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 校內- 日誌分享文:讀書在燕園——帶份老書單供參考

最近使用

  • 日誌

  • 相冊

  • 分享

  • 公共主頁

  • 校園頻道

  • 人人農場

  • 連接網站

  • 狀態

  • 留言

  • 禮物商城

  • 電影

  • 人人活動

  • 生活匯

  • 龍之刃

  • VIP會員

  • 盤龍神墓記

  • 種子救星

  • 好友買賣

  • 論壇

  • 投票

  • 班級

  • 搶車位

  • 瞭若指掌

  • 全部應用 ?
  • 管理我的應用
  • 瀏覽更多應用
  • 資料編輯
  • 隱私設置
  • 應用設置
  • 帳戶設置
  • 郵件訂閱
  • 說明:這是我非常老的一個講座,有些朋友希望找書單,我想每個人提供的肯定都不同,參考意義也有限,把這篇舊文翻出來,是想請大家參考最後本世紀初北大文科幾位知名教授集體推薦的書單。

    各位同學,晚上好!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姓初,名字叫初曉波,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書。我看今天來的有剛入校的新生朋友,也有許多跟我年齡差不多的同學和老師。在我進來之前,有的同學可能會想,今天要講咱們北大讀書傳統的話,應該是一位鶴髮童顏的老先生。我本來也這麼想,所以來之前有點兒緊張。但當學生會的同學們找到我的時候,我還是答應下來了。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可能比各位大了幾歲,早來北大幾年,多聽了幾年老先生們的講座,多看了幾年書,略有一點粗淺的體會。今天我就把從老先生們那裡得到的經驗和一些啟示複述給大家,自然難免很多是鸚鵡學舌了。當然,如果真的是鸚鵡學舌,說了錯話是鸚鵡主人的責任;今天則不然,說得不對的地方全部由我自己負責。第二個原因,是讀書不分年齡大小。我和大家一樣,非常非常喜歡讀書,喜歡買書。可能,我比老先生們對現在書的類型、購書途徑,更清楚一點。所以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希望能用實用的內容彌補一下。

    今晚談的題目是「讀書在燕園」,內容大致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是談書,第二是談讀書,第三談讀好書,第四談讀書之餘。北大有優良的讀書傳統,以下要給大家舉的例子,大多是前輩先生的教誨和事迹,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當然我也希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間會穿插一些古人或國外學者的讀書經驗。

    第一方面,談書:包括對書的感情、書的種類和買書的渠道。書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可能是因人而異的,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前人是怎麼看待書的。一位是顧頡剛教授,老先生寫一個序言就是一百多頁,水平很高。十幾年前我聽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曾經立下鴻鵠大志,希望能夠讀完顧頡剛先生寫的《古史辨》這部巨著,遺憾的是到現在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如今大學生畢業找工作一般人關心的是升遷機會、獎金多少、有沒有出國培訓機會等等。當年顧先生在南方接到復旦大學邀請他任教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你給我安排的房子有多大。復旦告訴他一般教授就能分一套房子。顧先生說您能多分給我幾套房么?人家笑了,說您是著名學者給您兩套夠了吧。顧先生說,我家的書有6萬多冊,如果給我一間房子,我的書裝不下。這樣好不好,您能不能先給我三間房子我暫時放一下,等我死了以後所有藏書都歸你們。這是顧先生的弟子在回憶錄里提到的。大家想一想,一個老先生在找工作之前並不考慮薪水,未來的升遷,考慮的是有沒有地方來放書,這是真正喜歡書的人,以事業為重的人。後來,復旦大學還在猶豫,而當時中科院就請了顧先生說:「您到北京來,我們一定給您放書的地方。」顧先生就到了北京,沒有去復旦大學。

    另外一個例子是日本的學者,名字叫內藤湖南。外語學院學日語或中文系研究比較文學的同學一聽就知道。內藤先生是日本京都大學的著名教授,他才華橫溢,年輕時是一個普通的記者,經常到中國來旅行,對中國很有感情。當時京都大學的校長就把這樣一個小記者請進大學,引起許多流言蜚語。事實證明,內藤先生是京都大學中國學派的代表性人物,是世界級的漢學家。當然,他成功的背後有幾個中國人的鼎力幫助。一位是羅振玉先生,一位是王國維先生。內藤先生買書的方式和現在我們北大的同學買書不太一樣,沒有時間天天去跑書店、扒拉舊書攤,他就向舊書店訂購。舊書店經理人很狡猾,如果把書只給你一個人,那就賣不出個好價錢,他給搞相關專業的、可能需要這本書的很多學者都發去了書目。內藤先生最緊張的時候是接到書目的早晨,惟恐來送書單的人遲到了。因為如果書單送晚了,先送給張三、李四等其他學者,等你拿到書單往書店裡跑時,人家已經到了,而老書店的習慣是先到了先挑。於是內藤先生說,我一輩子最愛的、最恨的人都是舊書店老闆。每當買到一本別人沒有搶到的好書時,他總是拿在手裡得意地展示。旁邊遲到的人就紛紛抱怨說,又讓內藤搶了先。當然,還有很多時候他也會站在旁邊,看著別人得意洋洋而大發牢騷。這種類似小孩的心態,也體現了一種對書發自內心的熱愛。

