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情緒的關係是怎麼形成的?|以及給壓抑、易怒、怯場和敏感者的建議

加繆的《局外人》里默爾索說:「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也正是他始終信奉的這條人生哲學,導致了最終荒謬的結局——由於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哭泣,在一宗罪不至死的意外殺人案的審判中,默爾索被判了死刑。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那麼一個哭不出來、或者羞於哭泣的朋友。TA跟你痛訴革命家史,你明明感受到了其背後情緒涌動的能量,TA卻眼圈微紅、停頓兩秒,然後一切又恢復正常。我們問TA:「你還好嗎?想哭就哭出來吧。」TA會回答:「沒事,我習慣了。反正事情也已經過去了。」

「習慣不哭泣」是件很微妙的事。誰也不是全副武裝、百毒不侵地從娘胎里生出來,然後一路長大。我們與情緒的關係是個人經歷的產物。

從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開始,我們就持續地感受著情緒的衝擊。新的情緒進入我們體內,不斷地與舊情緒的記憶發生作用、相互交織,形成了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情緒組織。

◆我們情緒的成長史◆

1、出生伊始,周圍人的影響

放眼縱觀一生,我們每個人的出發點相同,遭遇情緒的機會也均等,結局卻大相徑庭:有人嚎啕大哭,有人默默垂淚。這些對情緒的不同處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形成於我們的自我構建過程中。當某種情緒突然降臨至孩子的身上,TA如何感受並表達它,並非僅僅取決於TA自己。周圍人,尤其是重要他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成長中,家庭情緒的主色調

我們在有意或無意的情況下,會與自身的情緒形成某種固定的關係模式,而這種模式首先取決於我們的父母和他們自己情緒的關係。

  • 在以情緒表達為恥的家庭里,孩子也很快學會關閉心門,熄滅自己靈魂的聲音,不去感受情緒,以避免表達的需要;

  • 或者某些悲觀的人有個樂觀的父親,但深入了解卻發現,他的父親已與抑鬱搏鬥多年。孩子是敏銳的,TA認同的總是成年人最真實的那一面,無論其上覆蓋了怎樣的面具。

  • 3、那些第一次,來自成年人的幫助

    第一次去幼兒園、第一次轉學、第一次考滿分或者第一次被羞辱、被排斥,在所有這些孩子學著認知情緒的過程中,無論TA感受到的是強烈的憤怒還是極大的快樂,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都會在內體膨脹發酵,像是會爆炸、會把他們吞沒。這時成年人的言語安撫會幫助孩子們馴服情緒,並把這種感受轉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從而避免焦慮。

    4、沒有什麼悲傷是可以被忽略的

    換保姆,分離,玩具被搶走,孩子的哭泣和悲傷總被當作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成年人總會低估孩子言語的價值,忽略他們情緒的重要性。「慢慢就習慣了」,「哭一哭就好了」背後的潛台詞是,TA那麼小,還不理解周圍發生的事,所以也不會像大人一樣感受痛苦。但其實,小孩子的悲傷是真實的。

    5、小情緒會長大

    有時候發生了某件不好的事,成年人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強烈的情緒困擾,會選擇把整件事情淡化或掩蓋。但其實他們錯了,孩子總能感受到一切。這種保護並不能阻止他們感受情緒,他們只是會不對成年人表達出來而已。

    如果媽媽不想讓孩子知道某事,孩子就不會告訴媽媽其實自己知道,因為TA會害怕媽媽因為自己的知道而傷心,甚至會生TA的氣。於是在孩子和TA的情緒之間,鴻溝出現了。隨著TA的成長,那些小情緒們也會慢慢長成TA終於無法理解、辨識與表達的大人的複雜情緒。

    ◆給極度壓抑者和超級敏感者的建議◆

    -極度壓抑者-

    無論是喜怒哀樂中的哪種,或者是焦慮、恐懼、嫉妒,總之你都把它們壓在心底,完全不表露。然而在這幅恪盡職守的面具下,是一張處處受自己強烈情感所累的面孔。

    解決辦法:

  • 讓行動說話

  • 在我們的交流中,90%以上的情感信息是靠表情和動作完成的,而非言語。微笑、抱臂或者皺眉比「親愛的」或長篇大論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如果你無法流淚,那就抱緊自己所愛的人。

  • 情緒不是危險,而是朋友

  • 開心的時候承認開心,難過的時候承認難過,沒什麼可丟臉的。情緒不是危險品,它是我們的朋友。

  • 寫寫日記吧

  • Dear dairy,這麼稱呼的時候,它就像是你的一個親人。你可以把自己的情感經歷、所喜所惡、壓力、渴望,通通寫進去。記錄的同時,你的情緒也可以重新活躍、得到再次加工。

  • 參與創造性的藝術活動

  • 藝術是一種感性的活動,無論戲劇、繪畫還是舞蹈,只要你參與其中,就能在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之間建立起新的關係。

