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玩市場 混亂不堪

古玩市場 混亂不堪

江蘇商報報道商報記者 盧萍報道「亂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近年來我國的藝術品收藏市場持續火爆,全國的藝術品收藏者已達到7000多萬人,藝術品的年交易額接近200億元,而且參與人數和成交額還在不斷上升。 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目前民間藝術品收藏市存在著的許多不和諧因素同樣引人關注。昨日,江蘇商報刊發《鑒寶市場死結難解》一文,對南京的民間鑒寶市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報道一經推出,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文化部中國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著名鑒賞家王立軍昨日接受江蘇商報採訪時指出,眼下的南京乃至全國的收藏市場已經是魚龍混雜、非常混亂了,藏家需要額外小心。   市場混亂 假貨當道   「除了一些人手上祖傳的東西真的比較多外,後買的九成以上是假貨。」說起藏家的收藏品,王立軍表示。王立軍說,他常常被請到各地為文物「掌眼」,碰到假貨的例子太多了。南方有個60多歲的老頭,花費畢生的精力買了很多古玩,花費幾百萬。請專家鑒定,有的說真,有的說假,自己也搞不清楚。最後找了五六個專家一起來「會診」,專家說全是假的,老頭當場就中風癱瘓了。還有個收藏家,一有錢就買古董文物,家裡都收藏滿了,突然有一天得了絕症快死了,就把老婆拉到跟前,說「家裡這些可都是寶貝啊,每一件都很值錢」。但藏家死後,老婆帶著東西去賣,全是假的,根本值不了幾個錢。王立軍說,假貨當道與造假商的猖狂以及賣假手段高明有很大關係。王立軍表示,現在全國有成千上萬個文物仿製企業,只要他們以仿品身份銷售就屬於正規企業,不受任何限制。然而有很多中間商為了謀取高額利潤,以假充真,矇騙收藏者。他們手段非常高明,經常在地點上做文章,還會編出許多精彩的故事。「有一個高速公路總指揮,拿著幾件青銅器找我鑒定,我一看全是假的。他不信,說是高速公路施工從地底下挖出來的。實際上是造假古玩商與當地的農民串通好,讓農民說是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還有的造假商更絕,把玉器埋進某墳墓一年,然後帶有意者親自挖掘,矇騙藏家。」王立軍透露,南京一個搞房地產的企業家,是個億萬富翁,花了550萬從一個很可靠的人那裡買了幾十件玉器。賣家自稱是某收藏協會的理事,說自己手頭有些緊,要處理掉這些東西。該企業家找人鑒定說值3000萬,二話不說就買下了。而實際上,這些東西全是假的,他找的鑒定專家跟賣家是一個協會的。原瀋陽市常務副市長馬向東案發後,王立軍被請去鑒定他的收藏。「他是原來的市長啊!人家送他的也全是假貨,就兩個青銅器小鼎是真的。」王立軍說,「我搞收藏二十多年了,也是上當受騙起家的,可以用慘痛兩個字來形容我自己的收藏經歷。現在一看,我的藏品至少1/3是假的。」   拍賣市場也難保真   除了民間交易市場贗品泛濫外,在價格較高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因制假、售假、拍假引起的糾紛也逐年上升。「有時拍賣會上一鎚子下去,2000萬元買個大古董,準備回家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世代相傳。結果專家一看,假貨!」王立軍說,現在在不少拍賣公司的拍賣現場,拍品的牌子上標的都是「無底價」,或「起拍價100元」。到底這件拍品是真是偽?是好是差?並沒有通過價格體現。「反正願買是你們的事,真偽優劣只能靠你們自己猜。」王立軍透露,近年來,拍賣市場被一些見利忘義的拍賣公司擾亂了,有些拍賣公司做假做出「特點」了。有的公司專門到景德鎮去購買高仿官窯器;有的公司專門拍宋代「五大名窯」;還有些公司整天在媒體上吹噓自己拍了幾個億,目的是吸引藏者來送藏品,來者不拒,一件收800元圖錄費,拍賣書一印好幾本,拍賣會沒開始,它便賺了上百萬……據江蘇商報了解,原來拍賣公司的規則上有這麼一條:買方發現是贗品,只要有兩個國家級專家書面鑒定,可以退貨。