    我剛說過讀書不分先後,對書的感情更不分先後。我們和老先生相比,可能沒有那麼多知識,沒有他們那麼大的學問,但是我們都有對書的感情。記得我小時候也有很多關於書的故事。當時我爸爸在城裡教學,我在每個周末的下午6點到7點他回家的時候,絕對不出去玩,一個禮拜只能看到爸爸一次,特別高興。結果呢,只要看見爸爸,我不是先請安,而是一下子就將自行車把上的提包搶過來。其實很簡單,我清楚地知道,爸爸為我訂的《小朋友》、《兒童時代》、《兒童文學》等雜誌或者新買的圖書就在這提包里。我爸於是乎就很生氣,兒子到底是歡迎我呢,還是歡迎提包?我想大家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吧。進人大學後,一段時間內我比較節約。當時兜里的錢不多,在保證吃飽飯的前提下主要的花銷就是買書。那時買書喜歡找打折的,有8折就不買8折半的。還有就是去舊書攤淘舊書,那時候最喜歡去中關村操場,非常大的露天舊書市場,足夠看上一整天。不過去買書之前心裡總是惴惴的,因為擔心兜里的錢不多,萬一遇到喜歡的書卻只能眼睜睜失之交臂。我最慘的一次是錢已經基本花光了,卻看見一本從拉丁文直接翻譯為英文的企鵝出版社老版本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當時這本書還沒有中文譯本,我的欣喜之情立刻溢於言表。賣書的老闆一看就明白了,張口就要5塊錢,而且不能還價。當時我還真拿不出來,磨了半天。老闆說,這樣吧,你等到我收攤時如果沒有人來買,你來幫我收攤裝車,就3塊錢賣給你。我一直等到下午5點半,幫他把書裝在車上推出大門才拿到書,當時那個高興勁兒呀沒法說!用勞動換來的這本書,至今還放在我的書架上。這是十年前的事,至今印象還非常深刻。

    談書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現在有什麼樣的書。大家以後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圖書館的古籍閱覽室——就是珍藏著所謂鎮館之寶的善本圖書閱覽室——一進南門右首的那間屋子。我很喜歡那裡的氛圍,以前總能看到幾個老先生戴著白手套、拿著鉛筆,特別專註,就像老僧入定一樣,等著圖書管理員把書從庫里取出來,然後帶著一絲虔誠的神情開始看。這種感覺我在其他地方從來沒有看見過,很神聖,像醍醐灌頂一樣,靈魂上會受到洗禮的。有新來的同學說,北大圖書館也就這樣呀,沒有多少書嘛!實際上今年正趕上圖書館整修,保存本庫和大庫都被迫封存了,暫時你還看不到。不過不要著急,等明年整修好的新圖書館全部開放了,一切都會大為改觀的。

    除了我們能手翻的書以外,現在網路圖書發展很快。過去我們上學的時候,七八個人住在一起,後來四人一塊住,每個人都有一堆書。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把暫時不用的書放在壁櫃里或者樓道邊上,整天提心弔膽。很多書都想買,但你擱哪兒呀?所以大家應該了解一個道理,有的書你是不需要買的。比如說,網路圖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中文、歷史、哲學的同學,也許有很多人會說,我就喜歡拿著書本看。我也是非常喜歡拿著書本的感覺,不喜歡趴在電腦前面看「書」。但是有大量的書是可以「偷工減料」的,就是說很多書可以不放在書架上,而是放在電腦里。現在國學網就有大量的電子書下載,圖書館有二十五史檢索,有《十三經註疏》的索引,有唐代文學的資料庫等等,這些我們都應該充分利用一下。這一切在幾年以前都是不可思議的。前一段時間,我幫我爸爸查一份資料,中國古代一名學者的一句話,典故出自哪裡。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只能去扒拉類書或者去查閱四庫全書。別說一天、兩天,我估計一個月、兩個月都扒拉不完。現在呢,你坐到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里檢索,通過鍵盤輸入主題詞,大約二三十秒鐘就全出來了。「君子善假於物也」,網路圖書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圖書觀。大家應該有這個心理準備,利用越快,掌握得越熟練,就越能獲得先機。

    舉個例子來說,我給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們上課,談到關於東北亞安全問題時要使用一些國內外的相關圖書,平時把這本書每一章放在一個文件夾里,PDF格式,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需要的時候只要點一下相關的章節就可以了。網路圖書不僅方便,而且保存也很容易,一張700兆的光碟可以刻上一個書架的書。我勸大家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把上網聊天改為上網找書。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圖書,而且經過整理越來越多,形成系列,同樣也是一種樂趣。我們有些高年級同學製作的 FTP上的書也可以自由下載,尤其政治、法律、文學、歷史類的書特別多。據我所知,其範圍包括古今中外、各個國家各個時期的圖書,甚至許多外文電子書也可以找到。自己搜集整理的圖書放在自己電腦里,想看的時候就點一下,可以一章一章看下去,還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做一些記錄或者摘抄。這時候真的會感覺讀書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關於書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去哪裡買書比較好,這是大家很關心的事情。先說正規的新書書店,學校附近最有名的是萬聖書園,本來在靠近西北三環人民大學那邊,後來遷到北大南門,不久又搬到東門博雅塔下現已拆遷的成府路上,現在的店面在北大清華教師藍旗營小區內。萬聖書園有非常專業的人從全國圖書書目中進行挑選,成體系、有針對性地進書。特別是我們社會科學類圖書相對來說是比較全的。我們這一代人對萬聖書園很有感情,它搬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已經數不清到底在裡面買了多少書。類似的書店還有北大南門附近的「風入松」,海淀圖書城裡的「國林風」,也都是可以搜羅圖書的好去處。不過這些地方買書折扣比較少,一般頂多9折。但是,當你急需用書或尋找不太好找的書,我估計去這些地方應該沒什麼問題。西單圖書大廈圖書數量比較多、購物環境也好,但對我們而言,圖書的精選遠不如萬聖書園,而且還要考慮你跑一趟所要搭進去的車票和時間。另外,我們附近還有中關村圖書大廈也可以去看看。大家要注意的是,這些書店現在基本上都有自己專門的網頁,可以搜索書目,去之前做好相關查詢的準備是很有幫助的。

