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放棄成佛?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觀世音菩薩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人心。信徒開口便稱「南無觀音菩薩」,祈福便誦「南無觀音菩薩」。觀音,為觀世音的簡稱,觀世音的名稱來自梵文Avalokitesvara(發音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國外有學者認為梵文原義為「查看這個世界的聲音的主」。

圍繞觀音的譯名向有爭論。舊譯時期鳩摩羅什譯為「觀世音」和「觀音」,也有「觀世間音」「觀世自在」的譯名。

新譯時期玄奘力主「觀自在」,也有「觀世音自在」者。由此形成「觀世音」和「觀自在」兩大譯名系統,但在影響力和大眾接受上以觀世音為多,並延續至今。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觀音菩薩的職責和使命

從慈悲理念出發,大乘佛教塑造了體現大慈大悲精神的觀音菩薩,於人間司其職,解救眾生現世之苦,救濟一切眾生是觀音的神職與使命,孜孜不悔的度脫眾人,斡旋於天國與人間,從利樂眾生出發,以無畏施與眾生,無所取亦無所求,完全出於一種慈悲喜舍心,清凈菩提心,廣大平等心的道德行為,出於一種不摻雜個人功利的獻身精神。

《壇經》云:「慈悲是觀音,喜舍是勢至。」慈悲是觀音法門的基本前提,這種以慈悲統攝一切修持法門的思想,為觀音教義提供了堅實的依據。而觀音菩薩的慈悲更是「大慈大悲」。《觀無量壽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的大悲是六時中觀察世間眾生的善根與苦難,用各種方便之法來救濟,故特稱為大慈大悲。此系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與二乘(聲聞、緣覺)等所能起,其中具足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菩薩在佛教中的身份地位

菩薩在大乘佛教中位於第二等果位,其地位高於羅漢,而次於佛。

菩薩,梵語為Bodhisattva,音譯為菩提薩埵,菩提索埵,質帝薩埵,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眾生」或「有情」,主要指婆娑世界之人,菩提薩埵全譯為「覺悟眾生」,菩薩不但自己求覺悟真理、解脫痛苦,同時自己還要求最高的園滿的覺悟,以成佛為目標。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菩薩品》謂:「菩提不生,薩埵非有,薩埵者,他施之意,言以善施為事。」所以菩薩是自覺、覺他,但還沒有達到覺行圓滿的覺者,以上求佛果,下濟眾生,自度度人為目標,菩薩必須修行,以達到佛的地位。

大乘佛教以菩薩信仰為理論和實踐體系的核心,故又名「菩薩乘」,大乘佛教認為無論出家僧人或在家居士,凡具有宏大心愿以上求佛果,下濟眾生,以自度度人為目標的修行者或成道者,均是菩薩。成道者為「覺悟了的眾生」,稱之為果地菩薩;修行者力求「使眾生覺悟」,稱之為因地菩薩 。此二者皆是大乘佛教「普度一切眾生」教義的承擔者,日常所說的菩薩多指果地菩薩。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觀音到底是不是佛?

論功德之大,恐怕諸佛中超越觀音的並不多吧,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功德無量的觀音菩薩,為什麼竟然不能成佛呢?

據《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記載,觀音菩薩是久遠劫以前已成正等正覺之古佛,法號「正法明如來」,釋迦曾在其身邊作苦行弟子,經彼之教化始獲證佛果,由於悲心廣大,故倒駕慈航,來此獨世。因為經常示現救度眾生,與婆娑世界眾生特別有緣,因此被視作佛派來世間救難的使者,佛教慈悲的象徵,更是佛教普度眾生的象徵。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說:「此普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據《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觀音本可成佛,但看到婆娑世界眾生困苦,在如來佛面前發下宏圖大願:不普度眾生,絕不成佛。宏圖未能展,大願未能如。正所謂身已成佛,心未成佛,雖成也未;心已成佛,身未成佛,未成已競。

觀世音菩薩本可以成佛卻不欲成佛,倒駕慈航,入此穢土顯具佛之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完全是為了救苦救難,才由佛位倒駕為菩薩位的。這種偉大的情操常人所不能及觀世音菩薩不但倒轉他的果位,成為一個菩薩,而且要成為一位千手千眼度眾生的菩薩;更要做一個以三十二相來度眾生的菩薩。由此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多麼偉大,多麼值得我們恭敬了。

我不是尚書

觀音菩薩立誓要度盡世間可度之人,只要有一人沒有度盡,那麼就不成佛。尚書奉勸諸君一心向善、多行善舉,讓觀音菩薩早日成佛。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點擊此處載入本圖片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由被譽為「楞嚴獨步」的圓瑛大師講解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11
妙境長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解題
農曆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聖誕,你見過這麼多的菩薩嗎?
觀世音菩薩宣說大悲神咒

TAG:菩薩 | 放棄 | 觀世音菩薩 | 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