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頒獎了,我注意到的卻是獲獎電影的港台譯名
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好萊塢杜比劇院開始舉行了,預測奧斯卡獎的最佳影片是世界各地電影愛好者喜歡參與的一個小遊戲。不過,畢竟有很多觀眾沒有看過所有電影,這種情況下,只能通過海報和電影名進行猜測了。
第90屆奧斯卡獎的熱門候選影片
對於觀眾而言,片名就是電影的「臉」,是觀眾接觸一部電影的第一道關卡。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片名抓住了眼球,觀眾才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劇情,最後決定買票觀看。於是,外國片名的翻譯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觀眾興趣乃至票房。
每次在豆瓣搜索外國電影的時候,都會順便瞥一眼港台譯名,而十次有九次都讓人不忍直視。閃開!我要開始吐槽了……
比如說今年的奧斯卡大熱片《水形物語》,英文原名是《The Shape of Water》,港譯名為《忘形水》,台灣則很有小言范兒,叫《水底情深》。
再比如《三塊廣告牌》,台灣譯名《意外》,聽起來像發生了什麼風花雪月的事,港譯名《廣告牌殺人事件》,譯者可能是名偵探柯南的忠實粉絲吧。
翻譯是一場再創作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英文原名是《Coco》,它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穿越到亡靈國度的一段奇妙冒險旅程。這麼夢幻的名字,居然被香港譯為《玩轉極樂園》,「感動」瞬間被「娛樂」搶戲。
更可怕是台灣的譯名——《可可夜總會》,只看片名,還以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低俗香艷三級片,女主就叫可可,實在是太醉了。
港台內地對電影《coco》的譯名
再來,豆瓣Top 250榜首《肖申克的救贖》,其港譯《月黑風高》不知所云,因為黑夜是遮掩犯罪的帷幕,按這個邏輯,幾乎所有的犯罪懸疑片都可以叫「月黑風高」。
而台譯《刺激1995》簡直不要更刺激!台灣在1994年引進了一部《The Sting》(譯為《刺激》),當時非常賣座。
於是,1995年引進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因劇情與《刺激》類似(高智商復仇),於是被強湊成一個「刺激」系列。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著名的《兩桿大煙槍》,一看片名就是一部狂拽酷炫的黑幫片,而港譯《夠姜四小強》則描繪出四隻小強搶生薑的畫面。(ps:小強為什麼要搶生薑?)還好,台灣這次不作了,但是《兩根槍管》也未免太無聊了,兩根槍管也可以用來打氣球啊,黑幫氣質去哪兒了?
呃……還是先停一下,各位可以到評論區吐槽接龍。內地、香港和台灣都使用中文,為什麼三地的電影譯名卻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在內地、香港和台灣,儘管中文是很多人的第一語言,但由於經濟、文化、歷史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人們對語言的使用習慣不盡相同。即便是同樣的語言辭彙,表達的方式和含義可能都有很多不同。
有些香港電影的譯名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藝術,譯名要立足於目標市場觀眾的欣賞水平,用他們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語言來進行翻譯,要譯得形神兼備、雅俗共賞。電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商品。一部電影進入國際市場,必須「入鄉隨俗」,既要發揮文化傳播的價值,也要使商業吸引力最大化。
一般來說,電影片名翻譯過程會經歷三個階段,即語言轉換、文化順應和市場預測。與此相應,指導片名翻譯的標準就是語言轉換標準、文化順應標準、市場效果標準(按重要性從小到大排序)。因此,電影名翻譯是一場基於當地語言、文化與市場的再創作。
簡單地解釋一下這段話,就是說:雖然譯名讓你沉醉,但這是人民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將內地、港譯和台譯請上battle現場。
內地譯名最好?如開篇的吐槽,作為內地人,我們總是認為港台譯名很醉,比如,韓語原名一一對應的《釜山行》為啥要譯成《屍殺列車》和《屍速列車》?
