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脾胃與養生

脾胃與養生 (—)脾胃為後天之本。所說後天,是指人出生的整個生命過程。包括生、長、壯、老等幾個階段。之所以把脾胃稱為後天之本,其根源在於脾胃具有運化功能。機體生命活動的持續和氣血津液化生,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氣血憑其化生,人體憑其營養,人在出生以後,全賴於脾胃的功能健全才能不斷地化生和輸布營養物質,以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飲食入口,通過食道,容納於胃,經過胃的腐熟與消化,然後再經脾的運化。其中精微的部分布散於全身各個組織器官,以供給機體的需要。所以說飲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後(後天)所需的營養物質來源,也是生成氣血的物質基礎。故古人有「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的說法。人體後天營養的充足與否,主要取決於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二者分工合作的共同作用,所以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為什麼說「脾胃為後天之本」? 在全身各組織器官中,祖國醫學歷來十分重視脾胃,認為它是後天之本,是強壯身體、治療疾病的重要環節。祖國醫學中的「胃」,似乎與現代醫學中的胃基本一致,它有接受食物和「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而祖國醫學的「脾」,則與現代醫學所說的脾大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從解剖生理角度來看,「脾」似包括所有與消化、吸收有關的器官,如胃、胰、腸等,以及與代謝有關的器官如肝臟、肌肉等。因此,在功能上,「脾胃」似乎大於消化系統。 祖國醫學認為,胃屬腑,脾屬臟,二者相表裡。消化過程雖然主要是在胃內完成的,但胃腸道所吸收的營養要素要轉變成氣血律液等物質,並為全身各組織器官所利用,還要靠脾的化生與輸布。當然,肝臟對調節脾胃氣機的升降、疏泄等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脾不但運化「精微」和「水濕」,而且還有榮養四肢筋骨肌肉的重要功能。 「氣」也是中醫的一個概念,代表著一種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胃氣一般就包括了消化功能、全身健康營養狀況、機體的代償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保護胃氣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人體的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胃氣能養五臟之氣;而百病皆由「胃氣衰而生」;如胃氣敗絕,人的生命也就停止。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為人體要維持生命,必須一刻不停地和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吸收養分,排出廢物,這就是所謂新陳代謝。胃腸道則是這種物質交換的重要門戶之一。脾胃功能不良,人體營養缺乏,抵抗力下降,疾病即乘虛而入。故有「胃氣不傷,百病皆愈;胃氣一敗,百葯難施」之說,通稱脾胃之氣為後天之氣,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那麼,什麼是先天之氣呢?中醫認為腎氣即為先天之氣。腎氣是胃氣的根本,而胃氣又能滋養腎氣。倘若先天之氣不足,也可由後天之氣來調養。臨床上通常採用「補腎不如健脾,治病當以健脾為先」的治療原則,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強弱,決定了元氣的盛衰,而內在元氣是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老人的養生防衰保健中,保護脾胃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是健脾胃有助於防病抗老。健脾扶助正氣,既能抵禦和清除外邪,也可調節和維持機體陰陽平衡以清除內邪。養生學認為,免疫功能降低和紊亂,是引起衰老和易染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健脾扶正,增強機體防禦機能,便可糾正這一偏頗。人蔘、白朮、茯苓等補益藥物,能增強脾的運化,健壯身體,防病抗衰。 二是調理脾胃能促進代謝。脾胃是臟腑升降運動的樞紐。脾主升清,把水谷精微之氣上輸心肺,流布全身。養生學認為,人到老年,分解性代謝大於合成性代謝,有蛋白質代謝負平衡,故體力衰退,漸見衰老。老年人能量不足,可選用補氣健脾藥物,來恢復胃腸道消化吸收,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改善能量代謝。如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以及靈芝、大棗、玉竹、蒼朮、枸杞子、柴胡等,均有此等功效。同時可選用增進集體分解性代謝的藥物,加速病理產物的排泄。如用牽牛子通利二便,茯苓、白朮能降低血糖,丹參能降膽固醇,加速分解代謝。 三是培養後天,彌補先天。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人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與脾腎關係最密切。以後天彌補先天,補益脾胃,就能為腎臟精氣的充盛打下堅實的基礎,延緩人體衰老。 在生活中,腸胃問題非常普遍。我國每年死於腸胃病的人數就達30萬人。腸胃疾病以其發病率高、患病時間長、難以完全根除等特點,長期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生活。 作為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腸胃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什麼原因使得腸胃問題如此嚴重我們應當如何避免腸胃問題的發生呢?