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抗癌】肚子疼,怎麼就查出胰腺腫瘤了呢?

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一個月前,17歲的姑娘小雯因「肚子疼」走進了縣醫院。然而,醫院的一張B超診斷報告讓小婷全家人的心情陷入低谷:胰腺腫瘤!由於腫瘤巨大,當地缺乏診治條件,小雯從江蘇輾轉到上海,卻又因手術風險大在上海多家知名醫院奔波未果。日前,她慕名找到了我院胰腺外科虞先濬主任,經診斷,考慮為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這是一種少見、多發於年輕女性的胰腺低度惡性腫瘤。由於小雯的病期很長,腫瘤巨大且已侵犯周圍血管,因此,手術風險很大,術前虞主任帶領團隊做了精心的術前準備。經過4個多小時的手術,小雯體內直徑15cm的胰腺腫瘤被順利切除,血管也成功進行了修補。術後小雯恢復良好。然而,想起女兒早在三四年前就常有的「肚子疼」癥狀,小雯的父親仍然心有餘悸。肚子疼,咋就查出了胰腺腫瘤呢?

不明原因的反覆腹痛,應警惕胰腺腫瘤

其實,「早期癥狀隱匿」是胰腺腫瘤的一大特點。胰腺的生理功能複雜,藏身於後腹壁,受內臟神經控制,因此容易被相鄰的內臟神經的信號干擾,致使早期癥狀與其他疾病所產生的癥狀容易混淆:例如上腹不適(易誤診為胃病)、腰酸背痛(易誤診為骨科疾病)等。這些癥狀常讓人誤以為是胃病或者是其他病,不予重視,僅簡單口服一些止痛藥物,結果確診胰腺癌時常常已經是晚期。臨床數據顯示,80%的胰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經是進展期或晚期。上文中小雯的情況就是如此,雖然其為良性腫瘤患者,但如果在三四年前能及時查出小雯的病情,那麼其手術的難度和危險性可能將降低不少。

此外,不明原因的高血糖、消瘦、黃疸也應該考慮胰腺癌的可能。胰腺是人體內兼具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其分泌的胰液等物質與人體的生理功能息息相關。胰腺腫瘤患者的胰腺功能一旦受到影響,身體相應的機能也會改變。胰腺分泌的胰島素調控人體的血糖水平,中老年糖尿病人群,如果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是血糖突然升高的,應當懷疑是否罹患胰腺癌;另一方面,胰液富含消化酶,影響著機體消化功能,因此胰腺癌患者經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現象;由於胰頭靠近膽管,胰頭癌極容易壓迫膽總管阻礙膽汁排泄,致使患者出現「發黃」、肝臟腫大、大便呈陶土色等癥狀……

當出現以上癥狀,卻又原因不明時,可通過多排螺旋CT、MRI(核磁共振)、MRCP(磁共振胰膽管造影術)等做進一步的診斷。

超聲內鏡穿刺,確診胰腺癌的利器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持續上升,胰腺癌早已躍升為十大常見惡性腫瘤行列,已經取代肝癌坐上了「癌中之王」的「寶座」。胰腺癌的病死率極高,因胰腺癌引起的死亡率幾乎與其年發病率相當。故而,胰腺癌也被稱為「21世紀最難攻克的堡壘」。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準確診斷胰腺癌呢?目前,病理檢查仍然是確診胰腺癌的「金標準」,臨床醫生依賴準確的病理診斷結果來制訂治療方案。以往,臨床上通常採用CT引導下經皮膚穿刺來獲得胰腺病理標本,然而經皮穿刺,如同「隔山打牛」,使用穿刺針要繞過或穿過身體重要器官,要準確對準直徑較小的腫瘤時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如此長距離的「射箭」,即使是經驗極為豐富的醫生也難以「箭箭射中靶心」,更難以保證較高的穿刺的準確率。在超聲內鏡引導下的細針穿刺技術應用臨床以來,直接經由胃壁或十二指腸壁以最近的距離對胰腺腫瘤穿刺獲取病理標本,使原本高風險的檢查已變得安全、可靠。我院胰腺腫瘤多學科診治團隊每年實施的超聲內鏡下胰腺細針穿刺,無論穿刺成功率還是陽性率均已達到國際水平。

5年生存率取決於規範診治

手術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方式。然而進展期或者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將失去根治手術的機會,5年生存率不足5%。即便如此,應對「癌中之王」,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制定合理規範的綜合診療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胰腺癌術後生存率。在我院,接受根治手術的早期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20%以上,其中淋巴結陰性的早期胰腺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40%。不能手術的病人經過合理規範的綜合治療,生存期可明顯延長。

「規範化診治」是胰腺癌診療的要訣。胰腺癌根治手術難度高、風險大,規範化的手術可有保證手術的安全有效。以我院為例,胰腺外科在對傳統的吻合技術進行改良和優化的基礎上,創造性的開展了「殘端封閉內支撐胰—空腸吻合術」和「人工乳頭嵌入式胰—空腸吻合術」的研究,使術後胰瘺(胰腺癌術後一種具有致命性的併發症)的發生率降低至10%以下,也明顯減少了患者住院時間與醫療費用;總結「多時相介入結合專業化綜合治療」的方法,發現胰腺癌術後肝轉移的發生率下降了1/3,局部淋巴結轉移率下降,中位生存期延長,5年生存率較前期提高了30%......

遠離致癌因素是最佳「療法」

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胰腺癌的重要原因。例如,吸煙是誘發胰腺癌因素中的「頭號壞蛋」。國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吸煙者發生胰腺癌的幾率較不吸煙者高出1.5倍,吸煙量越大發生胰腺癌的機會越高。因此,遠離煙草,是降低罹患胰腺癌風險的重要舉措。

此外,胰腺癌的發生很大程度上也與飲食結構密切相關。長期進食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風險。而富含植物纖維的膳食和綠葉蔬菜對預防胰腺癌有一定意義。十字花科的植物,比如大白菜、捲心菜、蘿蔔等含有一些抑癌成分,經常使用,也有利於降低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我們還建議強化戶外運動,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有效抵禦疾病入侵。


推薦閱讀: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及治療
防治胰腺炎和胰腺癌,需了解胰腺的功能及癌前病變
得了癌中之王,只有20%有機會救治 | 胰腺癌陣地戰(上)
急性胰腺炎診斷處理
胰腺與糖尿病

TAG:科學 | 腫瘤 | 肚子 | 怎麼 | 抗癌 | 肚子疼 | 胰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