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考:快與慢?,理解意識的結構和運作
4 人贊了文章
?思考:快與慢?,是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所寫的一本書。樊登老師在他的讀書會專門有一次介紹,另外也在講其他書的時候多次提到過這本書。我一直認為修行冥想需要和心理學相結合。我認為冥想就是一個認識和改造自己的內心的過程。在聽到樊登老師的這些介紹後,決定買來這本書看看學習下,正好kindle上有中文版電子書可買。
看完後的總體感覺: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關於人的意識的運作,起心動念之間的變化,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內心,在這本書里揭示的很多心理基本過程可以體會到很多感悟。
但是讀這本書也感覺是一個非常燒腦的事。書裡面很多用詞造句,還是很有學術性的味道,需要反覆讀了才有體會有感覺。更主要的一點是,書裡面的很多案例,很多心理學研究調研的問題,需要仔細體會揣摩,感覺一下自己會如何來回答,摸清楚自己的意識和念頭轉動的過程,再來對比書中的結論,這樣才能有更大收穫。這種對每一個問題的慢慢體會,感受自己的意識決策活動軌跡,需要花很多時間。所以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的,下載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讀完。
時間花的多,收穫同樣是巨大的。
這本書從人的思維決策活動的兩個系統(系統1和系統2)開始講,最後又講了人在認知和感受這個世界過程中的兩個自我(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這兩組概念,我覺得背後都具有非常深刻的一些目前還沒有看明白的東西。(說明一下,如下內容是我讀了書後的一些理解,可能並不必然與原書一致,也不像原書那樣每個觀點都有調研數據分析論證來支撐)
先看如何理解這兩組概念。
經驗自我:重視過程中的每一步。對一個事件的認識注重整體性,包括了事件整個時長,以及所有時間內每一點的感受。
記憶自我:特點是峰終效應。對一個事件的認識不關注時長,關注事件在峰值的感受,以及最終結束時的感受。
用書中數學化的話來說,經驗自我對事件的認識方式類似於在整個時長的積分。而記憶自我的認識方式則是決定於峰值和終值兩個抽樣數據。
心理學調查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對過去事件的認知遵循記憶自我。書中提供的例子是對胃鏡檢查病人的調查。調查是兩組對比:一組是正常檢查結束,一組是檢查結束後胃鏡沒有取出又多放著五分鐘,不過這五分鐘沒有做來回移動所以難受程度要好於檢查時把胃鏡來回移動時的感受。結果顯示第二組人的痛苦感受要普遍低,雖然他們經歷了前面一模一樣的檢查,一模一樣的痛苦,並且後面還多出了五分鐘空放著不動的時間(痛苦程度稍低)。似乎是非常出乎意料?!非常符合峰終效應。
所以當你經歷一件很痛苦的事,如果痛苦是慢慢減少的,跟痛苦很快過去,兩個不同過程相比你記憶自我中第二個很快過去的會更痛苦。因為這個情況下,峰值和終值的痛苦體驗都是最大值。而第一個情況下體驗的痛苦終值會比較小。但是你的經驗自我會感受到第一種痛苦慢慢減少時的煎熬。你是記憶自我為主的,還是經驗自我為主的呢?你需要好好感受才能看清楚。不要受書里的調研結果左右。書里說大多數人是記憶自我為主,你就先入為主的把自己也定位成這樣,也許帶來的是對自己的錯誤認知。也許你就是少數的異類。抱平等心,先觀察自己。
關於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的一些其他認識,我的看法與書中所講的不盡相同。在進一步深入之前需要了解書中的另一組重要概念。
第二組概念是我們的意識在思維決策時起作用的系統1和系統2。兩個系統各有特點,相互聯繫,又有各自的專業分工。這組概念是這本書關於人在決策認知中的各種行為發現該如何來理解的關鍵,是書中用來解釋大部分行為現象的基礎性原理。
系統1:負責快速的判斷決策。處理一些已經熟練掌握的相對容易的事情。這個系統只要意識還在,就時時刻刻都在運作。
系統2:負責需要慢慢思考處理的複雜難辦的事情。這個系統的特點是惰性,常常是能懶就懶。
系統2會接收系統1的結論並受其影響。同時也監管系統1,對系統1的一些不合理的結論系統2有時能通過仔細分析進行變更。
由於系統2的惰性特點,通讀書中的一些發現,可以看出系統2被系統1結論影響居多,而能通過分析改變系統1結論的情形少。
大多數人的一生中,用到系統2的機會都不是太多。剛學習一個新的技能時會大量用到系統2。比如學開車,一開始學的時候全神貫注,非常緊張專註,系統2和系統1都在全面運轉。學會熟練以後慢慢系統2就變懶惰了。只有在人多車多很擁擠的時候才需要調動系統2,全神貫注的來開車。平時大部分情況,尤其是高速路上車少時,基本由系統1處理了。
人在很放鬆的時候,基本完全由系統1來處理,系統2處於掛起休眠中。
遇到一點點壓力/緊張的時候,系統2被喚醒,但基本大多數情況下,系統2會採納系統1傳遞來的處理方案。
