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積極心理學筆記(持續更新)

積極心理學筆記(持續更新)

5 人贊了文章

積極心理學筆記(持續更新)

第一課:什麼是積極心理學

Tal由自己的大學生活入手,雖然自己在大學裡很優秀,但是感覺不快樂。後來轉入了哲學和心理學學習,接觸到積極心理學,從而變得快樂起來。積極心理學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歡迎,不是因為傳遞信息的人的個人魅力,而是因為信息本身,積極心理學是有用的。

他老師曾經「估算」過,一篇學術論文平均只有7個人看過,其中還包括作者的母親。這和學術論文的晦澀難懂有直接關係。所以積極心理學致力於在研究所和大眾間構建橋樑,學術和應用同等重要。

每節課會有time-ins ,以傳遞享受安靜的理念。有研究表明在小白鼠學走迷宮的實驗中,每嘗試一次能夠休息一下的小白鼠學習速度更快。我們的文化拒絕安靜,試圖打破安靜。

積極心理學是在人本主義中逐漸衍生出來的。人本主義被稱為繼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之後的第三勢力,但是缺少嚴謹的方法論。積極心理學的爺爺是馬斯洛,爸爸是塞利格曼,他們提倡應該關注人的愛、兩性關係、自尊、動機和幸福感。

收集信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對信息的解讀。

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大衛」真可謂傳世佳作,在面對記者提問,怎麼能創作出這麼偉大的作品時,米開朗琪羅說,在集市上看到一塊大理石,我在這塊石頭上看到了大衛,我所要做的就是鑿去多餘的石頭。希望學習完這門課也能擺脫限制和阻礙,能夠擺脫一些束縛,認知上的、情緒上的以及行為上的束縛。梭羅說,做減法比做加法讓靈魂成長的更快。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種返璞歸真、化繁就簡的生活態度是我很嚮往的。

伏爾泰說:常識並不那麼平常。這門課也許不會涉及到太多的新鮮事物,但是會提醒我們已經熟知的事情,像運動和感恩等。

教育的目標,人的目標,人性的目標,人能關注的每一個目標,根本上都是人的自我實現,是做最好的自己,達到一個人能達到的最高高度。Be all you can be.

最大的錯誤就沒有問正確的問題,問題在很多時候比答案更重要。有人說,學識開學時是一個問號,在畢業的時候是一個句號。而Tal希望,他的學生問號能夠多於句號,能夠一直保持開放式的心態。

在一項對於哈佛MBA的跟蹤研究中發現,有一些人要比其他的人更成功。究其原因,不是他們的智商較高,也不是他們的出身。而是兩點,一是他們是真的相信自己,有目標有動力,這就是自我實現者的預言。第二個是他們在一直問問題,抱著好奇和開放者的心態,成為終生學習者。

「你幸福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二進位的,答案不是「1」和「0」這麼簡單。幸福是連續的統一體。我無法回答我是否幸福,但是我可以說我在接觸積極心理學之後,變得更幸福了。

要不懈的研究我們自己,越是個人的東西越普遍。研究和了解我們自己,有助於我們去了解他人,這是有益移情的起源。深入挖掘我們的深層本性,找到最普遍的東西,找到共性。心理學研究是會做一些他人的調查研究,但是最自己的研究卻是更為重要的,不能因噎忘食。

心得體會:泰勒老師將眾多學科的內容融會貫通,最後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們傳達積極心理學的思想。這也對應了,這一課裡面我感受比較深的一年,即返璞歸真、刪繁就簡。這種簡單,不是對事物了解的最初,而是經過反覆的思考、研究、反省和頓悟,而得到的一種簡單性。

我們每個人都想變得更幸福,也都知道感恩、運動、花更多的事情來維持兩性關係就大有裨益的。但是改變需要很大的勇氣,只是行為的轉變是不夠的,還要有認知和情緒上的改變。正好我最近在做一項轉變:開始運動,除了行為上去鍛煉之外,只有自己在內心認可這件事情,並且進一步的享受運動,才能更好的堅持這個轉變。

Be all you can be.自我實現是我們每個人都想追逐的目標,我們也都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希望通過泰勒教授的課程,我們能夠更清晰該怎麼做。

第二課:為什麼要研究積極心理學

1、Tal老師在面對疾病的情況下,思索如果自己的生命如果只剩下最後一年,他會做什麼,當然會用儘可能多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但是還有一個心愿——留下一系列積極心理學課程。

