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不是抑鬱而是雙相障礙
製圖/廖木興
被診斷為抑鬱症後,反覆吃抗抑鬱葯但效果很差;20歲左右就被發現有抑鬱症;愛做風險性大、衝動的事;有酒精、藥物依賴衝動;喜歡做遊走在法律紅線上的行為……遇到這些情況,要警惕是否雙相障礙。國際雙相障礙學會(ISBD)中國學會(籌)日前成立,專家指出,雙相障礙常被當成單純抑鬱症治療,會導致病情複雜化且複發頻率加快。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雙相障礙發病特點:年輕和學歷、收入低
深圳市康寧醫院副院長榮晗教授指出,大家都熟知抑鬱症,但對雙相障礙了解的人很少。雙相障礙就是具有兩級、波動性既有情緒低落又有情緒高的狀態,伴有抑鬱和躁狂的就是雙相障礙,有的地方稱作「躁狂抑鬱症」。著名畫家梵高,以及羅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馬克·吐溫、海明威都是典型的雙相障礙患者。
我國估計有上千萬的雙相障礙患者。「雙相障礙發病高峰年齡是青春期,15-19歲起病的特別多。」榮晗表示,其中18-29歲的人群年患病率2.3%,終身患病率2.8%;30-44歲人群年患病率1.8%,終身患病率2.4%;45-64歲人群年患病率1.5%,終身患病率2.0%。北美的研究發現,雙相障礙發病影響因素與教育和收入有關,低教育程度、低收入人群,雙相障礙的發病率高於高學歷、高收入人群。
患者容易被當成抑鬱症發作
雙相障礙的損害非常大,主要體現在它的高複發率、高自殺率和高共病率。「疾病中有超過90%的患者反覆發作,可以說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榮晗表示,非常惡劣的後果是高度自殺率,患者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它還有高共性病,即同時伴有很多軀體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有46%的患者伴有酒精依賴,60%的患者伴有藥物依賴。
「我們實際的情況要比統計的數據更為嚴重,因為雙相障礙在目前比較難識別。」榮晗指出,有些患者以抑鬱起病,或大多數情況下是抑鬱發作,處在躁狂的階段相對少一些,所以疾病比較難識別,或被當作抑鬱症;還有一些患者躁狂程度比較輕,僅僅表現為精力較充沛,這就更難鑒別了。國際雙相障礙學會(ISBD)中國學會首任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教授指出,雙相障礙是情緒的不穩定性,可有多種不同表現,常見的有四種發病模式:抑鬱、輕躁狂、躁狂、混合發作,鑒別有一定難度。
當抑鬱症治療會使病情複雜、更快複發
正是由於公眾甚至醫務人員對雙相障礙認識不清、診斷不明,導致目前對雙相障礙的治療很多時候不夠規範。「如果躁狂發作就選鎮靜製劑治療,抑鬱發作時用讓情緒興奮的藥物,是很容易出問題的。」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雙相障礙協作組組長方貽儒教授稱,雙相障礙的病人抑鬱發作時用抗抑鬱葯,要麼一用就有效,馬上轉向躁狂,從一個極端推向另外一個極端;要麼用來用去沒有效果,換了一種葯也沒有效果。可能帶來的結果是病情越來越不穩定,反覆發作的頻率越來越快,病情發展得更為複雜。
他介紹,現在針對雙相障礙公認有效的一類治療藥物叫「心境穩定劑」,包括用了六十多年的鋰鹽和丙戊酸鈉、第二代抗精神病葯等,不只是提高情緒或控制、壓制情緒,而是使情緒保持穩定,不僅能治療躁狂發作,也能治療抑鬱發作,長期使用還有預防複發的作用。
方貽儒介紹,除了藥物治療,還有物理治療如電療、磁療,以及心理治療等,三大類治療方法要結合起來。王剛支招,一旦發現懷疑癥狀,先找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判斷是不是病,是否需要找心理諮詢。「精神科醫生是學醫的,了解疾病,心理諮詢師大多數沒有醫學背景。」
王剛指出,雙相障礙的患者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很可能出現共病,病情還會不斷演變,一生中可平均發病20-30次,壽命縮短10年,喪失工作能力的時間約15年。因此,雖然雙相障礙很難徹底治癒、不再發作,但有效治療是必需的,這未必需要終身治療,但是需要終身關注。
專家提醒
三種情況要警惕雙相障礙
「雙相障礙與很多精神障礙一樣,有內、外因作用。」王剛指出,內因與遺傳有關,雙相障礙患病遺傳的貢獻度大概在70%-80%,而抑鬱症遺傳的貢獻度40%-50%。「雙相障礙起病時間比抑鬱症患者平均早10年,一半以上的患者20歲以前就起病。」方貽儒補充說,如果家裡面有雙相障礙的病人,關係很近的如父母、孩子,得雙相障礙的風險比一般人至少高30倍。因此,有雙相障礙家族史的人要多關注,若在青少年時期出現了情緒穩定性不太好的情況,應尋求精神科醫生幫助判斷。
「一個被診斷為抑鬱症的病人,做了很多抗抑鬱的治療,用了一種葯沒效,換了一種葯又沒效,就要警惕有沒有可能是雙相障礙,要問問他有沒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史。」方貽儒指出,所謂躁狂發作,有的病人會做一些風險性投資,很草率的決策,濫用藥物如興奮劑、大麻及大量喝酒,還可能做一些很衝動、遊走在法律紅線上的行為。
另外,有的人經常會表現出精力旺盛,待人接物、處世方式風風火火;有的人經常一段時間情緒高、一段時間情緒低,這樣的人出現雙相障礙的概率比較高,是特質和氣質使然。
(《這可能不是抑鬱而是雙相障礙》由金羊網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版權聯繫電話:020-87133589,87133588)
推薦閱讀:
※老年抑鬱症 怎麼照顧老年抑鬱症患者
※要小心產後抑鬱症!
※娛樂圈被抑鬱症奪走的生命,我們應該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
※二胎孕中7個月的抑鬱 要不要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