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母的關係模式,探討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超精闢)

從父母的關係模式,探討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超精闢)

4 人贊了文章

從父母的關係模式,探討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超精闢)

2018-01-03 徐老師學習部落

模式一:一方強,一方弱

一個喜歡抱怨先生是軟骨頭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頭越來越軟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發展中,母親的作用遠大於父親。想想孩子是從母親的身體和懷抱中逐步的分離出來,你就相信這樣的觀點沒有錯。與母親的關係幾乎決定了每個人內心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感、親密感、快樂感與成長動力。而父親卻是他最初的成長和自我認同中重要的伴侶和領路人。 在面對患有神經症性衝突(恐懼、抑鬱、焦慮等)和行為紊亂的成人和孩子時,需要對早年母子或母女關係做細緻分析,我們往往能找到一個很嚴厲、很正確、很負責任的母親或者有類似嚴母般仔細的父親。 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採用破壞性方式來支配家庭的傾向,而另一方卻顯得依賴和柔弱,對其逆來順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將這種傾斜關係視為正常,失去成為平等關係的能力,要麼依賴,要麼強權。

模式二:傾斜

你們怕什麼?

平衡是家庭關係的第一原則,傾斜是另一種平衡。 在臨床治療中常常觀察到母親的角色感太強,使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遊離於家庭的親密關係與教養關係之外。由於不平衡,孩子與母親的互動中,沒有因父親的插入產生的心理緩衝空間,也失去了在雙親行為中作適應性選擇的權利,孩子與母親的行為應答方式被簡單化到服從和不服從。久而久之,成長的動力被壓抑,變化與對抗的慾望被耗竭,導致孩子的心性發展延遲。正如漫畫中表現的,母親的咄咄逼人和父親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 「傾斜關係」常常隱含著一種內在補償和和諧。換一句話來說,沒有一個怯懦的父親,也不會冒出了一個強悍的母親,兩者誰是因誰是果很難分清。 家庭治療師把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種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問題是非是在維持或者破壞這種關係。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問題消失,可以問家庭是否願意先改變傾斜關係,看看在均衡的關係下孩子的問題會怎樣變化,這是家庭的選擇。 模式三:平衡

你總不能不顧孩子

母親與孩子死死糾結在一起,有時不是為了要挾丈夫,而是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醫生對家庭關係的另一種描述,它幾乎是「婚姻傾斜」的反轉。在一些家庭里,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很權威的父親,斥責母親過度的嬌慣和縱容孩子,而不爭氣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著母親。 「母子結盟」常常是經久綿長,無堅不催。這樣的母子關係可能會是男人心中無窮的煩惱。你和太太翻臉的時候,就能從孩子的眼中讀到恐懼或是憤怒,你叫他「寶寶」的時候,他會扭頭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給孩子一些苦頭,找孩子的一些彆扭,你立即會發現自己陷入一種困境,因為任何對孩子的不滿都自然的歸因於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轉眼就成了驢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個心理學描述是父親在家庭情感關係或權利系統中缺席,比如長期的出門在外,個性鬆散自由,放任不羈,沒有責任感等。母子依戀成為家庭情感維繫的中心,母親和孩子構成一種補償性「婚姻關係」。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孩子是父親腿上的一個「袢馬繩」,母親會主動的給丈夫呈現甚至誇大孩子的問題, 以此來向丈夫「索取」應該得到的關心。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母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永遠長不成熟的丈夫,一個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第三類「母子同盟」的心理學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內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認同和對親密關係不信任的母親,通過下意識的對孩子的深層依戀來獲取內在的 穩定。一般來說,母子熱戀是孩子從出生到兩歲之間的一種母子不可分離的相互依存的狀態,個性依賴的母親會被這種深度親密帶來的愉悅感所迷醉,以至於對孩子 「成癮」。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母親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時候,父親卻常常是過廳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時侯,個性弱的父親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討好母子來維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模式4:戀母

兒不嫌母……!

