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霞:建立基於尊重的、專業的師生關係——對話茅衛東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看到諸如「家長要配合學校」「學生要尊敬教師」這類文章。單看觀點,我完全認同。但是,聯繫教育的現實,再品味文中或明或暗的「殺氣」——個人前途、民族危:難,我以為,這種文章實在太壞。教育教育,難道就必須讓學生犧牲睡眠時間完成作業?就必須是學生和家長對教師言聽計從,甚至逆來順受?罰站、罰跑、罰跪、自打耳光……都不得生氣,因為這是老師對你好?

不得不說,有些家長太賤,已經忘記了尊嚴是什麼;有些教師太橫,不是閻王,確是小鬼,難纏得很,凶得很,真是欠揍。所以昨天忍不住說了一句話:「有些人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性生活是成年人基本的生理需要,所以強姦也是一種愛。」

最近公號掉粉嚴重,掉吧,不懂得尊重學生和家長,卻希望學生和家長敬畏的,也不配關注我的公號,我們不是一路人。

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夠理解建立基於尊重的、專業的師生關係的重要。

此文最先發於《教師博覽》(原創版)2011年第8期。當時,史金霞老師還在普高教書,我到職校任教不到一年,剛開始當班主任(我們職校每年五月份即招新生)。現在,我們都成了自由人,但基本的教育理念依然沒有變。

建立基於尊重的、專業的師生關係

——對話茅衛東

原江蘇省某實驗中學教師

現獨立教師史金霞

茅衛東,原浙江省紹興縣職教中心政治教師。

1991年8月至2004年8月,任教於浙江省紹興縣柯橋中學。2002年教師節前,作為訪談嘉賓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教師節特別節目《個性的魅力》的錄製。

2004年8月至2010年11月,借調到中國教育報刊社下屬的《中國教師報》從事采編工作。在6年的采編報道生涯中,被全國各地的老師們評價為「一個愛教育懂教師的編輯記者」。

教育評論集《重尋教師尊嚴》2011年4月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職校工作四年期間,

對話內容系原樣發出,未作改動。

一、教師不能放棄思考,更不能出賣靈魂

史金霞:首先,很高興又和你成為了同行。讀你的《重尋教師尊嚴》一書,第一個感受是,這可能是一本會讓很多一線教師讀了之後,心裡不痛快的書,你以為呢?

茅衛東:或許有這個可能。這不是一本勵志讀物,讀者看了之後不會產生要做點什麼的衝動。它也不是講述一個溫馨感人的故事,所以讀了之後也不會流下熱淚。這本書呈現的是我對教育的思考,對師生關係的再認識。自以為,書中許多觀點可能會讓有些同行感到驚訝,因為與通行的做法、說法太不一樣了。比如說,「師生何必成朋友」、「為什麼總想著教育學生」、「尊重比愛更重要」……但你知道,今天不少人可能更喜歡被激勵,被感動,而不喜歡主動思考。

有的同行看完書後對我說,你說的是對的,但又怎麼樣,就靠我們能改變教育的現狀嗎?他們的邏輯是:如果改變不了,乾脆不要思考。我不認同這種邏輯,更不欣賞這種態度。如果連教育中人都自動放棄思考了,那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我們的教育還是什麼?身為教師,我們還有什麼尊嚴?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要求得到學生和社會的尊重?

當然,除了希望引發同行的思考之外,我在書里也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比如「至少可以不拖堂」、「守住底線」、「從細節入手尊重學生」、「教師要有點擔當精神」等等。

史金霞:可是那些同行的憂慮也不無道理啊,身為一個普通教師,面對被嚴重扭曲的教育,又能怎麼樣呢?現在很多學校,「我的課堂」已經由不得「我做主」了。

茅衛東:首先,我承認你說的是一種現實。我現在回到了學校,又是局內人了,有些東西我們是感同身受的。我當然知道,教育問題首先是一個制度安排的問題。我曾經在一些文章和講座中反覆提出過一個觀點:當年,一代又一代的勞模解決不了計劃經濟固有的缺陷,現在,一個又一個名校名師的努力也無法克服中國教育整體設計上的問題。但人和制度是相互塑造的關係。有一位「懶人閑居」網友網購了拙作後在博客上寫了一則書評,概括得很好,我轉述給你:「《重尋教師尊嚴》不乏對教育體制的批評對教師的理解和溫情,但他更多的把著力點放在了重建教師尊嚴的探求上。他給出的方法簡單明了,如同他在書的扉頁上寫的『不做自己憎惡的人!這是我為師多年的基本準則!也是你手上這本小冊子的主題』。換句話說,他希望教師從審視自我開始,改變自我進而推進教育體制的完善,尋回失落的尊嚴。」