壓力/緊張度比較強的時候,系統2全力以赴,同時系統1也被調動起來。這種典型如一場考試,一次棋賽,等等。通常完成以後會覺得很疲勞很累。
但體育比賽之類的壓力/緊張度比較強的活動,則多數還是系統1為主,類似於上面所描述的一點點壓力的情況。如果運動員因為壓力大太緊張了導致系統2活動太多反而會產生動作變形,教練也會想辦法讓運動員冷靜對待,發揮出水平。另一個典型是戰場。激戰中的士兵要把各種戰場技能以一種如同本能反應式的方式實施出來,這種本能式下意識的運作就是系統1的充分發揮。在書中多次提到的火場中的救火隊員案例也是這種情況。運動員的技能、士兵的戰場技能、救火員的火場技能,都要通過各種重複訓練,成為系統1的直覺能力,下意識反應能力,如同本能一樣快速自動的施展。
當壓力/緊張度過於強的時候,我們的系統2又掛掉了,意識一片空白,任由系統1本能運作來作主。
因為系統1是個快速應對系統,做出的判斷決策是下意識的,本能性的。又由於人調動運作系統2的情況不多。所以最終結果就是:人是其本能和情緒的奴隸。書中講的大量系統1工作運轉表現出來的特點,無一不表現了這個結論。
如果人一生中能夠盡量有意識的多調動系統2的工作,那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於人生的成長非常有好處。如何調動系統2呢?我們要讓自己喜歡上自己做的事,培養出興趣。這種喜歡和興趣,會激發我們調動系統2和系統1的全部意識去投入。我們還要不斷挑戰和提高難度,避免系統2在不斷重複後的惰性發作。這些在通常意義上一般人都能想到的方法。安德斯·艾利克森所寫的刻意練習,大概就是這樣的基本意思,需要在加上目標,以及對與目標差距的清晰感知。
還有一種方法,即冥想的方法。冥想就是要保持完全的覺知,和專註。並且這種覺知是在內心完全寧靜平和之中的專註。人在壓力和危險中,動物性的戰鬥或逃跑本能反應,是一種緊張狀態下的專註,不是最好的。這種冥想和禪修所訓練出來的寧靜中的專註狀態,目前心理學研究中提出的有兩個概念,一個叫心流,一個叫專念。這兩個,其實就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正念。佛家修正念,要做四念住,一是觀身體,二是觀感受,三是觀念頭觀想法,四是觀法觀實相。現代心理學中的專念和心流兩個方法,已經觸及到了前三個,但是有並不是很完全,關於覺知的作用認識不是太深。而冥想訓練方法,遠比目前心理學研究心流和專念發掘出來的方法要多,要更有針對性,也有更好的效果。
在這裡再插一句:我覺得榮格是唯一觸及到了法和實相層面的心理學家。他的集體潛意識概念,在我看來就是法,實相。一個人的集體潛意識,是沒有一點點個人的知識、情感等任何內容的,純粹是一個各種反應運作範式的集合。佛家認為法是無我的,其性本空的。我看到這兩者是相通的。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是通過祖先傳承下來的,而傳說佛陀在法的最核心處看到了自己前面很多世為人甚至再往前為動物的經歷。所以意識的最深處是不是有某種傳承的東西,在看到兩位大能這樣的結論後,我也只能姑且存疑。這是沒有體驗過就沒法確認的。
回過頭來,下面我們看一看書中講的一些系統1運作的特點。
- 光環效應。
對某人,或者某事,如果其中有一個很突出的亮點,我們會被亮點吸引,而忽視在亮點以外的其他方面這個人/這件事其實很普通這樣事實。比如忽然知道某人是個很出名的大教授,於是他就經濟和房價的閑聊也會認真恭敬的聽著。其實他可能只是個化學材料學的教授,經濟和房價問題上他跟一個下崗工人在這方面的認知可能沒什麼差別。我們的系統1會自動的把帶有亮點光環的人事物的優先順序調高,關注度也自動的提升,並且這個提升是全方位的,而不只是局限於亮點相關事情的優先順序。系統1不會判斷關注對象的那個亮點的具體內容是啥,也不會判斷現在他或她所講的是不是與亮點內容相關。這樣的判斷太複雜,已經超出系統1處理能力。於是,系統1就乾脆進行全方位優先順序提升。導致的結果是,所喜歡所欣賞的人或事,在我們眼裡會得到全面的拔高。而這很多時候帶來很大的偏見。系統2大多數時候是對這種系統1的偏見一無所覺,也不實行甄別控制。
- 習以為常。
第一次見到什麼稀奇的事情時,會很驚訝,會特別留意。第二次見,少了很多。第三次第五次見,就沒啥感覺了。第一次見到新鮮新奇的東西時系統1需要記錄並學習,會激活系統2同時也給予關注。如果系統2也對這個新鮮東西活躍起來,開始進行更多的鑽研了解,那麼一個人就表現為一個好奇心旺盛的人。如果系統2惰性佔上風(往往是多數情況),那麼意識也就被這個新鮮激發那麼一下子,然後就沒了。這就表現為很快就習以為常,不予更多的關注了。習以為常帶來的一個很大的偏見,就是會忽視乃至無視很多本來很重要很關鍵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經常伴隨著我們所以就習慣性無視。比如走路,嬰兒學習走路是全神貫注的,一開始走幾步自己也會歡欣鼓舞。但隨著不斷走,系統1的下意識開始能夠管理走路,系統2就開始不再關注走路了,於是我們就一邊走一邊說話或是看手機。我們也不會再像嬰兒那樣為自己能走路而激動而興奮。只到我們失去,不能走路了,才會重新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另一個例子比如開車,也是隨著越來越熟悉而不再用心(典型如高速上直直開的時候,基本無需系統2介入)。生活中太多的事情是因為常常伴隨,我們變得無視其存在。對身邊的人其實也是這樣的模式。大多數人,對外人說話是一種語氣一種方式,但是對家裡的身邊人說話就是完全另一種語氣另一種方式。不妨在自己家裡隨機的錄下一段實際生活的聲音,再自己仔細聽聽體會一下不同。如何改變這樣的偏見,對因常見而忽視的東西給予關注,這是很多靈修冥想課程中反覆提到對還能呼吸、還活著這些基本事情要心存感激心存敬畏的原因。冥想修行可以在糾正我們的這個偏見上有所幫助。
