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從開發商的角度聊房市走勢與「鬼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天涯論壇 > 經濟論壇 [我要發帖]

【看圖說話】從開發商的角度 閑聊神州房市走勢與「鬼城」的產生 樓主:騎白馬的農民 時間:2014-10-18 23:03:00 點擊:525070 回復:3094

神州由於土地制度全球獨樹一幟,所以「開發商」這個稱號也顯得無比高大上。其實在外面走邪路的國度,開發商不過是個很普通的工作而已。外面走邪路,土地私有化,你有錢,去買下一塊土地,自己修好房屋,只要有人喜歡有人買,你把它賣出去,你就屬於一個「開發商」了。當然在神州大地,就是那70年使用權的土地,勞動人民是個人無法自由「租」到來自己修房屋的,所以能修房屋的開發商當然高大上。人類要居家,就需要房屋,就像肚子餓,就需要吃飯;如果勞動人民個人無法自由買到糧食,那餐廳飯館一下就高大上起來了,以前糧票時代,「國營飯店」的經理們,大多也就這般高大上。  前面說了,天下開發商,套路都一樣;樓主在「開發商」陣營摸爬滾打一年多,招式也就基本明白了七七八八。開發商區別僅僅在於規模大小,財力厚薄,運作起來其實差不多。修房屋又不是什麼高科技含量的東西,所以在外面走邪路的國家中,開發商是很難躋身到財富的頂尖位置。不過神州不同,如萬達,如恆大,再如對面香江的李大爺、鄭二筒……正由於當年港英政府時期,土地壟斷在政府手裡,所以催生出一大批地產富豪。因為香港民眾要安居,個人是沒有能力財力去買下政府規劃的建築土地,只有開發商才有能組織資金和實力去競拍開發,這樣一來,政府捂地惜拍,開發商坐地起價,大家盆滿缽滿愉快一家,就此造就香港樓市的畸形繁榮。但因香港在戰後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繁榮掩蓋了樓市畸形;另外香港政府雖然壟斷土地,不過絕不敢托市,所以一旦萬惡的資本主義危機到來,樓價下砸個5成7成都是稀鬆平常,屢見不鮮。

  再話說這廂北望神州,本來民國時期也是走的邪路,家家土地私有;後來東方紅,雞一叫,城裡面公私合營,鄉村裡人民公社,萬惡資本家和地主們的資產和土地,也就統統「國有」了。國有了,主人翁們也要居家過日子,於是學老毛子,修宿舍,城裡上班的職工,按資排輩,分一套紅磚筒子樓住房,按月工資里扣房租;鄉下農民,按戶劃一塊宅基地,至於用磚砌還是黃泥糊,那就自己本事了。後來改革春風到90年代,要拉動內需,前幾年彩電冰箱衛生紙,已經把主人翁的口袋搜颳了一遍(記得一月普通工人工資一兩百人民幣的時候,一台18吋彩電「國營商店」能倒賣到小兩千塊)再想搞,怎麼辦?就只能從主人翁稀缺的東西下手,那是什麼?住房、教育、醫療……  其它兩個撇開不談,單說住房。神州由於不走邪路,土地國有,環顧四周,連當年老毛子都沒得學了,怎麼辦??這時領導發現,對面香江,不也是政府批租土地嘛,套路一樣,不如拿來主義。於是1990年《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出台,這就是住宅用地「70年使用權」的由來。

 聊到香港,很多覺得現在香港樓市價格高昂的同學,估計年齡都不大,其實早在16、7年以前,香港樓市價格就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你沒看錯,16年前。香港在2012年樓市均價在6260港元/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大約0.093平方米),而這個數字,剛剛趕上1997年樓市均價6208港元/平方英尺。  以1997年的經濟,要撐起6、7萬港紙一平米的房價,幾乎毫無可能;前面又說了,港府雖然吃的是土地財政,但是絕不敢印鈔托市,點解?港紙和美元掛鉤,不是想印就能印。所以說起1997年,滿滿都是血淚。當年香港樓市暴跌60%,無數人傾家蕩產,例如著名的B哥。  想當年神州還屬於半閉關階段,所以影響不大。要說完全沒影響也不是,當年受香港炒樓以及崩盤影響,珠三角樓市也受到不小影響。廣州98年同樣遭遇樓價大跌,就樓主體會,直到2005年,好多樓價還沒回到97年水平(當然後來4萬億強心針,啥都漲上去了)。  所以最近延綿不絕的「雨傘」,要說裡面有沒有陰-毛?肯定有。想來金鐘旺角占街的同學們,肯定在當地沒有物業。前面說了牙籤樓30萬一平米,寸土寸金。如今一鬧,各種價值大受影響。這就是「雨傘」和「背後勢力」的算盤,猛一點,可以逼港府讓步,真普選,勢必影響神州內地民情;慢一點,可以擾亂香港經濟,導致高房價無力支撐,香港房價要是再如97年那樣崩盤,絕逼從珠三角開始拉爆神州房價火藥桶。「背後勢力」用心之惡毒,無怪人民報環球報連篇雄文討伐,恨不得親自赤膊上陣。  港府港督,此刻也矛盾得緊。按理最好解決的辦法,就是劃塊地盤,如廣場或者公園,讓「雨傘」們去坐去睡,不要堵經濟要道。但是這樣做,又有個麻煩,「雨傘」把持公園,就有了「非法集會」的法理支持,再想動武清場,就失去大義名分。這樣勢必陷入長期的持久戰。神州政治,走的是正路,最怕這種長期持久的廣-場-運-動,想當年霹靂手段出動拖-拉-機,無不出自這樣的考慮。

