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_文物鑒賞_如何鑒定青花瓷

青花是高溫釉下彩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專稱。中國青花瓷燒造始於唐代,經過元代的發展,至明清時已經高度成熟,且歷久不衰。明清青花瓷以景德鎮窯所製為代表,歷代均有極為成功的佳作傳世,因其紋飾清晰,呈色清新雅緻,幽靚蒼翠,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此也常被後世人所仿製。但歷代青花的器型、胎釉、青料、紋飾、款識、以及呈色均有不同,故而這砦就成為豁定時的依據。器型明代青花瓷器型穩重端莊,敦實古樸,如洪武時期的人罐、大盤等。即使是小件器,如小型折沿盤,也絲毫不顯小氣,極具大器風度。工藝上,明代琢器腹部多有胎接痕迹,如永樂、宣德時的綬帶紋扁壺,如見此類器物腹部為豎眙接痕的,後仿的可能性就很大。另外,大件器在明代,除洪武、宣德、嘉靖、萬曆朝外,其他時期並不多見。入清後,青花瓷器型輕薄新穎,線條直硬,大件較多。胎釉明代早期因為胎土淘煉不精細,故而青花瓷的胎骨顯得較為粗糙,但在同一朝代,也有不同情況。如永樂青花胎就有厚薄之別,宣德時青花眙較為厚重,而嘉靖時除一些小件器物外,青花胎質均欠精細。釉面上,明早期既有缺乏光澤的,也有瑩潤肥厚的;中期則普遍滋潤,晚期又是滋潤與枯澀者均有。清代青花瓷則胎骨輕盈,胎質細膩,釉面細薄,純白度和透明度均好於明代,色澤明亮。特別是康熙時期的青花瓷,胎質縝密,堅緻純凈,有「糯米汁」之稱。青料明清時由於各個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因而在瓷器上所呈現出的特徵也不盡相同。整體上看,明代青花呈色深沉含蓄,如永樂、宣德兩朝;而清代青花呈色清揚飄浮,如康熙、雍止兩朝。具體來看,明洪武青花使用元代時所用的青料,呈色灰藍偏暗;永樂、宣德時用的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呈色濃艷,有明顯的鐵鏽斑痕;成化時用的是平等青,發色淡雅,釉面滋潤;晚明時用的是回青石子青料,青花濃深透紫;明末清初時用的是浙江青料,呈色優劣不一;清康熙時用的是珠明料,青花發色鮮翠,深沉不一,有「青花五彩」之譽。紋飾由於帝王的不同喜好,明清時不同朝代的裝飾風尚也不一樣。如明宣德時皇帝喜好國畫,這一時期就多見瑞果瑞鳥紋飾;正德時回教盛行,青花瓷上就多見迴文、可蘭經的裝飾;清時康熙帝能武善戰,刀馬人物就成了青花瓷裝飾的常見題材。在紋飾風格上,明清兩朝也截然不同,明代以寫意紋樣為多,線條流暢、簡練、有力,也有圖案化紋樣。紋飾題材有植物、動物、人物等,生活氣息濃郁雅緻,追求意境。清代以寫實性紋樣為多,意境通俗,講究吉祥寓意。但多數官窯的畫風呆板,缺乏生氣。款識明清兩代青花瓷的款識在官民窯風格、落款位置、書款用料、字體、排列形式等方面都有差異,如明早期器物多為砂底,因而款識多寫在內底心;中期以後多數就寫在圈足內;清康熙時,琢器多有匾額款,寫在口沿或腹部等處。此外,還有許多仿款需要注意,如明成化多仿宣德款,天啟、崇禎時多仿宣德、成化款;清康熙時多仿嘉靖款,雍正多仿成化款,乾隆時多仿宣德款等。無論是哪個朝代仿前朝款,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本朝代的特徵,而後仿品上的款識多為任意書寫,字體和布局均不同於前朝之款,即便是精心描繪,也難免會露出馬腳。鑒定時如仔細辨別,則不難看出破綻。
推薦閱讀:

古玉「實證鑒定法」 中華博物 鑒藏講座
黑人男子稱柯林頓是生父 哭求親子鑒定
青花瓷被世人稱為曠古至今最完美釉色,是什麼時候被人發現
貓系女友鑒定指南,看是不是符合以下5種之一
珠寶翠玉鑒定大全

TAG:文物 | 南京 | 鑒定 | 鑒賞 | 青花瓷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