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負到自信,你也可以像我這樣

圖片:作者改變前後的對比。

這是奴隸社會的第941篇文章,來自作者公眾號「密思喬(missqiaoclub)」。歡迎轉發分享,未經作者授權不歡迎其它公眾號轉載。

作者簡介:密思喬,剛把自己從體制內折騰出來,干點自己喜歡的小事業,夢想著和所有經過思考和選擇的人和事兒待在一起。


前言:今晚9點,中國首批羅德學者之一任娜瑛講述她在文化衝突中學會共情,在愛與規則之間走向推己及人的成長故事,講座進入方式請見文末。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29歲,剛剛失戀,情緒不好,吃不好也睡不好,感覺30歲的大限即將到來,我卻失敗的一無是處:未來迷茫、事業平淡、孤單一人、錢包空空。

但是萬萬沒想到,此時此刻的我,下個月就真的要30歲了,還多了好幾個標籤:營養師、顏值coach(自創職業...)、公號狗(誰做誰懂都是淚),好像變成了斜杠青年,還創建了一個幫助人提升顏值的社群,開講座、運營打卡群,找到了自己特別熱愛並且能做好的事,天天忙得不亦樂乎。

擱在一年前,我怎麼都想不到一年後會是現在這樣,不但走出了困境,還跳出了舒適區,感受每天都在成長和學習的喜悅。

回看過去這一年,鬼知道我都經歷了什麼!

開玩笑。但不止一次,在跟朋友聊天時發現,很多我遇到過的問題,像自我否定、迷茫困惑、焦慮不安等等,很多朋友們也都遇到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誰還沒經歷過幾次失戀、有過青春期(原諒我青春期比較長)的迷茫呢?那既然問題類似,我的解決方法是否也可以有些參考價值呢?

於是,梳理這一年的經歷,我發現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三個秘訣:自知、自律、自信。

1. 自知

走出任何困境的第一步,都是面對困境。

我一度非常想不明白,按部就班的求學畢業,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找一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子,似乎人生就可以圓滿了,不求大富大貴,但求衣食無憂,這樣的要求很高嗎?怎麼就卡在這兒了?我到底哪根筋沒搭對呢?

這些問題讓我陷入了極度的自我否定,遇到點兒事就忍不住委屈的掉眼淚,也不好意思跟別人說,別人的生活都看上去挺好的,何必去叨擾,誰又真的會在乎呢?

直到有一天,一個很久沒聯繫的同學,在朋友圈覺察到我的狀態似乎不太好,私信問我怎麼了,我敷衍回到:不說了,沒有人真的懂的。

他說:覺得沒有人懂你,其實就是你太自負。

一語驚醒夢中人。

長期獨立的個性,其實讓我很懼怕尋求外界幫助,既怕麻煩別人,又覺得別人不會懂,而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我這樣封閉自己,只是為了遮掩問題,逃避解決。

於是,我開始試著主動找家人和朋友傾訴,出乎意料,她們都非常樂意傾聽並給予幫助,那些被壓抑的情感終於釋放出來,在我和家人、朋友之間流動,她們讓我看到,我是值得被愛的,並不需要過度否定自己。比起自己舔舐傷口,親情和友情的安慰,極大的加速了失戀後的調整期。

情緒得以平復,理性才可以開始工作。

我開始客觀地回顧過去的人生經歷。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那些平時不易察覺的潛意識會被激發,放大衝突,讓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我把記憶中每一次這樣的衝突記錄下來,寫出矛盾的雙方,各自秉持的觀點,性格中的傾向,然後拿這些「案例」去問朋友:「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處理?」

然而,我驚奇的發現,很多事情,大家並非跟我一樣,按照我所理解的邏輯在思考。

我知道自己是個「邏輯型思維」的人,凡事要說一二三,這樣的思維習慣給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不少好處,並慢慢形成了待人接物的「套路」,過往的成功經驗並未使我覺察到這樣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但慢慢發現,這世界好像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按照這些「套路」在運作的,起碼在親密關係的處理上,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很多時候並不奏效,似乎有另一種維度的存在,叫「情感型思維」。

比如,我很在乎一件事有沒有做對,而有些人特別在乎事件過程中的內心感受,覺得舒服比做對事更重要;

比如,我認為信息的處理和決策過程需要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個人感情需要理性克制,讓位於邏輯正確,但有些人會覺得沒有情感注入了,事情做得再漂亮又有什麼用,做事的終極意義難道不是人舒服嗎?

