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海門市三廠鎮中心小學 張渝

班主任工作既要講科學,又要有藝術,通過有針對性的個體交流,去觸動孩子的心弦,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獲取終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素質。「護短」一向被人們看作是「溺愛」的代名詞。其實,藝術性的護短不是對學生過錯行為的消極遷就,而是原諒他們的年幼和不成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是以博大、深厚的感情去「溶化對方的攻勢」。

一. 護「弱」不護「強」

班集體作為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其成員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有的能言善辯,成績優秀;有的拙於言詞,成績落後。一般來說,成績優異者在小朋友的心目中位置甚高,同學們都羨慕他們,甚至崇拜他們,因此很少有人去欺侮他們;而班級的後進生,因為學習成績相對落後,加之自身的自卑心理,常常受到其他同學的奚落、嘲笑,成為班級的弱勢群體。當他們和「白天鵝」發生矛盾時,我心中的天平總是偏向他們。

我班有一個叫明明的學生。他學習極為認真,作業總是做得工工整整,可就是成績上不去,平時他沉默寡言,很少與別人產生糾紛。可就是這樣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居然將一個小組長的臉刮破了,這是我始料未及的。經調查,原來小組長取笑他是個大笨蛋,還嘲笑他的爸爸是個騎三輪車的,他氣憤之下動了手。我沒有責備明明一句,反而當著全班狠狠地批評了小組長一頓,儘管小組長的臉上掛了「彩」。

我知道看起來受傷的是小組長,其實受傷最重的是明明。蘇霍姆林斯基曾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如果我不去呵護明明那脆弱的心,他又如何感受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愛呢?

二. 護「大」不護「小」

小學生正處在發育時期,生理、心理都很不成熟,常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比如隨地吐痰啊,亂扔廢紙啊,屢教不改。對於這些小問題,我是嚴懲不怠。可是問題比較嚴重甚至造成一定後果時,我卻不去過多責備,而是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因為此時此刻孩子自己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明白這樣的錯誤不能再犯了。

有一次課間,小亮和浩浩開玩笑,當浩浩走到面前時,突然伸出腳將浩浩絆了個跟頭,浩浩的頭跌破了,縫了兩針。浩浩的父母很生氣,非要找小亮討個說法。我竭力為小亮辯護,「小亮他也知道錯了,如果他預知會闖下這麼大的禍,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去做的。」我又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批評自己工作做得不細,平時管理不嚴,並搶著付醫藥費,這才平息了浩浩父母的怒火。小亮非常感動,主動找我承認了錯誤,並表示以後再也不開這樣的玩笑了。

三. 護「外」不護「內」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孩子也要自己的臉面,而且孩子的自尊心還特彆強,尤其在「外人」面前,更想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對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犯的錯誤,我們更要以「宰相之大肚」、「大海之心胸」去包容,切不可當眾讓他們下不了台,否則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記得有一回,醫生來學校為孩子們打預防針,孩子們激動極了,有的眉飛色舞,歡呼雀躍;有的愁眉苦臉,害怕極了。醫生一連喊了好幾聲,教室里還是鬧哄哄的,他們瞪著我,埋怨我班紀律差。我臉上有點掛不住了,可我知道此時不是訓斥學生的時機,我為孩子們辯解:「我班紀律一直都挺好的,今天是太激動了。不信,你們開始打,他們的表現肯定會令你們刮目相看的。」孩子們一聽,立即挽起袖子,規規矩矩地接收打針。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正因為我的寬容與適時貼上的「守紀」標籤,孩子們才及時糾正了自己的過錯並出色地展現了自己。

四. 護「無」不護「有」

學生有時犯錯誤純屬無心之過,或是好心辦壞事,亦或不小心而為之。思想上,他們沒有犯錯誤的動機;行為上,他們也沒有惡意破壞的傾向。所謂「不知者無罪」,對這類事情我們更應該庇護之,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去年,有一次打掃教室衛生,柳柳積極主動地要求擦黑板,可是小女孩在打水時不小心把塑料桶給摔裂了,同學們立即來向我彙報,柳柳當時也嚇得說不出話來了。我見此情景,連忙安慰柳柳:「不要緊,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而後,我又對全班學生說:「柳柳今天在打水時不小心把塑料桶摔裂了,損壞了公共財物是要賠償的,但是柳柳是在為集體做事的時候摔裂了桶,況且她並不是有意的,這個桶我們一起來陪,大家說好不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接著我又對同學們提出了希望,希望同學們以後勞動時要小心點,不要再讓公共財物受到損壞。

如果我當時對柳柳橫加指責,她肯定會為老師的斤斤計較,「小雞肚腸」而憤憤不平,也挫傷了同學們的勞動積極性,引起同學們的不滿。可她一旦感受到老師的理解,並讓全班同學一起負責賠償這個桶,就會為自己的過失內疚不已,自覺地去改正彌補過失。同時也使全班同學都受到了愛勞動,做事小心謹慎的教育。這種水到渠成的教育結果是任何責備都是無法得到的。

魏書生說:「不要怪學生難教,而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教學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面對學生形形色色的錯誤,各種各樣的過失,我們要審時度勢,區別對待,要護之有「度」,護之有「法」,同時也要做到公平、公正,使每個學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師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愛意。


推薦閱讀:

【畫壇中堅】段虛谷、段七丁| 巴蜀丘壑筆底繪,春風化雨潤無聲
出土古玉的風化現象(二)沁色
「3·11」東日本大地震即將迎來四周年紀念關於災難的記憶正在風化——文匯報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聽高金英講座有感
你是我風化在時間裡,斷層的記憶

TAG: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