- 聯想機制,啟動效應。
這是一個理解完以後會覺得很難以置信的效應。具體來說,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無時無刻的我們都在受著環境給予我們的一些信息的影響,並進而做出不同的決策。書中的一個心理學實驗例子如下:當在進行實驗前,讓參與實驗的人員看到錢的照片,或是提到薪水,那麼與對比組的對照結果表明,這組人員看到別人掉下筆願意幫助撿起來的比例大大降低,擺放會談座椅時椅子間的距離大大增加。我們自己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有任何變化,仍然認為自己是客觀的,與平時一樣的。另一個例子是聽相同內容時,讓一組參與試驗的對象要不停點頭,另一組不停搖頭,試驗結果表明點頭的那組人更加認可聽到的內容。想到錢讓人緊張,搖頭和皺眉帶來緊張情緒,點頭和微笑帶來放鬆,儘管很微小的情緒變化,小到系統2沒有任何警覺,但系統1在兩種狀態下啟用不同工作模式,已經造成試驗能明顯觀測到的不同。系統2也很輕易的接受系統1的影響。最有說服力的是書中的另一個例子,在辦公室咖啡機邊上放一個誠實盒,有價格表,讓取用咖啡的人自己投錢。如果在這個盒子上放一張如同眼睛般看著你的圖片,對比其他放花、風景之類的圖片,每周收回的錢是三倍之多!這個結果是反覆多次實驗後的準確結論。看到這個,相信每個人都會反思一個問題:在下意識反應影響下我們做出了多少決策?這些決策帶著我們的偏見影響社會又有多大?
- 情緒體驗強度關聯。
系統1有一種古怪的情緒體驗強度關聯繫統,我們在做很多決策的時候,所下的決定取決於這種關聯,而不是科學的數字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常常需要系統2,而系統2太懶了。這個強度關聯,一般都是關聯到我們的情感體驗上去。書中的一個例子是:如果要求你為一場原油事故導致的野生動物災難捐款,救助的是2000隻鳥,還是20000隻鳥,還是200000隻鳥,在你的決策過程中不會起任何作用。給你看一隻在油污中掙扎無法起飛的鳥的畫面或視頻,會帶來情感上的感受,這種感受轉變為你決定要捐多少錢。而實際上,如果要救助的鳥越多,耗費的錢就越多,你決定捐款的話就應該捐的更多。實際試驗結果否定了這個。決策是根據情感體驗來,而不是根據實際需求來的。書里還提到另一個例子,講「四歲的朱莉會閱讀」,把這個事件映射到預測大學可以得到的學分,書里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預測的值大體類似。我對這個例子的體驗是:當看到四歲的孩子能閱讀,有一個「哇,這麼厲害」的驚訝情緒感受。而大學的學分預測,就是根據這種情緒體驗強度,來看什麼分數會給你類似強度的驚訝。我們通過自己的情緒感受為中轉,來對待和預測整個世界的各種事情。
- 啟發式,可得性,代表性。
除了上面的用情緒體驗的強度來關聯解決問題外,系統1還經常把記憶作為一個關聯的對象,通過簡單快速的搜索記憶的方法來做出判斷。系統1選擇來作為替代的啟發式問題的其中之一叫可得性,也就是把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高低,與搜索記憶想起相關場景和內容的容易程度相關聯。書中有一個例子,問英文中一字母r 開頭的單詞多,還是字母r 在第三位的單詞多。一般都會回答第一個,因為r 開頭的單詞容易想起來,而在第三個就難了。而根據英文詞典的統計結果實際上是後者更多。系統1的另外一個記憶關聯運作方式叫代表性,也就是用特徵匹配來做推斷,而不顧實際的數據分析。典型的例子是書中的琳達問題。「琳達,31歲,單身,一位直率又聰明的女士,主修哲學。在學生時代,她就對歧視問題和社會公正問題較為關心,還參加了反核示威遊行」。對這樣一個人物描述,看完後要求對人物的可能工作或活動進行排序。出人意料的結果在這樣兩項,一是「琳達是銀行出納」,二是「琳達是銀行出納,積极參与女權活動」。大多數參加試驗的人員,把第二個選擇排在了第一個前面,即使是在看到兩個對比這麼明顯的結論。稍微用概率知識思考一下,就知道第二個是在第一個上又附加了額外的條件,概率應該只能更低(最多持平)但是大多數人就是這樣思考和做結論的。人們對待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個人,總是通過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的方式來固化認知。標籤一旦形成,即使相隔多年,所標籤的對象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標籤也仍然會繼續發生影響,導致我們的偏見。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關於特徵的標籤甚至會打敗理性數學分析,讓我們走向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簡單聽一個人幾句話,就馬上在心裡給這個人打個標籤如「小資」「吃貨」「懶蟲」之類,這是現代節奏越來越快的生活中人們的一個極為常見的思維模式。而在心裡給別人打了標籤以後,與這個人的後續交往中你的行為就都會受到這個打上的標籤的影響。這裡的兩個方式,讓記憶中的「標籤」,或者記憶的容易程度,來決定自己對一件事情的反應決策,有很多時候這種決策方式帶來的是偏見,但是這卻是我們的意識(系統1)能夠輕鬆愉快的進行處理的方式。