比如,我崇尚不斷進步自我完善,凡事談利弊講意義,但有人追求及時行樂的過程體驗。

所以,遇到同類相見恨晚,遇到異類難以溝通。

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試著打開自己的耳朵和心靈,試著去理解好像思維跟我不太一樣的人,希望能夠與他們更有效的溝通,然而,我發現自己做不到。

書上說,有效溝通的根本是同理心,「收聽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達他們、體會他人的感覺並與之起共鳴」是同理心發生的四個過程,我照著做,做到第三個階段「體會他人的感覺」就進行不下去了,就算我真的很努力的想要做到這一點,內心的依然有個聲音告訴我:你感覺不到。

我好像變得很麻木。

不對,我不是很直爽么?

從小,我就是個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假小子,人家都說女孩子心思細膩,可我一點都不敏感,常常把人家搞哭了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甚至覺得女孩子幹嘛那麼多柔柔弱弱,直率點多爽快。

在那個成績就是一切的年代,只要學習好,這些都不是大事兒。久而久之,人大了,定性了,一路升學求職也沒因為這個有啥障礙(或者有障礙也被我自動忽略了),越發的察覺不到自己這樣直來直去有什麼問題,邏輯的大腦越來越江山穩固,情感的大腦越來越地位低下,我就慢慢變成了「邏輯」的奴隸。

遇到問題,直接簡單粗暴的第一第二第三,根本不管人家心裡在想啥,是否需要先安撫情緒,或者只是想尋求理解和支持,統統看不到,我直接給你解決方案,怎麼樣,夠意思吧!

現在想想,真是後背發涼,估計一人一句「呵呵」,就可以把我淹死了......

「直爽」說:這個鍋我不背,明明就是你情商低。

是啊,我腦子怎麼就這麼一根筋呢?我又不是女王,人家為啥都得聽我的呢?這簡直就是傻傻的活在自己世界裡啊!那一刻,茅塞頓開。

再回想,在親密關係里,無數次的吵架都是覺得對方不順我的意,簡稱「作」;工作上,很多事情的最終結果往往不是最對的,而是所有人總體感覺最爽的;生活中,這樣太穩定不好,那樣太激進也不對,進退兩難食之無味,這不是自己給自己設限么?

我越是死死抓住那個陳舊的「自我」,越是不能與外界的人和事發生鏈接,體會不了他人的情感,突破不了生活的現狀,我就被困在原地了。

剖析到這一層,差不多到位了,外面多彩世界的大門終於向我打開。

與人溝通時,試著不立即動用邏輯,先判斷該採用哪種方式,是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還是撒個嬌就能解決問題,做人不要太嚴肅嘛!

我也能夠漸漸更深刻的理解人性,看到那些曾經以為我很了解的身邊人背後的故事,一舉一動都有其原生家庭、成長經歷、思維模式、見識經驗等的影響,隨意的評論或建議,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慢慢的,對他人多了份理解,開始有了同理心,溝通便開始愉悅起來,自己也少了很多煩惱,整個人都變得鬆弛平和了。

心大了,事兒就小了。

我們大多數的煩惱都來自於過高或者過低的評價自己,一件事不行就聯想到件件事不行,進而自怨自艾,或盲目堅信自己的正確卻不知已陷入經驗主義。

自知能夠糾正這種不清晰的自我定位。每個人由各維度特質構成一副雷達圖,每個維度都是由我們在人群中的相對值確定的,而不是自認為的絕對值。也就是說,我們對他人理解的越深,對自己的認知才越準確。

這樣的「自知」,也讓我從「單一價值觀」進化到「多元價值觀」,有些「存在即合理」的意味,心中懼怕的東西也少了,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想要」的聲音越來越大。

原先那種安穩一生的想法真的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嗎?還是只是為了迎合他人既有的社會認知?原先那看似風平浪靜的理想生活,命運真的會給我嗎?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心智成熟、為人自律的四個原則:延遲滿足、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多年前讀過並未印象深刻,如今重讀,才發現自己過去的很多行為其實是在迴避問題、逃避成長、不願成熟,總在被動的等待命運的安排,等待出現一個什麼人、發生一件什麼事,就可以把我從困境中打撈,在安穩的工作和生活中,任由時間的流淌,帶著我去未知的地方,並傻傻的覺得,未來會好的。

