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孝順父母是個技術活 ?
誰都知道育兒是個技術活,卻很少有人知道孝順父母更是一個技術活。孝順分兩種,一種是物質供養,一種是精神慰藉,無論哪一種,都是父母需要的。然而,孝順的手藝如果不到家,也是會出大問題的。問題有多嚴重呢?先給你們講幾個小故事——阿萍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市民之家。阿萍大學畢業後,先是做文員,後來跟男友一道下海。有了錢,阿萍當然要孝敬一輩子含辛茹苦的父母,在三環內給父母買了一套98平的兩居室,傢具都是高檔品牌,父親想開車,她就給他買了一輛帕薩特……後來,父親跟母親鬧矛盾,還在外麵包了二奶。阿萍一氣之下,操起菜刀將父親砍傷,結果獲刑三年。小A和小B是一對親兄弟,兩人都是中學教師,收入水平也差不多,不過在孝敬父母上,卻有著天壤之別。小A對父母是非常大方的,幾乎是要什麼給什麼;弟弟小B就不同了,經常跟父母哭窮,父母經常資助小B。奇怪的是,父母一直不喜歡小A,而是喜歡小B。面對父母這種心態,小A夫婦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錯在哪裡?以上兩個是物質孝順失敗的例子,下面講兩個精神孝順失敗的例子。麗麗是江蘇農村女孩,讀書卻很爭氣,一直念到了博士,然後在上海一家大公司做高管,父母很自豪,經常在鄉親們面前吹噓,女兒是多麼優秀有出息。可麗麗覺得在上海生活壓力很大,想要回老家小城發展。父母堅決不讓,說如果她回家,就說明她在大城市混得不好。為了父母的臉面,麗麗只好在上海苦捱著,後來患上了抑鬱症,自殺身亡!山哥的老爹因為是地主子女,受了大半輩子欺負,也窩囊了大半輩子,等山哥走出校門在省城做政法新聞記者時,為了讓老爹臉上有光,曾通過呼籲,為一個鄉親奔波多年的冤案伸張了正義。結果,鄉親們遇上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來找山爹。山爹壓根就不管兒子能力如何,電話打得呼呼響,兒子,這個忙,你要幫一下;兒子,那個忙,你要幫一下。你要不幫忙,我的老臉往哪裡擱?那段時間,山哥一看到家裡的來電,就心驚膽戰……像阿萍、麗麗那種極端故事,或許難以碰到;而像小A和山哥這種煩惱,遍地都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你的父母,你會發現,父母其實跟孩子是差不多的,區別就是,孩子越小,越不懂事;而父母是年紀越大,越不懂事!父母身上會有哪些問題呢?請聽包包分析。第一,父母會高估自己孩子的實力,激發貪婪心。在大部分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優秀的,不信你看看朋友圈,曬娃的不勝枚舉,幾乎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無視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平庸。事實上,在外打拚的我們,為了避免父母擔心和失望,往往報喜不報憂,這就加劇了父母對孩子實力的高估。父母一般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貪婪。如果對你的實力有高估,而你又不糾正,那麼就會激發其貪慾。這並非危言聳聽,貪婪是人性的固有弱點,父母若非聖賢,難以免俗。身為孩子,一定要跟父母適當訴苦,只有當他們覺得你尚有難處,就不會對你有過高要求。譬如,父母找你要1萬元,錯誤的做法是立即解囊,更錯誤的做法是超過這個數目。因為,你給得太爽快,父母就覺得你毫無難處,下次就會找你要3萬、5萬甚至更多,阿萍的錯誤就在於此;正確的做法是,猶豫一下才答應下來,聲明沒那麼多錢但會去湊,先給5000,過兩天再給2000,第三次再補足費用。這樣做的好處是,你同樣滿足了父母的願望,又遏制住了他們的貪婪,並勾起了他們的憐子之心。他們會反思自己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而且,他們一旦認定你是想盡辦法在盡孝時,內心會更感動,就不想給你添麻煩了。如果你經過評估,父母開這個口有點大。你直接指出來,父母會很不高興的,甚至可能惱羞成怒,這時除了唱窮之外,最適當的辦法是讓愛人出面辦理。老人對親生孩子心理預期高,對兒媳、女婿的心理預期則要低很多,而且會擔心小兩口為此吵架,往往會來一句:「夠了夠了,你們別為難了。」這種做法的要害是,夫妻必須和睦,不然就真吵架了。第二,父母都有虛榮心,越滿足越膨脹。