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認識論
【內容提要】本文提出了一個新的認識理論——「知識認識論」,並嘗試從「知識認識論」的角度對認識問題做出解釋。主要內容分四部分:(1)對「認識」和「認識論」兩概念進行新的定義;(2)對認識的一系列問題——認識的發生、認識的對象、認識的結構、認識的機制、認識的本質以及認識的發展等,一一進行了探討;(3)對理性、數學、邏輯以及普遍必然性知識的來源及形成做出了新的解釋;(4)討論「知識認識論」與傳統認識理論的不同。
【關鍵詞】認識;認識論;知識認識論
【中圖分類號】B017
【文獻標識碼】 A
認識論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它把人類的認識作為研究對象,試圖揭示其中的奧秘。16世紀以來,認識論在歐洲哲學中佔有中心地位,甚至成為構建哲學體系的出發點。到了18世紀,西方哲學發生轉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認識論成為哲學的中心。哲學家們對認識論傾注了很多心血,取得了不少成果,先後提出先驗論、經驗論、反映論以及康德「批判哲學」等認識理論,對認識問題做出了解釋,奠定了認識論的基礎。然而數百年過去了,當人們對認識論進行總結和反思時卻發現,這些認識理論大都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很難對認識問題做出合理、可靠的解釋,更難徹底揭開認識的奧秘,所以認識對於人類仍然是一個深邃難解的謎。[1] 這種狀況說明,人類對認識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遠。
20世紀50年代以來,腦神經科學、信息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以及心靈哲學迅猛發展,取得了許多新成果,為揭示認識的奧秘提供了新的視角、理論和方法。作者從腦神經科學、心靈哲學以及信息科學等多學科角度,對認識問題進行了多年探索,提出了新的認識理論——「知識認識論」,並嘗試從「知識認識論」的角度對認識的定義、發生、對象、結構、機制、本質以及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做出解釋。
一、什麼是認識?什麼是認識論?
研究認識論,首先必須搞清一個問題:什麼是「認識」?或者說「認識」的定義是什麼?《辭海》的定義是:「指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獲得知識的過程。」[2]《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定義是:「所謂認識,是指人獲得關於世界的知識的過程及其成果,即主體對客體的觀念的把握。[3]心理學的定義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的心理過程。」[4]
這些定義大多是從哲學的角度做出的,作者嘗試從哲學、腦神經科學以及信息科學等多學科角度對「認識」進行新的定義:
認識是大腦的一種高級功能,認識就是大腦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形成知識的過程。
通過新定義,我們對「認識」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那麼,什麼又是認識論呢?「認識論」這一概念來自「epistemology」,其本義是「the theory of Knowledge」,即「關於知識的理論」,所以知識是認識論的核心。根據「認識」的新定義,作者對「認識論」也進行了定義:
所謂認識論就是研究認識的發生、對象、結構、機制、本質以及發展的哲學理論。
認識論是哲學的中心,它究竟研究哪些問題呢?作者認為,認識論研究的主要問題大致可以分為六個方面:① 認識的發生或起源。世界上原本並沒有「認識」,那麼,「認識」為什麼會發生或起源呢?② 認識的對象。認識的對象究竟是什麼?是腦外的客觀事物,還是腦內的現象呢?③ 認識的結構。認識主體為什麼能夠進行認識?形成認識活動的結構究竟是什麼呢?④ 認識的機制。大腦是如何進行認識的?認識的過程和機制究竟是什麼呢?⑤ 認識的本質。認識究竟是一個什麼過程?認識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⑥ 認識的發展。認識是如何發展的?知識是如何增長的?主體的認識能力又是如何提高的呢?
除了上面列舉的問題,認識論還涉及到一些問題,例如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不可知論、知識及真理等等,由於篇幅的限制,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認識的發生
所謂認識的發生,就是指認識的起源。世界上原本並沒有「認識」,那「認識」為什麼會發生或出現呢?認識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知識認識論」認為,認識之所以會發生,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
第一,認識主體的形成。
世界上無生命的東西不會認識,植物和低級動物也不會認識,在生命進化史中,正是由於人類的出現,「認識」才開始發生。為什麼人類出現之後「認識「才開始發生呢?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擁有了高級而又複雜的大腦神經結構,結構產生功能,而認識就是大腦神經結構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功能,這是認識發生的最根本原因。這就是說,由於認識主體的出現,認識才有可能發生。但需要指出的是,認識的主體不僅僅是人類,其他的一些高級動物如黑猩猩等也是認識的主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的電腦也有可能成為認識的主體。
第二,主體生存的需要。
人類存在於世界之中,為了生存,人類就必須與外部世界進行物質、能量及信息的交換,必須與外部事物進行各種各樣的相互作用;而要與外部事物相互作用,首先就必須認識它們,所以認識對於人類的生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了人類生存的需要,於是認識就發生了。
第三,主體內在的需要。
隨著生命的進化,人的大腦產生了一種高級功能——意識及自我意識。由於意識到了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十分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和自己,這是主體內在的需要。正是由於主體內在的需要,於是認識發生。
正是由於以上三個因素的出現,於是認識發生或起源。
三、認識的對象
我們在第一節討論認識的定義時指出,所謂認識就是大腦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形成知識的過程,通過認識的定義就可以看出,「認識對象」在認識活動中的重要位置,它是認識的主題與中心,認識活動就是圍繞著認識對象進行的。既然認識對象如此重要,那麼,認識的對象究竟是什麼呢?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有著不同的認識,有一部分哲學家認為,認識的對象是腦外的「客體」或「客觀事物」,例如辯證唯物主義就認為認識的對象是「客觀事物」或「客體」;而另一部分哲學家則認為,人只可能認識自己腦中的現象,不可能認識腦外的客觀對象,所以認識的對象並不是「客觀事物」或「客體」,而是現象。
那麼,認識的對象究竟是什麼呢?是腦外的客觀事物,還是腦內的現象呢?作者認為,由於生存的需要,人類必須對外部事物或者說「客體」有所認識,所以外部事物或「客體」確實是認識的對象;此外,由於認識主體自身的需要,或者精神活動的需要,人類還會把感覺、自我、意識、精神、情感、行為以及知識等主觀對象作為認識的對象。所以作者認為,腦外的「客體」與「主體」自身都是認識的對象,也就是說,認識的對象有兩種,一是客觀對象,二是主觀對象。