儘管內地出現了很多傳世佳「譯」,比如《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浮生若夢》等,但總體來說,內地譯名多採用直譯,忠於源語。
雖然出錯少,但也很難出彩,缺乏新意,英語電影經常用人名和地名做片名,如果直譯,內地觀眾無法通過片名把握影片的主題,不能對片名產生文化共鳴。
比起港台譯名,內地人更認可自己的譯名
在內地,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現代標準漢語。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地方的方言有極大的差異,但書面語言統一都為中規中矩的普通話。
電影譯名也是普通話情境之下的「大一統」,多以規範的書面語為主,用詞謹慎,沒有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等信息。畢竟,要讓全國十幾億人都能明白,剔除標新立異的表達,回歸直白和準確才是一大要義。
港譯low爆?
「《小姐》→《下女誘罪》
《老無所依》→《兩百萬奪命奇案》
《國王的演講》→《皇上無話兒》
《弗蘭西絲·哈》→《紐約娃哈哈》
《湖畔的陌生人》→《裸灘獵J》
…....
港譯真的是low爆了,無論是標題黨、玩諧音,還是用典故、抖機靈,都在刷新著「沒有最low,只有更low」的底線,香港外國電影譯名工作者天下無敵。
其實,果真如此嗎?並不是。
國語並不能完全體現出粵語的精髓
香港人講話半英半中,粵語使用頻率最高,娛樂產業發達,這些表現在電影譯名上便是:多採用意譯,中英結合,粵語頻現,娛樂至上,注重賣點。
很多內地人認為low的表達,其實是粵語俚語或諧音,能表達得更加生動、傳神。再加上受過高等教育的香港人英語水平普遍偏高,不需要翻譯就能看懂,而電影的中文譯名主要是給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英文理解能力欠佳的普通大眾看的。「俗」是一種大眾品位,港譯中經常會用口語化的本土語言,「語不驚人死不休」。
台譯過度發揮?
台灣電影名翻譯用語隨意誇張,商業味濃,多強行捆綁。讓我們來感受一下:
「《洛麗塔》→《一樹梨花壓海棠》
(上一句是「鴛鴦被裡成雙對」,嗯,很有意境。)
《五十度灰》→《格雷的五十道陰影》
(求格雷的陰影面積之和。)
《荒蠻故事》→《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cult秒變小清新。)
……
如今,台灣經濟不景氣,「小清新」和「小確幸」等與「小」有關的詞在台灣年輕人中流行,他們在沉重的壓力之下,轉而關注個人「微小而確定的幸福感」,放大了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於是,片名也迎合了觀眾的「矯情」,讓人浮想聯翩。
譯名系列化也是電影台譯一大特徵。開篇提到的「刺激」系列就是台譯強行捆綁的產物,還有神鬼系列。
台灣的民間信仰普及盛行,宗教信仰自由,教派眾多,「神鬼」作為民間信仰的基礎深深根植於台灣民眾心中。雖然有些與神鬼沒太大關係的電影很無辜,但這是迎合本土觀眾觀念、習俗的深層次文化需求。
三地比較:究竟孰優孰劣那麼,三地比較之下,究竟誰贏了?
無論是直譯還是意譯,各有千秋。內地、香港、台灣三地的電影譯名,都出現過經典之作,也出現過滿滿槽點。
根據一項關於三地觀眾對電影譯名接受度的調查,三地觀眾都對各自的本土譯名感到最滿意。果然,在當地文化背景之下,電影譯名深度貼合了目標市場受眾的需要。
綜上,結論是: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
但我們仍然可以吐槽港台譯名啊,評論區不見不散。
[1]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外語教學,2001,22(1):56-60.
[2]左義,電影片名翻譯的標註及質量評價[J],電影文學,2011,(11):148-149.
[3]張彩虹,內地、港台電影譯名異同的背後[J],影視翻譯,2012,(24):158-159.
[4]江曉宇,讀者中心觀照下的台灣、香港、大陸英文電影譯名實證研究 [J],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7):56-63.
[5]想吐槽台灣的電影譯名很久了……,刀刀叨文藝[EB/OL].
推薦閱讀:
※最新電影縫紉機樂隊是誰主演的?
※書單來了| 書和電影都堪稱經典的20部偉大作品!
※熊黛林都演過什麼電影,演技好嗎?
※英/法/比電影《 天 使 》[超清完整版]
※《鐵血戰士》是一部什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