    近年來網上購書也開始流行起來,大家可以上網看一看。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孔夫子舊書網,文、史、哲方面的書非常全,價錢稍微貴一點,但是有一些很老、很難找的書。那裡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互相探討,其中有一些從事不同行當研究的人推薦不同領域的參考書目,有一些是很全面、很權威的,可以開闊眼界、節省時間、少走彎路。另外一個買書的選擇就是中國書店,尤其對喜歡舊書的同學來說是個好去處。我們學校附近海淀圖書城裡就有一個,在西單附近有一個主要賣舊雜誌的中國書店,在琉璃廠也有一個很大的中國書店,隆福寺、新街口、燈市口也都有中國書店的分店。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中國書店每年都有定期的書市,有些中國書店也把自己的書目上了網,可以查一下,這也是一個捷徑,了解到哪裡有自己需要的書就可以直接奔過去。有時候去中國書店東看看、西瞧瞧,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看到很多讓你非常吃驚的書。比如,我在1996年去海淀中國書店買書的時候,發現一本錢鍾書先生的《談藝錄》,品相極好。我本能地打開一看,上面竟然有錢鍾書先生的大印,原來是他自己簽名送給朋友的。我當時想,這可是件寶貝,得趕緊買下來,而且價格也不貴啊,30塊錢,這次我可算是撿漏了。高高興興去結賬的時候,售貨員一看我拿著這本書,說:「小夥子,可以呀,是學生呀,還是老師?有錢吶……300元!」哎呀!我少看了一個0。回頭一想,他們對書的判斷和行情肯定是非常清楚,盼著他們走眼是不太可能的。儘管在那裡不能討價還價,但還是值得去看一看。

    我還想再給大家介紹一些淘舊書的地方。北京市裡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春季、秋季書市,想買成套書的同學可以到書市上看看,有的時候最低只有3折。比如要買《辭海》的話,平常也就9折,書市最低可能就有6折。另外,在馬尾溝附近有新華書店總店的倉庫,裡邊的書比較全,有一個專門打折的大廳,特別是中文系、歷史系的同學可以去找找,歷代的詞話、書評以及筆記小說很全。有些同學最喜歡舊書攤,以北大為中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書市,也就有了無數個有趣的故事。我看到最早的舊書市是在中關村操場上,那時有上百個攤位,壯觀極了;後來大部分挪到地壇體育館後面的舊操場上,而那些在北大附近賣書的人則跑到清華北門小河旁;再後來因為城管部門「查剿」,被迫挪到清河鎮的馬路邊上;而有一部分人一直堅持在北大東門「打游擊」,買書的同學也是絡繹不絕。如果有時間,你可以坐300路車到潘家園舊貨市場,那裡有很多賣古董的,當然需要你有專業的眼光,舊書市的規模也比較大。還有報國寺那裡主要賣收藏書,價格稍貴一點,也能找到和我們專業相關的書。此外,以前五道口、玉泉營等地也有較大規模的書市,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看。其實也不用捨近求遠,我們校內舊書市的規模就很大,在學校西南角、研究生宿舍旁邊,每個周末都開。類似這樣的書市在人大、清華也都可以看到。北大校內以前的舊書市場更加輝煌,輝煌到什麼程度呢?那時候北大的三角地,也就是現在百年紀念講堂一帶全是柿子樹,柿子樹底下很多賣舊書的。我估計最多時能有幾十家,周末的時候人聲鼎沸,熱鬧非常。

    說了這麼多,最好的地方還是我們的圖書館。畢竟那裡都是免費書,而且種類也比較全。著名史學家蔡尚思先生說,我們的老師有兩種,一種是能給我們上課、教誨的「活老師」,一種是「死老師」、不說話的老師,也就是圖書。說到底,「活老師」也是「死老師」教出來的,因而應該稱圖書為「太上老師」。因此,圖書館也可以被尊稱為「太上研究院」。北大老校友、曾經寫過很多書的張中行先生文筆非常幽默,他講了自己的一個經歷。以前張先生是北大的,看古籍善本書很方便,也不需要辦特殊手續。後來他老人家離開了北大,因為他女兒在北大工作,所以也經常進圖書館來看書。結果不一樣了,必須有批准手續才可以看。他說自己每次等著看那些「老朋友」(就是那些曾經看過的書)的時候都很鬱悶。說到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定珍惜在北大的美好時光,充分利用一下圖書館,對我們學業長進一定有很大的作用。