為什麼說人不僅能認識腦內的現象,而且還能認識腦外的客觀事物呢?作者在《從科學的角度看心物關係》[5]一文中進行過專門探討,朋友們可以參閱。
四、認識的結構
我們在第二節「認識的發生「中曾指出,人類和一些高級動物是認識主體,他(它)們能夠進行認識活動,那麼,為什麼只有人類和一些高級動物才能夠進行認識活動呢?他(它)們究竟具備了哪些條件和基礎,才使得他(它)們具有了認識的功能?或者說他(它)們究竟具備了哪些不同尋常的結構,才使得他(它)們具有了認識的功能呢?這就是「認識的結構」需要回答的問題。
「知識認識論」認為,認識確實具有結構基礎,認識的結構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大腦神經結構。這是產生認識功能的結構基礎,也是形成認識的最基本條件。認識活動就是大腦神經結構進行的,如果沒有這個高級而又複雜的大腦神經結構,不僅認識不可能發生,即使發生也無法正常地進行。所以對於認識而言,大腦神經結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硬體。
二是心理結構。所謂「心理結構」就是大腦神經結構進行認識活動時所依據的範本、程序、方法和規則,這是認識結構中的「軟體」。「軟體」是一個計算機名詞,所謂軟體是指,與計算機系統操作有關的計算機程序、規程、規則,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檔及數據。人腦與電腦有許多相似之處,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大腦神經結構的運行和操作同樣也需要依據一定的程序、規程和規則,同樣也需要一些文件、文檔及數據。這就是說,人的認識過程不僅需要大腦神經結構這個硬體,而且還需要心理結構這個軟體,假若沒有這個軟體,那麼大腦神經結構就無法正常地運行,認識活動也無法操作,所以心理結構也非常重要。
五、認識的機制
有了認識的對象,也具備了認識的結構,那麼,大腦又是如何進行認識的呢?認識的過程和機制又是什麼呢?大腦是如何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形成知識的呢?這些問題是認識論中最核心的問題,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假如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那麼,我們就有可能進一步揭示認識的奧秘。
我們在第三節「認識的對象」中指出,認識的對象有兩種:客觀對象與主觀對象。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以認識客觀對象為例來說明認識的過程與機制。大腦對客觀對象的認識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客觀對象的信息傳入大腦並形成感覺的階段。
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人生存於世界之中,生存於萬事萬物之中,人與外部事物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繫與相互作用,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聯繫與相互作用就是信息。從信息科學的角度看,人與外部事物的關係就是信宿與信源的關係,外部事物這些信源通過聲、光、熱、化學等各種信號發出自己的信息,而信宿——人則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接受這些信息並把它們傳入大腦。大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活動解讀並表徵這些信息,並形成感覺,由於感覺是外部事物的表徵,所以感覺中就蘊涵了外部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氣味、味道、硬度、冷熱等信息。由於感覺是外部事物的表徵,由於感覺中蘊涵著外部事物的信息,於是感覺就成了大腦認識的對象,就成了大腦神經結構需要加工處理的「材料」。
外部事物的信息通過感覺器官傳入大腦,大腦必須把這些信息轉化成感覺,然後它們才有可能成為認識的對象。假若傳入大腦的是一大堆凌亂的信息碎片,假如腦中沒有外部事物的「象」,大腦對其一無所知,它們又怎麼可能成為大腦的認識對象呢?如果沒有對象,認識自然也就無法進行,所以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轉化成感覺,是認識外部事物或客觀對象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這就是認識的第一個階段——感覺階段,或者說感性認識階段。
例如我們在田野看到一棵蘋果樹,樹上結滿了紅紅、圓圓的蘋果,它們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這時蘋果的信息就會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眼和鼻等傳入大腦,大腦對傳入信息進行解讀並把它們合成一幅圖象,這個圖象就是大腦對外部事物——蘋果的表徵,就是大腦對外部事物的感覺。由於這個感覺中包含著蘋果的信息,於是這個「感覺的蘋果」就成了大腦認識的對象,就成了大腦神經結構需要加工和處理的「材料」。
通過感性認識,大腦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這就是認識對象的確定,大腦已經感覺到認識對象是什麼。然而這還很不夠,腦還需要對認識對象有一個更為完整、深入的認識,於是認識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大腦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階段。
在認識的第一個階段,大腦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轉化成圖象等,雖然圖象是生動具體的,但它並不利於大腦進行更複雜的思維,於是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大腦又通過抽象的,也更為簡單的概念、語詞或符號來表徵人腦中的信息。例如在感性認識階段,大腦用生動具體的圖象來表徵蘋果,然而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大腦開始用簡單的「蘋果」這個語詞或概念來表達它。通過語詞、概念與符號,大腦對信息的表達越來越簡單,操作也越來越方便,這樣大腦不僅可以進行抽象的思維,而且思維的功能和效率也大大提高。這是認識過程中一次重要的轉折與飛躍,即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折與飛躍。
認識進入了理性階段,那大腦又是如何認識客觀對象的呢?又是如何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呢?我們在第四節「認識的結構」中已指出,大腦神經結構是根據心理結構即「軟體」加工處理對象信息的,那麼,這個「軟體」究竟是什麼呢?或者說大腦究竟是根據什麼範本、程序或規則進行認識的呢?由於該問題是認識論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所以哲學家們曾提出過種種假設,例如柏拉圖認為是「理念」,笛卡兒認為是「天賦觀念」, 洛克認為是「經驗」,而康德則認為是「先天綜合判斷」,雖然這些假設都有一定的價值,但由於它們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並未能對認識結構中的「軟體」問題做出滿意的解釋。[6]那麼,認識結構中的這個「軟體」究竟是什麼呢?作者經過多年思考和探索發現,這個認識結構中的「軟體」其實就是知識,也就是說,人的大腦神經結構是根據知識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是根據知識認識客觀對象的。當然不僅是客觀對象,主觀對象同樣也是通過知識進行認識的。