- 所見即所得,第一反應是相信。
我認為這是這本書中從心理學角度觀察到了一個涉及人性本質的特徵。書中提到,當聽到任何一個說法,或者看到任何一件事,系統1的第一反應是假定這些是真的會怎麼樣。如果在自己所了解的範圍內沒有形成衝突矛盾,那麼這個假定就被接受,這個說法,這件事,就作為真在系統1里保存。這個心理學觀察讓我想起了一個TED演講:Yuval Noah Harari: What explains the rise of humans?那裡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人類能夠發展到這樣複雜的社會組織和形成這樣的生產力的根基。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其實人性中有惡有善。人性中天生有自私,系統1的動物性本能反應很多都會有這種自私的表現。人性中也天生有信任,在這裡學習到了這種信任也是深深根植在系統1本能性下意識反應之中的。這種刻在系統1本能中的惡的一面(自私)和善的一面(對他人的信任)相互交織,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會大眾,每個人是善和惡的不同百分比的調和。
- 喜好因果故事,沒有概率思考能力。
我們的系統1沒有概率思考的能力,而是對所看到的事件喜歡編造出因果關係,並相信這樣的編造的故事。即使是在賭場賭博這種純粹概率的事情上,也要編個因果故事給自己,賭輸了就是今天點背手不順,賭贏了就是運道來了手氣旺。書中有兩個例子說明這個。第一個例子是對腎癌發病率的研究。如果把低發病率的地區做一番觀察,我們發現基本都是偏遠人少的地區。如果是在分析這件事,就會想到比如「鄉村污染少環境好人們生活壓力小」等等,並且對這樣的因果關係故事願意相信。但是如果對高發病率地區也做一番觀察,我們發現也基本都是偏遠人少的地區。同樣如果是在認真分析,就會想到「鄉村醫療保健條件差,飲食和營養結構不好」等原因。但是把兩個放一起,就看出矛盾:鄉村生活不可能既是低發病率原因,又是高發病率原因。其實背後沒有什麼原因,只有概率解釋。偏遠人少地區,相當於採樣使用的小樣本,而小樣本中發生對期望值偏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關於小樣本時會發生偏差的這個事實,也可以按如下來理解:假設某個地區只有一個人在這裡居住,那麼這個地區的發病率統計要麼是100%,要麼是0。這顯然是對平均發病率的極大偏差。另一個例子是空軍飛行教練的故事。這個飛行教練在多年帶學員的實踐中總結出來一個結論:對飛得好的學員進行表揚沒有什麼用,對飛得不好的學員進行批評反而有用,他們在下一次很多人可以飛得比較好。這個現象的解釋其實也沒有什麼因果故事,那個空軍飛行教練的總結其實是個錯誤的偏見。事實是概率上的回歸平均值現象。當把每個飛行學員的每次飛行看作一個概率事件,那麼這次飛得好的小撮人,下一次可能有些人仍然飛得好,但也有些會飛得差。同樣這次飛得差的小撮人,下次可能有些人還是飛得差,但也有些會飛得好。表現出來就是你表揚了飛得好的,但是下次其中有些人表現變差了;你批評了飛得差的,下次果然有些人變得比較好了。於是就總結出了那個空軍飛行教練的結論。其實表揚與批評不是關鍵,而概率事件的回歸平均值是真正的原因。我們的系統1不會進行概率的思考。我們的系統2即使學習了概率論,也多數時候無法糾正系統1在這種場景下的錯誤。
- 小概率事件的漠不關心,或過度關注。
我們的系統1善於處理單個事件,不能處理整體與部分。這種整體與部分的典型例子,比如上面講的光環效應里的人,系統1難以區分亮點領域和非亮點領域。還有比如概率,系統1難以進行概率性的思考,難以對「一件事發生的概率」這樣的描述形成直覺性的一種感受從而進行判斷決策。這就會導致如果對小概率事件,用數學化的方式說明會讓人們完全無感,忽視其存在。如「接種某疫苗,有10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導致癱瘓」,大部分人看到這樣的介紹不會引起什麼反應。但是如果換成一種具體事件式的描述,或者畫面感十足的描述,就會帶來很強的情緒體驗,很大可能會拒絕這種疫苗。比如「每10萬個接種兒童,有一個會終身癱瘓」,這樣的說明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一個兒童一生癱瘓的場景畫面,然後引起的情緒感受會讓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我們的系統1在處理小概率事件時,這種處理模式的不同,導致要麼忽視,要麼太過於重視。在現代這個信息過剩泛濫的社會,這是一個尤其易於出現的偏見。很多文章,或者是新聞,為了吸睛,對小概率造成的事件的描寫用上諸如「父母的親吻把孩子送進了重症監護室」之類的代入感畫面感十足的語言,在接收這樣的消息的人們意識里,這極端放大了小概率事件的權重。
