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萊:兒童如何預防傳染病
最近北京市衛生局公布的(2010.3.29——4.4)的疫情報告:2010年第13周(2010年3月29日至2010年4月4日),全市18個區縣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6種1724例。乙類報告10種829例,比上周上升14.66%,比去年同期上升3.50%;報告病例數居前5位的病種分別為:肺結核、痢疾、乙肝、梅毒和麻疹。丙類報告6種895例,比上周上升16.08%,比去年同期上升1.47%。同時也重點的報道了與兒童有關的幾種傳染病,其中有:
(一)甲型H1N1流感
本周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1例。
(二)麻疹
本周報告麻疹84例,比上周上升20.00%,比去年同期上升47.37%。病例主要以散居兒童、工人、家務及待業和幹部職員為主,占報告病例總數的72.62%。
(三)水痘
本周報告水痘288例,比上周上升2.49%,比去年同期下降25.19%。報告病例數主要以學生和兒童為主,占報告病例總數的76.04%。
(四)手足口病
本周報告手足口病426例,比上周上升26.04%,比去年同期上升1.84%。報告病例數以散居兒童和幼托兒童為主,占報告病例總數的95.77%。並且重點提示雖然本周疫情整體平穩。但是四月份是麻疹、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各級衛生、教育、建設部門應緊密配合,進一步做好托幼、學校和集中用工單位日常監測和衛生管理工作,發現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儘早採取防控措施,防止出現爆發疫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於6小時內,農村於1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告,並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於12小時內,農村於24小時內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責任疫情報告人在丙類傳染病監測區內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在24小時內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p#分頁標題#e#
根據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一周疫情報告提請我們要注意以下幾種傳染病,尤其是家有學齡前兒童和嬰幼兒的家長更應該注意防範:
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一種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人感染甲流後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發展,來勢兇猛、突然高熱、體溫超過38℃,甚至繼發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身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加重。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3天,感染者有可能在潛伏期內就已經傳染給他人。患者在癥狀消失後3天無異常解除隔離。預防接種:目前我國已經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麻疹: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系由麻疹病毒侵入呼吸道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典型的麻疹病人的病程可以分為潛伏期、前驅期、發疹期和恢復期。麻疹是一種有特徵性的出疹程序和皮疹形態的疾病,伴有發熱、咳嗽、結膜充血、畏光、流涕,口腔黏膜可見麻疹黏膜斑。一般醫生多稱麻疹發病過程是:燒(高熱)3天,出(疹)3天、退(疹)3天。整個病程大約10天。麻疹可以並發肺炎、喉炎、中耳炎、腦炎,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腦損傷甚至死亡。發疹5天解除隔離,合併肺炎於發疹後10天。潛伏期最短6天,最長21天。預防接種(計劃內免疫接種):麻疹疫苗的第一針應該是在小孩出生八個月以後接種第一劑疫苗,在一歲半到兩歲期間接種第二劑。
近年來發現一些嬰兒在8個月內發生麻疹,多集中在5~9個月齡,其原因是母親可能未出過麻疹,又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因此母親血清麻疹抗體滴度相當低,嬰兒體內獲得的血清麻疹抗體也低,出生後抗體又進一步衰減,所以發生麻疹。
水痘:水痘是一種常見的、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多見於冬春季,傳染性非常強,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經過呼吸道傳染,也有的是因為接觸水痘患者痘內胞漿污染的物件或者母嬰垂直傳播而感染的。表現為發熱、頭痛、食慾下降、水痘處劇烈瘙癢以及合併感染等,病程一般2~3周。如果水痘痊癒後,病毒可能未清除,而潛伏在體內,可被重新激活引起複發性疾病——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此病疼痛劇烈,可引發坐骨神經痛、肺炎、腦炎甚至失明。患者隔離期為全部皮疹乾燥結痂為止。水痘潛伏期最短10天,最長24天。 預防接種(為計劃外免疫程序):水痘疫苗一般在滿12個月開始接種。為出過水痘14歲以下的孩子接種一針,14歲以上接種2次。#p#分頁標題#e#