我們說知識是認識結構中的「軟體」,那知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先驗論認為,人腦中存在著「天賦觀念」,那這些知識是來自於先天嗎?作者在《傳統認識理論評析》一文中進行過探討,人腦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天賦觀念」,知識也不是來自於先天,而是來自後天的學習和實踐。人類是一個智慧動物,人的智慧大部分來自學習和實踐。從幼年到老年,人一直在不停地學習和實踐之中,通過學習,人繼承了人類世世代代積累的知識;通過生存活動和相互學習,人又獲得了大量實踐知識。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人腦中積累、存儲了大量的信息、經驗和知識,這些信息、經驗和知識匯聚起來,經過篩選、組織和升華,結果在人腦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知識倉庫——「知識庫」。而「知識庫」中所存儲的信息、經驗和知識就是大腦進行認識的「軟體」,就是大腦加工處理對象信息的依據。由於人腦中的信息、經驗等大都被整合到知識的體系之中,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知識就是認識的「軟體」,或者更確切地說,知識就是認識的模本。
什麼是「模本」?「模本」是作者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該詞的原義是指習字學畫時供臨摹用的底本,而這裡指的則是人腦在進行認識活動時所依據的範本、方法和規則。人腦的認識活動並不是天馬行空、肆意而為的,它必須遵循、依據一定的範本、方法和規則,而這個範本、方法和規則就是知識,也就是說,認識的模本就是人腦中存儲的知識。
哲學家和心理學們對這個問題也有所認識,例如海德格爾就曾指出,每個人都存在於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都處於「前理解」的存在狀態,他總要在「前見」、「前有」、「前設」之前提下進行理解活動。[7]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發生認識論」,他認為個體在進行某一具體認識時,他的人格中已先有一種格局(當然這種格局也是逐步形成的)。個體把外界的信號刺激納入格局之內,就好象消化系統將營養物質吸收一樣,這個過程稱為「同化」。 [8]《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一書也認為,認識是人對外部事物的能動的反映,是主體用現有的認識結構去「同化」外部事物的過程。[9] 這些哲學家和心理學都認識到,人腦中確實存在著一種「前理解」狀態、「格局」或「現有的認識結構」,然而遺憾的是,他們都未能明確地指出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東西。
「知識認識論」就明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些所謂的「前理解」狀態、「格局」或「現有的認識結構」等,其實就是人腦中存儲的知識,這些知識就是認識的「軟體」和模本。知識是認識的模本,大腦在認識過程中就是依據知識這個模本進行認識的。那麼,知識為什麼能夠充當認識的模本呢?作者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人類的知識體系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信息和內容,所以它完全可以充當認識的模本。人類是智慧生物,非常重視知識的積累與傳承,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與傳承,人類的知識體系已經成為一個浩若煙海的巨系統,這個巨系統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信息和內容。正是由於人類的知識體系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和內容,所以它完全可以充當認識的模本。一個人腦中存儲的知識可能是有限的,但他可以進入人類總的知識體系中去學習、查找合適的模本,所以對於認識而言,知識絕對是一個最好的模本。
其二,更為重要的是,知識中還包含著認識的方法、程序和規則,所以知識是認識必不可少的模本。我們在前面說過,人腦的認識活動並不是天馬行空、肆意而為的,它必須要依據一定的方法、程序和規則,而知識就是大腦根據這些方法、程序和規則產生的,也是根據這些方法、程序和規則組織起來的,所以在知識中就包含著認識的方法、程序與規則。人的認識活動必須依據一定的方法、程序與規則,離開了這些方法、程序與規則,大腦就無法進行認識活動,無法對對象的信息進行加工與處理。正是由於知識中包含著認識活動所必需的方法、程序與規則,所以知識就成了認識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模本。
其三,知識具有合理性與可靠性,所以知識是一種較為可靠的模本。在認識的過程中,模本的合理性與可靠性也十分重要,假若用虛假的、錯誤的信息或經驗作為模本,那必然會產生虛假的、錯誤的認識。例如小學生們在識字的時候,如果他們使用的教科書和字典本身就是錯誤的,那麼可想而知,他們對「字」的認識也一定是錯誤的。作者在《究竟什麼是知識》一文中對知識進行過定義:所謂知識就是大腦通過認識所產生的一種觀念,這種觀念能夠對認識對象做出比較合理、可靠的解釋。[10] 在形成知識的過程中,那些虛假的、錯誤的、不合理的以及不可靠的信息和經驗大多被篩選下去了,所以相對而言,知識是比較合理、可靠的。正是由於知識具有合理性與可靠性,所以知識是一種比較可靠的模本。
通過以上探討可以看出,知識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和內容,知識中包含著認識活動所必需的方法、程序與規則,知識具有合理性與可靠性,所以可以說知識就是認識的「百科全書」,就是認識的最佳模本。
大腦是依據知識模本進行認識的,那麼,大腦又是如何通過知識模本去認識對象信息的呢?又是如何通過知識模本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呢?我們在前面說過,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大腦是通過抽象的概念、語詞或符號表達信息的,那麼可想而知,人腦中的知識也必然是通過概念、語詞或符號表達的。表達知識的基本單元是概念,概念與概念的組合構成了判斷,而推理與論證又是由判斷組成的,所以人腦中的知識是按照思維和邏輯的程序與規則組織起來的。既然知識是按照思維與邏輯的程序和規則組織起來的,那麼在認識過程中,大腦就可以以知識為模本,對感覺「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並形成概念、推理與判斷,對對象進行理性的認識。
我們還以蘋果為例,在認識的第一階段,大腦感覺到了認識的對象——蘋果,那麼,蘋果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它有什麼用處?它與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大腦要對蘋果進行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雖然人類的老祖先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曾大費周折,但現代人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卻是輕而易舉的,因為在人類的知識中早就有明確的答案。只要通過水果知識這個模本,人很容易就能夠認識這些問題——蘋果是一種很好的水果,脆甜可口,既能止渴,又能充饑,可以充當人類的食品。如果有人不相信這些知識,那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去驗證,例如他可以親口嘗一嘗,感覺一下蘋果的滋味,體會一下蘋果的作用。通過實踐驗證,他會認識到人類關於蘋果的知識是可靠的。