- 忽視基礎概率。
系統1沒有概率思考能力的一個常見後果,是忽視基礎概率的影響。書中的一個例子,是問:史蒂夫這個人,是圖書管理員的可能性高,還是是個農民的可能性高。如果沒有任何信息,我們會想農民多還是圖書管理員多,多的就是可能性高的。這個思維就是按照基礎概率來思考。但是,一旦有任何的信息出現,如書中的描述「非常靦腆,少言寡語,很樂於助人,卻對他人或者這個現實世界沒有興趣。他謙恭有禮,做事井井有條,中規中矩,關注細節」,我們一下子就會把這個人與圖書管理員聯繫起來。這些信息的出現,引導我們走向了其他的思維模式,這裡具體發生作用的是代表性標籤思維模式。基礎概率就被我們忽視了。實際上如果農民的人數遠遠高於圖書管理員的人數,那麼即使性格特徵匹配我們意識中的圖書管理員標籤,這個人也還是成為一個農民的可能性要高。在忽視基礎概率這一點上,還有一個更鮮明的有對比性的例子。假設一個城市的計程車有兩種顏色,一種紅色的佔80%,一種藍色的佔20%。某天夜裡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的車輛為一計程車,有目擊者稱是藍色計程車。假如目擊者看的準確的可能性為80%,看出錯了的可能性是20%。那麼這樣的情況下你對這件事是什麼計程車造成的如何判斷?是不是會直接取用目擊者的結論,認為是藍色的可能性很大?假設另一種情況,城市裡紅色和藍色計程車一樣多,各50%。但是紅色計程車司機普遍開車比較魯莽急躁,涉及計程車的交通事故中他們佔了80%。今天夜裡這起事故,目擊者稱看到的是藍色計程車,目擊者出錯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大概20%可能會出錯。這個第二個場景下,你會權衡兩個事實,即紅色出租司機魯莽,事故是他們造成的可能性更大,以及目擊者看到是藍色出租,事故車是藍色出租的可能性大,權衡之後會覺得也許這次的事故,是紅色出租還是藍色出租,可能性兩者差不多。如果僅從數學上來分析,第一個場景和第二個場景,在概率分析上的結論是一樣的。第一個場景里的計程車多少,和第二個場景里的車一樣多但是事故比例的多少,概率分析上沒什麼差別。在我們系統1裡面形成的處理機制卻完全不一樣。第二個場景裡面,紅色出租司機魯莽易出事故,這個標籤結論是一個鮮明的事件,系統1會自動的去衡量處理,但是變成第一個場景的基礎概率,系統1就忽視了。心理學家細微的場景設置,揭示了很深刻的思維活動細節,也讓我們認識了思維意識中的偏見。
- 窄框架。
假如你有一個公司,有一個賭局要求押上你公司的所有價值,有50%的可能性會賠掉全部,有50%的可能性拿回3倍。簡單概率計算就可以得到這是一個投入回報期望是150%的事情,但是絕大多數人不會去做。現在,假如你有一個集團公司,下面有25個子公司,每個子公司都有一個這樣的賭局機會,你的決策時怎樣的?你會讓這25個子公司全部參加。賭輸一個,你還有其餘的可以繼續。總體上看你覺得是穩賺不賠的。這裡面體現的就是一個窄框架思維,和寬框架思維。我們的系統1總是習慣於進行一個個單獨事件的處理,而不會用組合一起進行思考這個方法。寬框架通常需要系統2的介入和參與。當你要押上全部身家去賭時,這樣的事系統1不會去做,損失厭惡在起作用。但是當擁有很多個公司,損失一個也能承受時,獲利的誘惑變大了,在系統1和系統2的聯合算計下,我們的意識開始覺得可以參與賭局。
- 損失厭惡,前景理論。
我們的系統1,對待損失有一個本能一樣的厭惡的情緒反應。相反的,對待收穫有一個迫切的要馬上拿到手、入袋才能安心的喜愛情緒。在這種情緒的推動下,就有作者發現的前景理論所描述的人們在決策時的選擇表現。簡單的說法用兩個場景來解釋,場景一是這樣的兩個選擇:一是肯定的拿到90塊錢,二是90%的可能拿到100塊加上10%的可能性什麼也沒有;場景二是這樣的兩個選擇:一是90%的可能損失100塊加10%的可能性無損失,二是肯定損失90塊。基本所有人,在兩個場景都選擇第一項,即面臨收穫時偏向確定,儘快拿到,但面臨損失時偏向賭一把,往後推遲。對場景一的解釋是人們不喜歡在收穫時,冒任何可能把收穫搞沒掉的風險,即使這個風險能帶來額外的收穫。對場景二的解釋是人們面臨損失時總是不願承認,總想找其他機會再賭上一把,即使賭的結果是把損失放大。這個損失厭惡,就是很多人/很多公司無法理性看待前期已經投入進去的沉沒成本的原因。我們不是不能進行客觀分析,而是情緒阻斷了我們客觀分析的能力進行發揮的空間。我們的系統1通過這種情緒反應提供了一個意見,會被系統2採用,系統2就不再會想到要控制好系統1,進行一番仔細的基於量化的分析。關於系統2對系統1的控制這一點,後面專門再看一下關於自制力的問題。
- 稟賦效應,喜歡的東西價碼高。
這個可以認為是損失厭惡這種情緒作用的另一種形式的決策體現。這個效應的具體意思是,當你買了一個東西來用,別人要買這個你在使用著的東西,需要花跟高的代價(比你原來買的價格要高)才能從你手中拿走。你如果覺得這個東西很好用,你很需要,別人要拿走花的價錢就會更高。比如說,在辦公室坐久了你經常覺得腰疼,自己出錢買了個好的椅子替換下公司派發的,覺得是舒服多了。這時如果有人來說「這椅子挺好啊!多少錢啊?賣給我吧」,你很可能會說「不行,多少錢也不賣」。其實言下之意是要拿走這椅子,你得出非常非常高的價錢。
