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
自有人類便有宗教。宗教隨著社會歷史變遷而發展變化,並與民族關係極其密切。漢民族的歷史上多種宗教並存而尤以儒、釋、道三教與國家政治關係緊密。儒學乃封建正統思想,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佛教則呈現出一種外來文化中國化的形式,三者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或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它們在政治功能上表現出了其作為上層建築的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並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中儒為主、釋道為輔的政治文化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三者與政治的關係同世界其他宗教與政治的關係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
三教與中國政治
一、儒學是官學,佛、道二教為輔佐,皆要「有助王化」,與君權形成主從關係,有時發生矛盾,主動權在王朝。
二、三教學者批評朝政,可以適當牽制君權的膨脹。
三、三教使中華民族成為文化共同體,政治分裂時民族不分裂,並為走向統一提供思想基礎和
精神動力。
三教與中國哲學
一、三家的哲學不僅構成中國哲學的主體,而且互相補充滲透,使中國哲學有內在的張力與活力
二、儒家的優勢在人生哲學與政治哲學
三、佛教哲學的優勢在宇宙論和解脫智慧
四、道家道教哲學的優勢在重生養生
五、各有獨特的價值
三教與中國倫理
一、中國傳統倫理以儒為主,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和八德(忠、信、孝、悌、禮、義、廉、恥)之說,向來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範疇
二、佛家倫理認同儒家倫理,又用因果報應說加以推動,並且補充了不殺生、忍辱寬容
三、道家道教倫理亦認同五常八德,同時講神道設教、清靜無為、柔讓自守、知足常樂、重生自得為補充。
三教與中國文藝
一、儒家講文以載道,關切民生疾苦,故形成文藝的現實主義精神,如杜詩。佛家的禪趣空靈影響了中國美學
二、道家的逍遙、神似與有無相間促使中國人追求意境意象
三、佛道教激發了想像力,形成文藝的浪漫主義傳統,對小說、詩歌、雕塑、美術、音樂、舞蹈有巨大影響
三教關係史與中國未來的發展
一、繼承和發揚多元通和的優良傳統
二、把繼承民族文化和學習外國文化結合起來
三、文明對話與交流是正確處理異質文明之間關係的原則
儒 釋 道三教的基本精神
一、儒學五大精神
1.仁愛2.重禮3.尚德
4.中和5.入世
二、道家四大精神:
1.尊道貴德
2.道法自然
3.重生貴養
4.超脫逍遙
三、道教五大精神是:
1.容納匯合
2.抗命逆修
3.實踐力行
4.救人濟世
5.恬淡通脫
四、佛家六大精神:
1.緣起2.因果
3.中道4.平等
5.慈悲6.解脫
三教關係與中國當代的文化建設的思考
(1)儒學的精華和糟粕各在哪裡?
(2)如何評價近代以來的反孔運動?
(3)儒學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係。
(4)儒、道兩家如何對應?如何互補?
(5)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在哪裡?
(6)道家和道教有何異與同?
(7)佛教進入中國,為什麼能成功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8)宋明新儒家如何吸收了佛學與道學?
(9)全真道如何體現三教一家?
(10)人間佛教如何體現三教合流?
(11)中國信仰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在當代有何價值?
(12)三教合流對於中國民族宗教有何影響?
推薦閱讀:
※近代中國社會教育與國民性改造
※中國社會的深層悲劇:富人沒有遠見!知識份子沒有良知!
※魯迅妙語29則,深刻剖析中國社會
※將被社會慢慢淘汰的5種人!進來看看,有沒有你?
※為何今天中國社會的老人特別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