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爸媽是謙謙長者,看淡世事,是沒有虛榮心的。孩子,你太天真了。當你在朋友圈拚命曬娃時,是什麼心理呢?是赤裸裸的炫耀啊!父母其實就是老去的你,他們就是老去的孩子。父母們或許不上微信,可他們有老同事、老同學、老鄰居,他們坐在一起,是會曬娃的——今天我兒子給我買什麼了,今天我閨女給我買什麼了;我兒子當多大領導了,我兒子賺多少錢了,我女兒——沒出息哈,好在我女婿不錯,今年當局長啦,你有什麼麻煩事,別客氣,我跟女兒說一聲,分分鐘幫你搞定……如果你不適時滅火,那麼他們的虛榮心就會膨脹,當膨脹到不可收拾之時,即使知道你其實很LOW,但是他們吹出去的牛已經找不回來了。女博士麗麗的悲劇,就源於此。當年山哥意識到父母的虛榮心在膨脹時,及時跟父母講道理。「爸爸,幫忙都是互相的,別人幫我的忙,我就得還人情,哪怕只是請別人吃頓飯,花費也是數以千計。別人送你一籃雞蛋,拎只雞,你覺得很有面子,可我就得成千上萬的掏出去,我承受不起!」山哥還告訴父母:「有的忙能幫,有的忙確實幫不上。如果您幫了所有人,那等於給了所有人面子,被幫的人不會感激您,這個忙也是白幫了;相反,只要有一個人沒被幫上忙,就會怨恨您,反倒得罪人。您看,何必要做費力不討好還得罪人的事呢?」山爹醒悟過來,此後誰想要找山哥幫忙,他都說兒子能力有限,幫不上了。弔詭的是,鄉親們非但沒有認為山哥LOW逼了,反倒以為自己可能得罪山爹了,對山爹更恭敬了。第三,父母心有怨念,對孩子缺乏信任。這句話有點費解,可換成「娘肚裡有十個崽,十個崽肚裡沒有一個娘!」的古諺語,是不是一下就把道理說敞亮了呢!據新聞調查,武漢市平均每個孩子一年的培優費用是6萬元。這個數字如果真實,就意味著一對年輕夫婦會拿出大半年的收入花在孩子身上。可沒有人調查,一對年輕夫婦每年花多少錢行孝呢?不用調查,我可以肯定地說,最多是他們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除去父母生病、買房等特殊情況外,如果你一年的孝心錢超過收入的十分之一,我當場給你磕頭致敬!我們中國人的心理非常奇特,一方面我們可以為孩子無私奉獻,另一方面我們並不信任孩子能同等對待我們——事實上真不可能。抱怨孩子不夠孝順,擔心老無所依,是中國老人共同的心病。「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滿滿的都是為人父母者的怨念啊!有人跟包士山抱怨,對父母無論怎麼孝順,都不能讓父母滿意,覺得沒法跟父母溝通。朋友,因為你不知道父母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對你的孝心其實是不信任的,你不要抱怨,不要厭煩,你要打開父母的心結,讓他們知道,無論任何時候,你都把他們放在心頭。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給再多的錢,你給他們再大的臉面,都是沒用的。老人需要的是安心!怎樣讓父母安心呢?我想,除了有事無事多溝通,讓父母知道你的心意外,別無他法。第四,父母正在失去「被需要感」,害怕失去尊重。現在,我來回答小A的疑問。其實,他最大的失誤,是忽略了父母的「被需要感」。一個女同事跟我說起一件傷心事,說兒子以前一直喜歡讓她抱,後來,兒子長大了,她想要抱兒子時,兒子拒絕了,她很受傷,覺得兒子不需要自己了,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原因就在這裡。啃老的孩子,被大家鄙視,可父母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要留給孩子的,天經地義。尤其是現在房價高,給孩子交首付款甚至是全款,父母只要拿得出來,沒有不願意的。不啃老的孩子呢?父母高興歸高興,同時有一種失落感——他們的愛心,被拒絕了。如果父母經濟寬裕,啃老是一件讓父母開心的事;如果父母經濟不寬裕,不啃老當然是好的,可父母會覺得對不起孩子,有一種深深的負疚感。小A的父母,恰恰是經濟條件很寬裕的,小A不要他們一分錢,還經常給錢;弟弟小B卻經常在父母面前哭窮,請求支持,對於老人而言,他們不被大兒子小A需要,卻被小兒子小B深深需要。你們說,在老人的心目中,跟誰更親近呢?更重要的一點,小A不要錢,覺得父母的做法很奇怪,說話難免會硬氣一點,正是刀子嘴豆腐心,而小B要哄爸媽的錢,當然話說得又親昵又甜。結果,父母看小B怎麼看怎麼疼,看小A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從孝心的角度來說,小A當然比弟弟小B好,可他錯就錯在太獨立了,完全無視父母的「被需要感」。