情我即使不想疏遠,卻再也熱絡不起來。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趟列車,有人上車,有人就必須下車,我只希望下車的都是我用力揮手說過再見的人,留下的都是珍惜著十分合拍的人。
我們難以克服自己給自己的阻力,可換念想一下,生活本來就是做一些徒勞無功的事情,說一些毫無用處的廢話,聯繫一些再也不會相見的人。
主動去聯繫一個人,其實並不難,也許她也很想聯繫你呢……
作者:九命貓兒,一個只為你寫治癒性文字的貓性少女,想要治癒每個不開心的你,我在等你來,多晚都沒關係。
推薦閱讀:
※人際交往中的三種角色
※人生的必修課:人際交往
※十二星座人際交往指數排行榜!
※職場21條人際交往法則,不懂這些你會吃大虧!
※社交恐懼症心理:擔心自己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