    接著我要談的第二個方面是讀書。我們從小到大聽到過很多關於讀書的故事,比如說「刮目相看」、「孫康映雪」、「車胤囊螢」、「歐母畫荻」。說起古人的讀書,讓我們總覺得讀書是個苦差事,「映雪」、「囊螢」和「畫荻」都說明學習條件很差。范仲淹學習的時候,通常就煮上一鍋粥,涼透之後分成幾塊,一頓來一塊以節省時間。現在讀書的條件可徹底改變了,讀書環境的優化就不必說了,就連讀書的時候聽聽音樂、喝一點咖啡都成了時尚。你是不是讀書人,就看你欣賞不欣賞讀書的意境。讀書本身是一件很高尚、很愜意的事情。有人說中國古代文人讀書的最高境界是「雨夜孤燈杯酒讀《楚辭》」,這可真是字字珠璣、傳神之至。說這些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讀書並不是枯燥無味、勞心傷神的事情,要從讀書過程中體會到不可替代的樂趣。

    所謂「開卷有益」,我們應該把讀書變成自己的一種習慣,感受其中的幸福。我們偉大的前輩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說,「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餘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這句話精闢之極。大家現在功課很緊張,特別是修雙學位的同學,有很多功課要做。要是有空的話,要盡量涉獵不同領域,博覽群書對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是有好處的,我覺得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經驗的積累。我想舉兩個小例子來說說我的體會。第一個例子,讀書會讓我們得到一些啟示,加深你對日常生活、人生等很多方面的理解。前幾天,我和幾個朋友在一起吃飯,酒至半酣,突然聊到人為什麼要喝酒的話題。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當時也沒有當回事。過了兩三天我出去辦事,在車上隨手翻了翻《唐詩三百首》,看到韋應物的一首五言古詩,當時拍案叫絕——應該說是拍車叫絕——慨嘆「與我心有戚戚焉」。韋應物在做蘇州太守的時候和朋友喝了酒之後寫了這首詩,其中幾句是這樣的,「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我想大家可能也會有這樣的體會。幾個好朋友坐在一塊,當我們對談的問題有更深領悟的時候,興緻所至也就忘了收斂,多喝了幾杯,來點水果,要盤涮羊肉,再加一點酒,繼續慷慨陳詞或者洗耳恭聽,這時感覺到飄飄然、悠悠然,不就是「意欲凌風翔」嗎?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已經把這種體會完美地表達出來了。古今中外類似這類詩文的確能夠讓我們體會到不同時代和文化背景的魅力。

    第二個例子是讀人物傳記的收穫。我平時很喜歡看古今中外的人物傳記,看別人的一生不僅可以讓我們悟出很多人生哲理,而且有很多人物傳記本身就是我們專業學習的參考書,是對課本知識非常好的補充。比如說你要看鄧廣銘先生的《岳飛傳》,實際上這本傳記本身就是宋史研究領域內非常嚴謹的學術著作;看《周恩來傳》,讀到的就是中國革命史、中國外交史;而《基辛格傳》則可以讓我們了解一個思想家成長過程的同時,還可以了解美國政治、外交。記得有一次我讀到辜鴻銘的傳記,印象很深刻。辜鴻銘先生是我們北京大學歷史上有名的「怪人」,都到民國時代了,腦袋後面還拖著辮子。很多人一提到他總喜歡說他是榆木疙瘩、頑固不化,議論他喜歡小腳、讚揚納妾等花邊新聞。我看了他的傳記後有很多感觸,每個人都有很多側面,不能一葉障目。辜鴻銘先生號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任在北洋」。據說會九門外語,拿過十三個博士。儘管他對傳統文化和道德規範五體投地,但在北大卻是講授拉丁文。我看到周作人先生在《苦茶》一書裡面講了很多老北大的掌故,其中描述的辜鴻銘先生非常可愛。因為他平時教學生拉丁文,也就沒有機會顯示他對國學的態度,於是一有機會他就要冒出來。有一次蔡元培校長準備講話,下面有人還在交頭接耳,這時辜鴻銘先生突然站起來說道:「校長訓話了,各位請安靜!」弄得大家面面相覷。1919年6月,北大教授會發動大家表決,希望挽留蔡元培校長。會場上主要是革新派在座,大家發現辜先生竟然也身列其中,他是堅決支持蔡校長的。每個人都會站出來找一些理由表明自己的態度,辜先生也舉手要說兩句。他的理由和別人的都不一樣,「校長就是一校的皇帝,皇帝怎麼能走呢?」弄得當時革新派哭笑不得。此外辜先生的一句話,影響了我很長時間。那是他新學期第一次站在講台上給同學們上課。大家知道,我們北大的傳統是比較強調自由、民主的,同學們一看拖著馬尾辮的怪人來了,都哈哈大笑。辜先生沒笑,慢條斯理說了一句話,讓所有的學生們都啞口無言。說的什麼啊?他說:「我的辮子在腦袋上,你們的辮子在心裡。」時至今日,大家仍然可以捫心自問,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條小辮子,是不是就完全沒有痕迹了呢?