  說「聯繫匯率制度」,估計很多同學覺得陌生,就用簡單的詞「掛鉤」好了。  什麼是「掛鉤」,港紙就是「掛鉤」,「掛鉤」什麼,美元。這個是美帝大流氓宣布脫離「金本位」後,小國小地區沒辦法的一種貨幣制度。從何說起?以前貨幣流通,都是硬通貨、貴金屬,例如金本位,你要印刷鈔票,銀行就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一元票子兌換多少黃金,明碼實價。要是「準備金」不夠,花紙頭印多了,就有貨幣貶值的巨大風險,這個可以參考當年民國「打老虎」時期(請同學們注意是當年)的法幣和金圓券。  香港在前清時候,和朝廷一樣,是銀本位,一港元兌換多少多少白銀;後來廢除銀本位了,先掛鉤老東家英鎊,到了上世紀80年代,又掛鉤美元。為什麼要掛鉤呢?美帝大流氓廢除金本位,美元就靠國家信用支撐,但香港不行,地盤實力太小,自己銀行印票子,人民群眾不認。於是掛鉤美元,以美元代替當年的白銀成為貨幣發行準備金。香港的銀行們(注意不是政府)要印票子,就要向政府管理部門繳納相應數額的美元,1:7.8,雷打不動。當然銀行要是自己印的票子後來回收回來了,也可以找政府按這個比例換回美元,這個就是「聯繫匯率制度」。  這樣操作,相當於把貨幣風險甩給了大流氓,反正自己跟著美元走就好。  正因為香港自己不能隨意印刷花紙頭,房地產一旦泡沫破裂,是沒有印鈔機來救市的,銀行們敢開印鈔機,手裡的美元不夠兌換,那就連金融一起崩盤。所以港府對於樓市泡沫,只能硬著路,多硬?1997年到2003年,香港樓市暴跌超過75%,斬到膝蓋。  這廂北望神州,走的正路,結局就大不同。「人仔」一無金本位,二不掛鉤美帝,自己印票子自己負責。什麼?屁民不認?那認識木倉否?神州印鈔機是在央行手裡,所以印多少,仰望一下星空就能決定。反正物價漲個幾倍,人民群眾也能勒緊褲腰帶消化。例如30年前,老太婆去銀行存款500元,那時相當於一年工薪階層收入,存了30年,現在估計拿回來能有800來塊,還不夠一月生活費。  神州對內這樣不錯,但對外不行,你要拿自己印刷的人仔去買東西,洋人就不認了。對洋人,木倉又不好使,於是還得暗地裡搞「掛鉤」,「掛鉤」啥,還是大流氓。只是這個「掛鉤」,不是銀行印鈔給政府的準備金,而是政府給世界友人的定心丸:你們放心收人仔,拿到了都可以來換美元,能換多少?老爺們說了算。這個也就是「操縱匯率」。當然,不管怎麼「操縱」,總之結果肯定要洋人們買賬,那才行。  看到這裡,有同學天真的問:那神州的美元,又不能自己印,從哪裡來?想當年神州經濟三駕馬車,血汗工廠、污染企業、挖礦賣礦,賺的就是外匯儲備。所以同學們不要懷念什麼以前的藍天白雲,抱怨現在的漫天霧霾,那都是為神州印鈔機做了巨大貢獻。  前面說了,「因為香港自己不能隨意印刷花紙頭,房地產一旦泡沫破裂,是沒有印鈔機來救市的,銀行們敢開印鈔機,手裡的美元不夠兌換,那就連金融一起崩盤」。  神州的紅紙頭,暗地裡是「掛鉤」大流氓的;但是神州一旦X癮發作,紅紙頭止不住印刷太多,手裡的綠紙頭不夠換,那老爺們怎麼辦??  全世界自從開始印刷紙頭以來,就面臨著這個問題。因為印張100的是印,印張1000的不外乎多加個0,又不加成本,例如辛巴威。以前金本位,還是黃金靠得住。後來金本位廢除了,輪到信心比黃金重要的時代,那紙頭靠什麼來保證價值??  一般三類,最牛逼的是木倉。油墨香的紙頭髮給你,愛要不要,拿到就趕緊去買東西,存錢是傻逼。1988年的神州屁民深有體會,當時百元大鈔發行,票子一下猛增,那時還沒商品房可買,於是搶彩電搶冰箱。第二類是按國家的實力,例如社會有多少資源多少財富,估算著印刷多少票子。用國家信用和資源給票子背書,但那也得實力強勁才行。例如老毛子,最近被大流氓搞垮了油價,票子就跟著毛得厲害。第三類就是前面說的「掛鉤」,就不累述了。  堂堂神州誕生之初,就走的正路,就算自身經濟薄弱,也不可能去和大流氓搞「掛鉤」。但自身經濟又擔不起為票子背書的重任,所以印票子對外面看來只能算自娛自樂(可以參考現在朝鮮的票子)。至於匯率,最開始兌美元匯率1:3,後來1:5點幾,不管多少,總之老爺們寫個牌子算數。