這就是一種盲目樂觀啊!樹欲靜而風不止,我越是想維持原狀,生活就越是給我磨難,逼著我成長;我想從學校畢業就不用再努力學習了,可以慢慢的享受生活,生活不答應,它不讓我獲得這種即時而短暫的滿足感,它要我推遲享受,繼續前進;我想偷偷懶,把過錯歸因於命運不公、遇人不淑,我越逃避承擔責任,生活越是把我困住。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戰鬥。

我開始學習積極心理學,對照著逐一審視自己,並寫成近4萬字的自我剖析日記,進行自我治癒。

我開始探索自己生命的更多可能,看一諾、看桑德伯格、看王瀟,看同時代正站在舞台上的優秀女性,她們並不遙遠,她們真實的存在著、踐行著,她們活出了不設限的人生,讓我看到了另一種淋漓盡致的人生的可能性。

原來,連想都不敢想,別人再優秀再精彩,都是「別人」的人生,離我遠著呢!

現在,問自己,真的那麼遙遠嗎?我為什麼不可以靠的更近一些,努力去成為她們那樣更優秀的人?既然她們證明了過不設限的人生是可能的,我為什麼不可以試一試?

榜樣的力量真是無窮,我開始認真的思考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儘可能想像她在各個場景中的樣子,她生活中的一切細節,並把她寫下來,一旦寫下來,才發現那個「理想的我」,每一寸都需要「現在的我」親手去打造。

2. 自律

要實現人生目標,什麼最重要?

身體和時間。

從人生的全局觀看,我們每個人能依賴的只有一身皮囊外加一世光陰,這就是走過這趟旅程的全部給養,要出發去想去的地方,照顧好身體,管理好時間,就成為了首當其衝要修鍊的能力。

而修鍊這兩項能力,都得學會自律。

毛爺爺就告訴過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啊!現代科學又進一步告訴我們,精力、意志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個體生物機制的控制,《自控力》里說,我們的自控力跟肌肉一樣是有極限的,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啊!

健康飲食、保持運動、良好作息、心情愉快,一切生活方式的總和,呈現出身體的狀態,對照看看,沒一樣做到了,難怪身體也不會回報我。

好嘛,為了能夠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我改還不成,我徹徹底底的改!

我總結了一個顏值公式:

顏值 = 基因 (飲食 運動 保養 情緒)×習慣

以此公式作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總綱領,從2016年開始,逐項突破,管理時間,養成習慣,學習自律。

1月份,開始每周4次,每次2小時舞蹈課,持續3個月,從一個重度肢體不協調患者變得身材挺拔肌肉緊緻,體重也從超過100斤減到93斤;

2月份,開始學習營養學,忘掉以往的飲食習慣,根據基本營養素重新組合,自製餐單;開設小型化妝分享會,與更多的人交流探討保養心得;

3月份,開設個人公眾號,進行記錄和總結,運用清單法、鬧鐘法、番茄時間等方法全面的進行時間管理,提高效率;執行每周2-3次早餐計劃,報考國家高級營養師;

4月份,開始100天早餐打卡,根據基因檢測結果調整升級餐單;開始幫助朋友瘦身,2個月後減脂20斤;周末、月末根據顏值公式回顧總結,已養成習慣的減少時間,增加新的細項。

5月份,開始職業轉型計劃,學習公眾號運營,系統的整理顏值公式各單項,大量閱讀,學習寫作;

6月份,考取國家高級營養師;

7月份,確定職業方向,成立「顏習社」,開設21天顏值提升速成班,並根據反饋1-2個月迭代升級一次;加入「一土終身學習者」社群;

8月份,完善顏習社組織構架,組建3個運動打卡群,學習社群運營;

9月份,開始在「一土終身學習者」社群做每周一次線上分享講座;

3. 自信

我的生活好像突然開了掛一樣,get了好多新技能,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我愛上了這樣的自己。

通過前面的時間軸,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自律的效果,只需要3個月就可以顯現了,3個月後,就開始有了輸出,輸出帶來連接,連接帶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裂變。

尤其是加入了「一土終身學習者」社群之後,竟然可以離「神」們那麼近,可以在同一個群里講話哦!真想給發明互聯網的人磕個響頭,哈哈!