2、一項研究總結了33年來的研究,發現消極和積極的相關研究比例是21:1,這是心理學研究中天平的偏移。雖然研究量很大,但是抑鬱的平均年齡<15歲,並且,在美國的大學裡有45%的大學生曾經有無法正常學習的抑鬱,有94%的大學生感覺到壓抑。

3、將積極心理學作為獨立的學科進行集中研究,因為擺脫痛苦、抑鬱和焦慮並不意味著擁有幸福。並且,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於一些疾病的預防是大有裨益的,幫助人們擁有積極心態。

4、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促成一種改變,讓心理學從只關注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同時建立美好的世界的過程。

5、19世紀40年代對受危人群的研究只要集中於:為什麼這個人群中輟學、犯罪和失敗的比例這麼高,但是依舊沒有改變受危人群的現狀。80年代研究的範式進行了轉移,研究的問題轉變為:為什麼面對不理想的環境,有的孩子還能夠那麼成功。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心理彈性」的概念,是不管在多惡劣的條件下都積極適應環境的行為。

6、有心理彈性的人的特點:(1)樂觀,認為事情一定可以得到圓滿解決(2)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想主義者,追逐生活中的意義感(3)有利社會行為,樂於幫助別人(4)關注於自己的優勢和擅長的地方(5)根據自己的優勢設立目標(6)有榜樣(7)不單幹,有社會支持(8)有承認弱點的勇氣。

7、Tal老師展示了一張圖片,讓大家在一定時間內數有多少個幾何圖形,隨後關閉圖片,大家的答案不一,這是一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後來老師又問了其他的問題:鐘錶上顯示幾點鐘?巴士上有幾個人?最左邊的圖形的什麼顏色?這些問題顯而易見,但是在學生專註於數圖形的時候,這些都成了背景「噪音」。

我們專註於不同的事情,就會看到不同的世界,要看我們選擇去關注以及的缺點和不足還是關注於自己的熱情和美德。面對同一項美好的事情,有的人認為理所當然,但是有人就會感恩,感恩會讓這項美好的事情增值。

在兩性關係中,很多人在蜜月之後關係就變的不如以前了,這就是因為關注點不同。「我們會關注自己要尋找的事情,而錯失不去尋找的事情,雖然它一直就在那兒」。

8、美國教育家marva,在受教育的時候就堅信自己能夠有所作為。歷經挫折最終成為一個老師,但是她執教的地區毒品盛行,家長為了避免自己家的孩子學壞,就不讓他們出門,避免和街頭混混接觸,所以,那個地方學生的入學率特別的低。但是marva一會鼓勵學生,告訴他們要練習自信,要抱有正念,並且不斷的向學生重複灌輸這些理念。在積極理念的影響下,西岸小學的全部學生都考上了大學,這是教育上的奇蹟。1979年的教育記錄片讓老師名聲大噪,前後有兩任總統邀請她去做教育部長,但是她拒絕了。在紀錄片中,老師說,自己懲罰學生的方式就是讓學生用從A——Z開頭的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的優點,如果再次犯錯,不能用重複的詞語。很多學生不再犯錯了,因為他們厭倦了「在老師面前誇獎自己」。

9、在生活中,你可以選擇自己做一個被動的受害者還是一個積極主動者,是否能承擔起生活的責任,為一切承擔責任,而不是抱怨生活。自尊的六根支柱裡面就有一條是自我支柱,告訴自己「no one is coming」,自己的自尊、幸福和快樂需要自己負責。

心得體會:在Tal老師心目中,如果生命只剩一年,留下來一系列積極心理學課程是他最想做的事情,這就是他的使命,calling。但是,我們很多人很難探索出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是什麼。之前對一句話感受很深:人這一生有兩天很重要,一是你出生的那天,而是你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生的那天。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在追尋生命意義的路上。

一個老師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創在奇蹟,真的是難能可貴。也許對一個學校的全部學生產生改變是困難的,但是可以對一個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可以對學生的思維或者行為有一些正面的影響,這就是老師自我實現的意義感所在了。

在兩性關係中也要做一個積極地負責任者,要去維繫兩性關係,去關注自己另一半的優點,讓自己能夠體會更多的幸福感也能創造出更多的幸福。


推薦閱讀:

積極心理筆記3:何為幸福?
《積極心理學》10
象與騎象人 讀書筆記2
積極心理學是怎樣讓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發生改變的?
1號嘗試: 寫幸福日記並和朋友交換

TAG:積極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