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專家點評精粹—低位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

想了解肝膽胰腫瘤領域最新進展嗎?想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些進展嗎?您的關注和轉發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在上周【病例討論沙龍】中,我們發布了一例目前我科正在治療中的運行病歷。患者中年男性,低位直腸癌同時性多發肝轉移。這種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我們進行了治療選擇的投票,並在病例發布後誠摯邀請了國內多家醫院不同科室專業的專家進行了病例點評。現在我們把大家投票的意見和結果以及各位專家對於這個病例的點評意見進行總結髮布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鳴。 病例詳情鏈接—【病例沙龍】運行病例—低位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

袁瑛教授

患者中老年男性,診斷低位直腸癌伴多發性肝轉移(cT3N+M1,RAS野生型,BRAF野生型)。初始肝轉移評估為可切除,經放療同步兩葯(XELOX)化療兩個周期後,肝臟病灶增多增大評價為PD;更換化療方案為FOLFIRI+西妥昔單抗治療4個周期後肝臟評價SD。經普美顯肝臟MRI檢查一共發現16個病灶,肝外科評估為或可切除或可射頻。經前期治療後原發灶有退縮。 這是一個在指南共識中找不到答案的患者。後續的治療目標的設定和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建立在對原發灶和轉移灶全面評估的基礎上,並綜合考慮患方的期望值和依從性。意見有以下幾點:(1)患者對內科治療不敏感,XELOX進展,FOLFIRI+西妥昔單抗SD,且異質性很強,兩個不同方案治療過程中肝臟病灶的反應均不一致,後續內科治療進一步縮小的幾率很小。

(2)需要進一步完善原發灶的評估,如果結直腸外科醫生認為原發灶能根治性切除,則對於肝轉移灶的處理可以積極一些。肝臟病灶目前經肝外科評估仍屬於可局部處理病灶,因積極抓住這個治療的時間窗進行手術切除或聯合射頻治療。

(3)如果原發灶無法根治性切除,該患者則只能以姑息治療為目標,繼續FOLFIRI+西妥昔單抗治療。

總之,這是一個全身治療效果欠佳、總體預後不良的患者,即使經過努力做到了原發灶和肝轉移灶的R0,後續再次出現轉移的機會風險均很高。

哈醫大四院腫瘤外科孫凌宇教授 直腸癌肝轉移不可切除,但有局部R0治療的機會,全身治療後原發灶緩解而肝內病灶存在異質性。思考和建議如下:1、 初始評估和治療目標: 新版的ESMO指南提出「寡轉移」和「瀰漫性轉移」的概念, 我認為具有雙重意義:1.對腸癌肝轉移理念認識不清的單位,應改變腸癌肝轉移就是晚期、手術無意義的觀念,對寡轉移的患者要儘可能做到原發灶和轉移灶的R0切除,即便轉移灶不易切除也可以採取其他局部治療手段達到NED的效果,方能獲得5年生存率;2.對腸癌肝轉移治療比較先進的中心,要避免過度的手術治療,要把技術可切除與腫瘤學可切除相結合,防止術後短期內複發。該患因體內有鋼板初始評估不足,一度以轉化為治療目標。後MRI檢查(普美顯)共發現16個病灶,雖外科技術可以實現左半肝聯合右葉局部切除,但因經歷兩線的化療其生物學行為不明或較差,故治療目標暫且為「疾病控制」,繼續採取全身姑息治療。化療方案的選擇我認為既然不以轉化為目的,三葯聯合可以不考慮,考慮FOLFIRI+C225方案有效且左半結腸應用C225的優勢,該方案可以繼續應用。對於腫瘤異質性的問題,待FOLFIRI用到極致也可以把一線的XELOX方案重新應用。2、 肝轉移灶是否局部治療? 在CELIM研究中,肝臟初始不可切除通過轉化治療後行R0手術,3年後的複發率為92%,但是患者還是從手術中有明顯的生存獲益。甚至對於R1切除來說,患者也有和R0切除相似的獲益。研究者提出「這些R0的肝切除術不是治癒性手術,而是為延長患者生存的更多一線治療手段」。該患者 RAS及BRAF基因均未見突變,預後較好,我認為可以在多線全身化療後大部分病灶消失,另有小部分病灶增大或出現新發病灶即所謂「寡進展」時採取射頻等局部控制手段,以減少化療藥物用量並進一步延長生存。3、 原發灶是否切除? 韓國和日本有研究顯示腫瘤位於直腸、腫瘤大於5CM時或腸鏡無法通過腫瘤時,原發灶常出現併發症並且需外科干預。一些回顧性研究表明,對不可切除的轉移性結直腸癌切除原發灶可能會有OS和DFS獲益。而前瞻性研究CAIRO4和SYNCHRONOUS等試圖揭示轉移灶不可切除而原發灶無癥狀患者初診時行原發灶切除的意義,但結果尚未公布。此例患者原發灶位於距肛門4-10厘米,環4/5腸周,雖然目前全身治療有效,但以後出現梗阻的幾率仍大,是在肝臟病灶長期穩定後行原發灶切除和肝轉移灶局部治療,還是等到原發灶進展出現癥狀時進行減症手術?需要具體衡量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機體對手術耐受能力、直腸癌術後生活質量的保存等多方面因素。 最後以十六個字總結此例患者的診治:「瀰漫轉移,全身治療;腸肝切除,等待時機」。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外三

