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生功睡眠養生幾種方法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對人體健康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好睡眠可以幫助人們增強對抗疾病能力,使人們更加京山煥發地參與工作和學習,睡眠質量低,會導致精神不佳、黑眼圈、身體機能下降等,嚴重的誘發一些精神疾病和臟器疾病。睡眠養生在傳統養生中有重要地位,古人把睡眠稱為「眠食」有「養陰培元」之功效。早在唐代孫思邈《千金方》,北宋年間的《壽命論》里強調安神定志的華山睡功,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等都表述睡眠養生的重要性和方法,值得我們借鑒。人們掌握了睡眠養生要領,可踏上簡單易行的養生之道。睡眠和我們的關係 傳統醫學對人的睡眠機理以陰陽學說來解釋。《素問.金匾真言論》認為:天地間陰陽盛衰消長,使每天有晝夜晨昏節律變化,人與自然相應,故人體陽氣也應該隨之消長出入的日節律運動。清晨人體陽氣隨外界陽氣的升發由里出外,就開始起床活動;中午人體陽氣最盛;黃昏陽氣漸消;入夜陽氣潛藏於內,人上床休息,所謂「陽出陰則醒,陽出於陰則寐。」 現代醫學認為睡眠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一種主動機能,它管理者人們的睡眠和覺醒。人在睡眠時腦細胞發出電脈衝並不比覺醒時減弱,大腦在睡眠時並未休息,只是換了一種工作方式使人體能量得到貯存,有利於精神體力恢復。睡眠過程為:首先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呼吸變淺、變慢而均勻,心率變慢,血壓下降,全身肌肉鬆弛,但肌肉仍保持一定緊張度。睡眠分為思睡、淺睡、中睡、深睡四個階段。其中深睡是十分有意義的睡眠階段。大約經過90分鐘安靜睡眠後,大腦便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這時人體內各種代謝功能增加,以保證腦組織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質補充,使神經系統正常發育,為第二天活動積蓄能量。 清代作家李漁《閑情偶寄》說「養生之訣,當以善睡局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健骨強筋,如其不信,似以無疾之人與有疾之人合而驗之。人本五疾,而勞之以夜,使累夕不得安眠,則眼眶漸落,而精氣日頹,雖未即病,而病之情形出矣。患疾之人,久而不寐,則病勢日增。」睡眠不好可以誘發疾病、影響生長發育、影響精神與大腦思維、影響外貌容顏、引起肥胖等。 傳統睡眠養生 (一)睡子午覺傳統養生認為要想睡得好,必須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使睡眠模式符合一天之中晝夜晨昏變化。《類修要訣.養生要訣》總結為「春夏宜早起,秋冬人晏眠,晏忌日出後,早忌雞鳴前。」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已達頤養生息目的。傳統醫學養生認為子午之時是陰陽交接之時,這時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必欲靜卧,以候氣夏。在晚上0點至4點,集體器官功能將至最低;中午12點至1點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所以子午睡眠質量效率最好,符號養生道理有防病保健意義。(二)睡眠方位指睡覺時頭腳的朝向。古代養生十分重視,認為睡眠的方位與健康緊密相關,並根據天人相應、五行相生,對寢卧方向提出過幾種不同主張。 按季節方向 《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凡人卧,春夏向東,秋冬向西」,認為初夏屬陽,頭宜朝東卧;秋冬屬陰,頭宜朝西卧,以符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避免頭朝北方 古代養生基本上持相同看法,睡覺時不宜朝北方,北方屬水主寒,頭朝北睡會有陰寒之氣直傷人體元陽,損害腦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頭勿北卧,及牆北亦勿安床」。 (三)睡眠姿勢傳統養生認為睡眠以右側卧姿勢最好。