    關於讀書要談的第二個內容,就是把讀書變成一個習慣,涉獵要廣泛,這也是我們北大的一個優良傳統。學習就像造金字塔一樣,如果下面的基礎不寬不厚的話,想建起一座巍峨的金字塔,那肯定是海市蜃樓。我們的老校長鬍適先生治學的名言就是「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當然了,「高」是「專」,「廣大」是「博」,基礎廣博在很多時候有助於你去發現問題,有助於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禮記·學記》里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同學可以發現很多自己的不足之處,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的教學和研究中的漏洞。我本人是研究國際政治的,主要做東北亞地區的政治與外交,尤其是日本的政治外交研究。下課和同學們聊天的時候,有的同學憂心忡忡:您說這美國怎麼辦呀?到底想幹什麼?打完阿富汗,又打伊拉克,而且布希還瞄準了下一步目標,一個是朝鮮,一個是伊朗。冷戰結束了,大家都以為天下太平了,它這麼打來打去的,將來會出現什麼狀況呢?強大的美國究竟會走向何處?「美國世紀」會有多長等等。這些問題都很複雜,不可能用一句兩句話說清楚。怎樣才能給同學們一個滿意的答覆呢?我想起前不久看過的一份材料,作者是我們學政治學、國際政治學、法律、歷史的同學都應該注意的學者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她在文章中說過,「權力的每一點減退都意味著向暴力發出一次公開的邀請——因為掌握權力並感覺到它正從自己手中溜走的人總是發現難以抗拒用暴力代替權力這一誘惑」。這句話有點晦澀,大家想一想,傾向使用暴力的人、組織或者國家,一般來說都有一個共同前提,就是存在著權力的減退或者減退的威脅。這是很辯證的一種說法。美國為什麼打人,說到底它現在不是或者感覺自己可能不是天下無敵的寂寞高手了,不屬於「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層次了。

    對於強者的態度,我們東方人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泰戈爾在1899年的最後一天寫了一首名字叫《世紀的黃昏》的詩,現在讀起來仍會給我們巨大的震撼。大家不要忘了他所處的特定歷史背景,那正是大英帝國統治印度的鼎盛時期。泰戈爾在詩里寫道:「不要羞慚,我的兄弟,站在驕者和強者面前,穿著您那樸素的白袍。讓您的榮譽成為謙恭的榮譽,您的自由成為靈魂的自由。就在您毫無掩飾的貧窮的基礎上,天天修造上帝的寶座。要知道龐然大物並不偉大,驕傲並不久長。」我琢磨了很長時間,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確不太一樣。與泰戈爾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日本人的一首詩。在日本著名小說《平家物語》的開篇寫道,「祗園精舍的鐘聲,有諸行無常的聲響;沙羅雙樹的花色,顯盛者必衰的道理;驕奢者不久長,只如春夜一夢;強梁者終敗亡,恰似風前塵土。」看得出來,這其中流露出佛教無常觀對日本人的重要影響。有同學慨嘆說,當時日本軍國主義者如果好好讀讀這首詩,也許就不會侵略了,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從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培養讀書習慣,廣泛涉獵,多了解人類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會幫助你對現在許多事物和現象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關於讀書的第三點,我想談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的培養——融會貫通。葛兆光教授是我們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現在清華大學做教授。他的重要著作之一就是《中國思想史》,共三卷,最近還對第一卷作了一些補充,單獨成書。在中國思想史研究領域內有很多種著作,我個人認為葛老師的最大特點就是嘗試著把文、史、哲融會貫通,於細微之處見許多高深的道理。比如說他認為思想史的研究範圍要包括私塾教材、考卷以及地圖等材料,其中對於中國古代的地圖,尤其是世界地圖傳播到中國以後對思想史和人們觀念產生的影響非常關注。當然,學術界對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評價並不是完全一致。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嘗試,是發揚了老北大的學術風範。

    南宋的呂祖謙先生曾經說過,「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這樣努力的結果,「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知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其實這種想法在不同學科里都有闡述。我們北大一些老師的觀點就很有代表性。比如外國語學院的劉金才教授根據自己研究日本思想史的經驗,提倡在研究和學習中「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而國際關係學院的尚會鵬教授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反覆強調許烺光先生提出「邊緣人」的重要性,避免以自己為中心和以己度人的錯誤。而中文系的嚴紹璗教授在介紹自己的治學經歷時說,搞科研、看書,不能只簡單地看翻譯過來的書,尤其是搞文史哲的同學,應該努力用研究對象國家的語言、意識、思維特徵去思考,這時你才能發現我們的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微妙區別,而精華往往就在這微妙之處。

    我再舉個例子。剛才我談到美國究竟往何處去的問題,現在我想說說世界將往何處去的爭論。對於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各國學者提出許多不同的觀點。有些同學最喜歡世界文明中心轉移論的觀點,也就是說世界的文明中心或者權力中心是從葡萄牙到西班牙,到荷蘭,然後是德國、法國、英國,二戰以後的美國,接下來再轉移不就到中國來了,21世紀將是所謂的「中國世紀」。而很多人不太喜歡薩繆爾·亨廷頓(Samuel P.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大家懷疑文明的衝突為什麼不可避免呢?我想總結出一條規律,不能僅僅看表面現象,你要拿出充分的理由才可以。不同的學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結論不同,我想不應該僅僅由一個學科給出一個固定的答案。比如說,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里說:「世界文化之創興,首在現有各地區各體系之各別文化,能相互承認各自之地位……然後能異中求同、同中見異,又能集異見同,採納現世界各民族相異文化優點,來會通混合建造出一理想的世界文化。」說白了,就是你不要覺得你比別人高出一頭,不要奢求改變別人,讓別人和你完全一致。在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時候,不要忘了別人也可能是正確的。這也是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無論玫瑰多麼漂亮,如果世界上的花朵只剩下一種玫瑰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世界失去了多樣性也就失去了動力,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同樣的道理,另外一個老先生從不同學術體系出發得出了類似的答案。他就是華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研究非殖民化和世界體系論的大師,他曾經和一些學者合作寫過一本書,題目叫《開放社會科學》,華勒斯坦作出這樣一個結論,「對於一個不確定的、複雜的世界,應當允許有多種不同的解釋同時並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真理不一定總是存在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手中。而且,「只有通過多元化的普遍主義,才有可能把握我們現在和過去一直生活於其間的豐富的社會現實」。有同學說,這句話太晦澀了,有更簡潔明了的闡述嗎?有的!我們北京大學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談到未來世界發展的時候,僅僅用了十六個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如果一個人不了解、不熱愛自己的文化,就比較麻煩了;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文化,並不是說自己的文化是唯一正確的或美好的。相反要學會去尊重別人的文化,理解別人的文化;而且文化與文化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都必然有共同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找出這些共同性,人類才能真正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