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腸胃健康探索之旅! 生活中影響腸胃健康的因素有:年齡因素,飲食因素,精神因素,藥物因素,體質因素,其它因素:如吸煙、寒冷、炎熱、放射、細菌等。 我國脾胃健康的現狀:據統計,我國腸胃疾病發病率約為10~12%,其中約有40%的患者長期受到腸胃病的困擾。另有報道,我國每年死於腸胃病的人數就達30萬人。 維護腸胃健康的重要條件:預防腸胃道健康要及早著手,提高腸胃抵抗力,促進消化道功能,以預防腸胃疾病的發生、發展。 預防屬《內經》「治未病」範疇。從預防觀點出發,通過研究人類健康與疾病發生、發展和傳變規律,探索消除對人體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預防疾病發生髮展和傳變。 養生又稱攝生、保生,即保養生命。《內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學的養生學體系,以「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為指導,順應自然界四時氣候及地理環境的變化,主動地調養飲食與情志,全面地調攝形與神,防止「亞健康」狀態的產生和發展。 中醫養生學與中醫預防學有著許多共同的理論基礎,許多養生的方法也是中醫預防的常用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被稱為「三級分層預防法」,此法將預防思想及養生思想貫穿於疾病的整個階段。 ●未病先防,順應四時氣候變化 未病先防是指人體在沒有發生疾病的健康或亞健康狀態下,預先採取的養生保健措施。其目的在於固護正氣,增強體質,避開各種病邪侵害。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同時又是導致多種外感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順應自然,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性,取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機體臟腑器官組織的統一,提高生存質量。故《千金方》指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既病防變,調節陰陽平衡 既病防變是指疾病已發生後,通過採取措施以防病情傳變及促進康復的方法。疾病發生後,要及早診治,防止表病傳里,輕病轉重。此正所謂「上工救其萌芽」。一般而言,疾病的發生髮展有一定的規律。初期病在皮毛,漸次入肌肉、筋脈、骨髓。傷寒有六經辨證,從太陽傳變至厥陰;溫病則有衛氣營血辨證,由衛分至血分而逐步深入。有些疾病,由於其邪勢鴟張,內犯臟腑或經絡。或遭遇創傷,均可致機體傷殘,《素問?玉機真藏論》曰:「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揭示了防止疾病的傳變在預防學上的重要意義。當病邪初犯,機體正氣尚盛,此時治療,不僅易於祛除病邪,而且也有利於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內經》養生思想就十分重視正氣的盛衰與疾病發生與否的關係,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臟腑陰陽氣血協調,人體才會健康。正氣不足,正不勝邪,則導致疾病的產生。而氣血逆亂、陰陽偏頗及臟腑經絡功能失調等皆為主要的病理環節。因此,強身健體、固守正氣,調節陰陽平衡即是防止傳變的主要途徑。 ●病後防復,調理情志、脾胃 「防復」,就是防止疾病的再次發作。是指疾病經治療後,病邪基本消除,正氣尚未復原,處於初愈的康復階段,此時應謹防疾病反覆。對此,中醫預防學提出了祛邪務盡、防勞復、防食復、防房復等有益措施。《素問?熱論》說:「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此期調養情志、調理脾胃就顯得尤其重要。 1.調理情志 「喜、怒、憂、思、悲、恐、驚」,中醫稱為七情,一般情況,七情屬於正常的精神活動,但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則會超出人體的適應能力和耐受程度即成為致病因素。《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故應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讓消極的心理因素,轉變為積極的心理因素。 2.調理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全靠脾胃的供給,人的生命活動依賴水谷精氣的不斷充養,而不合理的飲食,能傷害脾胃之氣,影響水谷的運化和吸收,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常引起疾病。《內經》很注重飲食的調節,強調飲食定量,不可過飢過飽,《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要求飲食定時,不可貪味多餐,食物冷熱要適宜。做到「謹和五味」,不可偏食。《臟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李東垣在《靈蘭秘典論》中說:「善治斯病者,惟在調和脾胃……則慧然如無病矣。胃中元氣得舒伸也。」可見脾胃調和,正氣充旺則體質強健,抗邪抗病能力強。 綜上所述,養生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預防疾病也可以達到養生的某些目的,中醫學防病保健的主導思想,亦即《黃帝內經》養生學思想的精髓所在,二者相輔相成。 中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長夏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春清、夏調、秋補、冬防,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 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輸、分布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人體在吸收營養物質的同時難免會吸收有害物質,因此在運用養生保健產品同時,應考慮到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因素的影響,產品運用不能千篇一律。