從我這麼多年的感受來看,很多人放棄思考,放棄堅守,並不完全是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因為無奈,相反,有些人的放棄只是為了得到更多。他們自我辯護說,這是適應社會。我更願意說,他們這是同流合污。

我的意思,並不是鼓勵大家都站出來直言批評甚至做點什麼,畢竟都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不能要求每個人都無私無畏。如果我們能夠堅持不主動去做有違教育規律或教育倫理的事情,這就是一種抵制了。如果抵制都難以做到,至少我們應該心存愧疚。我認為這是一個底線。如果連愧疚都沒有了,那就是同流合污,狼狽為奸,而不是什麼無可奈何。

有的人之所以顯得善良,只是因為沒有作惡的條件。當他們有機會損害別人時,就根本不會在乎正義與公平了。個人認為,我們身邊這樣的人太多太多,我們一不小心也可能成為這樣的人。所以我在自己這本小冊子的扉頁上特別提出「不做自己憎惡的人」這句話,勉人亦自勉。

我堅持認為,我們還沒有到必須出賣自己的靈魂才能生存的地步。當然,人各有志,如果一個教師覺得現在談尊嚴太奢侈,那隻好「道不同,不相與謀」。這樣的教師也能獲得許多榮譽,但我不相信他(她)真的能夠理解學生,能夠尊重學生,也不相信他(她)能夠抵達真正的教育。

二、教師的工作不是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

史金霞:你去年11月離開報社回到了學校,我很想知道,離開講台6年多之後,你現在還能適應學校生活嗎?你還是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嗎?

茅衛東:在去報社之前,我曾當過13年中學教師。在報社工作期間,也一直負責「課堂」版的編輯工作,只要去學校採訪,我都會儘可能安排時間聽課,我覺得我的「課感」保持得還是蠻好的,回到學校沒有覺得適應困難。

說到是不是受學生歡迎,這個問題自然是學生最有發言權了。在職教中心上課一個月後,我曾在學生中組織過教學調查,有學生這樣說:「我感覺上課很自由,很愉快,好象是我們與你一起上課,而不是一味地聽、記,有一種參與其中的感覺。」還有位學生說:「我們很喜歡你上課,很感激。」

當然,我現在教兩個年級六個班,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喜歡我。我很自信,但也沒想過要得到全體學生的歡迎。我認為,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

史金霞:那麼,如果有學生不喜歡你,你怎麼辦呢,放棄他們,不管他們?

茅衛東:這是不可能的,這種態度有違教師職業倫理。

我們教師的工作不是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而是要給學生以切實的幫助和合理的引導,怎麼可以因為學生不喜歡自己就放棄學生呢,這樣的教師心智肯定很不成熟。在這一點上,有些同行可能是存在一個誤區。有的老師退休了,逢年過節有學生帶著煙酒去看望他,他就覺得自己這輩子值了,沒白活。在我看來,這樣的教師對自己工作的社會價值和意義認識太膚淺了。

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這只是為自己開展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而決不是教師工作的目的。

史金霞:那你如何對待不喜歡你的學生?

茅衛東:這得區分不同的情況。如果某個學生只是不喜歡我,但不影響課堂教學,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也不影響他自己的學習——很多學生會因為不喜歡某個教師而不討厭相關學科,我可能會採取放任的態度。

為什麼學生必須喜歡老師呢?學生有不喜歡教師的權利,我們要尊重學生的這個權利。

當然,我想你不會以為我主張教師就要與學生對著干。教師不應該無原則地討好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同樣也不應該視學生為對手,時刻想著收服學生。師生應該相互尊重,可以不喜歡,甚至可以沒有愛,但尊重是必須的。

尊重比愛更重要

史金霞:古語講,親其師,信其道,你反對這個觀點嗎?