通過「自知」,我發現了自我暴露的好處,又仗著「自律」有了改變,便厚著臉皮申請在「一土」社群內「自爆」,沒想到的是,通過「自爆」,與好幾個「奴隸社會」的作者「勾搭」上,以前覺得只能遠觀的,現在竟然可以直接溝通,那叫一個激動啊!

然後我就開始翹尾巴了,好像也不是那麼一無是處嘛,哈哈!

這種「自信」不再是盲目的樂觀,它的根基是牢固的,是站在「自知」和「自律」的基礎上的,我能清晰的看到那個「理想的我」:一個身材精緻、面帶微笑、目光平和的女人,並清晰的看到了通向她的路,就踩在我的腳下。不知怎的,我特別相信,只要沿著這條路奔跑,就一定會到達「理想的我」,或許這就是真正的「自信」。

自知、自律、自信,這就是我這一年來走過的旅程,總結一下:

自知代表對自我的不斷探索,並在與外界碰撞的過程中繪製自我雷達圖,簡稱為「想」。

自律代表主動實現目標的能力,爬上一棵樹是為了躲避猛獸還是為了欣賞風景,內心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簡稱為「做」。

自信代表接納自己的程度,真正的自信需要建立在自知和自律的基礎之上,沒有這兩者的根基,就是盲目的。簡稱為「度」。

我的起步路徑是「自知——自律——自信」,先「想」,然後「做」,然後獲得「度」。我將其稱為「內生型」人格,重視內心主觀感受,是從內向外的「思考派」。

也可以選擇先「做」後「想」,先做了再說,通過實踐經驗的總結,再定位自己的雷達圖,進而獲得「度」。我將其稱為「外適型」人格,對外部刺激更敏感,是從外向內的「行動派」。

無論哪種起步路徑,亦或邊「做」邊「想」,都可以殊途同歸,這三者開始相互滲透,互為增進。

在不同的人生時點上,按照三種要素是否具備,可將人群初步的分為以下七種類型。

類型1: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焦慮

特徵:能夠了解自己,但完全被自己打敗,比如身邊隨處可見的找借口抱怨的人,明明什麼都知道但什麼也改變不了,也沒有自信,成天在自我焦慮中,活的最痛苦。

類型2: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跟隨

特徵:同事老闆都喜歡的人,想法不多,但是聽話踏實肯干,不張揚,但因缺乏思辨能力,人生方向受際遇影響較大,跟對人、入對行可以通過努力獲得自信,進而晉陞到類型6,但也有可能勤勉一生依然生活清苦。

類型3: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楚門

特徵:沒有建立在自知、自律基礎上的自信是盲目的、虛無的,好像很快樂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很開心,旁人很彆扭。

類型4: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自卑

特徵:不能坦然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事,就會陷入不當的自我認知而自卑,可能受原生家庭或者環境影響,自我封閉,但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實質依然是自我認知的不客觀,需要更加open,與外界更多接觸。

類型5: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浮誇

特徵:看起來很牛,很有迷惑性,光說不做,夸夸其談,愛耍小聰明,不願踏踏實實做事,經不起時間考驗。

類型6: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精英

特徵:通過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獲得世俗意義的成功,精英群體中常見,唯一的風險是隨著年齡上漲,經驗主義的弊端顯現,陷入迷茫的「精英主義陷阱」,比如大公司的活死人。

類型7:自知√ 自律√ 自信√

關鍵詞:創造

特徵:深刻的自我認知和嚴格的自律,帶來創造生活的能力,塑造自我,塑造職業,塑造專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

這個體系不考慮時代機遇政策出身等不可控的環境系統性風險,也不做橫向對比,僅從自我可把控的層面看,人人都可以做到,是自我審查和更新的分析工具。

而從以上分析的兩種路徑入手,對比七種類型可以發現,擁有自律的類型2、類型4、類型6都有不錯的人生,是除了類型7的最優解以外的次優解。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一個自律的人不見得活的最好,但一定不會過的很差。

因此,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先自律起來呢?

這對於「外適型」的行動派不是難事,如何讓「內生型」的思考派也說服自己行動起來呢?