    關於讀書要注意的第四點就是要提倡懷疑精神。「懷疑精神」並不是說我們要懷疑現實所有一切,而是應該把所有的問題,放在理性的天平上衡量一下、審判一下,對的我接受,不對的我就要拒絕。這一點在我們讀書的過程中非常重要。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是很有道理的,喪失了懷疑和判斷能力,只能盲從別人的意見。最可笑的例子就是對菠菜能不能補血的爭論。以前關於營養學的參考書上說吃菠菜能補血,但後來看到其他的書出來闢謠,吃菠菜不補血,這是一個誤區,最近好像又有人站出來重新提出「補血論」。要是萬事局限於書本,你相信哪一個?這是一個生活上簡單的例子,但是在學術上也會同樣遇到。當年有同學問北京師範大學的老校長陳垣先生,看書應該注意什麼。老先生說:「毋信人之言,人實誑汝!」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是其中道理是很深刻的,對我似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所以說,我們在讀書之前一定要有個信念,這書裡面說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還有其他結論,這一點一定要有思想準備。當年鄭板橋談到這個問題時說法比較有趣。他說:「善讀書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雖然聽起來這段話有些「粗魯」,但對我們很有啟示。當然你要掌握「直透重圍」,學會「了無一物」,還是有很多方法的。我們古人強調讀書是有竅門的,比如韓愈在《進學解》中就提出,「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前人還提醒我們說:「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挈一領。」不管山怎麼險峻,學問怎麼高深,肯定有中心和脈絡;龍袍很漂亮,體系很龐雜,理解和掌握就要提住領子,抓住根本。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去實踐卻需要我們一天天、一年年,甚至用一生慢慢去體會其中的精妙。大儒朱熹在《讀書法》中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也就是說,你看書的時候就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思考,看書的目的就是要慢慢解決這些疑問,這時候你才有真正的長進。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四人幫」用「莫須有」的罪名把一大批革命老幹部打成反革命。很多人說「莫須有」就是「不須有」即「不需要有」的意思。其實對這個詞解釋的爭論由來已久。此詞出自《宋史·岳飛傳》,當時秦檜要把岳飛的兒子岳雲以及部將張憲斬草除根。韓世忠去質問秦檜,你有證據嗎?秦檜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如果說「莫須有」是「不須有」的話,放在原文中體會一下,也太強詞奪理了。畢沅在《續資治通鑒》里提出,「莫須有」不是「不須有」,而是「必須有」。俞正燮在《癸已存稿》裡面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實際上是我們讀古文時句讀出了問題,「莫須有」實際上是「其事體莫,須有」,「莫」變成了助詞。到底相信誰的結論?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經過多年的思考,得出了嶄新的結論。「莫須」為宋代的一個常用語,大體相當於現在「恐怕」、「別是」的意思。他拿出大量實例總結出這樣的規律,從南北朝到唐一般用「莫」單字表示測度疑問,唐開始至宋有很多使用「莫須」的例子。而從唐開始出現「莫」後加否定詞,「莫不是」、「莫非」、「莫非是」等,「莫須」後來就逐漸消失了。呂叔湘老先生不拘泥前人的說法,給我們很多啟示。

    再以我們研究日本政治外交的體會來舉個例子。說到中日關係的歷史和現狀的時候,有一個詞肯定會出現,大家也許也聽說過,中國與日本的問題根源在哪裡呢?理解不足!希望在哪裡呢?相互理解!無論是外交部門還是學術研究,大家對這個說法已經習以為常了。真的是這樣嗎?後來我在看國際政治理論大師漢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的《國家間政治》一書的時候深受啟發,作者在書里說,人們已經把相互不理解作為國家關係發生衝突的原因,可是翻開歷史看看,哪兩個國家發生戰爭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相互不理解呀!仔細想一想,實際上「理解」本身雖是一種前提,卻是有限度的。拿中日關係來說,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日本立刻向周恩來總理提出抗議,說中國不應該擁有原子彈。周總理當時回答說,因為日本是第一個遭受原子彈爆炸苦難的國家,提出抗議反對發展原子彈,這一點中國絕對表示理解。但是,中國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需要具有核能力以自衛,也請你們理解。所以造成國家矛盾的是不是不理解呢?恐怕根本原因還是國家利益的衝突。理解與否只是兩國友好關係發展的條件之一,而不是根本條件,更不是全部條件。所以讀書時我們應該多開動腦筋,這樣會帶來新的思考。