茅衛東:這句古話現在也是有道理的。不過它比較片面,如果能夠把我們這句古語與西方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結合起來,就比較完美了。

片面強調「親其師,信其道」,會讓師生變得太感性,妨礙理性的發展。現在很多人「有立場,無是非」,只要你跟我是一個圈子的,我們是同一個陣營的,不管你做什麼說什麼,我就力挺你,這是很有問題的。為什麼會這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教育過多重視了情感因素的誘發,忽視了理性思維的培養。

片面強調「親其師,信其道」,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我們的學生只會感受,不會思考;誰對我好,我就跟誰跑,這是很危險的,也不是現代教育應有之義。所以我還是要強調,教師的工作,不是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更不是為了日後利用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辨別,要培養學生熱愛真理、探索真相、追求正義的勇氣、信心和智慧。

史金霞:因此,你才會在《重尋教師尊嚴》這本書里強調「師生不必成朋友」?

茅衛東:是的,我不主張教師要與學生「打成一片」,相反,教師應該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事實上,一個教師怎麼可能與全部學生成為朋友呢。可是如果教師只與部分學生成了朋友,這就必然會影響教師面對全體學生時應該持有的公正與公平的態度。

教師就是教師,學生就是學生,師生關係就是師生關係,實在沒有必要拿什麼朋友關係來比附師生關係。所以,我主張建立一種基於尊重(不是愛)的、專業的師生關係。

史金霞:可是我想很多人不會認同你的看法,他們會問,要求教師愛學生,這有什麼錯呢?尊重也是愛的一部分啊?

茅衛東:從嚴謹的學術的角度來談愛與尊重不是我所擅長的,我更看重的是現實。我想,沒有人會否定,我們有著太多太多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的事情了,過去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愛,是神聖的,崇高的,但愛也可能是自私的,盲目的。很多情況下,一說「愛」,父母與孩子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似乎就變得沒有距離了,然後父母、教師就可以無視孩子的感受,不顧孩子的興趣,任意替孩子作出決定,孩子只有順從甚至屈從的份。我是基於這種現實才提出,我們當前應該多講「尊重」少說「愛」。

如果強調「尊重」,尊重孩子,尊重學生,我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我們父母和教師較為理智地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考與感受,他們與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沒有權利事事替他們作主。

史金霞:那麼你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我們應該如何愛學生,而不是教師可以不愛學生?

茅衛東:如果認為愛就包括了尊重,尊重就是愛的一部分,我同意你的看法。可我還是要強調,至少在我們這個國度,尊重事實上並不包含在愛裡面的。至今,還有很多父母替孩子做主找工作甚至找對象,有不少學校強迫學生「自願」做這做那。當然,你可以說那不是愛。問題是,如果這樣來看的話,我們有過愛嗎?這幾年流行校園讀經熱,讓學生背《三字經》《弟子規》這些講究尊卑有次長幼有序東西,不都是說為了「愛」嗎?

所以,我堅持認為,我們還是少說一點「愛」,多講一點「尊重」比較好。可能很多人會反對,但我堅持認為:教師可以不愛學生,但不能不尊重學生;教育就是尊重、理解、支持,師生共同成長。有的教師可能天生喜歡孩子,還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愛或許是在教育過程中慢慢生髮出來的,但無論如何,尊重才是教育的前提。

教師需要得到支持

史金霞:有的老師對學生不喜歡自己很不滿意,認為學生不理解自己,甚至說這是一些「不受老師歡迎的學生」。你怎麼看待這些老師的反應?

茅衛東:我們教師現在是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一頭是學校的管理越來越嚴格,要求越來越多,考核越來越繁雜,當然,最後總是與職稱、獎金掛鉤,甚至與崗位掛鉤——末位淘汰;另一頭則是學生的自主意識、平等意識越來越強,說得直白一點,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把老師放眼裡了。所以說,現在教師真的是越來越不好當了,面臨太多太多的挑戰,得到的支持可能又太少太少。時間長了,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這其中就包括某些老師的某些極端言行,包括你提到的面對學生意見時的非理性態度。

在國內,教師必須有一套駕馭課堂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維持課堂紀律的能力。我們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現在普通的一個班級有學生幾十人,有幾個教師能夠做到每堂課都那麼精彩,牢牢吸引住學生?你一直在教學一線應該很清楚,有的學生真的對學習沒有興趣,家長也只求孩子在學校平安就行,這樣的學生在課堂上能安安穩穩一天一天地過?遇到這樣的學生,我們教師現在只能自認倒霉。

而據我所知,國外不少學校,教師不用為此類事情擔心,課堂上真有學生鬧事,直接送校長室就行。什麼是對教師的支持?這就是。

史金霞:如果教師專業化水平得到一個較大的提升,會不會可以有效改善目前學校師生關係普遍比較緊張的現象?