- 錨定效應。
這個效應是兩個心理過程綜合以後出現的人們在判斷決策中發現的現象。這兩個過程第一個是上面提到的啟動效應,第二個是叫調整不足。對調整不足的現象,可以這樣來理解,當開車從高速出口下來進入市區路段時,通常開始這一段總是速度會比較高;當休假一個長的時間回到工作上,前面幾天可能工作狀態不見得很好,難以調動起全力以赴的拼勁。類似的,當我們估計一個東西的價格或大小等數量化的數值時,在意識的深處我們沒有覺察到的地方其實也是依靠對情緒的感受來評估的。這種對情緒感受的評估,從一個基礎往高或者往低進行調整,反射回要預測的對象的具體數據時,總是存在不足,也就是說從高往低調整時結束在偏高的值,從低往高調整時結束在偏低的值。一個案例,是書中德國心理學家的試驗。試驗連著給你兩個問題:德國的平均氣溫是高於20度還是低於20度?你覺得這裡的平均氣溫是多少?再用另外一組的連續兩個問題:德國的平均氣溫是高於5度還是低於5度?你覺得這裡的平均氣溫是多少?兩組問題中,只是差別一個溫度的數字,其他一模一樣。即使人們再三強調說在給出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時是客觀的,是準確的,但是兩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我們在做第二個預測時,第一個問題有嚴重的導向作用。第一組的人普遍估計的溫度會高些。原因就在於下意識的,我們會有第一個問題把錨定點引導過去。看到第一組問題,啟動效應會聯想到夏天,然後對第二個問題用從20度往下調整的方式。而對第二組問題則相反,會聯想到冬天,冰凍,然後從5度往上調整。調整不足使得兩組預測給出有明顯差別的結果。如何改善調整不足?加強系統2的激活和介入應該可以幫到。我覺得心理學家們也許可以針對錨定效應,評估一下好奇心特別旺盛對什麼新奇東西都要仔細研究一番的人,還有做事特別嚴謹什麼小事都做的仔仔細細進行全面分析的人,調整不足現象是不是會減少乃至不存在?
- 專業技能和專家直覺。
人的學習過程,就是要在系統2的調動下,通過全意識完全投入,以及不斷的重複,來訓練系統1,直到系統1建立本能式直覺反應,技能算是學會了。當然技能的專精,則需要持續不斷的對系統1進行調優。運動員、棋手、救火員、士兵等在上文提到的這些專業技能都是這樣的例子。訓練有素的象棋大師大概看一眼眼前的棋局,就基本判斷出形勢對那方不利,當前可能的走法,等等。而在科學研究上也同樣,那些數學大師們每每能直覺性的提出一些結論,但是這個結論的證明或證偽往往需要過幾十年經過無數人的努力才螚達成,而且這個過程往往能促使學科得到飛躍式發展。目前絕大多數對專業技能的學習,走向專精的過程中注重充分調動和發揮系統1,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學習要「走心」,這個走心具體用這裡的原理來理解就是對系統1形成一定影響。我認為正念的修行,就是要保持系統2的活躍,對系統1的任何活動都保持覺察,保持完全的了解。這種系統2對系統1活動的覺知,會大大加強學習的效果,能使你正在學習的技能更快的在系統1中形成本能性反應。同時,在你學會以後仍然保持系統2的活躍,不陷入惰性中去,就能夠不斷優化提升技能水平。所以說實際上這種系統2的全面覺知,才是真正重要的。庖丁解牛為什麼能證道,關鍵在於覺知。現在不管學什麼,人們都知道要全身心投入進去才能進步快,但是卻沒什麼人知道要保持覺知保持正念。無覺知非正念時,全身心投入也能突飛猛進,驅動力是那個成功的慾望,是競爭意識,是分別心。這個驅動力無法帶你入這個技能的至境。即使你練到技術非常高,打得天下無敵手,還是到不了那個至境。所謂至境,就是能隨心所欲遊刃有餘的那種感受。而對於研究/創意型的事情來說,至境更多體現在直覺思考能力,直覺帶著你看到某個創新結論/新鮮想法。
- 自制力,和學習能力。
系統2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監管系統1的決策。如果認為系統1的某些決策行為有問題,系統2可以介入並給以修正。當我們在忙著記憶一串無序的數字時,如果有巧克力蛋糕和水果沙拉供選擇,選前者的可能大大提高;當一夜沒睡好感覺累的時候,我們反應會更容易情緒化,易怒。這些試驗結果說明的是系統2忙碌的時候,對系統1的決策監管會大為弱化。另一方面,系統2對系統1的監管也是一件非常耗神的事,書中心理學的正式名稱叫做「自我損耗」,一個試驗是讓人看一部情感感受強烈的電影,但是要求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起伏。隨後的耐力測試表明經過這樣的「自我損耗」後耐力下降了。單獨來看自制力這一點似乎還沒什麼特別大的價值,但是結合上學習能力之後就不一樣了。自制力和學習能力,都依賴於系統2的高效運作,自制力強,學習能力也就高。書中提到的一個對孩子的心理學試驗證明了這一點。試驗中給這些孩子兩個選擇:一個是馬上得到一塊奧利奧餅乾並可以離開,另一個是在試驗環境中呆滿15分鐘,可以拿到兩塊甜餅,試驗環境當然沒有玩具沒有書沒有電視很無聊。隨後的跟蹤觀察表明,那些能夠控制住自己等待15分鐘的孩子,沾染毒品的可能性小,智商要高。