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公益等團隊做事的一點心得(I)

科研、公益等團隊做事的一點心得(I)

來自專欄冰土中的新仙女木18 人贊了文章

其實我也經驗尚少,只是在不同科研團隊和公益團隊中做過成員,也主動或被動地承擔過數次帶隊或小項目負責人的職責。我從本科二年級開始做交叉學科的科研,也在幾個彼此差異很大的科研方向有所涉獵;做公益則更常遇到各路背景差異極大的人一起做事的情況,深知此類合作比其他情況更難,故而感到有總結心得的必要。寫來並非為指導他人,而是自省與共勉。以後做其他事,比如合作寫故事、拍電影,也多少是有用的。希望自己做到的,可以繼續堅持;之前沒做到的,也在以後做得更好。

1、多方物質資源與人的聚集

多個背景人員的合作,往往需要帶頭者對各個背景都有一定了解,且最好是有一定地位和各個領域的資源,以便拉來項目的經費,保證足夠好的工作條件。在鬧矛盾時,對多方都有所了解的帶頭人,去與多方溝通,做整體決策,才比較容易理清頭緒,掃清障礙。

2、不同背景人員之間的交流

除了領導者以外,也可以挑選那些長於溝通的人,還有對多個領域了解得稍多的成員,以及有教育天賦的人,去協助完成這項工作。長於溝通的人,利於拉近團隊成員的關係,更好地互通信息。對幾個不同背景都有些涉獵的人,本身就更易理解不同背景人的思維,在遇到不理解的情況時,可以充當「翻譯」。有教育天賦的人,即便不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思維,也更易用相對清晰、簡單的語言,降低溝通門檻。教的時候,為提高效率,可以在初期幾人一起跟著一個老師學。這樣,不同背景中分別挑選幾個人,做對方的老師,過段時間就越來越懂對方了。

曾向一位CEO請教過帶一個人員背景複雜的團隊的問題,他說他也不是什麼人都會帶,如果叫他去帶一個工廠車間,他也當不好領導,因為不是同一類型,不夠懂那類人。一個複雜團隊運作時,需要把不同類型的人逐層往下分管,每一層,交給一個介於兩類之間的人去管理。

3、任務的分配

長期接觸科研領域,我所見範圍有很多個體能力強但極度不擅合作與交流的人。這種情況,分配給人相對獨立的小項目單元,可能比幾個人捆在一起效率更高。對他們而言,任務能單人完成就單人完成;若不行,也可挑選風格一致的同伴,與之一起完成工作。若是不同領域的人,分到一個小項目,彼此起互補作用,則需要明確各自分工。比如一個學物理的和一個學生物的合作,定量工作往往主要聽物理背景的,實驗經驗主要依從生物背景的。分配任務時分工明確,就不易因為扯不清而鬧矛盾。

人不是越多越好,一個小項目模塊,三人以內為好,多了,交流成本就會提高。

需要對項目的各方面和成員充分了解,知道什麼小項目需要幾個人,以及哪幾個人去做。

4、團隊整體氛圍建設

個人感覺美國比中國在此方面好得多。若能定期搞些娛樂活動,尤其是增進彼此了解那種,對提高交流效率,鼓舞士氣,會很有好處。與團隊成員幸福感和整體做事效率的提高相比,那點成本其實並不算多。

有時的確是中國這邊做事資源少些,任務緊,但領導也可以至少在精神層面起到引領大家、鼓舞士氣的作用。譬如大家心灰意冷時,具有強大執行力和幽默感的帶隊人,就比總說喪氣話的領導要好很多。

5、完成比完美重要得多

能讓每個人都開心還做成事,當然最好,但終究最重要的還是把事做下去。若有些成員出了差錯,甚至傷害了其他成員做事的積極性,該督促、批評、懲罰,就得拉下臉。有些成員對團隊確實沒積極作用,即便成員本身懷著善意,寧願不給他/她分配任務,也不能為顧念情面而反覆拖延。

事在各個層面有輕重緩急,緊急情況下,先做完最核心的那個。一些細節,若有餘力,可之後補充;若實在不行,也要有接受一點遺憾的心理準備。之後做新的事,再考慮如何通過提前更好地規劃來避免同類問題。

事無巨細地追求完美與和諧,反而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6、發自內心地彼此尊重

只有儘可能懷著善意去努力理解和為對方考慮,建立真正的情感紐帶,團隊的運行效率才最高。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錯了事,說重了話,就務必誠懇道歉。人若帶著壞情緒工作,效果可能還不如不做。

7、遠程協作的前提是充分信任

視頻好於語音好於文字。誤會與損耗,往往來自信息量不夠多。若不得不遠程工作,務必保證人員不過多,且建立足夠密切的聯繫,有充分信任,才不會因互相猜疑而導致不應該的矛盾。

8、永遠預期到最壞情況,準備好plan B

即便發生了最壞的情況,大家也至少都知道該執行什麼,比只會畫大餅要好。以退為進的態度,不停止努力的做法,還有接受糟糕結果的思想準備,最讓自己和他人踏實。

9、做事比爭榮重要一萬倍

團隊應有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很多時候團隊無法高效前進,就是因為還沒做什麼,一些人就因過分在意自己的地位與功勞,生出猜疑、嫉妒,導致損耗。這類人,在篩選成員階段,能避免就盡量避免。

做公益時,常遇到理念不同的情況。我希望不同人分別在不同層面努力,不要把維護自己的主張放在首位,要看到共同目標,把推進事情放在首位。即便沒法合作進行同一件事,也別把精力消耗在爭吵中。即便在做截然不同的事,若能不給彼此添亂,反而能搭把手就搭把手,整體效率才最高。

10、絕不能期望每個人都一樣優秀

願意完成任務,且能按時完成任務,就是足夠好的成員。願意完成任務,卻無法完成,是不了解這個人,分配任務不合適。不太想做,卻勉強完成任務了,應該充分感謝,但最好分配更合適的任務。不太想做,也完成不了,不要分配給他/她這個任務。

非常想做好,又能力卓越,是戰友,為其兩肋插刀,也要保護他們不受干擾地做下去。

11、充分講利益

若一件事對大家都沒損失,卻能帶給某人好處,或至少讓他/她感到開心,那麼務必要去做。

合作前,就務必想好如何帶給合作對象利益,而非只想著怎樣從對方那裡得到好處。

自身團隊成員也如此,總要想到怎樣讓所有成員跟著項目一起成長、獲益,那麼人們自然更容易一起儘力把事情做好,並培養起深厚的感情。

12、規則至上

相處時要重視感情,但若遇到問題還一味講私情,不重視規則,就容易失去判斷力,導致不應有的損耗。團隊越大,越要講規則,才能降低成員的情緒損耗和管理成本。

13、要做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宣傳與思考理念時,務必立足高遠,才可能在反覆思考與討論之下制定詳實的最佳策略和備選策略,做起事來更清楚。具體做事時,要充分追求效率,考慮人性的弱點。在堅持底線的情況下,完成是最重要的,對於完成後的瑕疵,不能求全責備。吸取教訓,越做越好即可。


題圖來源:medium.com/@mikeschoult


推薦閱讀:

從質疑的正規化開始,談我國基礎科學的復興
達摩院要研究人工智慧,研究出來之後怎麼保護?
在學術報告提問環節遇到挑刺的該如何回應?
異世界的魅力

TAG:公益 | 科研 | 團隊協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