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CD-11中的「性別不一致」,這裡有你需要知道的
來自專欄跨性別·科學·前沿65 人贊了文章
2018年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總算髮布了《國際疾病分類》的第十一版,英文簡稱ICD-11。
在這裡,「性別認同障礙」這個名詞徹底成為了過去式,在ICD-11中改成了「Gender Incongruence」,官方在中文資料中稱為「性別不一致」。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幾個我知道的關於ICD-11的幾個有趣且有用的事實,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次改動。
1.去病化
世界衛生組織十幾年前就開始計劃《國際疾病分類》的第十一版的編寫,而「性別認同障礙」的去病化早已經達成共識。
《國際疾病分類》的第十一版不再將「性別認同障礙」列為心理疾病,且更名為「性別不一致」分在了「Conditions related to sexual health」這個歸類下,意為「與性健康有關的狀態」。
也就是說「跨性別」正式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下不再是「疾病」而是「與性健康有關的狀態」。
換句話說,「跨性別」被「去病化」了。
2. ICD-11和DSM-5的區別是什麼?
DSM-5的全稱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也知道「性別認同障礙」在2013年就在DSM-5中被去病化了,被更名為「性別煩躁」,也就是我們口頭上常說的「性別焦慮」。
但實際上,ICD和DSM是兩個不同且獨立的診斷標準。
DSM是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起草的,是在北美被廣泛運用心理疾病診斷標準,也有許多國家將DSM作為標準來使用。而ICD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運用的診斷標準,包含了上萬種不同的疾病和損傷,並不局限於心理疾病。
而在中國呢,ICD是一個更被廣泛運用的標準。
現在,「性別不一致」是ICD用的的名詞,「性別煩躁」是DSM用的名詞。本質上,就是兩個組織用了不同的名詞在各自擬定的標準下描述「跨性別」這個狀態。
ICD-11的發表正式宣告了在世界最常用的兩個標準下,「跨性別」都不再是疾病。
3. 為什麼「去病化」如此重要?
有無數證據表示,「跨性別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差,但其來源並不是「跨性別」這個狀態本身,反而源於社會對「跨性別者」施加的壓力和歧視。而「跨性別是一種病」正是壓力的來源之一。
「去病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減少跨性別者所受的污名。
此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就詳細闡述了「跨性別」去病化的來龍去脈。
洛韻染:以人為本的心理學:「跨性別」為什麼不是病4. 去病化後的醫療資源
ICD和DSM雖然將「跨性別」去病化了,但仍然保留在了手冊之中。
這是因為編寫的兩個組織都考慮到了跨性別者對醫療資源的需求,完全移除對「跨性別」狀況的描述會阻礙跨性別者獲取醫療資源。比如,可能醫生和保險公司會以不符合醫療標準為由拒絕提供激素藥物和醫保等等。
5. 爭議
「去病化」達成了共識,但有共識就自然有爭議。
ICD-11最大的爭議是「童年的性別不一致」的保留與否(即「Gender incongruence of childhood」)。
證據表明,有「跨性別」想法的兒童大都在青春期會拋棄這個想法,往往會認同為酷兒或同性戀。而在13、14歲仍然保留這個想法或開始有這個想法的青少年才會持續下去。
此外,過早的診斷對孩子的性別探索幫助不大,還有錯誤診斷的風險,證據顯示反而是父母的支持以及社會環境的理解對孩子的幫助最大。
據我的本科時期的導師透露,在兩年前她參與的一次投票中,投保留和投移除的票數完全一樣。
最終,「童年的性別不一致」得以保留,因為跨性別的孩子仍然需要醫療系統的支持(如兒童心理諮詢師、討論青春期阻滯劑等)。
有什麼疑問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有需要我將補充到原文當中。
推薦閱讀:
※「我的情緒像過山車」|躁鬱症究竟是什麼?
※男女比例失衡,如何緩解這一現實問題?
※「我不想在北京,發生愛情。」
※醒來後的5分鐘內任處於夢境
※優質微課設計的「四化」模型及其心理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