    關於讀書要注意的第五點是治學嚴謹,這也是我們北大優良的傳統。我上學的時候聽季羨林先生講治學。聽完講座我拿著筆和本跑到季老先生跟前,請他留句話,季先生就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了兩句話:「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這句話的原話不是季先生說的,但卻是他老人家一生的理想和實踐。讀書、學習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要甘於寂寞。同時,研究必須嚴謹,文章要言必有據,不能隨心所欲、人云亦云。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要勤奮。程郁綴老師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也是我們學校社科部的部長,負責全校文科的發展規劃和管理指導。程部長非常忙,經常在校內校外開會,天天都有人找。我很奇怪,程部長寫了很多專著和論文,還要帶那麼多研究生,要上許多課,哪裡來的時間啊?程部長告訴我說他給自己書房起了個齋名,叫「三餘齋」。哪三餘呢?夜晚為一日之餘,周六、周日乃一周之餘,寒暑假乃學期之餘。他的主要研究基本上都是在「三餘」中寫出來的。而且說等退休以後就改成「四餘齋」,退休乃人生之餘嘛!我不能不對程老師的精神表示由衷欽佩。同時呢,治學嚴謹另一個重要的前提是要有耐心,要虛懷若谷。《顏氏家訓》里告誡我們說:「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很多老先生都是以這句話作為治學指南的。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長期在清華大學、後來在中山大學做教授,曾在北大代過課。陳先生通十幾國語言,而且國學功底鮮出其右,不是一般的學者,是大學者。他在自己的文章里說:「史料簡缺,誠難確知……寅恪姑取一時未定之妄見,附識於此,以供他日修正時覆視之便利云爾,殊不敢自謂有所論斷也。」這麼大的學者,這麼高深的學問,對自己的文章如此謙虛,從來不說自己得到的是最終的結論、是真理,尤其在風氣浮躁的今天,值得我們學習。另外我們北大以前的名教授黃侃先生直截了當的話語,也同樣發人深省。他曾經立志50歲前不寫書,可惜不到50歲就去世了,他老人家留下的大多是手稿和讀書筆記。但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他告誡後人說,治學有四大忌諱,「一曰,急於求解;二曰,急於著書;三曰,不能闕疑;四曰,不能服善」。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警鐘長鳴的座右銘。

    今天要講的第三個方面是讀好書。讀書方法很重要,但選擇讀什麼樣的書也很重要。我們哲學系的泰斗馮友蘭先生,至今在北大圖書館二樓還有他的雕像,非常有神韻。他把自己的讀書經驗歸納為4條,「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我們有限的人生和精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讀書的首要能力就是精選。這種觀點和古代著名學者陸世儀的觀點如出一轍,他提出:「讀書如欲一一記頌,便是玩物喪志。凡讀書須識貨,方不錯用功夫。」

    究竟讀什麼書好呢?我想在這裡很難用一句話來回答。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興趣可能都會有不同的選擇,而且我想自己還沒有資格敢在這裡給大家開列書單。因此,我不怕有鸚鵡學舌之嫌,給大家大力推薦一下2001年11月14日北大未名站的一個帖子。當時同學們請教了北大文、史、哲、政、經、法各院系最著名的三四十位教授,請他們分別開列書單,最後綜合各家的意見確定了30本必讀書目。主要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內的一些經典著作。當然,這個書目不僅僅是提供給文科的同學,對理科、工科的同學也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其書目大體包括以下內容:

    1.《周易》,參讀《周易大傳今注》,高亨編注、參讀《周易譯註》,周振甫譯註;

    2.《詩經》,參讀《詩經譯註》,江陰香譯註;

    3.《老子》,參讀《老子註譯及評介》,陳鼓應著;

    4.《論語》,參讀《論語譯註》,楊伯峻譯註;

    5.《孫子兵法》,參讀《孫子譯註》,郭化若譯註;

    6.《孟子》,參讀《孟子譯註》,楊伯峻譯註;

    7.《莊子》,參讀《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譯註;

    8.《史記》,參讀《史記選》,王伯祥選注;

    9.《壇經》,參讀《壇經校釋》,郭朋校釋;

    10.《古文觀止》,[清]吳楚材、吳調侯選注;

    11.《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編、陳婉俊補註;

    12.《宋詞三百首箋注》,朱古微重編、唐圭璋箋注;

    13.《紅樓夢》,曹雪芹、高鶚著;

    1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著;

    15.《魯迅選集》;

    16.《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

    17.《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著;

    18.《毛澤東選集》;

    19.《鄧小平文選》;

    20.《理想國》,[古希臘]柏拉圖著、吳獻書譯;

    21.《神曲》,[意]但丁著、王維克譯;

    22.《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亞著、曹未風譯;

    23.《思想錄》,[法]帕斯卡爾著、何兆武譯;

    24.《社會契約論》,[法]盧梭著、何兆武譯;

    25.《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何兆武譯;

    26.《約翰·克利斯朵夫》,[法]羅蘭著、傅雷譯;

    27.《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英]丹皮爾著、李珩譯;

    28.《共產黨宣言》,[德]馬克思、恩格斯著;

    29.《資本論》(第一卷),[德]馬克思著;

    30.《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德]恩格斯著。

    另外還有選讀書目30本,內容大體如下:

    1.《禮記》;

    2.《左傳》;

    3.《荀子》;

    4.《韓非子》;

    5.《論衡》,[東漢]王充;