蘋果是一種很好的水果,那我們就經常食用吧,於是我們到超市買了5 公斤蘋果。這時我們又遇到了一個需要認識的問題,假如每公斤蘋果的價格是12.8元,那麼我們應該付多少錢呢?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會用乘法表進行計算,這個乘法表就是我們在進行計算時所依據的模本,根據模本,我們很快就算出了需付的錢數,12.8元 * 5公斤 = 64 元。那麼,這個計算的模本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模本就來自我們在小學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這些數學知識通過學習和記憶存儲在我們大腦的「知識庫」中,當我們進行計算時,這些數學知識就成了模本。不僅是計算,人類所有的認識活動都是根據腦中存儲的知識模本進行的。例如遇到了健康問題,人們就會通過醫學知識模本去認識;遇到了法律糾紛,人們就會通過法律知識模本去認識;遇到了科學問題,人們就會通過科學知識模本去認識;遇到了日常生活問題,人們就會通過生活知識模本去認識。……
有的朋友可能會提出疑問,如果認識都是依據知識模本進行的,那認識豈不成了一個反覆重複的過程?新知識又怎麼可能產生呢?雖然認識確實是依據知識模本進行的,但並不是說大腦的認識活動就是蕭規曹隨、一成不變的,因為在認識過程中,人或者說大腦還要對對象進行新的認識,還要探索未知的領域,還要進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並不斷產生新的知識,所以認識決不可能是一成不變、反覆重複的。例如人類對蘋果的認識就是如此,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蘋果就是一種供人們食用的水果,然而,營養學家和醫學家們對蘋果的成分和功能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蘋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多酚、黃酮類物質以及植物纖維等,這些成分不僅能提供人所需的各種維生素,而且還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清除人體中的「垃圾」,對人的健康很有好處。通過這些研究,人類對蘋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也產生了新的知識,所以認識不可能是重複。
有的朋友可能會提出另一個疑問,認識需要依據知識模本,假如沒有現成的知識模本,那認識又將如何進行呢?雖然人類的知識是一部「百科全書」,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更是複雜萬分,所以沒有現成知識模本的情況確實會出現,那這時認識又將如何進行呢?「知識認識論」認為,假若沒有現成的知識模本,人或者說大腦還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模本,通過聯想、假設或預測的方法對未知領域進行思考與探索,所以大腦的認識活動照樣可以進行。例如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在沒有現成知識模本的情況下完成的。無數事實證明,人的大腦具有非凡的認識能力,它能夠依據有限的知識模本去破解複雜的未知之謎。
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大腦以知識為模本,對感覺「材料」進行了分析、綜合、推理與判斷,最後對客觀對象——蘋果的本質、屬性、功能以及價值等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認識。
第三階段,對認識對象做出解釋,並將有價值的觀念升華為知識,存入「知識庫」中。
在認識的第二個階段,大腦對感覺「材料」進行了加工與處理,對客觀對象進行了理性認識。經過感性、理性兩個階段的認識,大腦對客觀對象的本質、屬性以及規律等都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這時大腦會對認識對象做出結論,例如做出某種判斷,或者形成某種見解、看法或觀點等。通過這些結論、判斷、見解、看法或觀點等,大腦對認識對象做出了解釋,這些解釋是認識的結果,也是大腦認識活動的產物。
那麼,這些產物又是一些什麼東西呢?作者在《究竟什麼是知識》一文中進行過探討,大腦認識活動的產物其實就是觀念。[11]也就是說,大腦對認識對象所做出的種種解釋,例如判斷、結論、見解、看法或觀點等,都是以觀念的方式存在於腦中,或者說大腦就是通過觀念來表達這些解釋或認識的。通過認識活動,大腦產生出了觀念,然而,並非所有的觀念都是合理、可靠的,也有一部分觀念是不合理、不可靠的,甚至是虛假、錯誤或荒謬的,所以在認識的第三個階段,就需要對認識的結果進行檢驗、驗證和篩選,以便刪除那些不合理、不可靠或虛假、錯誤、荒謬的觀念,並把那些合理的、可靠的觀念保存下來。
作者在《究竟什麼是知識》一文中還進行過探討,知識就是能夠對認識對象做出合理、可靠解釋的觀念,這就是說,通過對認識結果的檢驗、驗證和篩選,保留下來的那些觀念就是知識,或者說新的知識。通過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大腦產生出了新的知識,新知識產生之後,大腦會把它們存儲到「知識庫」中,納入人的知識體系。人腦的「知識庫」不斷得到充實,這為以後的認識奠定了基礎。通過人的認識活動,還有可能產生一些特別有價值的知識,這些知識還有可能被納入到人類總的知識體系之中,成為全人類的知識成果。
通過新知識,認識主體對對象有了新的認識,由原來的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由知之較「淺」到知之較「深」。通過不斷地認識,人不斷地獲得新知識,人對客觀對象也有了更廣泛、更深入的認識。例如我們對蘋果的認識就是如此,原來我們對它一無所知,通過認識,我們對蘋果的本質、屬性、價值以及規律等都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認識,我們知道蘋果是一種可口的水果,它不僅可以作為人類的食品,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利於人的健康。當然不僅僅是蘋果,幾乎所有的客觀對象都有可能被人類認識,即使那些科學之謎和未知領域,人類也有可能破解它們的秘密。
上面我們所探討的是大腦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大腦對主觀對象的認識稍有不同,因為主觀對象的信息就在人體內部,所以不需要從外部傳遞信息。雖然如此,但大腦對主觀對象的認識同樣也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認識的過程與機制也大同小異。由於篇幅的限制,這裡就不再詳述了。
六、認識的本質
通過對認識的定義、發生、對象、結構以及機制的探討,我們就有可能對認識的本質有一個深入的認識,那麼,認識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人類認識的過程,其實就是大腦神經結構用存儲的知識作為模本,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併產生新知識的過程。