當丈夫還沒有長大時,母子的結盟有時也是為了家庭功能的補償。 根據家庭病理學說,「母子同盟」讓孩子成為夫妻個性衝突的一個投射「容器」,夫妻無意識的把婚姻的問題轉嫁給孩子,孩子活得像一個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於母親性格,情緒對結盟中的孩子有很強的認同與內化作用,孩子的自我發展被壓抑,這種壓抑會延續到青春期並被猛烈的釋放出來。同樣,母親的過度親密使男孩性別認同與性意識發展延遲,不少的男孩內心印刻著無論如何也擺不脫的「俄底浦斯情結」(戀母)。 對母子同盟關係的認識與臨床心理治療可能是兩回事,心理諮詢師並不會拘泥於以上簡單的邏輯關係來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們首先接受這種同盟是家庭關係的一種補償狀態,在新的平衡關係沒有確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內部平衡的有效機制。帶著這種觀念走進家庭,心理諮詢師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廣闊的觀察角度。我們會狡猾的繞過家庭成員給予我們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當家庭的教育者或關係的調解人。我們對家庭呈現給我們的東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認同,並協同家庭找到今後發展的多種變化的可能,以此來降低家庭內部的焦慮。我們不討論家庭為什麼會這樣,或者孩子為什麼會出現 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相反,我們樂於承認我們對問題的成因一無所知(裝傻)。我們只願意與家庭討論這種「母子同盟」是怎樣被維持下來的,如果家庭選擇不改變 現狀,每個成員需要怎樣做才能使「結盟」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糟。如果家庭選擇變化又要怎樣來建立新關係和怎麼樣維持變化的可持續性。 在治療中,家庭治療師很願意和家庭坐同一個板凳,如果習慣坐在家庭的對面,讓家庭把麻煩惱怒一股腦兒的拋過來,那才是吃不了,兜著走。

模式5:束縛

媽媽會一直在!

雙重束縛」是家庭治療大師貝特森對家庭動力學中一種矛盾情景的經典描述,他認為:「雙重束縛是這樣一種情景,即父母之間或父母與子女之間交流時在關係水平與內容水平之間有明顯的矛盾,使家庭交流發展出一種矛盾的不確定性,家庭成員不知道對方是關心自己還是抱怨自己」。正如父親說:「我這樣做是為了愛 你!」,而孩子卻知道接下來可能是大禍臨頭。貝特森認為這種矛盾情景是兒童產生精神分裂或情緒障礙的決定因素。 在中國的文化中,父母喜歡把對孩子的憤怒,包藏在一種對孩子的貌似關心中,越是與子女關係不好的父母,越易於通過「教育」來發泄對子女的不滿。結果,孩子 長期處在一種內容水平被關心,關係水平被傷害的悖論情景,而且還不能評述或反抗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會藉助矛盾的信息來逃避懲罰,以扭曲的行為方式來 應付所有的關係,失去了發展正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現人格分化延遲。 漫畫中母親生氣的對女兒說:「瞧你都15歲了,還不願替母親分擔一點家務,你真是太懶了!」即表達一種對子女的成長期望,又表達一種對女兒的失望與抱怨。 女兒要平衡母親的情緒,覺得該做點什麼。女兒對母親說:「好吧,我來拖拖地」。表達的是一種服從,甚至是一種刻意的討好,但內心隱藏著一種防禦,害怕與母親繼續交流。

女兒在拖地的時候,如果得到母親誇獎,則應答成功,內心得到滿足,拖地行為就轉為成長的動力。但母親卻大聲叫到:「瞧你拖的地!還不如不拖。 養你這麼大,連拖地都不會!」女兒被迫處在一種應答無措、左右為難的位置,無論如何都是輸,變與不變都毫無出路。不拖地,要繼續忍受母親的指責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親新的指責和埋怨,橫豎都是不快樂。由於來自母親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長的動力被減弱。孩子心中的感覺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擺脫母親對我的不滿。」

模式6:矛盾

你們刺我不著!