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繫,與精神活動的關係,來溝通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繫,維持其相對的平衡,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到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係,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 ,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 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春清 春季大地生機勃勃,人體氣血流暢,全身臟器組織功能易於恢復,宜扶助人體正氣,清除一冬所納入的多餘物質。春季易受風邪,五行屬木,迎風流淚,傷目,口味發酸,易怒傷肝膽,因此在春季宜用清理肝膽火旺之保健品。以養肝調肝清除肝火為主,輔以增加營養。 ●夏調 夏季溫熱易受暑邪,五行屬火,耗傷津液,常發汗影響小腸吸收,易使心火上炎,面紅耳赤,口舌生瘡,因此宜降心火,調理心志。夏中時節,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食慾不佳,易傷心脾,一般不宜大補,而宜調節元氣,調理脾胃,氣血運行通暢,脾胃之氣充足,因此身清氣爽。 ●秋補 秋季氣候漸趨涼爽,燥氣當令,人多口乾咽燥,咳嗽少痰,易傷肺津,宜滋陰潤肺。如果經春清夏調之後,身體運行正常,這時需要補充適當的營養,使氣血充盈、陽生陰長、形體壯實。而許多的補養食物中含有過多的糖、脂類、蛋白、激素等,因此選擇上要有尺度,在合理飲食後加服保健食品。 ●冬防 人的一生離不開養生,尤其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更應特彆強調養生。這是由自然界的規律決定的,自然界的規律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謂冬藏對於人類來講就是要保養精氣。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的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中國醫學認為,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於腎,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便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將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引發各種疾病。 那麼,怎樣才能保證腎氣旺,即「火力」旺呢?關鍵性的一點是要防止冬季嚴寒氣候的侵襲。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人陽氣。何謂陽氣?《黃帝內經》里解釋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這樣,生命就要停止。一些年老體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覺手足不溫、畏寒喜暖,這種情況,人們常稱之為「火力不足」,即中國醫學所說的「陽氣虛」。人身之陽氣盛衰,往往標誌著人體生理功能活躍的程度,但威脅人體陽氣的莫過於寒邪。寒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體內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中國醫學認為,冬蟲夏草有保肺益腎、補精髓、止血化痰之功效。它富含鈣、磷、鐵、鋅、鉀、鎂等37種無機元素。中醫所說的「虛證」,經現代醫學發現,與鋅、銅、鐵、錳有關。蟲草補肺益腎、滋補強壯,於鐵、錳含量高有關;另外,蟲草里鋅、銅之比為1:5,有利於預防和治療冠心病;蟲草中含磷較高,有催眠、鎮靜等神經調節作用;硒被稱為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蟲草中硒含量為0.34ppm,比富含硒的中藥黃芪高3.3倍。 此外,還有一種疾病,在寒冷的冬季多發,並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那就是:骨質疏鬆症。 我國目前已明確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高達5000萬人,其中絕大多數為50歲以上的老人。老年期的骨質疏鬆症實際上是人體長期缺鈣的一種後果。一般而言,男性32歲、女性28歲以後骨鈣就開始流失,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流失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到60歲時已有50%的骨鈣流失掉,因而預防骨折,防止骨質疏鬆,補鈣要從現在做起。所以,飲食營養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很大關係,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每日應攝取1200毫克鈣質,成年人則每日應攝取800毫克鈣質,同時要多攝取維生素D,幫助身體更容易並且更有效地吸收鈣質。所以,防治骨質疏鬆症的關鍵問題是及時的補鈣,補好鈣,補足鈣。


推薦閱讀:

脈脈艾灸與養生(組篇)
治療痛風的食譜有哪些?
中醫養生諮詢 醫行天下---當拉筋與刀療、撞牆結合--人人都可治癒疾病
養生手法八式 a
養生指南 刺激人體五個部位可增壽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