通過對對象信息的加工與處理,大腦產生出新的知識,這些新知識又被納入到大腦的「知識庫」中,成為新的認識活動的基礎與模本。新的認識活動又產生出更新的知識,這些更新的知識同樣也被納入到「知識庫」中,成為後來認識活動的基礎與模本。通過知識產生出新知識,再通過新知識產生出更新的知識,人腦中的知識不斷地增加,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入。
「知識認識論」認為,人類的認識其實就是通過知識認識對象,通過認識對象產生新的知識,然後再通過新知識認識新的對象,互相促進,以至無窮。這不僅是人類認識的本質,也是「知識認識論」的核心思想。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知識認識模式是人腦的主要認識模式,但由於個體的差異以及大腦神經結構的複雜性,所以認識的模式不可能是單一的,人腦中還存在著其他的認識模式,例如經驗模式、直覺模式、天才模式、潛意識模式以及病態模式等,這些模式也應該納入認識論的研究範疇。
七、認識的發展
我們在第二節曾探討過認識的發生,那麼,認識發生之後又會如何發展呢?這就是我們在本節所探討的問題。
我們在第一節定義「認識」時就曾指出,認識是大腦的一種高級功能,伴隨著人的生命歷程,認識也進入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人會發生許多變化,那麼毫無疑問,人的認識功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那麼,認識功能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它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為了對認識功能變化的原因做出解釋,我們需要了解功能與結構的關係。那麼,功能與結構又有什麼關係呢?所謂功能其實就是結構所具有的屬性、能力與作用,結構是功能的基礎,結構產生功能,什麼樣的結構就會產生出什麼樣的功能。人的認識功能之所以會發生變化,根本原因就在於認識結構,是認識結構的改變導致了認識功能的變化。我們在第四節曾討論過「認識的結構」——大腦神經結構與心理結構,認識就是這兩種結構所產生的一種高級功能。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大腦中的認識結構會發生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心理結構或知識結構的變化。
我們在第一節定義「認識」時就曾指出,認識就是大腦對認識對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形成知識的過程,這就是說,每一次認識活動都有可能產生出新的知識,當認識活動長期、反覆地進行的時候,大腦就會產生出大量的知識。我們在第五節「認識的機制」中也曾指出,當知識產生之後,大腦會把它們存儲到「知識庫」中,納入人的知識體系。這就是說,通過長期、反覆的認識活動,大腦的「知識庫」中存儲的知識會越來越多,「知識庫」的庫容會變得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在長期、反覆的認識活動中,大腦還會對存儲的知識進行反思和比較,並對其進行檢驗、驗證、甄別和篩選。通過檢驗、驗證、甄別和篩選,大腦會刪除那些錯誤的、虛假的或荒謬的知識,會對那些存在著缺陷和不足的知識進行修正與彌補,這樣保留在「知識庫」中的知識就會更加可靠、更有價值,而心理結構或知識結構也會越來越優化。
第二,大腦神經結構的變化。
長期、反覆的認識活動不僅會優化人腦中的知識結構,而且還會對大腦神經結構產生顯著的影響。在正常的情況下,長期的認識活動會提高神經結構的有序性,促使神經結構變得越來越發達。例如科學家曾應用腦圖像對具有高度技巧的鋼琴演奏家的腦結構進行觀察,發現他們腦中對鋼琴聲音的聽覺代表區,比一般鋼琴演奏者的聽覺代表區大25%,而增加的程度與練琴年限相關。[12]
通過長期、反覆的認識活動,認識結構——大腦神經結構和知識結構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認識結構是認識功能的基礎,隨著認識結構的發展與優化,那麼,人的認識功能也必然會越來越發展,越來越強大。優化的認識結構促進了認識功能的發展,而認識功能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認識結構更加優化,二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所以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人的認識功能在不斷地發展之中。然而,個體認識的發展並不是一條無限向上的直線,伴隨著生命的過程,一個人一生的認識發展軌跡很像一條漫長的拋物線,有起點,有高峰,也有衰落和終結。一個人的認識活動終結了,新的主體又會開始了新的認識歷程,所以人類的認識將會持續地進行下去,而人類的認識能力也會越來越發展、越來越提高。
八、對相關問題的解釋
(1)理性從何而來?
我們在第五節「認識的機制」中曾討論過認識的理性階段,理性認識無疑是整個認識活動的關鍵,如果沒有理性認識,大腦很難產生出合理、可靠以及系統的知識。不少哲學家都很重視理性的作用,例如唯理論就認為,只有理性才是最可靠的,他們把理性看成知識的源泉。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凡是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張把理性作為衡量一切現存事物的唯一標準。黑格爾也認為,理性是最完全的認識能力,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只有理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
理性如此重要,那麼究竟什麼是理性呢?或者說理性的定義是什麼呢?《外國哲學大辭典》的定義是:「指長期所認為的作為人的特徵的推出邏輯結論的能力」[13] 理性認識是「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經過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邏輯活動,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的過程,使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繫、本質和規律。」[14] 《辭海》的定義比較簡潔:「一般指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或能力」[15]這些定義都是正確的,但也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未能一針見血、一語道破,總有一點隔著窗戶紙的感覺。作者認為,由於理性認識的實質就是抽象的邏輯思維,所以作者為理性擬定了一個更為確切的定義:
所謂理性就是大腦進行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
這個定義是從認識論的角度擬定的,這裡所說的「理性」是指大腦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能力。在不同的地方,人們也賦予理性不同的含義,例如有些學者認為,理性還常常被看作是人獨有的用來調節和控制人的慾望和行為的一種精神力量。[16]其實這種「精神力量」仍然是來自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在第五節「認識的機制」中還討論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通過生動直觀的圖象來表徵對象的,所以感性認識中少有抽象的邏輯思維,這是感性與理性最大的不同。理性認識是一種高級思維方式,但也存在非理性思維,例如有的人在做出判斷、結論或決定之前,他們的大腦並不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推理等邏輯思維活動,他們所做出的判斷、結論或決定完全是根據自己的感覺或直覺,甚至是情緒做出的。