現在這一條沒有了,改成了「買家應在拍賣日前,對拍品進行審驗,並對自己的競拍品負責」。也就是說拍賣公司不負責任了,東西你自己看,這樣一來導致了一些拍賣公司肆無忌憚地拍假貨。個別拍賣公司甚至與送拍者勾結,聯手欺騙收藏家,導致贗品流入收藏市場,嚴重損害了國內藝術品市場的信譽。近年來,一些低價購買的仿製藝術品從國內流到國外,再天價殺回國內的現象時有發生,坑騙買家說是流失的文物,許多買家上當後叫苦不迭。   專家「亂操刀」之禍   贗品盛行是因為投資熱情高漲。王立軍說,雖然說全國有7000萬藏家,數字很大,但真正搞收藏的人很少,大概不足20%。更多的人並不是為了收藏,而是做生意。王立軍表示,真正的收藏者一般是只進不出,只有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才會收為己有,慢慢把玩。投資者則不同,他們抱著保值升值的想法購買古董藝術品。近幾年媒體對收藏關注度很高,很多老百姓受其影響,看到媒體介紹什麼寶物,就都去找。他們中多數人沒有文物知識,買的基本都是假貨。有的甚至把家裡的積蓄全部用光,即使專家說他的藏品都是假的,他也不肯承認。王立軍認為,當前藝術品收藏市場的混亂,除了有一些藏家盲目自信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專家「亂操刀」。「有的專家是理論型的專家,整天在家寫書,但鑒定經驗、眼力不過硬;有的專家是極左型,瞧不起民間藏品。一律否定;有的專家是老好人,只要送東西去,他就好好好,閉著眼睛看東西,全是真的;有的專家人品不好,是腐敗型,家裡面的各種禮品從門口排到窗戶下,放得滿滿的,鑒定證書天天寫,一出就是幾十張。」王立軍指出,當前專家陣營存在一大批「老好人」式的專家,有人找他幫看看藏品,還沒有等藏品拿出來,就說「好」。自然找他幫看藏品的人心理很高興,於是「專家」家裡的煙酒不斷。而說真話的專家沒有人來找,門可羅雀。所以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提出了「中國文化遺產符號的安全面臨危機」的觀點,因為如果文物市場上全是假貨,中國真正的東西也會被懷疑了。   誰來監督專家   據江蘇商報了解,當前藝術品行業的專家還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監督。由於收藏行業這些問題的存在,收藏市場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如何保證藝術品評估公正、公平就成了一個大的課題。王立軍表示,今年6月,文化部中國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的成立,及時填補了國內民間藝術品市場權威評估領域的空白,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之前,真正有權威性的鑒定機構只有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但是該機構只對「公」服務,不能面向民間。王立軍介紹,文化部中國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共有180多位專家,都是來自全國各地有實戰經驗的資深行家。南京有4位專家,分別是王立軍、著名畫家蕭平、傅二石和南京博物院院長徐湖平。委員會正在籌備在各個省設立工作站,面向當地民間進行鑒寶,藏品證書將由3個專家共同簽字,以保證權威性。有人提出質疑,一個國家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的成立,能給中國的收藏市場混亂現狀帶來多少改變?對此,王立軍指出,有這樣一個機構總比沒有好,藝術品市場的完善需要大家共同來努力。對評估專家而言,重金錢,輕公正是不可取的。 來源:南京報業網-江蘇商報

推薦閱讀:

以瓷當紙 以畫入瓷:瓷板畫市場向好
極新鮮飽滿!東京築地海鮮市場
國產電影正在攻佔中國的IMAX電影市場
最快下周一!中國投資市場將迎來一場盛宴

TAG:市場 | 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