許多孩子都是在「戰爭」中成長的! 應對這樣的「親密交流」使孩子們變得圓滑而成熟,最終勝利的還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會精英,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幸運地矇混過關,父母與孩子不交談則罷,一交談就要觸及孩子的「靈魂」,直到把孩子的心靈挫傷得百孔千瘡。 心理學專家塞奧多爾·利茲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長中的適應不良,發現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多,解決癥結也更麻煩。從遺傳學的角度,由於孩子智商很高,他們在與父母的「交鋒」中易於找到或創造一種情緒或行為障礙來有效地應答困境,並從中獲益。 心理諮詢師看到許多孩子的問題是被不當的教育孕育出來的,企圖用教育父母的方式達成一種家庭內部交流的平衡,這樣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難以預測。有些家長聽信心理諮詢師的建議在教育孩子中變得束手束腳,無規無矩,讓孩子的心理發展處在更大的危險中。 聰明的治療師不去為難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對父母足夠的尊敬與肯定。我們會和家庭一起重新來描述家庭的「情景」,並改變家庭呈現給我們的「故事腳本」,讓家庭得到一種新視覺和新感覺。我們要給孩子的「癥狀」或家庭的衝突一個意料之外的賦義,使這些引發矛盾的信息產生積極互動的作用。我 們還要改譯孩子內心對父母教育的感覺,讓他看到教育中包藏著的那顆無私慈愛的心。我們會利用孩子的問題,給了父母一個展現自我的廣闊天地,讓父母變得更像是個好父母,孩子更像是個好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要給出我們的暗示:「家庭必須在愛與教育的衝突中找尋隱藏著的和諧,讓動蕩的心趨於安寧。」

模式7:分裂

孩子,還是我對你好!

如果孩兒成為三頭六臂的哪吒,也許能夠滿足雙親多重的需要! 漫畫中的情景是心理學對家庭關係的另一類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學大師塞奧多爾·利茲提出。利茲研究兒童精神病(躁抑症)時認為:家庭內部沒有形成良好的結構和角色分化,夫妻間過分獨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親密依賴。甚至是夫妻同床異夢,彼此疏遠,滿懷敵意的競爭,拚命試圖從孩子那兒得到忠誠與親近,導致孩子無力適應。

孩子會強烈的感覺到家庭內部的不穩定和團結一致的重要性,迅速發展起一種自我控制,來應付或搖擺在家庭對立觀念或非此即彼的關係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補償性地滿足父母對家庭關係的需求,以維持家庭分離中的統一,衝突中的和諧。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平衡是靠孩子勇於「自我 犧牲」來實現的,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家庭維持的一種要件。但補償總會有個極限,一旦緩衝失敗,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煩,要麼過度控制自己——抑鬱,要麼就是發 泄性失控——躁狂,並持續搖擺在這兩種情緒狀態中。

過度控制的孩子可能會把這種家庭衝突潛抑在內心深層,成為成年神經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 卻像是反叛「家庭現實」,逼迫父母改變態度,調控家人,這種失控被醫學稱為兒童神經症或兒童精神病。

模式8:無奈

不做是你笨,做不好更是你笨

在大人看來是天使的東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雙重束縛中的孩子,內心衝突持續存在,積攢著很大的焦慮。心理諮詢師走進這樣的家庭,易於同情孩子。如果一廂情願的試圖通過教導父母來消除家庭內部的矛盾信 息,及易引起有強烈自尊需求的家長的不滿。結果,孩子在診室里擔驚受怕,有時不得不通過表達對心理諮詢師的不喜歡來與父母「結盟」,讓治療陷入困境。對逆反或者有攻擊性慾望的孩子,這樣的教導又鼓勵了孩子對父母的對抗與責難,讓家長在醫生面前處境尷尬,尊嚴盡失。 許多渴望權威感的心理諮詢師,熱衷於給家庭灌輸心理學思想,培訓當事人,以為如此這般就可天下太平。對有知識有悟性的家長尚可這樣做,對悟性不高或矛盾糾結很深的家庭,心理學知識是雙刃劍,幫助的同時傷害更深,會讓家庭失去自我判斷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機與困境。 當然,不少的家庭也樂於把一切麻煩都推給治療師,讓孩子大事小事都來找心理諮詢師拿主意,使治療師在表面的輝煌下內心苦不堪言。 聰明的家庭治療師會繞過對家庭交流模式的價值判斷,通過家庭塑型(一種在診室中的家庭心理劇)讓父母與子女體驗到彼此在關係水平中的親疏近遠,引發他們的內在聯想。並創造新的交流模式,引發新的情感體驗,來促進家庭對未來的期待。在與家庭的交談中,需要靈活的避免發表對家庭事務對與錯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 種有效或無效的判斷。 心理諮詢師把許多看起來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與親子關係理論束之高閣,找到非常個別化的東西,來解開家庭的癥結。當傳遞某種信息會給家庭帶來價值判斷或引發新的衝突時,治療師樂於扮演一種模糊角色,並通過呈現多種交流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聲無息地對家庭作修改。當家庭完全更新後,家庭會發現所有有益的決 定都出自他們自己。

模式9:示弱

天啊!他的骨頭到那兒去了?