如果染毒可能性小在意料之中的話,智商高是不是出乎意料之外呢?這讓我想到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禮儀教育的本質,不就是要教育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么?!學會了控制自己,實際上也就具備了更好的學習新技能的能力。轉頭再看冥想練習,可以說冥想中所達到的寧靜中的專註,是系統2控制能力的極大鍛煉。並且,這種冥想練習達成的專註,沒有耗神,即沒有西方心理學觀察到的「自我損耗」現象。原因在於,通常人們為了達成控制,是通過系統2與系統1的鬥爭,在整個的意識/精神世界中的這種鬥爭引起所謂的損耗。而冥想練習中沒有鬥爭,冥想是「寧靜中的專註」,要保持寧靜平和的心態,此時無鬥爭,自然無損耗。
通過對我們意識中的系統1和系統2的運作進行深入了解後,再回頭思考其他的冥想和心理學的問題對比,會發現很多問題開始互相印證。
最明顯的,就是和精神分析學對比之下,覺得系統2就是我們的顯意識,系統1就是我們的潛意識。顯意識是我們認為的自我,在觀察著自己的身體、衡量著自己的各種想法的這個自我。而實際上潛意識才是真正決定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事情的決策者。潛意識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知識、信息、情緒的記錄者和標籤應用者,潛意識本身有快速的聯想機制來訪問這些記錄。
從冥想的角度來看的話,那麼我認為除了上面所說過的冥想是讓系統2,我們的顯意識,得到極大激活,全程參與我們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這樣一個結果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結果是修正我們系統1裡面的各種偏見。平等心無分別心、認識到事物的二元對立性,是在冥想修行練習中提升的主要方向。所有冥想修行,其哲學思想裡面一定有這兩點在,而且這兩點在哲學理論中肯定佔據很重要的位置。這兩點正是解決上面的各種偏見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習能力提升自制力的關鍵。舉個具體些的例子來說明:假如你聽說某個同事在背著你跟領導打你的小報告說你的壞話,你知道以後很生氣,決定以後看到他出錯要狠狠的打擊報復一下,或者決定以後他的事都不要再參與和幫忙了。這是很多人意識中思維反應模式。但是如果你能擴展一下,可以有很多其他想法湧現進來,比如「也許他不是想要故意整我,是在某些情況下無意跟領導說了這樣的話」,又或者「這個世界本就這樣,有好人有惡人,我沒法把身邊所有人變成對我好的人。不管怎樣以後還是同事」,也可以想「在領導聽了壞話這樣的情況下我如果以後還能證明我自己,一定可以有更好的發展」。這些想法都可以讓我們原本的思維定式發生某種程度的改變,而這些想法,是平等心提升、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認識到事物的二元對立性等等方面的展現。
如果不參與冥想練習,也有一個簡單方法,可以促進系統2的活動,提升自己的智慧。那就是凡事多問自己一句,多想一步。比如大街上堵車了,僅僅只是想到「現在是飯點了」不夠,要多問自己一下,是不是哪裡有什麼活動?封路?工程施工?等等的。碰到任何事情有意識的多問自己一下,不光可以促進系統2的活動,也可以減少上面所說的很多偏見。
這些心理學的概念和現象,學習完之後除了促進自我提升,在工作中其實也可以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出來如何選用提拔內心強大的人,要參考這個人是不是不忘初心,不隨境遷。通過這本書的學習,突然又想到一個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要考察這個人「打標籤」的方式。如果對人或事匆忙下結論打標籤,然後就一直維持己見,這樣的人顯然不行。需要考察的素質是要能形成一個快速的判斷,但是又沒有最終打下標籤,對人或者事的看法能夠保持開放性,根據新的情況新的信息隨時做出調整。這樣的素質才是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帶來領導力的。
最後再回到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的討論。我覺得這兩個概念,更恰當的叫法也許是理性自我和感性自我。原書中認為記憶自我與系統2相關,但是沒有提經驗自我與哪個系統相關。我覺得兩個自我都與兩個系統相關。理性自我是系統1和系統2聯合作用的一種表現形式,感性自我是二者聯合作用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哪個自我更強,可能因人而異。
