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羅藝術形式與中國佛像雕塑演變
佛像藝術起源於何處?又在何時傳入中土?
首先,我們聊聊什麼是犍陀羅。
犍陀羅(國名,古印度十六國之一 )亦譯健馱邏、健陀羅、乾陀羅、乾陀衛、乾陀。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印度河。 其疆域大致為現在阿富汗坎布爾、坎大哈以東,加上印度的西北都。犍陀羅的梵文是 Gandhālaya,由於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東亞連接中亞、西亞和地中海世界的橋樑,歷來便是各個民族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正是因此,不同政權、民族、文化、信仰的輪流佔領之下,犍陀羅地區堪稱是大熔爐一般吸收了東西方不同國家的美學、藝術與技法。
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了波斯帝國後繼續東征,抵達犍陀羅時,以此地為其東方領地的行政中心。隨後,那些隨著亞歷山大東征的工匠們開始在東方建立了諸多的希臘式城池——圓形的亞歷山大城,在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上,雕刻出希臘的神像。因此在這一時期,有大量的希臘移民前往此地,帶來了希臘文化,以及它「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的希臘雕塑。橫跨歐亞的帝國大多短命,當亞歷山大盛年猝死後,他無意留在亞洲的希臘文明之種,卻開花結果。
圖片來源@張小中的微博
與此同時一位叫月護的年輕人,在城中學習時親眼見到了不可一世的亞歷山大,他沒有發出感嘆,卻在亞歷山大死後,利用了犍陀羅政局不穩的情況,在老師底利耶的幫助下起義成功,以犍陀羅為基地,攻佔了整個北印度,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孔雀王朝。
圖片來源@張小忠的微博
到了孔雀王朝第三代,在阿育王的統治下開始大力推崇佛教,他廣修寺廟,召集四方僧人,編撰,完善和整理了許多佛經,這一時期,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黃金時期,此外他還派僧人外出傳教。犍陀羅地區的佛教便是在這一時期興盛起來。
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戰亂與政權的交替並沒有影響佛教在此的發展,到了貴霜帝國時期,尤其是在迦膩色伽一世(127年 - 147年)的鼎力護持下,大乘佛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在原始佛教的創立之初,有著強烈的無神論色彩。與佛之無形無相的本質相契合,佛像並不存在,也並不需要。那一時期的佛教藝術只是簡單地用足印代表佛的修行之路、以菩提樹表達覺悟、用蓮花座代表世尊本體、用法輪象徵佛傳授的理論等等。修行者必須遵照佛陀以及聲聞的弟子們的言行過修行生活,來追求自我完善與解脫,故原始佛教或者說小乘佛教在其初是沒有偶像崇拜的。
犍陀羅時期 菩薩半身像 4-5世紀 片岩 高76.2c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但在六百年後,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他們把世尊看做一個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認為除釋迦摩尼佛之外,在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同時,大乘佛教徒把釋迦摩尼成佛前的修持階段,即「菩薩行」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故「菩薩」這個概念成為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當然,這些概念在進入中國後,都已經隨著漢文化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變。
犍陀羅時期 菩薩殘身 片岩 約5世紀 高163.8 c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與小乘佛教相比,大乘佛教以「普度眾生」為修行宗旨,不僅自度還需要度他人。因此,以往的暗示、簡單的圖形已經無法滿足傳播度人的需求。在這種需求下,與有著古希臘神靈雕刻傳統的犍陀羅相遇時,佛教徒們找到了最適合將佛法顯現在信徒面前的方式——以古典而精湛的希臘造像手法與佛教相結合, 這便是佛像的起源。
展現了佛祖釋迦摩尼,在林中苦修後極度消瘦的面容。
它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依舊是按照小乘佛教的傳統,以無形為崇拜,如以菩提、法輪、佛塔作為象徵,圖像的兩邊出現弟子和供養人,他們拜的是無形之佛。
第二階段佛陀開始人的形象出現,但也是混在一個群像中,用浮雕的形式出現,進而裝飾在建築上。
第三個階段,佛陀方才從平面脫身,以單獨而立體的形象出現。
最初佛像從印度民間的鬼神雕像轉化而來,而在犍陀羅地區,佛像的製作又較多地吸收了希臘式雕像和浮雕的風格。
現存最早的犍陀羅藝術的佛像約作於1世紀中葉,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當地流行的希臘風格表現,僅佛頭部雕有光輪以顯示其神聖。隨後表現佛陀誕生、佈道說法形象的浮雕逐漸增多。那一時期的佛像在臉型、衣著上依舊是希臘化的,但神態莊嚴,頗具佛教精神。
圖片來源@張小中的微博
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中葉是犍陀羅佛像製作的成熟期,在這一時期的佛像中,已經成功融合印度﹑希臘、波斯、羅馬、中亞草原地區風格於一爐,形成獨具一格的犍陀羅風格。其特色是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樑如劍一般高爾長,頭髮呈波浪形而有頂髻。身著希臘式服裝,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帶鬍鬚等。 (中國化後才出現女性佛像形式)
圖片來源@張小中的微博
圖片來源@張小中的微博
在犍陀羅文化全勝時,彼時的中國已經進入漢朝,佛像著隨者佛教文化一同,沿著陸上絲綢之路 一路向東進入中國。
在漢朝傳入中國後,便長盛不衰,與本土文化相融合,最終成為中國藝術源流儒、道之外,最為重要表現形式。在中國的佛教藝術中,無論是寺廟、還是石窟,大多以佛教造像為核心,而後同佛教建築、壁畫、佛像、雕刻等輔助形式共同組成一個綜合性的視覺語彙。
北齊時期佛像 圖片來源@張小中的微博
雲岡石窟是典型的犍陀羅式藝術風格,其手法完全是印度式的,但並沒有像犍陀羅佛像那麼寫實,具象。衣飾的旋狀紋和巴米揚佛像一致,隨著巴米揚大佛被恐怖分子摧毀,現在的雲岡石窟已經是犍陀羅藝術東傳最早、最大、最完整的珍品了。
四十年後,孝文帝遷都洛陽,龍門石窟開鑿,但因其歷經魏、齊、隋唐、宋代連續營造了近400餘年,所以在龍門石窟中的佛像已經便完全被中國工匠以中國文化所吸收,更富於東方民族氣質。三大石窟的風格相結合,便形成了唐朝的佛像風格,而後跟隨著唐朝文化一路向東,進入高麗、日本。
龍門石窟這也正是這一時期,犍陀羅文化被白匈奴人徹底滅亡。百年後,隨著伊斯蘭文化的崛起。這一地區逐漸成為了穆斯林居住的地區。唯有那一棟棟散落世界各地的犍陀羅佛像,見證著東西方文化相融合後的輝煌。
出土於龍門石窟周邊寺廟的佛像石雕,可以看到在北魏至唐、武周時,佛像雕塑無論在面部輪廓、體態特徵都已本土化,甚至出現女性佛性。但雕塑風格依舊具有犍陀羅形式。
來源:微博歷史博主控弦司的微博
推薦閱讀:
※【讀懂中國】美駐華使領館今年已受理百萬份非移民簽證
※中國10大碗面大比拼
※中國傳統十大名菊
※《水滸傳》中的因果報應:中國舊小說的宿命傾向(中)
※201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公布 經濟規模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