姚雲峰教授

該患者是一例中下段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患者,初始肝臟轉移評價應至少為潛在可切除。CT發現七枚病灶,影像學表現七枚病灶在可切除範圍,多數分布於右肝,但轉移病灶數目較多,很可能還存在其他潛在病灶,獲得R0切除的機會相對不大。原發病灶為直腸中下段直腸癌,伴髂內外血管旁淋巴結轉移,就直腸局部而言確實存在術前放化療指證。肝臟病灶的負荷雖然不大,但處理困難,預期肝臟病灶經過治療獲得R0切除的機會不大。因此,即使選擇盆腔放化療,我認為初始階段並不是放療的好時機。對於這個患者,相對年齡較輕,治療態度應當相對積極。根據ESMO指南,決定患者今後治療方向的重要指標還是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所以目前應以全身化療為主,可以聯合靶向藥物治療。 肝轉移病灶位置相對局限於右肝,病灶較小。即使不聯合靶向也可能存在病灶消失風險。對於目前治療的選擇,我還是認為可以聯合藥物和靶向治療,4-6周後評效(適當提前評效時間),再進行MDT討論。

在實際治療中XELOX同步放療,然後行FOLFIRI聯合西妥昔單抗化療4周期。在兩段化療周期中,腫瘤都表現除了異質性,病灶有的消失,有的新發。我個人選擇下一步治療:手術切除原發病灶。誠然,目前肝臟的病灶處理更加棘手(數目較多),而原發病灶化療後獲益,腫瘤異質性的表現也支持腫瘤多克隆理論。該患者術前接受的化療療程也較長,手術應在可控制範圍進行。基於以上觀點,我認為首先處理原發病灶。原發病灶切除後可繼續行化療,並觀察患者肝臟病灶對於藥物的反應,觀察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經過MDT再決定下一步治療。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胰外一

王崑教授

此病例為運行病例,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由於患者既往有骨折病史,體內有金屬,故初始基線檢查無論是原發灶還是肝轉移都未使用核磁。初始評價結果肝臟可切除,原發直腸是T3N+,CRS評分3分,所以經MDT討論,制定的是先行同步放化療,XELOX聯合長程放療,由於出現新發病灶及部分病灶增大,評效肝轉移PD,原發灶SD,故更改化療方案,RAS、RAF野生型,故行FOLFIRI+愛必妥四個療程,CT評效縮小的SD,直腸原發灶有效,腫瘤標記物降至正常,本打算肝臟優先行切除聯合射頻,二期切除原發灶。恰恰有趣的是,和原醫院確認後,原骨折行金屬植入物,可行核磁檢查,所以行增強核磁檢查後,發現肝臟病灶與CT檢查差異很大,CT發現7個病灶,核磁發現16個病灶。目前最為困惑的是,病灶數目差別如此之大是因為兩種檢查方法造成的?還是二線化療+靶向進展後的結果?目前不得而知。但是總的看來,目前患者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肝轉移不可切除,同步放化療後,肝轉移進展,二線化療+靶向效果不明確,但至少效果不明顯,生物學行為不好,雖有手術聯合射頻治療的可能,但是時機不好,個人不建議此時行局部治療。只有全身治療有效的情況下,局部治療才可能有意義。原發灶目前也沒有癥狀,不需處理。剩下還有幾種方法可以嘗試,1.繼續原方案再做2個療程,然後評效,畢竟前兩次評效用的CT和核磁,因為方法學的問題有可能存在差異。2.換靶向或三葯+靶向,病人身體情況尚好,應該可耐受。3.HAI,仍有可能提高局部肝臟病灶有效率。如果這三種治療的任意一種如果對肝轉移灶有效,個人覺得此病人還有局部治療的機會,否則只能維持治療了。投票結果1. 手術聯合RFA治療肝轉移,再行直腸癌根治。——29%2. 繼續FOLFIRI+愛必妥治療,再考慮手術。——14%3. 更改化療方案,升級為三葯+愛必妥或貝伐 。——26%4. 肝臟HAI治療,繼續轉化。——3%5. 僅切除原發灶,不考慮肝轉移手術治療。——6%6. 患者高危複發,手術效果不佳,建議姑息化療, 不考慮手術治療。——23%總結 對於這個患者的投票來看,大家的治療意見差異較大。29%選擇手術聯合RFA治療肝轉移,再行直腸癌根治;26%選擇更改化療方案,升級為三葯+愛必妥或貝伐;23%的人認為患者高危複發手術效果不佳,建議姑息化療。結合專家們的點評意見,我們不難看出,這確實是一個在指南中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患者本身腫瘤高危,化療效果又不理想,應該可以預測即便進行局部治療,後期複發風險仍然很高。既往文獻顯示,當今全身化療時代,術前化療期間發生腫瘤進展的幾率大約為5-10%,這部分患者進行手術切除預後顯著較差。對於這種患者,我們不管選擇何種治療,都一定要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既要考慮腫瘤本身的因素(內因)、也要考慮腫瘤對於化療的反應效果(外因)。總的來講,腫瘤獲得良好的控制應該是進行進行局部治療的前提。那到底「內因」與「外因」的綜合因素對患者預後的預測能力有多大?兩者孰輕孰重?我們期待相關臨床研究進一步闡明這個問題。

看了這個病例點評以後,您還有什麼感想、收穫或者是疑問呢?歡迎您把想法通過公眾號的微信後台反饋給我們。感謝您的參與與支持!

推薦閱讀:

雁語閣《天凈沙》牌曲點評下 點評筆下人間
印例點評,以印講臨
岷社11月社課及點評
簡要點評明朝十六帝
[點評] 中國各衛視的台標

TAG:直腸癌 | 點評 | 專家 | 轉移 | 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