《續博物志》說「卧不欲左肋」,右側卧使心臟在胸腔中受壓最小,利於減輕心臟負荷,使心輸出量增多,同時,肝處於最低位,肝藏血最多,加強對事物消化和營養物質代謝。《養老恆言》「如食後必欲卧,宜右側以舒脾氣。」飯後宜右側卧,此時胃及十二指腸出口均在下方,利於胃腸內容物消化和排空。 (四)睡眠的環境以安靜為宜,神經衰弱之人切勿選在喧鬧地區居住。其次要選擇敝光環境,《姥姥恆言》認為「就寢即滅燈,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黑暗對人睡眠有促進作用。最後要保證空氣流通,以免穢氣滯留卧室中影響人體健康。 (五)睡具講究床 軟硬適中的床,可保證脊椎維持正常生理曲線,使肌肉放鬆,利於消除疲勞。其次高度適度,以略高於就寢者膝蓋水平為佳,太高容易造成緊張感,太低了又怕濕氣導致關節炎。床以寬大為佳,《服虔通俗文》「八尺曰床,故床必寬大。」這樣人們不宜從床上跌落。 枕頭 《顯道經》指出「枕高肝縮,枕下肺寒。」枕過高影響肝脈疏泄,枕過低則影響肺氣宣降。枕頭高度是否適宜關係人體健康。《老老恆言》「高下尺寸,令側卧恰與肩平,即仰卧亦覺安舒。」即枕頭高度要側身睡眠時與肩齊平,保證仰卧時也覺得舒服位置。 被褥 作為禦寒器具之一,宜輕、軟、保暖性好。內充物可以是棉花、絲綿、羽絨等。《老老恆言》「被宜裡面俱柚,毋用緞與錦,以其柔軟不及也」強調被褥內充物柔軟性。古代傳統睡眠養生 (一)孫思邈的睡眠養生唐代醫家孫思邈活到百歲時候還心身健康,著有名著《千金方》。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寫道「凡人卧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頭勿北卧,及牆北亦勿安床。凡欲眠勿歌詠,不詳起。上床坐先脫左足,卧勿當舍脊下。卧訖勿留燈燭,令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人頭邊勿安火爐,日久引火上加油氣,頭重目赤睛及鼻干。足冷人每見十步直牆,勿順牆卧,鳳利吹人,發癲及體重。人汗勿芷床懸腳,久成血痹,兩足重,腰疼...」 說的是睡眠禁忌。睡覺在春夏季時頭要朝東,秋冬是頭要朝西,頭不能朝北向,也不能北面安床。睡前注意不要高歌,不能大聲喧嘩,安靜而易慮,上床坐時先脫左足鞋,睡覺不能睡在正對屋脊下面。睡時要滅燈,不然令魂魄不安,多有憂愁。睡時人的頭邊不能放置火爐,時間長了會引火燒身,導致目赤鼻干。腳冷的人不要順牆頭睡覺,卧室不應當風吹,睡覺時如果發熱發汗不可將腳懸掛床邊,時間長了形成血痹之症,兩腳沉重並患腰疼等等。 (二)五龍盤體法道家有《性命圭旨.五龍盤體法》「若欲敵此魔,須用五龍盤體之法。決曰:東首而寢,側身而卧;如龍之蟠,如犬之曲;一手直摩臍腹,一手曲紘枕頭;一隻腳伸,一隻腳縮;未睡心,先睡目,至虛極,守靜篤;神氣自然歸根,呼吸自然含育;不調息而息自調,不伏氣而氣自伏。」 這個是道家功法,指睡覺時頭朝東方,側身躺卧,形狀要像龍盤著一樣,或像狗的體型那樣彎曲,一隻手按摩肚臍,一隻手臂彎曲著枕頭,一隻腳要伸直,一隻腳要縮曲著。還沒有睡著,還有意識的時候就先閉上眼睛,到了極度睏倦時,心神一定要安靜,意念要歸到寧息,自然呼吸,這個時候就進入睡眠狀態中了。 (三)羅門睡功法其法有左右側睡法兩種,忌仰睡與俯睡。「右側睡時,右手曲紘枕頭,右手掌貼面頰,四指置耳門旁,大拇指輕按耳後根處。左手掌指攀按右肩井穴,兩腳腿捲曲疊起,膝俞彎曲上蹺,接近兩手肘處俞佳。舌柱上顎,導引接神水,閉目存思,如有神在,呼吸綿綿,若存若亡,心息相依,專一凝神,寂照氣穴,心空性見。首為乾,腹為坤,乾上坤下,而為天地泰,便兀然放下身心。心同太虛,身若委衣,萬慮俱消,一念不生。」 這也是道家誰功法之一。講的是右側睡姿勢與方法,即右側睡時,要以右手臂彎曲左枕頭,右手掌貼在臉上,四根手指朝向耳門,大拇指輕輕按在耳後根處,左手掌指按在右肩的肩井穴,兩隻腳彎曲重疊,膝蓋彎曲向上蹺,蹺到接近兩隻手肘處最好。舌頭抵住上顎,意念靜默,閉上眼睛收起思考,讓思想靜止,呼吸均勻,心與氣息相依靠,專心致志睡覺,性靈在這時就空明靜寂,頭是天,腹是地,像天地一樣放下身心,什麼思慮都不存在了,一點慾念也沒有。 (四)《老老恆言》的睡前清心操縱法睡前清心是指睡覺之前不要胡思亂想,抱著明天事情明天再想的態度來去除心中雜念。最忌諱越想越睡不著,「操者,如貫想頭頂,默數鼻息,反觀丹田之類,使心有所著,乃不紛馳,庶可獲寐;縱者,任其心游思於杳渺無聯 之區, 亦可漸入朦朧之境。」操法就是如數數、背課文之類讓思想疲倦後自得入睡,縱法就是順其自然地讓大腦意識奔跑而不加限制,這樣最終也會進入夢鄉裡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