所以,父母覺得他不貼心,不需要自己。那麼,我們是不是贊成啃老呢?不,啃老永遠不值得提倡,但是給父母製造「被需要感」永遠不會錯的。你可以讓父母幫你一些力所能及的忙,也可以讓父母給你一些參考意見,只要你讓父母相信,無論你多麼強大,你永遠是需要他們疼愛的孩子,他們永遠是你尊敬的父母,就OK了!當年我結婚時,爸媽來到新房一看,眼淚就流出來了,覺得沒有資助兒子一分錢,心中有愧。我跟老婆一商量,在樓頂做了一塊菜地,讓爸媽教我們種菜。爸媽頓時臉上放光,教得很認真。後來,跟爸媽打電話,他們都要問我菜地的事,指點指點……第五,父母害怕孤獨,害怕被疏離。有些老人,是天生的智者,上面的這些種種問題,他們都能悄然化解,讓自己的孩子不再為此煩惱,可是,不管是普通的老人,還是智者,他們都面臨孩子的疏離。這種疏離,有的是心靈上的,有的是距離上的,有的則兼而有之。有的父母,孩子長大成年出去工作後,老兩口每天就是盯著孩子的QQ和微信,看孩子有什麼更新,了解他們的動態。這種孩子,不管多麼有出息,給父母多少物質和面子上的慰藉,都無法彌合父母心中的被疏離感。這一點,也是所有人的共識,我不展開講了,只願大家多跟父母聯繫,他們在想念你。第六,父母知識在老化,權威意識在強化有朋友說,發現父母越來越笨了,脾氣卻越來越大。上當受騙是家常便飯,還說他們不得,一說就發火。感覺,現在的爸爸媽媽是假的。這沒有什麼奇怪的,父母是我們最初的老師,曾經在我們的一個階段,父母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教會我們很多知識,而且不厭其煩,就算生氣揍了我們,轉眼就哄我們開心。可是在忽然間,就發現他們很笨很蠢了,似乎除了洗衣做飯,什麼都不會了,一些我們一眼就能看穿的騙局,他們愣是看不透,上當了還不知醒悟。可最大的問題,很難與他們溝通了,動不動就發火,如果我們不投降,他們就不原諒我們,昔日寬容的父母哪裡去了呢?其實,不用驚訝。世界變化太快,父母的社會生活知識在老化,不僅是你一個人的父母,而是所有人的父母,他們整個圈子的知識都在老化。清華、北大的老教授,哪個不是大學問家,不照樣被騙子騙得團團轉。可此消彼長,他們為人父母的權威意識卻在不斷強化。因為,有意無意中,他們感覺追不上形勢了,但他們希望獲得尊重,外面的人管不了,如果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也教訓自己,如何受得了呢?年紀越大,這種意識越強,當我們想跟父母講道理時,在他們看來就是指責,就是長輩權威被蔑視了,如何不光火?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爸媽文化素質高、品德修養好,就能免俗。在這裡,我不得不提一段著名的父子公案——北大教授、飲譽世界的大學者季羨林生前,一度與兒子季承不和,客觀來看,季承並非逆子,季老並非全有道理,甚至是沒有道理的,但他不肯原諒兒子。直到後來,季承帶著兒子上門,跪在季老面前,說來接受父親的訓誡。季老頓時老淚縱橫,說他也有錯,但他是個父親,沒法下台階。如果我們很小,父母會這樣跟我們冷戰嗎?不會。連學富五車、人品道德足為天下師表的季老,都會產生這種父親的威權意識,不肯主動認錯,那麼我們有一天發觀自己的爸媽變得固執而暴躁時,完全是有情可原了。我們需要反思,是不是太執著於讓父母明白道理而傷害了他們的長者權威?其實,老人是否能跟上形勢,能否知識更新,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心情。至於怎麼做,只能自己根據具體情況去把握了。說了這麼多,有人可能會質疑,跟父母需要玩這麼多心眼嗎?連跟親生父母都不能袒露真性情,行孝都要玩技術,累不累啊?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太天真了。你看一看自己的胸膛,你能看到什麼?你只能看到自己的胸脯,卻看不到自己的五臟六腑。為什麼上天要把我們的肌膚造得不透明呢?因為,你看到自己的內臟在工作,會害怕,會擔心,甚至會噁心。你看,連對自己都要隔著一層皮,將真實的一面包裹起來,何況是對父母呢?如果你只有孝心,卻不懂得行孝的藝術,那麼,一定會讓父母的晚年過得很不爽,也會讓自己很不爽!如果我們跟父母都難以和諧相處,靈魂又能在何處安家呢?畢竟,父母就是家啊!
推薦閱讀:
※【貼圖】曾經感動了千萬人的漫畫——請孝順父母 會有...
※請別把自以為是的孝順壓在老人身上,這比道德綁架更可怕
※六零後的「孝順」和八零後的「不孝順」
※教會父母放心地花錢,也是一種孝順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