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楊絳先生今日離世: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

導讀5月25日凌晨一時,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幾天前,朋友圈、網路就曾流傳過楊絳先生身體欠佳的消息。雖然我們一再期望這只是謠言,但今天,先生還是離開了我們。

大家悲傷的情緒是可想而知的。消息一出,網路上邊充滿了悼念和緬懷的情緒:

透過這些圖片,我們可以感受到先生在世時的風采。

其實,從不同的角度,我們會看到更為立體的楊絳先生。比如多年前,錢鍾書給楊絳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媒體報道中對她的描述則是:「她穿淺色的棉布襯衫。很安靜,很友善,走路很輕。她引我到客廳沙發,吩咐阿姨倒茶。她以平淡回答我的敬意,在沉默里又有妥帖舒適之氣。她雙手向心抱攏,微笑道,我耳朵聽不清楚,戴助聽器呢耳邊又像是打雷。不過我們可以筆談。我瞥見鉛筆和白紙就放在茶几上,是她早準備好的。」

季羨林先生多次說,「不要打擾老太太。對她最好的尊重,是給她安寧」。

而她自己流傳甚廣的一段話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作為翻譯家,楊絳先生的文學翻譯成就卓著,除《堂吉訶德》外,她還翻譯了西班牙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文學名著《吉爾·布拉斯》(Alain Rene Le Sage: <Histoire de Gil Blas de Sanyillane>)以及古希臘散文柏拉圖(plato)的「對話錄」《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紀之後,楊絳先生在整理編訂錢鍾書遺稿之餘,又創作了《懷念陳衡哲》、《難忘的一天》和《我在啟明上學》等多篇憶舊散文;出版於2003年6月的家庭紀事散文《我們仨》, 則因其真摯的情感和優美雋永的文筆而深深打動讀者,成為2003年的超級暢銷書。2014年,103歲楊絳新書《洗澡之後》8月出版,這是楊絳先生在98歲後為其小說《洗澡》所寫的續作。包括《洗澡之後》在內,數篇未發表的楊絳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楊絳全集》中,《全集》共270多萬字。

楊絳先生生前,曾有不少廣為流傳的語錄。這些話語無不透露著她的人生哲學和精神世界。

楊絳語錄1.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意逃跑,不願意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和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

2.人能夠凝練成一顆石子,潛伏見底,讓時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過,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覺水流。

3.我認為命運最不講理。我們看到的命運是毫無道理的,專開玩笑,慣愛捉弄人,慣愛搗亂。

4.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

5.靈魂的美惡,不體現在肉體上。

6.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7.年輕時曾和費孝通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時間跑,地球在轉,即使同樣的地點也沒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現在我也這樣,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葉子的變化,聽鳥的啼鳴,都不一樣,new experie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

8.我時常聽人吹牛,豪言壯語,使我自慚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偉大」一番,可是吹來卻「鬼如鼠」。因為只是沒發酵的死面,沒一點空氣。

9.懶惰也是天生的,勤奮需自己努力,一放鬆就懶了。

10.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11.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權位,就沒有餘暇顧及其他。

12.名聲,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後只能被人利用了。

13.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14.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15.人類並不靠天神教導,人的本性里有靈性良心。在靈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於物質的要求。

16.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

17.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18.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

19.一般人的信心,時有時無,若有若無,或是時過境遷,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應,就懷疑了。這是一般人的常態。沒經鍛煉,信心是不會堅定的。

20.讀書好比「隱身」地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和它對質。

21.一個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謊言說過三次就自己也信以為真的。

22.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更富有人情味吧。

楊絳簡介:楊絳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我國著名翻譯家、文學家、作家、戲劇家。上世紀30年代就讀清華大學,認識錢鍾書並結成夫婦。通曉法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翻譯的《唐吉珂德》,被譽為最優譯本。文革期間遭受迫害,掃過廁所,文革結束後將經歷寫成《幹校六記》,著有《走到人生邊上》、《我們仨》、《洗澡》、《雜憶與雜寫》、《斐多》、《小癩子》等。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

1932年,楊絳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學系研究生。這是重要的一年,在這裡,她認識了錢鍾書,擁有了一座快樂的「圍城」。2011年,進入百歲之年的楊絳,開始整理自己的作品,閉門謝客,做一個安靜的老人。

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新新新觀察、澎湃新聞、新浪微博


推薦閱讀:

楊絳《我們仨》讀後小記--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張欣:對於有人不屑的楊絳地位,我這麼看
錢鍾書與楊絳
嚴幼韻112歲,宋美齡106歲,楊絳105歲,長壽難道是偶然
楊絳先生的書房

TAG:楊絳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