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重要文獻選輯及註記(二)《紫砂壺的假冒》顧景舟
來自專欄紫砂·清涼雜記6 人贊了文章
《紫砂壺的假冒》
顧景舟1990年11月,刊於《紫砂春秋》近年來隨著對砂藝熱潮的興起,傳統的茶文化與陶文化的推廣使熱愛紫砂藝術的人士日益眾多,較高檔次的佳作生產,究屬數量有限,遠不能滿足各界人士玩賞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因此社會上出現極少數缺乏藝術道德的工匠,串通一些不講商業道德的狡商市償,不擇手段地乘機獵取暴利,假冒名家印鑒,各種等級的劣質贗品充斥市場,蒙蔽眾多熱忱的砂藝愛好者的眼睛,所以有必要討論一下辨偽問題。
識別砂壺的真假,如鑒定書畫,首先提高理性認識,即培養自己的美學素養,以資提高審美觀感。其次是多方交流,相互觀賞某些名家的傑作,提高感性。探討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風格形制、技巧手法、藝術擅長、使用原料泥色的習慣性、印章的規格特徵,把握關鍵性的依據。逐漸積累經驗,就不難識別真假了。在任何一種藝術行當中,一個有所成就的佼餃者,都一定會有他的獨到一面的過硬功夫,表現在藝術和技巧的兩個方面。這些內在的要領,就是所謂個人的風格和韻致,也就是所謂靈感。作偽者是絕對不易得其要領的。倘若說一個存心作偽的人,如果能夠有超越的領悟,那麼他自身已是個了不起的大家了,又何必要假冒別人而湮沒自己呢?所以我敢大膽地說,真的生來就是真的,假的永遠也真不了。做假貨者,是沒有出息的,也是可恥的。至於砂藝歷史上的仿古做偽問題,(19世紀中葉以後至20世紀初期)也曾出現過摹仿古代名家作品的熱潮,有以名人傳器慕仿複製的,有憑古玩商根據藝史籍記載的品名,通過意匠的臆測構思設計製作,簽署歷代各名家的名款或仿印鑒加戳的諸如此類的作品,在筆者從業數十年來的觀感研究所得,總結如下數點:其一,凡是意仿明代作家類型的壺,無論在技藝上、泥色上都是遠遠超過歷史原作,因為社會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事物是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更是長足地提高著,所以將摹仿品與明代傳器相比較,都顯示出後代慕仿品的優越水平。至於清初延至中期的幾位傑出的大家,如陳鳴遠、項聖思、邵大亨的曠代佳作,儘管複製技巧有多麼精工,總覺得在神韻上有所不逮。不免有於玉與燕石的差別。但是這類作品流傳至今日,一旦遇為好事者所獲得,當然還是很有賞玩珍藏的價值的。它應當區別於現代的假冒偽造的贗品,亦更異於近年出現的借圖譜偽造再仿的技低質劣產品的假中之假。用以自欺欺人,好事者誠然不可不千慮慎辨,以免受騙上當。
我的讀後感:
仿冒做假古已有之,前有時大彬、陳曼生、陳鳴遠、程壽珍,今有…太多了例舉不出來。顧老從專家的角度,提出了作品的「內在要領」的概念,即「個人的風格和韻致」,對愛好者的鑒賞能力提出了要求。
人類對於藝術品的審美,很多時候是在追求內在的邏輯。除了工藝達到一定程度,一把好壺還需具備理趣。
所謂理,即工藝處理的內在邏輯,比如「為什麼這個滴子是球形而不是方形」「為什麼這個底是圈足而不是一納底」「為什麼流接在這個位置」等。
如果「理」是骨骼,那麼「趣」就是皮肉。我最近上手一把虛扁,處處精工細作,口蓋嚴絲合縫,布局處理十分恰當。但總體來講,這把虛扁的神是散的,像強行接上去的。那麼出問題的地方就是部件的形狀、接合的手法。如果一把壺看起來散,那麼大概也很無趣了。
再說做假仿冒一事,無法避免。現在丁山有人專門做這種生意,其實也是順應市場的需求。有些消費者為了送禮更有面子,專門喜歡挑高工、研高的,甚至還找匠人專門定做底款為「顧景舟」的。愛人在生產期間,有個護士的先生就專門做這種生意,大師研高的作品應有盡有,據說等比複製。當時我心想,如果真能做到完全複製,而只賣幾千元,倒算是「義舉」了;只怕,也是顧老文中所提及之「假中之假」吧。
————
頭圖為蜀山古南街拆遷改造一景,全拉瑞攝。
推薦閱讀:
※常見的幾大紫砂壺誤區,看看你是不是又中招了
※【大聖說壺】天生多彩,宜興紫砂本山段泥
※紫砂壺表面有很多黑點白點怎麼辦?這些斑點算不算瑕疵?
※什麼是生泥和熟泥?
※紫砂問答為你解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