回到我的「皮囊和光陰」論,不管我們有沒有明確人生方向,都得照顧好身體,做好戰鬥的準備,是不?我很幸運能夠找到人生方向,但萬一一直想不清楚找不到呢?就一直等想清楚了再行動嗎?人生的時間,不是無差別的等量時間,光陰等不起啊!

那就從「身體自律」入手吧!

不知道幹什麼的時候就去打造外表,一定不會錯。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一定會看到自己的改變,這種改變可以讓我們快速獲得保底自信:不因任何外力而消失,在一無所有、事業不順、重大變故等不確定因素麵前,誰也拿不走我們的健康和身體,這就是保底自信。

卡梅隆·迪亞茨在《The BodyBook》寫到:

「學習了解自己的身體,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營養、健身、意識和自律都不僅僅是乾巴巴的詞語,它們是你的工具。你的身體永遠是你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你有多關心它,決定了你能生活得多好。」

從身體自律入手,快速獲得保底自信,再逐步優化「自信」和「自律」,靠近類型7的最優解,就能通往更好的自己。

4. 我與一土

作為奴隸社會的真愛粉,每天早上它就像精神食糧般給我力量,不忘記做一個「不端不裝、有夢有趣」的人。上周「一土終身學習者」在廣州的線下聚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基」,沒想到可以從下午一直聊到晚上還不想走,找到同類的感覺炒雞幸福啊有木有!

從線上到線下,從網路到現實,我收穫了朋友、知識和前進的動力,慢慢體會到,「一土」不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庫,只在其中索取,就永遠不能融入,也不會發生更多的化學反應,而一切化學反應的第一步,是勇於「自爆」。

我以前一直覺得網路很虛擬,一個群里聊很久的人,也不見得對我的生活有多少改變,不如真實世界的一個眼神、一聲問候。而「一土」的神奇就在於,它打破了戒心,因為「不端不裝」,每個人都那麼坦誠的展露自己,甚至比現實的世界更真實,沒有那麼多的寒暄客氣、試探收斂,因為「有夢有趣」,這裡有故事、有情懷,更有相互的支持和觸動,能跟一群「終生學習」的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同行,真好。

在「一土」收穫的越多,越想回報些什麼,想來想去,能做的只有技能交換,分享自己在「顏值提升」方面積累的乾貨,說說如何正確審美、如何科學變美,每周二晚一場講座輸出,也倒逼我不斷地升級輸入。一開始緊張的要死啊!寫了好幾個星期的稿子,念的聲音都是抖的,我的女神一諾會不會聽到呢?講不好會不會砸了女神的招牌呀!乖乖啊,後果太嚴重,還是不要想了...

好在,還是有很多不嫌棄我的小夥伴,給我提出很多寶貴的建議,鼓勵我做得更好,特別的感謝。大家的寬容也給我壯了膽,從語音 圖文到視頻直播,一土社區講座的開展越來越得心應手,6場講座下來,已有超過1500人次參與,講座主題的大到如何審美,小到如何修眉,既嚴肅又活潑。

一個習慣養成,難度有差異:保養最容易,30天可以學會知識,完成進階;其次是運動,最快100天可以養成一個運動習慣;然後是飲食,管不住嘴最讓人困擾,短則100天,長則一兩年,美食的誘惑總是難以抗拒的;最後是情緒,讀書、旅行、修身、立志,這都是一輩子的功課。

但是,一切只要開始了,就會越來越好,一年時間足以讓人脫胎換骨。

我就是那個一直在路上的人。

-- 完

作者提到的認知自己、理解他人本身就是一個「道理我都懂」,但做起來不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陷在自設的思想困局裡。想聽聽羅德學者是怎麼看待這些的嗎?

今晚9點,中國首批羅德學者之一任娜瑛講述她在文化衝突中學會共情,在愛與規則之間走向推己及人的成長故事。

怎麼看羅德學者的線上直播?

本場直播免費,在磁場APP中的「磁場」社區,直播後能夠看回放。參加者請按以下步驟進入直播間。


推薦閱讀:

我會自負嗎
絕版笑話大全?笑破你的肚子,後果自負
自負的終極
千萬別踮腳尖,後果自負
非常有內涵的42個微型小說【不看損失自負】

TAG:自信 | 自負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