感性自我(記憶自我)比較強的,偏重結果,重視情感,重視人的立場,重視得到與失去。如果比較強的感性自我也能用在別人身上,就體現出情商高。所以對小孩的情商教育可以從峰終定律開始。比如小孩的好朋友取得了好成績很高興,你可以對小孩說「你看你好朋友多高興啊。你也覺得為他高興吧。去祝賀他一下」。類似的在不同場合,可以教育小孩「要分別了,跟好朋友道別,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很喜歡今天一起玩」,或「你的好朋友傷心了,你也為他覺得難過吧,去抱一抱」,諸如此類,把握住峰和終兩個點,來培養和提升與人處事的能力,慢慢的融進他的系統1里去。
理性自我(經驗自我)比較強的,偏重過程,重視事情的一步步展開,重視過程中的努力,在最終結果到來時反而顯得很看淡很看得開,情緒波動少且小,缺少與人相處的立場感(我是支持這個團隊的,所以跟那個團隊是對著乾的這種形式的立場)。整體看這樣的自我,會覺得缺少人情味。但是這個自我支撐著我們進行重複單調的一個動作不停地練習,是刻意練習能持續進行的基礎,對我們的持續成長幫助巨大。
中國的傳統修行路,多把自己的理性自我發展起來了,感性自我給消滅了。道家人多是隱士,儒家人用倫理/禮儀來規範為人處事,佛家的寂滅。也許只有佛家禪宗留有嬉笑怒罵的情緒在。
流行於西方的冥想修行多起源於印度。大多講的是:無條件的愛心,活在當下體驗此刻,全然接受當下的全部。針對「當下」,也發展了一種理念,要徹底投入和享受生活。這種理念在意識精神的修鍊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其實很容易誤導人心。這種理念也相對容易滋生出另類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會覺得像邪教似的。享受生活,其實不僅僅要享受樂,也要享受苦,要享受全部,不能有分別心。
冥想修行,最終還是作為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並不是變成另一個物種。所以還是生活該咋樣咋樣,是什麼脾性就還是什麼脾性,嬉笑怒罵一切照舊,經驗/體驗著生活的完整和全部。消除分別心,看到二元對立,帶著完整無偏見的認知,這種智慧將給生活帶來新的直覺/創造力/創意能力。
最後再提一個我的觀察:在所有各種領導力/溝通技巧/關鍵對話等等的書裡面(這些內容我大多是從樊登老師講書中了解的),你仔細體會之後會發現,要完全掌握這些技能,有著共同的幾個基本點:
一) 要對自己具有完全的情緒掌控,不能自己就發怒生氣然後整個就跑偏了。
二) 要對對方有完全的覺知。覺知對方的情緒,覺知對方所講的內容,覺知對方為什麼講這些內容。
三) 要有很好的調節控制對方情緒的各種手段方法,諸如三段式、道歉、表示認同等等的,講話的技巧。
四) 始終圍繞目標。各種技巧用過之後,還是要回到談的具體目標上來。尋找能讓對方認可的方式/第三道路。
五) 覺知對方的接受程度。如果對方接受到你表達的信息,你的講話產生作用了,要進行正面反饋。如果對方沒怎麼接受你傳達的意圖,需要換新的說法、新的故事。如果對方很難現在接受,可能需要暫停,以後尋找新的時機。
這些基本點,實際上是那些已經修行證道的人的本能。成佛成聖的人,自然就是溝通大師。他們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能在控制中來展現自己的情緒,能夠完全的投入傾聽,覺知你的情緒和說的內容,不帶任何偏見,能體驗你說的場景,他們也始終圍繞出發點跟你溝通講話。他們的出發點就是:你的心現在什麼樣的,要走向成佛成聖,現在對你最需要的是什麼,用什麼方式能讓你領會現在你的需要。(這裡我把目標換成出發點,因為對成佛成聖的他們來說目標無所謂,出發點是根本)
看完這一點補充,也許你突然覺得:原來那些修行上師就是這樣啊!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冥想修行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也不簡單,聞慧識慧修慧,知行合一,達到這個境界的人那麼少,自然其中肯定有很多不簡單之處。
最後看一個題外話的問題:如果智能機器人真的做出來了,在思維決策中會不會有上面那些偏見呢?
答案肯定是不會。那些忽視基礎概率、明明有利可圖也不接受高價賣掉自己喜歡的東西、面對沉沒投資不能冷靜對待,這些問題作為一個能學習能決策的機器人,我們簡單設想一下就覺得不可能犯這樣的偏見錯誤。
那麼,這樣的智能機器人會羨慕人類的情感/情緒嗎?很多科幻小說和電影裡面有這樣的情節,即智能機器人極度渴望能夠擁有人類的情感/情緒。其實這也可以休矣。智能機器人只會覺得人類的情感/情緒帶來了很多決策錯誤,盲目衝動。而人類情緒所帶來的一些執著追求和在這種追求之下做出的成績,在智能機器人看來應該也是有足夠多的替代方法能夠做到。
如果智能機器人能夠做出來,就是人類社會中已經修行有成的佛、聖。
用這樣的智能機器人組團,與同樣的人類組團,雙方對戰,我相信人類只能完敗。
推薦閱讀:
※來訪者問你: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鏡映性移情
※重複研究速遞|01 欺騙、敵意啟動與棉花糖實驗
※心理學小貼士
※李宗瑞事件會給受害者女性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瑪蓮娜,這個世界太小了,你不該待在這 —— 觀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