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糖尿病中醫辯證得失錄——李賽美
07-17
在糖尿病專科臨床診療中,一般言,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療效均不錯,但總有百分之幾的患者血糖降不下,簡稱為『』難治性糖尿病」 。究其原因有三:或為胰島p功能衰竭,或胰島素抵抗,或降糖葯繼發性失效,幾種因素或單一存在,或多種並存。當然血糖控制好與差,也與文化程度、飲食控制、情緒等多因素呈正相關。2002-2003年專科門診中,遇見五位病情特殊的患者:往往四聯( 磺脲類+雙胍類/A糖酐酶抑製劑+中藥) 、五聯( 四聯基礎上+胰島素增敏劑) ,或胰島素與其他降糖葯聯合使用,其血糖仍不能得到良好控制,中醫辨證採用湯劑。效果欠佳,餐後血糖多波動在12~18m m ol /L之間,調治近年余,偶出現新的轉機,其中四倒血糖轉為良好。一例無效。介紹如下:1)黃連阿膠湯證案鍾某,女,81歲,廣州市人。患糖尿病10餘年。已服用達美康、拜唐蘋、美迪康等多種降糖葯,近一年來血糖居高不下,餐後血糖仍波動在12~17mmo/L,血壓在160~180/90~l O O m m Hg。2003年3月1日診:訴徹夜難眠,心煩。口渴多飲。手足麻痹,時有胸悶、喘促,腰酸,大便偏干。夜尿多。查:舌暗紅,苔薄黃,脈細弦。餐後2h血糖16.6mmol /L,血壓170/l O O m m H g。患者拒絕住院治療。慮其肝腎陰虛,心火偏亢.與黃連阿膠湯加味滋陰清熱。疏方:黃連10克、阿膠15克( 烊) 、黃芩10克、生地30克、白芍10克、雞子黃1 枚、雞血藤30克、太子參30克、丹參15克、淮牛膝15克,五劑。2003年3月8日診:餐後2h血糖9.8m mol /L,患者訴睡眠明顯改善,口渴心煩好轉。腰酸、夜尿多減輕。舌紅苔薄黃,脈細弦,血壓160/90mmHg。原方增損:黃連10克、阿膠15 克( 烊) 、黃芩10克、生地30克、白芍10克、雞子黃1枚、雞血藤30克、太子參30克、熟棗仁20克、夜交藤30克、磁石30克( 先煎) ,五劑。2003年3月15日診:餐後2h血糖7.8m m ol /L,患者病情繼續好轉,睡眠可在5小時以上,時有手足麻痹,咳喘,與參麥散合抵當湯,益氣活血,調理善後。2)烏梅丸證案彭某某,男,48歲,新市人。患糖尿病5年,遍服降精葯,血糖控制不佳,餐後2h血糖多在12m m ol /L以上。2002年9月2日診:形體偏胖,面色淡白,形寒肢冷,心煩口苦口臭,腰膝酸軟,精神不支,不能堅持正常工作,足麻痹,時心悸、頭頂及足背拘急不適。查:舌淡苔薄黃,脈沉細弦數。餐後2h血糖12.5m m ol /L,血壓、血脂正常。證屬脾腎虛寒,膽胃有熱,為寒熱錯雜之證。與烏梅丸溫陽泄熱,佐以通絡。疏方:烏梅15克、細辛3克、桂枝10克、太子參30克、熟附片12克( 先煎) 、蜀椒10克、白朮12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當歸10克、乾薑10克、雞血藤30克、阿膠12克( 烊) ,五劑。2002年9月9日診:服藥後身體轉暖,精神轉佳,口苦心煩消失.餐後2h血糖9.5m m ol /L,舌脈同前,繼守原方五劑。2002年9月16日診:病情繼續改善,能駕車,已開始正常工作。餐後血糖8.0m m ol /L。近半年偶有來診,訴常聞服原方,血糖一直控制良好。3)葛根芩連湯證案黃某某,男.58歲,廣州市人。患糖尿病5年余。近半年遍服降糖葯,血糖波動在13~18m m ol /L。2002年10月20日診:大便溏薄、粘稠。日2-3行,肛門灼熱,糞池不易沖洗,時伴腹痛、口渴喜冷飲,納佳,易汗出。查:舌紅苔薄黃,脈滑略數。形體中等,餐後2h血糖17.3m m ol /L。證屬大腸濕熱,與葛根芩連湯加昧以清熱燥濕。疏方:葛根30克、黃芩10克、黃連l o克、炙甘草6克、白頭翁15克、綿茵陳30克、白芍10克,五劑。2002年10月27日診:大便成形,腹痛消失。汗出減輕,仍口渴,余無異常。查: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滑。餐後2h血糖8.4m m ol /L。與竹葉石膏湯清解鬱熱以護胃津。4)大柴胡湯證案①黃某某,男,56歲,黃埔人。患糖尿病6年余,抽煙嗜酒.伴血脂、血壓形體偏胖,近1年來遍服降糖之品,血糖始終在13m m ol /L以上。2002年12月7日診:心煩易怒,口苦口臭口乾,大便秘結.