理性是大腦的高級思維方式,那麼,理性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哲學家們對理性的來源也做出了不同解釋,例如康德認為理性來自先驗,即「先驗理性」;一些「實踐論」者認為,理性來自實踐,即「實踐理性」。「知識認識論」對理性的來源問題做出了新的解釋,人的理性既不是來自先驗,也不是來自實踐,而是來自知識,是知識造就了理性,所以正確的答案是「知識理性」。
我們為什麼說理性來自知識呢?理由是:
第一,理性源於知識。
我們在第五節「認識的機制」中進行過探討,理性認識是整個認識過程的關鍵,正是通過理性認識,大腦才產生出了合理、可靠的知識,所以知識「先天」地就具有理性的稟賦。我們在第五節還曾進行過探討,大腦在進行認識的時候,認識的模本就是知識,由於知識具有理性的稟賦,所以大腦的認識活動自然會按照理性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理性來自知識。
第二,知識導致理性。
更為重要的是,人腦中的知識是按照邏輯規則組織起來的,知識模本也可以說是一種邏輯模本。既然大腦的認識活動以知識為模本,那麼,大腦的認識活動就必然會按照邏輯規則進行,這就是說,知識導致了理性。
第三,知識造就理性。
人原本並沒有理性能力,通過知識的學習才逐步掌握、具備了理性的能力。例如一個兒童,由於缺乏知識的學習,他不會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所以兒童尚不具備理性。但是,隨著長期、系統的學習,他學會了抽象邏輯思維,掌握並具備了理性的能力。在大多數時候,理性往往與知識成正比,即知識越多理性越強。有些人不學習知識,或者很少學習知識,這些人大都缺乏理性的能力,他們所做出的判斷、結論或決定,大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或直覺,甚至是情緒做出的。例如《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他的許多判斷、結論或決定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或直覺,甚至是情緒做出的,所以這個黑旋風鬧出了許多笑話,做了許多不理性的事情。李逵之所以會鬧出那麼多笑話,做了那麼多不理性的事情,原因就是因為他缺乏知識,不具備理性能力。所以大量的事實證明,知識造就了理性,理性來源於知識。
(2)個體的感覺經驗如何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
「經驗論」一直面臨著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憑藉個體的經驗,如何能夠獲得超個體經驗的普遍必然性知識呢?從培根開始,經驗論者就試圖找出通過經驗歸納得出普遍必然性原理的方法,培根、穆爾等還設計了十分精緻的歸納法,但是,這些努力始終不能邏輯自洽地證明普遍必然性之源,這個問題無疑是經驗論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什麼是普遍必然性呢?李澤厚先生在《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一書中做出了解釋,所謂普遍必然性是指,能夠適用於一切經驗對象,對所有的對象都是同一的;或者說這種知識能夠適用於一切場所、一切對象、一切經驗,放之四海而皆準。例如7+ 5 = 12,因為它對所有的對象都是同一的,所以它就是普遍必然性知識。[17]了解了普遍必然性的含義,那麼,這種普遍必然性的知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經驗論認為知識來自經驗,但它又無法說明孤立的個體何以可能獲得超個體經驗的普遍必然性知識,因為個體的經驗不一定適用一切經驗對象,也不一定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康德對普遍必然性知識的來源做出了解釋,他認為經驗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普遍必然性只能由我們的心靈方式來提供,正是由於人類心靈的先驗架構——「先天綜合判斷」對感性材料進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知識才能夠形成。康德的解釋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兩個問題:
其一,康德說由於人類心靈的先驗架構——「先天綜合判斷」對感性材料進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知識才能夠形成,但是,這種「人類心靈的先驗架構——先天綜合判斷」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康德始終未能做出解釋。[18]
其二,康德認為,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是知識可靠性的來源,由於這種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於經驗材料,所以雜亂的印象與觀念就能夠變成普遍必然性的知識。只要經過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的加工,雜亂的印象與觀念真的就可以變成普遍必然性的知識嗎?例如「五八年大躍進」中大肆吹噓的「畝產萬斤糧」、「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這些虛假、錯誤的觀念經過「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的加工,也能成為普遍必然性知識嗎?
「知識認識論」認為,知識之所以能夠具有普遍必然性,並不是因為它被「先天綜合判斷」整理,而是因為它對認識對象做出了合理、可靠的解釋,是因為它正確地表徵了認識對象,或者說因為它是正確的。由於是正確的知識,所以它對所有的對象都是同一的,具有對任何認識主體皆為有效的普遍性;由於是正確的知識,所以它是確定不移的,具有必然性。知識之所以具有普遍必然性,正是因為它的正確性,而那些虛假的、錯誤的以及荒謬的「知識」就很難具有普遍必然性。
「知識認識論」認為,知識之所以會具有普遍必然性,是因為它的正確性,所以普遍必然性的根本原因就在知識自身,而不在於被「先天綜合判斷」整理。那麼,這種正確的知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在第五節「認識的機制」中已經進行過探討,正確的知識大都起源於個體的感覺經驗,也就是說,個體的感覺經驗有可能變成正確的知識,或者說普遍必然性知識。那麼,個體的感覺經驗又是如何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的呢?「知識認識論」認為,這種演變並非像康德說得那麼簡單、輕鬆,從感覺經驗到普遍必然性知識需要經過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感覺經驗變成理性知識。
我們在第五節「認識的機制」中進行過探討,感覺經驗形成之後,大腦還要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與處理,那麼,大腦究竟是通過什麼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呢?「知識認識論」認為,加工處理感性材料的並不是康德所說的人類心靈的先驗架構——「先天綜合判斷」,而是人腦中的心理結構即「知識模本」,這就是說,大腦神經結構以腦中存儲的知識作為模本,對個體的感覺經驗進行加工與處理,然後把感覺經驗變成理性知識。
第二個環節,理性知識經過檢驗、驗證和篩選,再變成合理、可靠的知識。
通過第一個環節的工作,大腦把感覺經驗變成了理性知識,然而,並非所有的理性知識都是合理、可靠的知識,所以大腦還需要對理性知識進行檢驗、驗證和篩選。通過檢驗、驗證和篩選,大腦把那些不合理、不可靠,甚至是虛假的、錯誤的以及荒謬的知識篩選出去,把那些合理、可靠的知識保留下來。
