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陳鴻志的農業園:幫農民鼓「錢袋子」 助市民滿「菜籃子」

呂梁陳鴻志的農業園:幫農民鼓「錢袋子」 助市民滿「菜籃子」

轉發-黃河新聞網凌志農業科技園區:鼓足農民「錢袋子」 裝滿市民「菜籃子」

航拍凌志農業科技園區

園區內的大棚

工人正在採摘蔬菜

同樣是種植和養殖,柳林縣凌志集團的做法卻不一樣。

「從種子肥料,到用水用藥,都有技術規程,照方抓藥。」園區每年出產60多種果蔬150多萬斤,各類花卉1.5多萬盆(株),各類蔬菜種苗100餘萬株。其中,西紅柿、茄子、豆角、西葫蘆、黃瓜等5種蔬菜已被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這裡所說的園區位於柳林縣成家莊鎮張家莊村,是有柳林縣凌志集團投資建設的一所高規格的農業科技園區。佔地面積1280畝,總投資1.7億元。該園區負責人劉國興介紹說。

這樣一所現代化的大型農業園區的建立,只因一個小小的故事。

柳林凌志集團在創業初期,為了給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集團在每一個廠區都建起了標準化食堂。起初,食堂用的菜蛋肉奶全部從市場上採購。有一天,集團「掌門人」陳鴻志自己上街買菜,其中有一個西葫蘆,當天沒吃完,第二天發現,西葫蘆自己長大了一截。他一打聽,才了解到市場上賣的菜有的被注入了生長劑,蔬菜是被催熟催大的,即使摘了下來,殘留在菜上的生長劑還在發揮作用。

一次小小的體驗,對陳鴻志來說是一件大事。他很快覺察到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員工吃這樣的菜,勢必影響身體健康,從長遠來看,不僅影響員工個人和家庭,對公司發展也不利。

於是打造一個自己的「菜園子」在陳鴻志腦海里形成。但項目一投入,陳鴻志就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員工福利項目。陳鴻志的理解是,農業項目投資大、風險大、利潤低、回報周期長,但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提高企業員工及周邊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義。

航拍凌志農業科技園區

毛驢養殖區

工人正在管護蔬菜

農業園區建成了,是和陳鴻志的預想一樣,園區確實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致富。劉國興說,現在園區提供了165個就業崗位,蛋雞養殖項目70%的飼料原料玉米委託當地農民種植,帶動周邊鄉鎮農民共同富裕。

7月4日黃昏,夕陽照在農業園區一排排溫室的紅色屋頂上,室內的西紅柿、黃瓜、葡萄、甜瓜以及各種綠葉菜長勢正旺;2000多頭壯碩的毛驢一個個戴著辨識身份的耳碼,在驢舍內咀嚼玩耍;用收集回來的雨水注成的7000平方米人工湖,水草長勢旺盛,睡蓮含苞待放,魚兒穿梭其間,一派田園牧歌的美好景象……

「以前在煤礦上打工,現在年紀大了礦上也不用了,來園區幹了有六七年了,收入挺不錯。」今年60多歲的車鎖平板著指頭算了一筆賬:「現在每月工資3千多,還能補貼家用,四個孩子三個已經成家,一個孩子在外打工,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喝上二兩白酒,日子過得不錯咧!」

驢舍

工人正在勞作

工人正在悉心照料懷孕的驢

劉國興介紹說,園區現在有管護工人50多人,大多數是一些下崗職工和附近村裡上了年紀的村民。這些村民在村附近打工還能照應家裡,一年收入三四萬元。「種植養殖也是我們的老本行,翻地、育苗、播種、打掐到採摘這些活對於我們老說孰能輕巧」,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的王寶寶悠閑自在地說。以前在村裡一直就是放羊,給家畜看病等,養殖場的驢繁殖太平凡,餵養、輸液、打針、接生等幾乎離不開獸醫。我們幾個管護分工不同,都是靠自己的收益和本事吃飯。

園區飼養員薛師傅這樣說到。

蔬菜大棚整齊排列

現如今,凌志集團農業科技園區每天產出的蔬菜等產品,除了供給集團8000餘名員工實用以外,還能給柳林縣和離石區城區居民每天提供2000餘公斤綠色蔬菜。周邊城區的大型超市、水果蔬菜攤點大都有凌志集團定點供應的新鮮產品。在長遠發展上,凌志集團農業科技園不斷提升蔬菜、水果以及一些畜禽產品質量,豐富種植品種,擴大扶貧產業鏈,為更多群眾提供便利,努力打造叫得響、立得住、受歡迎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品牌。


推薦閱讀:

加快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破解經濟融資難題
為什麼中國會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
極飛學院詞條家之農田雜草
農業現代化必須不斷研究新情況 解決新問題
花椒價格很貴,可是為什麼大多數農民不喜歡種植呢?

TAG:農業 | 農業發展 | 農民農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