茅衛東:理論上這是肯定的。不過我很質疑現在一些地方對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而採取的措施。

有的學校要求教師必須開博客,每周必須上傳幾篇博文,每篇博文不得少於多少字;有的學校要求教師必須讀書,讀什麼書有規定,寫多少字的筆記有規定,甚至還規定讀書筆記「必須手寫」;有的學校要求年輕教師每周必須有幾個晚上到學校,或者周六參加業務學習……表面上看,這些都可以說是為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為教師好。可是這樣的規定,我們教師的權利得到保障了嗎?我們教師的人格得到尊重了嗎?如果有人對此不以為然,那麼,有的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作業讓學生手寫麻了都完成不了,這又能怪誰呢?有的教師看到學生不順眼或者學生有點小錯誤就把學生罵得狗血淋頭,這又有什麼奇怪呢?如果領導可以任意支配教師,教師必然會在學生面前說一不二,如果有教師不這樣,那這樣的教師一定會被視為「另類」。

個人認為,現在我們教師普遍沒有得到足夠的專業支持,甚至得不到起碼的尊重,卻又被要求尊重學生,關愛學生,這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過事實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那麼多學生的不滿已經表明,應該尊重教師,應該給教師必要的支持。別拿教師的人格尊嚴不當回事,別拿教師的權利不當回事,不然,報應必然會落到,或者說已經落到了學生身上。

憑藉專業技能而不是依賴感情解決問題

史金霞:是不是可以這麼認為,相比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你更希望外部比如學校能夠給教師提供足夠的專業支持?

茅衛東:給教師提供足夠的支持,這是教育局和學校應該做的事情。

現在都在講教師要有服務學生的意識,這個沒有問題。可是我們教師也會問,誰服務我們啊?管理不應該只是在那裡提要求、說獎懲,教育局、學校應該率先實踐「管理就是服務」這一理念。

當然,我這麼說,絕對不是推卸我們教師應擔當的責任。師生關係的緊張,從「師—生」雙方來說,責任主要在我們教師,這是肯定的。所以,把提意見的學生說成「不受老師歡迎的學生」,我認為是不理智的。

史金霞:那你認為,建立專業的師生關係,教師應該怎麼做?請以課堂教學為例。

茅衛東:簡單地說,就是在課堂上自始至終尊重學生啊。

展開來說,教師首先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學生是來學習的,他們不懂,出錯,甚至反覆出錯,都是正常現象,我們不必為此生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應該能夠在最短時間裡理解學生,明白學生的問題在哪裡,自己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如果教師能夠做到「理性+智慧」,我以為這樣的師生關係就是比較專業的了。

現在很多教師習慣於抱怨學生太笨、太懶,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不認真,自控能力不夠,諸如此類,但不會進一步思考這一切是怎麼造成的,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這就只是個體的情緒化反應,不是教師應該具有的專業姿態。

建立專業的師生關係真的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情,無非是遇到問題時,控制情緒,多加思考,尋找對策,不斷完善。但不要像過去那樣,把問題的解決寄託於師生感情、師生關係之上。醫生不是靠與病人成為朋友才能治病,教師也應該是這樣,不必與學生成為朋友,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採取各種有效方法——而不只是激勵激勵再激勵——引導學生走向成功。這就是我理解的專業的師生關係。

只有建立專業的師生關係,教師才能普遍擁有專業權威與個人尊嚴,那種靠師生私人感情維繫的教師尊嚴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尊嚴源自於教師素養的良好、人格的健全、思想的成熟和心智的理性而非學生對教師的尊敬。


推薦閱讀:

淺談師生關係 —研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依止善知識章》有感 妙音
學校和諧師生關係構建與研究結題報告
師者,傳道授業,傳盜獸業?
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審慎地看待師生戀?
大學老師如何面對淡漠的師生關係

TAG:師生關係 | 尊重 | 關係 | 對話 | 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