第三個環節,個體知識的公布,再經過他人的檢驗、驗證和篩選,進一步確定知識的合理性與可靠性。
通過第二個環節的工作,大腦把那些合理、可靠的知識保留下來,然後認識主體又通過文字、聲音、圖象等方式把這些知識公之於眾,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具有豐富知識的專家、學者再次進行檢驗、驗證和評論。經過他人的檢驗、驗證和評論,認識主體對自己的知識進行反思和修改,修正錯誤,彌補不足,使知識變得更加合理、可靠,或者說更加正確。
第四個環節,個體的知識被納入人類知識體系中,通過主體之間的交流,最後個體的感覺經驗變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識。
通過前三個環節的工作,個體的感覺經驗變成了正確的知識,這些正確的知識又被整合到人類總的知識體系之中,於是個體的知識就被人類知識體系「同化」,變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個體的知識納入人類知識體系後,通過主體之間的交流,這些知識就能夠被其他主體了解和掌握。由於人類的知識體系屬於全人類所有,又由於人類都是以該知識體系作為認識的模本,所以它能夠適用於一切場所、一切對象、一切經驗,對任何認識主體皆為有效,於是個體的感覺經驗就變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識。
通過四個環節,個體的感覺經驗變成了正確的知識,正確的知識又被整合到人類總的知識體系之中,這時個體的知識就變成了人類共同的知識,於是個別就變成了普遍;通過四個環節,個體的感覺經驗變成了正確的知識,由於正確的知識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是確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於是它就具有了必然性。這就是說,通過四個環節,個體的感覺經驗就有可能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
我們以基因學說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最早發現基因的是十九世紀的民間科學家孟德爾,從1854年到1865年間,孟德爾對豌豆的遺傳性狀進行了長期探索,他發現豌豆的很多性狀能夠有規律地傳給下一代,他猜想很可能有一種東西控制著遺傳過程,他把這種東西叫做「遺傳因子」。這可能是人類對基因最早、最明確的猜想,也是孟德爾個人的感覺經驗,後來這個感覺經驗變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識。那麼,孟德爾個人的感覺經驗又是如何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的呢?為了把自己的猜想和發現公之於眾,1866年,孟德爾的《植物雜交實驗》一文發表在奧地利一個地方「自然歷史學會」的會議錄上,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檢驗和驗證,孟德爾的感覺經驗被證實,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生命科學理論——基因學說。後來基因學說被納入到人類的知識體系之中,於是孟德爾個人的感覺經驗也隨之變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識。
通過孟德爾的例子可以看出,個體的感覺經驗確實能夠變成超個體經驗的普遍必然性知識,那麼,經驗論哲學家們為什麼一直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沒有發現個體感覺經驗演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的真實路徑,他們一直把希望寄託于歸納法,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這是一條幾乎沒有終點的漫漫長路。
個體的感覺經驗確實能夠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但需要指出的是,並非所有的個體感覺經驗都能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例如那些虛假的、錯誤的和荒謬的個體感覺經驗就不可能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
(3)數學和邏輯來自哪裡?
經驗論認為,所有的知識都來源於經驗,但邏輯真理和數學原則除外。如果說數學和邏輯不是來源於經驗,那麼,它們又來自哪裡呢?
我們首先探討數學的來源,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與數量關係的學科,康德認為數學是「先天綜合判斷」,所以數學來自「先驗」。[19]以羅素為代表的邏輯主義對康德的觀點提出了激烈的批評,他們否認數學的本性是「先天綜合」。而李澤厚先生則認為,數學是對人類勞動操作(實踐)的反映,所以數學來源於實踐。[20]關於數學的來源,哲學家們見仁見智,一直沒有一個肯定的結論。
「知識認識論」認為,在人類的生存過程中,人必須要與世界上的各種事物發生聯繫與相互作用,這時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就會被人感覺,所以數學最早起源於人類對「數」和空間形式的感覺經驗。關於「數」和空間形式的感覺經驗產生之後,大腦又通過理性認識對這些感覺材料進行整合與處理,例如對其進行抽象和歸納,於是這些感覺經驗就變成了理性知識。這些理性知識再經過數學家們的提煉、綜合、升華與拓展,結果就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數學。
「知識認識論」認為,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數學知識既不來源於「先驗」,也不純粹來源於實踐,而是來源於感覺經驗與理性的相互作用,來源於理性對事物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抽象、綜合、升華與建構。
下面我們再探討邏輯的來源,所謂邏輯就是思維的規律,而邏輯學就是關於思維規律的學說。狹義的邏輯是指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亞里士多德是邏輯學的奠基人,他在《工具論》一書中對邏輯的各個方面,如概念、判斷和推理、證明以及邏輯謬誤等都作了系統的論述。此外,他在《形而上學》一書中還提出了矛盾律和排中律,並進行了比較詳盡的討論。[21] 邏輯就是思維的規律,那麼,邏輯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知識認識論」認為,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邏輯來源於理性思維,來源於認識主體對思維規則的反思與把握。我們在前面對理性進行過定義,所謂理性就是指大腦進行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由於理性思維是抽象的、靈活的和自由的,所以理性思維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否則就會出現思維的混亂與錯誤,例如認識對象的模糊、概念的歧義,甚至出現矛盾、虛假與荒謬。為了避免思維的混亂與錯誤,保證思維的確定性,保證大腦正確、有效地思維,很有必要制定思維的規則,而這些規則就是邏輯。這就是說,邏輯來源於理性思維,來源於認識主體對思維規則的反思與把握。
九、「知識認識論」與傳統認識理論的不同
「知識認識論」是一個新的認識理論,它吸取、綜合了傳統認識理論的長處,但又與其不同。那麼,「知識認識論」與傳統認識理論又有哪些不同呢?