    怯場者

    面試、演講,或是和戀人的第一次約會,越是重要的事情里,你越驚慌失措。對失敗的恐懼在心底壓倒了一切其他的聲音。

    解決辦法:

  • 追尋被深埋的經歷

  • 仔細地、有步驟地尋找,在你恐懼驚慌時,究竟是哪次糟糕的經歷出現在你眼前,讓你膽怯。那個威嚴的長者是否讓你想起了曾經嚴酷又刻薄的語文老師?每個緊張的場景背後都深埋著心理上未曾解決的經驗,這一切可能只是你生命前幾年裡被壓抑的情感的再次激活。

  • 放鬆,深呼吸

  • 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有節律地把吸氣縮短,呼氣放長。老生常談,但真的有效。

  • 啟用錨定策略

  • 緊張時,回想一下之前成功的經驗,那次你是多麼地堅定有力、舌燦蓮花……這能讓你克服對糟糕場景的幻想以及被放大的自我貶低,恢復愉快和自信。

  • 提前做足準備工作

  • 預想到儘可能多的可能性,並提前設計應對方案。

  • 注視對方的眉心

  • 在兩人談話(尤其是面試)中,這招很有效。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講的內容上,不用考慮對方眼神中的信息,而TA則會認為你正自信地直視著TA的目光。

    脾氣暴躁者

    生活里的每一件不順心的小事都好像給你的憤怒添了一把柴火,堵車、服務員的臭臉、同事的拖沓或者毛也不懂的老闆,最後你爆發了。自我控制能力不翼而飛,好鬥心理則像個無處不在的小人,煽風點火,然後支配你的行為。

    解決方法:

  • 避免積少成多

  • 當微小的憤怒和怨恨越積越多時,離大爆發也就不遠了。不管誰惹你,告訴TA,「你實在太過分了」,就能避免遷怒旁人,撒氣給無辜者。當然,如果對象、時間、地點以及方式都合適,即時發作也是OK的。

  • 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 說出自己的痛苦或者是自己的憤怒,而不是怪罪別人,有益於真正溝通和解決問題。比如告訴別人:「我在辦公室里遇到了一些大麻煩,我非常頭疼,完全筋疲力盡了!」

  • 減緩你的反應速度

  • 每次瀕臨爆發邊緣,深呼吸,憋氣兩秒,呼吸,再憋兩秒,再呼吸,不時閉上眼睛也能通過切斷影像減緩壓力。讓自己的反應慢一點,你大腦的理智區域便能掌管情況。

  • XYZ溝通法則

  • 要想中斷一場爭執,心理學家海穆·基諾特博士(有效溝通之父)發明的XYZ方法很管用:「當你做X的時候,我感到的是Y,而其實我想讓你做的是Z。」比如:「當你對我說我回來太晚的時候,我感到自責。我更喜歡你將我擁在懷裡,安慰我而不是責備我。」

  • 多說一句話

  • 在發怒之前,問別人:「我們這是怎麼了?」或者建議休戰:「我有些煩了,先休息一下吧。」

    超級敏感者

    能從別人口中誰誰漂亮的女朋友一路百轉千回地聯想到TA在嘲諷自己單身,或者嘲諷自己不夠美。對他人的議論和說法反應過度,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覺得與自己超級相關。

    解決方法:

  • 學會不以自我為中心

  • 太過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會讓你成為一個危險的自我中心主義者。這會讓你無法獨立,並時刻被身邊人牽著鼻子走。每個人天生都有共情能力,運用它好好想想:TA究竟想證明什麼?TA的感受是什麼?視角的切換能讓你避開人際關係中常出現的投射現象,並且減少誤會的發生。

  • 別當老好人

  • 有時,我們應該冒險做一些令別人不快、卻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能被所有人欣賞的人是不存在的。我們越是了解這一點,就越是能接受它,也就越不會因為別人而窘迫。

  • 列出那些「刺人的話」

  • 列出那些會引起我們過度反應的話,也列出你的弱點。這種客觀的判斷可以幫助你自我解放,不被那些負面的情緒所吞噬。

  • 避免不幸的想法

  • 比如「我不被別人看好,他們是對的,我這一輩子都會是失敗的」。這些想法會侵蝕我們的心靈,讓你看待這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時都戴著一副悲觀主義的眼鏡。

  • 停止給自己下命令

  • 比如「我一定要在35歲之前有一個孩子」。下命令,然後設想自己該怎麼做,這樣會構成一種長期的自我批評,讓自己產生罪惡感和挫敗感,並且增加自己的焦慮。

    最後,祝所有人都能夠和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


    推薦閱讀:

    最讓女人要命的六大敏感點
    是女生太敏感,還是男人不會循序鱔誘?
    敏感時刻普京再訪克里米亞 欲控場非督戰|克里米亞
    女人這七個敏感點,一碰就爆!

    TAG:情緒 | 建議 | 關係 | 敏感 | 壓抑 | 怎麼 | 怯場 | 我們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