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特斯拉,這是一場四年暗戰

爭奪特斯拉,這是一場四年暗戰

來自專欄稜鏡32 人贊了文章

作者 | 李思誼

編輯 | 劉利平

從上海最為繁華的外灘與南京東路交界處——和平飯店望外,是川流不息的黃埔江和陸家嘴金融中心。這裡,曾接待柯林頓、馬歇爾、司徒雷登等政要和社會名流。7月10日下午,和平飯店迎來了又一位重要的客人。「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身穿深灰色西裝現身和平飯店,他的身邊圍繞著中國高級官員、特斯拉中國高管,以及現場不多的三四十名工作人員。

雖然在聲響上,剛剛過完47歲生日的馬斯克,已比肩喬布斯和亨利福特,成為未來世界的締造者。但馬斯克和特斯拉似乎更願意製造更多的神秘感,來保持中國粉絲們對他的更高關注度,或者這僅僅是他和公司的一種營銷策略。當天早晨,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正在泰國參與一場營救——為被困於洞穴中18日之久的小足球運動員提供迷你潛水艇。

在與上海當地政府持續數年的多輪會談後,馬斯克在這裡迎來了又一新的起點——短短几十分鐘的簽約儀式,這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他一手打造的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的「難產」問題。

特斯拉隨後對外宣布了在中國建設美國本土之外最大工廠的消息。具體來說,特斯拉將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預計產能50萬輛。馬斯克此前曾用「dreadnought(無畏的戰艦)」來形容該工廠。

馬斯克的伎倆

50萬輛產能——也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這是本次簽約儀式向外界披露的最核心信息。顯然,如此規模產能的汽車工廠,需要一筆規模不小的資金。「15萬產能的工廠沒有5-10億美元干不下來。」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騰訊《稜鏡》。

對於目前流動資金捉襟見肘的特斯拉來說,這是個困難。

4年前,特斯拉計建造一家年產50萬輛的超級電池工廠。這個工廠預計帶來6500個就業機會,以及特斯拉的明星效應,這激起了美國7個州參與競標。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包機看場地、各種土地和稅收政策優惠、資金支持等,來爭取明星項目的落地。特斯拉也貪婪十足地,朝他們頻頻施壓。

特斯拉位於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工廠

雖然內華達州最終勝出,但它付出的代價是一攬子優惠政策:20年完全免稅政策。甚至,馬斯克還提出需要提前支付5億美元的預付款。當然,特斯拉也期許內華達一個20年後的未來——10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與2.2萬個工作崗位。

中國的選址,如出一轍。馬斯克曾派遣他的中國高管們走遍大江南北。眾所周知,最終特斯拉在中國的產地,花落上海市臨港。在此之前,江蘇省蘇州市與安徽省合肥市曾紛紛向特斯拉拋出橄欖枝,甚至在落戶上海的合作敲定之前,河北雄安新區也曾對特斯拉表達誠意。2017年6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現場的照片流出,特斯拉官方仍採用「和上海市政府討論在滬建廠的可能性」的口徑來糊弄媒體。

但即使在上海,金橋與臨港兩地——雙方間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騰訊《稜鏡》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上海金橋於2014年起,就開始秘密力促特斯拉的落地,當時規劃的廠址緊鄰上海金橋備用地IV地塊上的凱迪拉克新工廠。彭博社2016年6月曾報道,特斯拉與上海金橋集團簽訂了一項「非約束性備忘錄」,商議該項目雙方各投資45億美元,投資規模總額為90億美元。上海金橋為此次合作提供土地。

天平在2017年開始傾向臨港——有關特斯拉在臨港生產的消息不斷傳出,最終也確定為臨港。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向騰訊《稜鏡》表示,臨港之所以能夠勝出,關鍵的因素是比較金橋而言,臨港為特斯拉提供的合作條件更得馬斯克歡心。

「他(馬斯克)只允許引入金融投資者,不允許引入產業投資者,所以金橋的方案被否定掉了。」該人士稱,金橋提出的方案是未來的合資公司中,須有國有產業資本入股,這是馬斯克不能接受的。而臨港則純粹作為財務投資者入局,這也意味著,特斯拉會先在臨港成立獨資公司,用於研發、技術服務等。在整車生產環節,特斯拉未來或將與臨港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參與特斯拉的整車生產。