我們首先討論「知識認識論」與「先驗論」的不同。先驗論認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自於先天,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經驗中習得的。如笛卡兒就認為,人腦中先天具有一些普遍必然的觀念,人可以從這些清晰的、不證自明的概念、公理出發,經過理性演繹推論出真理性的知識。也就是說,人的認識能力來自先天,而人腦正是通過「天賦觀念」進行認識的。
「知識認識論」認為,人腦中不存在所謂的「天賦觀念」,大腦也無法通過「天賦觀念」進行認識活動,所以人的認識能力不可能來自先天。「知識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自認識結構,認識結構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大腦神經結構,這是產生認識功能的結構基礎,也是形成認識的最基本條件;二是心理結構,即人通過學習和實踐在腦中所形成的「知識庫」,「知識庫」中存儲的知識就是大腦進行認識的模本,而大腦就是依據知識模本進行認識活動的。那麼,人的認識能力究竟是來自先天,還是後天呢?「知識認識論」認為,由於大腦神經結構來自於遺傳,所以人的認識能力確實具有先天的條件和基礎;但認識的心理結構即知識模本,卻來自後天的學習和實踐。由於人的大腦就是依據知識模本進行認識活動的,所以人的認識能力主要還是來自於後天。
我們再討論「知識認識論」與「經驗論」的不同。「經驗論」認為,人腦中所有的觀念都是從經驗中得來的,腦就是通過後天的經驗進行認識的,人的認識能力來自於後天。除了某些邏輯真理和數學原則之外,所有的知識都來源於經驗。
「知識認識論」與「經驗論」也存在諸多不同,這些不同是:
第一,「經驗論」認為,「人腦中所有的觀念都是從經驗中得來的」,「知識認識論」認為這個論斷不夠全面。雖然經驗確實能夠產生出觀念,但人腦中的觀念並非都是從經驗中得來的,因為理性認識以及大腦的其他過程同樣也能產生出觀念。
第二,「經驗論」認為,「腦就是通過後天的經驗進行認識的」,「知識認識論」認為這個論斷也不夠全面。腦確實能夠通過經驗進行認識,但僅僅憑藉感覺經驗不一定能夠獲得合理、可靠的知識,更不可能獲得普遍必然性知識。「知識認識論」認為,大腦認識所依據的模本主要是知識,知識中不僅包括感性知識,而且還包括理性知識,知識是二者的融合與升華,所以經驗不能代替知識。
第三,「經驗論」認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自於後天」,而「知識認識論」卻認為,雖然人的認識能力主要來自後天,但它也具有先天的條件和基礎,例如大腦神經結構就來自遺傳。假如沒有這個先天的條件和基礎,那麼,人不可能具有認識能力。
第四,經驗論一直無法解決這個難題:憑藉個體的感覺經驗,如何能夠獲得超個體經驗的普遍必然性知識?我們在前面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這說明「知識認識論」有可能解決這個難題。
第五,經驗論一直無法解決數學和邏輯的來源問題,我們在前面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這說明「知識認識論」有可能解決數學和邏輯的來源問題。
最後我們討論「知識認識論」與康德認識理論的不同。康德認為,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是知識可靠性的來源,由於這種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於經驗材料,才使知識有了可能。[22]認識就是先天的知性能力和認知形式,對後天從經驗中獲得的材料進行整理、加工的過程,或者說認識就是「先天」的能力整合「後天」的材料的過程。
「知識認識論」與康德認識理論也存在著諸多不同,主要的不同有三點:
第一,「認識模本」不同。
康德認為,認識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大腦中存在著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正是這種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於經驗材料,才使知識有了可能。假若按照「知識認識論」的「認識模本」理論,那就是說,認識的模本是「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而「知識認識論」卻認為,認識的模本並不是「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而是人腦中存儲的知識,大腦就是通過知識模本加工處理經驗材料的,也是通過知識模本產生新知識的。
此外康德還認為,這種「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來自「先驗「,而「知識認識論」卻認為,知識模本來自於後天的學習與實踐,來自於大腦的認識、記憶與組織。
康德的「認識模本」還存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他一直無法解釋這些「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究竟是從哪裡來的。而「知識認識論」能夠對「知識模本」的來源做出合理的解釋,這種解釋不僅能夠得到科學的支持,而且也能夠得到絕大多數人的理解與認同。
第二,認識機制不同。
康德認為,認識的機制就是先驗的時空直觀形式與12個知性範疇,對後天從經驗中獲得的材料進行整理、加工的過程,或者說就是「先天綜合判斷」的過程。而「知識認識論」卻認為,認識的機制就是大腦以存儲的知識作為模本,對感覺材料進行加工處理併產生新知識的過程。「知識認識論」還認為,康德所說的「先天綜合判斷」能力,其實並不是來自先天或「先驗「,而是來自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所以認識的機制並不是「先天綜合判斷」,而是「知識綜合判斷」。
第三,普遍必然性知識形成方式的不同。
康德認為,經驗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普遍必然性只能由我們的心靈方式來提供,正是由於人類心靈的先驗架構——「先天綜合判斷」對感性材料進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知識才能夠形成。而「知識認識論」卻認為,個體的感覺經驗也有可能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但需要經過四個環節的加工與處理,並被納入人類總的知識體系中,然後通過主體之間的交流,這樣個體的感覺經驗就有可能變成普遍必然性知識。
本文提出了一個新的認識理論——「知識認識論」,並通過「知識認識論」對認識的定義、發生、對象、結構、機制、本質以及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做出了新的解釋。由於篇幅的限制,本文只是一個簡要的大綱,許多問題未能深入討論。認識問題複雜而又深邃,作者冒昧提出一家之言,向專家學者和同仁們請教。若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教正!
2015年6 月9日於鄭州
【注釋】
[1][6]陳定學:《傳統認識理論評析》,見愛思想網—哲學—科學哲學。
[2][15] 夏征農主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466、1467頁。
[3]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頁。
[4] 盧家楣、魏慶安、李其維主編:《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頁。
[5] 陳定學:《從科學的角度看心物關係》,見愛思想網—哲學—科學哲學。
[7] 陳晏清等:《馬克思主義哲學高級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頁。
[8] [瑞士]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9] 肖前、黃楠森、陳晏清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497頁。
[10][11] 陳定學:《究竟什麼是知識》,見愛思想網—哲學—科學哲學。
[12] 黃秉憲:《腦的高級功能與神經網路》,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頁。
[13][14][22] 馮契、徐孝通主編:《外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742、116、279頁。
[16] 吳增基等:《理性精神的呼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頁。
[17] [19][20]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75、73、74、96頁。
[18] 張志偉 :《說不盡的康德哲學——兼論哲學史研究的幾個方法論問題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21] 金岳霖主編:《形式邏輯》,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9、310頁。
【作者簡介】陳定學(1947—),獨立學者,致力於大腦及精神研究數十年,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精神的革命》兩書。
作者陳定學
推薦閱讀:
※你必須要知道的南紅原石知識!
※中藥知識必學:谷精草
※知識:營改增涉及行業梳理
※佛教知識點
※史上最全的咖啡知識,你怎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