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代人代溝的委屈方為何總是父母
在紐西蘭,有幸成為很多年輕人交流的朋友,那些年輕人的父母都很誠懇地將兒女託付,希望他們不在身邊的情況下,能夠得到一些幫助。那些年輕人也確實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和生活需要,會一起溝通他們的訴求。
在奧克蘭的留學生,畢業後找工作,找房子成為他們的重要生存內容,尤其在已經可以基本安居的年輕人,他們一般父母都希望幫助他們在紐西蘭買套房子。或者父母給支付首付,有年輕人自己通過工作來還貸款;或者很多方面直接就將自己的錢給兒女全額購買住房。用很多父母的話說,就算給他們結婚的禮物了。如果靠年輕人自己從零開始,到那個買上像樣的房子,那隊醫一般工作的人簡直就是十幾年都無法完善的難題。
在國外有過經歷的年輕人,雖然他們很多都不會按照當地社會的習俗去要求自己獨立,可畢竟大部分人還是存有良知,也知道父母的錢來之不易。
這是比較開明的父母,孩子因為結婚後的家庭關係,開始與父母分開生活,當然他工作不錯,也有獨立擔當的行為。可那位曾經受到過感情傷害較大的父母,雖然在奧克蘭的北岸有自己滿意的居所,最近在規劃老年生活的時候,選擇了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去奧克蘭東區朋友圈再購買一套適合自己老年生活的居所。當被問到是否會賣了北岸的房子,那位老人說,看孩子的情況而定吧,如果孩子有需要,那無論如何,做父母的都會給孩子留足父母能力範圍的最大保障。
看到那段上海電視台的情感節目,一位母親經濟條件不錯的,她自己省吃儉用,卻無微不至地照顧閨女,而她的努力,花費的精力和金錢,不僅沒有得到閨女的感動,得到的是閨女因為與媽媽認識和行為差異導致的不滿和責備。比如媽媽燒一碗紅燒肉,要吃半個月,用媽媽的話說,不到壞了每天就吃一兩塊。閨女對媽媽這樣的節約不理解,認為母親拎不清。要媽媽幫助帶第三代,可就是不滿媽媽的帶孩子的方式。媽媽在電視熒屏上留著老淚,仍然心平氣和地說自己出於好心,很想能夠得到閨女的滿意,可那閨女一直在評論她對媽媽的不滿情緒。
中國社會的二代人代溝,自從有了獨生子女一代,並在他們成人後變得更為尖銳,一方面,獨生子女都十分依賴父母們,可那些子女有都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私慾,自己的行為方式對自己父母的思想方式,行為方式不滿。而問題在為人父母的,都變得那麼賤,他們將幾乎所有兒女的需求,不管合理與否,也不管自己能力,總在那裡一味地付出。用電視嘉賓的話說,父母都希望兒女過得開心,享受最好的生活,哪怕有些屬於土豪式的慾望,父母也會寧可苦了自己,也要讓兒女滿意。事實上,因為這樣不對等的思維角度,就是那種一味滿足的不平衡,導致中國的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永遠是委屈的一方,而且是自願委屈的一方。
父母流著淚的情形,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心裡低著血。可他們還是不離不棄地接受兒女在折磨,還是忍氣吞聲地付出很多兒女都討厭的物質和情感。這大概就是中國目前二代人之間的一種悲哀。
推薦閱讀:
※中國通史55—呂后執政那些事兒
※中國的門文化(8)
※祝賀宋少強(塵封記憶)榮獲2016年度中國對聯創作金獎提名
※印尼為何蔑稱中國為「支那」
※美媒稱中國在伊拉克利益遠超美國 應派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