孩子直不起腰來,難道是父母的基因遺傳? 另一類更為困難的雙重束縛,發生在個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無論依從母親還是依從父親都會遭到另一方的責難,無論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雙親肯定或者否定的觀點。有時候雙親為了迴避自身衝突,觀點含含混混,要麼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規則,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臉色,猜測父母的心思,難以適從。 有個男性諮詢客已經28歲了,什麼事也不能做,什麼人也不能接觸,被精神醫生診斷為分裂樣精神障礙。觀察他的家庭關係,發現他的父母之間根本沒有像樣的交流,母親說話父親就閉嘴,父親說話母親也裝聽不見。當事人與父親如同陌人,父親也很少回這個家。我還發現當事人與母親的交流也很少,不到萬不得一不開口,開口也是一些略帶含混的語音,但行為上到是很默契。母親跟他很親近,他想要什麼母親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話說清楚似乎並不那麼重要。這個家庭的父親的個性分化比較低,內向,不善言辭,夫妻之間情感淡漠,家庭中沒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員間循環互動的東西。 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減少母親的替代與母子間的情感糾結,以促進當事人的心理發展。 在治療中,必須認清這個現實,母子糾結是家庭繼續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沒有新的平衡誕生前,你只能保持對它的尊敬。我對母親說:「你十年來,一直無怨無悔的 照顧這個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我對孩子說:「你十年來,放棄你的自由,心甘情願的陪伴你的母親,你也是個很乖的孩子。」當家庭在治療師面前感覺到安全時,我建議母親「退化」到兒子的年代,兒子「進化」到母親的年代,父親來扮演仲裁者,對遊戲叫「暫停」。 扮演新角色時,兒子的臉變得明朗,語言也見清晰。 當一個家庭父親的功能很弱的時候,為了家庭的穩定,母子糾結很容易形成,心理諮詢師建議母親可以多依賴社會的緩衝機制,逐漸讓孩子的情感需要從母親轉向社會。如鼓勵孩子與同齡孩子,同學,鄰居,老師交往,尊重友誼,熱愛生命和自然等。很多個性發展不良的孩子在這樣的鼓勵下,會慢慢尋找到自己的心理領路人, 心身發展得到補償。

模式10:關愛

都是為你好!

許多對孩子的無力要求都被包裝在美麗的語言中。 家庭的治療師走進一個家庭,喜歡關注這個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內部禁忌。我們會問孩子,家庭里有什麼東西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常常發現幾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內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這些限制代表著家庭的文化意識,權利等級與家庭的「遊戲規則」,從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員間的親密距離。 來看看這樣的一種情景: 孩子快樂的回到家,興奮的說:「爸!媽!我今天的物理考試拿了95分。」 媽媽認真的說:「先別高興,告訴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績是多少」? 爸爸接著說:「想想那5分為什麼要丟」。 待孩子收藏笑臉,快樂盡失,躲進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臉上才有了笑容,說道:「我們的孩子還真不錯」。 擔心孩子驕傲而不敢公開的分享孩子的快樂,使家庭內部的交流變得無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認同的熱情也被挫敗了。也許是文化的原因,中國的父母習慣替孩子做決 定,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讀書就業,彷彿不仔細管就是父母的失職。大多數喜歡韓國音樂的孩子不會和喜歡看韓國電視劇的父母交談對韓國文化的感覺,如果這樣做 一定是自討不愉快。喜好爭強好勝的孩子不敢與同樣好勝的父親討論人際關係,即便討論也會是一些虛假之詞。許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討論父母的對錯,或參與父母間 的情感活動。 父母本意是為孩子好,為孩子創造理想的生存空間,結果卻是忽略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生動的,多樣化得的特點,恰巧讓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顯身手的機會,減弱了成長的動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對孩子任何獨立思想與行為大加壓制的人,形成「惡性循環」,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種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學描述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來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著想,孩子替父母親分憂,實際上,人人都受壓抑與限制,個個心情都不舒暢。

2018-01-03 徐老師學習部落

推薦閱讀:

在怎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叛逆期會比較長?
父母如何教育男孩子,如何讓男孩子更懂事?
修行人的婚姻家庭關係
陳赫和徐婧離婚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到底是誰的問題導致的呢?
「奇蹟男孩」治癒效果媲美「尋夢環遊記」,飽受欺凌卻教會你愛和善良

TAG: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 家庭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