7月10日,特斯拉、上海市政、臨港集團簽約儀式現場。

在項目簽約之前的5月份,特斯拉在上海註冊成立的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獲批。資料顯示,該公司股東為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為「Xiaotong Zhu」,為特斯拉中國區總裁朱曉彤的音譯。公司主要屬於「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從事電動汽車及零部件、電池、儲能設備、光伏產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諮詢、技術轉讓,上述同類商品的批發、傭金代理(拍賣除外)及進出口業務,並提供相關配套服務,電動汽車展示及產品推廣。

當然,臨港還開出了沒有任何附加性條件的、更為誘人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還有可能存在的工業用地優惠政策。「地方政府為了拉升GDP,給汽車項目提供的土地政策非常優厚。」一位了解汽車項目拿地的汽車公司高管對騰訊《稜鏡》表示,他此前所在一個汽車公司在江蘇省落戶,幾乎未產生任何土地費用。特斯拉這樣的明星公司,則更不用言說。

圍繞著臨港為特斯拉預留的工廠,汽車產業鏈上的相關汽車項目也正被引入。「目前進來的幾個是汽車智能網聯方面的公司。」臨港一位負責招商引資的工作人員對騰訊《稜鏡》表示。上汽集團旗下乘用車品牌,在臨港也建有生產基地。

特斯拉的燃眉之急

特斯拉在華建設產能50萬輛工廠的消息,似乎無法在短期內解決馬斯克的燃眉之急。畢竟,一座如此規模工廠的建設,至少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這也意味著,特斯拉在短期內仍無法擺脫產能受限而引起的交付困局。

根據今年前兩季度的數據,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總產量為34494輛,交付量為29980輛;第二季度總產量提高到53339輛,交付量提高到40740輛。

對於炙手可熱的特斯拉親民車型Model 3 來說,交付時間仍然遙遙無期。市場分析公司Second Measure數據顯示,截止4月份,美國市場23%的Model 3訂單被取消。馬斯克在4月份表示Model 3的交付將推遲6-9個月後,當月有約18%的Model 3退訂。這甚至導致了特斯拉股東提出拿掉馬斯克CEO的提議,最終被股東大會否決。

雖然,馬斯克在月初宣布,6月最後一周已實現Model 3周產量5000輛的目標。這些車中的20%,來自於特斯拉臨時搭建的帳篷生產線,質量和性能也被外界挑戰。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特市的特斯拉工廠,是特斯拉目前唯一的工廠。在被特斯拉收購之前,該工廠是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的合資公司——新聯合汽車製造公司(NUMMI)的工廠,其鼎盛時期的產能約為50萬輛。

特斯拉搭建的臨時帳篷生產線,用於加快Model 3的生產。

雖然無法解燃眉之急,但對於馬斯克來說,沒有不在中國落地生產特斯拉的理由。

擁有一輛特斯拉,被許多中國人視為成功社會地位的象徵。小米雷軍、新浪曹國偉與車和家李想——這些互聯網大佬們,都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批車主。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特斯拉2017年的收入中17%來自中國市場。

中國政府不遺餘力地推廣新能源汽車,使得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增速迅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7年全年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能源汽車77.7萬輛,相比前一年同期增長53.3%。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售46.8萬輛,增速高達82.1%。

同時,特斯拉目前仍受到關稅政策的巨大影響。按照此前的關稅政策,中國政府對進口汽車徵收的車價25%的關稅,後減少至15%。但6月16日最新的美國進口商品關稅政策,將關稅上調至40%。隨後,特斯拉中國官網也悄然對在售車型進行調價,最高漲幅為25萬元。

馬斯克47歲生日當天收到了一份大禮,讓特斯拉落地中國具備了必要條件。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 (負面清單)(2018年版)」,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其中一條即明確規定「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這為國內外商獨資新能源車企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特斯拉的本土化生產,可能是中國新創造車公司噩夢的開始,留給他們的時間已不多。在國產特斯拉還未上路的兩年里,對於如蔚來等與特斯拉對標的品牌來說,需進一步加大車型投放力度,並通過提高用戶體驗和品牌認知,發揮品牌的本土化優勢。否則,「狼來了」不僅僅是一句空話。

當然,特斯拉落地上海臨港一事,對特斯拉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

簽約儀式當天,和平飯店門外,在向政要們展示特斯拉的性能時,特斯拉引以為傲的前方LED屏幕上,馬斯克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勾勒出一個笑臉的圖案。這,正是他此刻的心情。

推薦閱讀:

TAG:汽車 | 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 | 電動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