手足口病: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兒、隱性感染者、病毒攜帶者是本病的傳染源。各個年齡組都可以發病,主要以5歲以下的孩子發病率最高。傳播途徑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過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例如,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械等均可造成本病的傳播。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強。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約3~5周從糞便中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皰疹破潰時病毒即溢出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7日,癥狀出現後2周或全部癥狀消失1周。目前所知20多種腸道病毒均可引起此病,其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範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其中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潛伏期短,發生重症的比例比較大。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7日,隔離期癥狀出現後2周或全部癥狀消失1周。目前無疫苗接種的疫苗。
猩紅熱:猩紅熱由產致熱毒素的A組β鏈球菌所致,多見於3歲以上兒童,常在冬末春初流行。此病發病急,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最初出現在耳後,頸部及上胸部,1日後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為皮膚充血猩紅色瀰漫小斑丘疹。舌為草莓樣舌。口、鼻周圍不充血,腋下、肘部、腹股溝皮膚皺褶處皮疹密集、色深、間或有出血。皮疹一周內消退,第一周末至第二周開始脫皮,軀幹像糠樣脫屑。潛伏期1~7天。猩紅熱易並發敗血症,腦膜炎、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心內膜炎、風濕熱、腎小球腎炎。患者隔離期咽部癥狀消失,鼻咽分泌物培養連續2次陰性解除隔離,但自治療起不少於7天。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本身並不是重症,但是因為這種病毒與腺體和神經組織有親和力,可以合併無菌性腦膜炎或腦炎、睾丸炎,附睾炎或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以及腎炎。有的合併症病情較重,預後也較差,因此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本病是病人或隱性感染者通過唾液飛沫傳播,一年四季都有,冬春是流行高峰。本病多見於年長兒,2歲以下的孩子發病較少見。患病者需要隔離致腮部腫脹消失為止,直接和間接接觸者需要檢疫(即隔離觀察)21天。潛伏期最短8天,最長30天。
2007年12月29日衛生部關於印發《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麻腮風疫苗供應不足階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過渡期免疫程序。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麻風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接受注射後,易感人群有98%能產生麻疹抗體;96.1%產生腮腺炎抗體;99.3%產生風疹抗體。抗體水平可以維持11年以上。如果孩子在1歲半以前和7歲以前沒有得過上述這三種傳染病,就可以選擇注射,加強3次:小學1年級、初中1年級、大學1年級。但如果得過其中的任何一種病或者接種過其中的一種疫苗,就不能注射了,可以單獨選擇其它兩種單價疫苗接種。#p#分頁標題#e#
以上傳染病預防措施很簡單,這些措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做到的:
疾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醫院是交叉感染的重災區),特別是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⑴養成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和洗手液認真、仔細地給孩子洗手。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要吃剩飯、剩菜。注意孩子營養合理搭配,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晒晒太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⑵ 家庭衛生: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最好每天2次,每次30分鐘。要勤洗、勤晾(曬)家庭成員所有衣被,尤其是孩子的衣被。請及時清理冰箱,冰箱物品分袋放置。哺乳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餵奶前要清洗奶頭和雙手。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要充分清洗,進行消毒。接觸兒童前、替嬰幼兒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⑶患兒家庭: 孩子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在家中治療服藥的孩子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⑷托幼單位及小學:要做好晨間體檢。保持教室和寢室等活動場所通風換氣。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長去醫院就診,同時報告相關部門。患兒應在家中休息,不宜在繼續上學。要立即對玩具、被褥、桌椅進行消毒;同時做好食堂、衛生間、教室等的消毒處理;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防止疫情暴發和蔓延。文/張思萊
推薦閱讀:
※孩子得了麻疹怎麼辦?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還能活多久?能介紹一下艾滋病發病階段嗎?
※傳染病知識-每日學習(第3期)艾滋病
※?感染了HIV病毒還能活多久?文字會不會傳播艾滋病?
※牛羊常見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