尿黃,納佳,視物模糊,手足稍痹,餐後2h血糖15.4m m ol /L,血壓150/90m m Hg。查: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數。證屬肝膽濕熱兼陽明燥實,與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以雙解少陽陽明,清利濕熱。疏方:柴胡l O 克、黃芩10克、生薑10克、法夏10克、大棗10克、生大黃10克、枳實12克、白芍10克、赤芍15克、綿茵陳30克、梔子12克、炙甘草6克。五劑。2002年12月14日診:大便通暢。口苦口乾、心煩之症減,舌紅苔黃薄膩,脈弦。血壓130/90m m H g,餐後2h血糖10.3mmol /L。病情改善明顯,繼守原方,再進七劑。2002年12月21日診:餐後2h血糖8.7m m ol /L,堅持以柴胡劑調理,血糖、血壓均保持良好控制。②脾氣虛證案劉某,男,55歲。廣州市人。患糖尿病6年余,近一年在某醫院遍用三聯、四聯降糖葯。血糖控制不佳。2002年8月26日診:患者神疲、視蒙、手足稍麻痹,納食欠佳,大便溏薄。查:舌淡苔白膩,脈細滑。餐後2h血糖13.6m m ol /L。血壓、血脂正常。證屬脾虛濕阻,與參苓白朮散加味健脾化濕,佐以活血通絡。太子參30克、茯苓20克、白朮15克、扁豆15克、陳皮10克、淮山30克、薏苡仁30克、春砂仁6克( 後下) 、丹參15克、雞血藤30克、千里光15克、白菊花12克、田七片12克、大棗10克,五劑。2002年8月31日診:癥狀明顯減輕,精神轉佳,手足麻痹消失,大便轉軟,舌脈同前,餐後2h血糖14m m ol /L,再守前方五劑。2002年9月7日診:諸症繼續好轉,無特殊不適。複查餐後2h血糖14.5mmol /L。此後患者未再來診。1.由於諸多原因.上述門診患者均未複查胰島素釋放試驗及葡萄糖耐量試驗。但從療效分析,前四例或為實證,如大柴胡湯證、葛根芩連湯證;或虛中挾實,如黃連阿膠湯證.烏梅丸證。血糖升高者原因雖多,但臨證見轉實者效果較好,見轉虛者欠佳。是否實證多為胰島素抵抗或繼發性降糖葯失效,或以其為主,虛證多為胰島P功能衰竭,或兼有胰島素抵抗?從有效案例中似有所啟示。有效案用藥皆涉及苦寒之黃連、黃芩、或大黃,此均為實證而設。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上述三黃確有一定降糖作用,尤其黃連,其單味提取成分黃連素片在降糖方面已得到普遍運用。是否祛邪之葯重在改善胰島索抵抗或對繼發性磺脲類失效有幫助,其具體作用機理尚不十分清楚。2.目前西醫降糖,一般主張首先從減少外源性葡萄糖的吸收、分解著手,故臨床多先用雙胍類、a糖酐酶抑製劑。而磺脲類少用或後用,重在保護胰島B功能.尤其近年提出的早期運用胰島素的概念,目的也在如此。2型糖尿病,多源於胰島索抵抗.在早期、中期階段,患者血中胰島素水平不低,甚至還出現高胰島素血症。是否氣虛證有早、中、晚期之別,其病理機制存在差異?本文失效案例似有所提示。患者證狀改善.而血糖反而上升,不知其解。是否患者本身已處於胰島B功能低下狀態,補氣之品加速了胰島素釋放,加速了胰島β功能衰竭?尚值得思考。3.無論1型或2型糖尿病,因為最終走向胰島功能衰竭,故胰島素為其歸宿治療。中醫藥在糖尿病早期干預、協助降糖、減少西藥毒副作用、預防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然降低血糖仍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也是患者最關注、最敏感的療效指征之一。故臨床中,在強調中醫辨證論治的同時,注意結合現代診療方法。吸納現代最新研究成果,觀察不同證型、不同治法與胰島B功能、胰島素抵抗及繼發性降糖葯失效的單一和複合因素的相關性,以期更理智、更科學指導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協同降糖作用,實屬必要。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沉浮錄之五— 合群進化:中醫社團意識的覺醒
※缺乏西藥的年代帕金森病如何治?--中醫治療實例(二)
※桑椹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倪海廈漢唐中醫文章集錦五
※肉蓯蓉的副作用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