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國龍文化差點瀕臨滅絕?能傳到現在《山海經》功不可沒!
來自專欄山海經2 人贊了文章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是個非常精彩的經典片段。
曹操對著劉備,大論天下英雄——何謂天下英雄?如龍潛潭淵。若潛龍出關呢?「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出自《風雲》)
龍,是眾多奇珍異獸之首。在歷史中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成為了一個象徵力量與奇蹟的物種。
可能與歷史上那些皇帝有關,龍這個坐擁神壇第一位置的物種竟攤上了好色的名聲,民間傳說里龍分別和九種動物生了九個物種。
- 下面是流傳比較廣的說法:
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紐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足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贔屓,平生好文,今碑兩旁龍是其遺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下面我們就來仔細介紹一下龍的九個兒子。
老大囚牛
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老二睚眥(yá zì)
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老三嘲風
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老四蒲牢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老五狻猊(suān ní)
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老六霸下
霸下,又名贔屓,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拚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迹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老七狴犴(bì àn)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老八負屓(fù xì)
負屓,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緻,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灸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屓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老九螭吻(chī wěn)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其實龍有今天的地位,也是經歷了很多坎坷的。《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 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
因為龍具有許多動物的特徵,既有足,又有爪;既有角,又有鱗;既有鬣,又有須,彷彿一個雜糅的怪物。所以龍的原型也有相當多的說法:蛇、蜥蜴和馬說,閃電說,虹說,樹神說,豬首說,近些年又有龍是大氣動物這一說法。
這些說法錯綜複雜,但大多數人認為,龍的起源是源於圖騰崇拜。
傳說是一個相當強橫的部落,在帶著自家圖騰出去戰鬥的時候,收割下來的一個又一個部落的圖騰,最後把他們組合在一起,成為了現在的龍的雛形。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高坐神壇。但在西方,它的待遇就沒那麼好了,經常被當做反派,而被英雄或者騎士追殺的大肚子龍相比,待遇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早期的龍,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也並非如此,《左傳》有言: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國人請為焉,子產弗許,曰:「我斗,龍不我覿也。龍斗,我獨何覿焉?禳之,則彼其室也。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乃止也。
意思就是:鄭國發生大水災,有龍在時門外邊的洧淵爭鬥,國內的人們請求舉行禳災求福的祭祀。子產不答應,說:「我們爭鬥,龍不看,龍爭鬥,我們為什麼偏要去看呢?向它們祭祀祈禱,那洧淵本來是龍居住的地方,豈能使它們離開呢?我們對龍沒有要求,龍對我們也沒有要求,於是停止了祭祀。
戰國末期,到秦漢時期,龍的地位方才有所上升,這個時期,出了一本志怪神魔巨著,其推力也是不可忽視。正是《山海經》,不僅在後面的幾千年里給予了整個東亞地區相當濃厚的文化土壤,在那時,也是極大的扭轉了龍的初始形象,也正是這個這個時候,龍開始逐漸與皇權掛鉤。
漸漸發展到明清,龍徹底成為皇權的象徵,在當時,體現在皇帝的衣食住行上,龍紋已經成了皇家專用,龍成為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皇家代言人。
而龍在伴隨著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中,在中華文明後期作為皇權的象徵,擁有極高的官方地位,在這點上和儒家學說有點類似。
在近代,源於女媧伏羲人首龍身(人首蛇身),因為龍的形成記錄了古代民族發展的聚合過程,「龍的傳人」廣泛地傳播開來,成為人們固定的認知,至此,龍真正成為了老少咸宜的接地氣偶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