    6.《三國志》,[晉]陳壽;

    7.《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義慶;

    8.《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

    9.《李太白集》,[唐]李白;

    10.《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

    11.《明夷待訪錄》,[清]黃宗羲;

    12.《儒林外史》,[清]吳敬梓;

    13.《人間詞話》,王國維著;

    14.《聞一多年譜長編》,聞黎明著;

    15.《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著;

    16.《國史大綱》,錢穆著;

    17.《聖經》;

    18.《國富論》,[英]亞當·斯密;

    19.《論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鳩;

    20.《復活》,[俄]托爾斯泰;

    21.《物種起源》,[英]達爾文;

    22.《城堡》,[奧]卡夫卡;

    23.《飛鳥集》,[印]泰戈爾;

    24.《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韋伯;

    25.《精神分析引論》,[德]弗洛伊德;

    26.《西方哲學史》,[英]羅素;

    27.《歷史研究》,[英]湯因比;

    28.《德意志意識形態》,[德]馬克思;

    29.《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德]恩格斯;

    30.《哲學筆記》,[俄]列寧。

    這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很有代表性,希望大家不要帶著成見去讀書。很多同學說,《唐詩三百首》也算名著啊?也許有人說馬克思的書很厚、思辨性太強,而且現在也不流行了。其實我個人認為這些想法都是需要靜下心來讀完書後認真反思的。唐詩、宋詞、《紅樓夢》,無論學哪個專業的同學都要讀一讀,這些都是凝結著我們整個民族智慧的載體,深入我們的靈魂。當然,國外類似名著也應該讀一讀,比如說柏拉圖《理想國》、但丁《神曲》等都不僅僅屬於哪一個國家,而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我以前對馬恩著作也有過敬而遠之的心理,但是你有時間可以翻看一下《馬恩選集》,看看馬克思年輕時的文章,裡面的論證刀光劍影、行文蕩氣迴腸,很多語言就像詩一樣,不但思想上有衝擊力,而且文字本身就非常優美。當然,剛入校的同學肯定都想了解自己學習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和必讀書目。這裡我可以給大家透露兩個絕招,那就是可以採取「偷學」的捷徑。辦法一是多和你的前輩師兄、師姐們聊天,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辦法二是去自己老師的辦公室或家裡,認真去看他書架里的藏書,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今天要談的最後一個方面是讀書之餘。我們強調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但是讀書的目的不是讀書本身。讀書之餘第一要身體力行。《中庸》中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說法,在我們求知的體系中,學、問、思、辨都是為了行。《墨子·魯問篇》中說「君子以身載行」,而在《墨子·修身篇》同樣強調「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這些都告訴我們要努力求知,還要親身實踐;要讀知識的有字之書,還要去讀社會這個無字之書,二者缺一不可。

    讀書之餘,第二是交友。《孔子家語·六本篇》中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我們在上大學期間,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幸運的。到了社會上以後,環境會變得複雜,人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像在學校裡面那樣可以無話不談、切磋詩書的朋友相對就比較難得了。所謂的朋友,也有不同類型,明代蘇轍在《雞鳴偶記》中說,「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徵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這是非常生動的概括,相信大家從不同途徑也會有類似的體會。我們從讀書的角度來說,可以找到共同語言的畏友、密友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大家一起去買書、一起暢談讀書的體會,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陶淵明在《移居》一詩中早就描述過這種美好的體驗,「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我至今還記得讀研究生的時候,考古系的好朋友、現在上海博物館工作的許全勝兄,因為買了一套好書興奮不已,深更半夜來敲門相告的情景,還記得為了一本好書我厚著臉皮多次相求,而他最終拗不過忍痛割愛的場面。這都是我自己珍視的寶貴人生財富。

    讀書之餘,第三是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直都是古人的理想境界,其中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人的才華和知識不僅來源於書本知識的積累,而且源於豐富的閱歷和親身的體會。大家都知道司馬遷的《史記》是「千古絕唱、無韻離騷」,既是翔實的歷史,又是優美的文學。這僅是司馬遷本人的天才,是他的「讀書破萬卷」嗎?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提出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現在我們學校每年都鼓勵、號召同學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走出象牙塔,去全國各地、不同行業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鍛煉自己、豐富自己,為更好地學習提供動力,為將來順利走人社會、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今晚能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談談讀書的事,說實在的,我覺得很榮幸。現在我們國家正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社會轉型期,在這段時期里,很多人不太關心讀不讀書,而有些所謂的讀書人也紛紛耐不住寂寞。由此我想起中文系的泰斗王力先生1942年發表在《星期評論》上的一段話,過了60多年了,至今還是振聾發聵,「這年頭兒的書獃子加倍難做。『時窮節乃見』,咱們等著瞧那一班自命為書獃子的人們,誰能通過這大時代的試金石。」我盼望著各位,來自全國各地、聚首燕園的莘莘學子,能夠繼承我們北大的優良讀書傳統,並不斷發揚光大。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在這方聖土上兀兀窮年,潛心求道。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六招能讓男人由被動變為主動 - Qzone日誌
    人家的老婆真的好嗎?【超市日誌】
    男人遭性騷擾是苦還是樂 - 金之釵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禮儀 道理 記在心裡而不是日誌里
    又逢中秋 - Qzone日誌

    TAG:分享 | 人人網 | 書單 | 讀書 | 日誌 | 參考 | 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