但是這個「牌價」,洋人們是不認的,洋人們不認票子,認什麼,實物。以前神州要拿自己印的票子出去買東西,是買不到的,要先把自己家的東西拿出去賣了,換回來美元,再拿著美元出去,才能在外面買到東西。當時神州工業薄弱,想開血汗工廠挖礦賣礦,都沒有機器,想要買機器,怎麼辦?唯一能賣的大宗物品,就是農產品,所以勒緊褲帶,征糧外銷,換回外匯,不然大到生產機器,小到進口紅酒,都沒有著落。現在體會不到的同學,可以聯繫金胖胖。  那時血汗工廠、污染企業還沒大規模建起來,大米小麥能換回來的外匯必定有限。所以屁民們的票子,就算爛在手裡,也是無法換取美元的,這個就是【外匯管制】。當年要換美元,需要嚴格審批,因私那是沒門,因公那有限額,例如什麼級別老爺出國,能換多少外匯,都是白紙黑字規定。有時候官方批的不夠用,怎麼辦,找黑市。官方5點幾的時候,黑市通常在10左右,記得一直到90年代初都是這樣。  所以其實神州印刷的票子,有兩個流通體系,簡單點說,就是分成兩桶;一桶自家用,裡面愛怎麼參水怎麼參水,愛怎麼放毒怎麼放毒,泡沫不泡沫那是屁民自家的事,一切問題木倉擺平就好;一桶外面用,嚴格按照手裡的「外匯」額度流動,不然洋人一擠兌,金融要崩盤,前面說了,還是「掛鉤」。  後來90年代神州經濟三駕馬車啟動,GDP開始騰飛,「兩桶水」明顯不能適應了,一來神州需要招商引資,二來血汗工廠也要大量出口,於是開始有條件放開外匯管制。一放開,人仔對美金,馬上從5點幾跌到符合市場規律的8點幾,更重要的是,以前國內那桶水看著就洶湧澎湃的要往外冒,怎麼辦?老爺們自然高瞻遠矚,屁民們「2000年奔向四個現代化」(神州80年代小學課本雲)沒等到,三個產業化倒是等到了。  三個產業化,還是撇開那兩個不談,就一個住房產業化,可謂一石三鳥,高家莊的高。這個下次有空再聊。最近些年,神州有不少腦抽抽的群眾,無比懷念以前勒緊褲帶換外匯的時代,俗稱「貓粉」;這類人,通常三種,一種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覺得自己可以搞運動上位的;一種是對現實生活極度不滿,妄想打爛了重新分田地的;還有一種就是腦殘,小時候接受過度洗腦的產物,任何話只要在他耳邊念一百遍,他就鐵心信的。  其實以前的生活,不要說屁民們過的不樂意,絕大部分老爺們過的也不樂意。本來守著大好河山,無數人口,不好好開發享受,搞得鬥來鬥去,內耗不斷,外患重重,魚米之鄉餓殍遍地;餓殍也就算了,反正那是屁民,問題是老爺們也好不到哪裡去,十三級幹部,能混幾盒「高級點心」就是享受??所以後來「兩個凡是」,不要說屁民不答應,老爺們也不答應,一齊拱翻了事,俗稱改革春風。  改革春風,無非就是要發展經濟,這個沒錯的。神州大地,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看到這裡不定又有前面說的「接受過度洗腦」的產物跳出來,咱就是人口太多,負擔太大云云,正宗腦殘。人類社會,人口還能成為負擔的,那是原始社會。自打生產力進步,發現一個人平時生產的東西除了養活自己外,還有富餘,俗稱剩餘價值,人類社會就從原始社會進步到了奴隸社會。現在都走正路的陽光大道了,人口還是負擔?你不是在污衊咱連奴隸社會都不如??  其實這類腦殘,應該想想自己或者身邊那麼多人勞動的剩餘價值哪裡去了,而不是覺得好像人少一點自己就能多分一點。十億人的財富,要是三億人分,當然美死他;問題是人口到了三億,社會創造財富的也只有三億,還不是該勒褲帶的勒褲帶;這種算數都不會做的,還在做夢發橫財。  回到正題,前面說到改革春風搞生產,無非兩條路,一是加大人力資源開發,一是加大國土資源開發。這個國土資源開發不是房地產開發,同學們切記;老實說賣地皮搞地產,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沒太大貢獻,不然歐美加澳小日本,哪個列強是搞房地產發家的??要搞好經濟提高國力。首選就是開發人力資源,高科技,新產品,例如二兩黃沙,加點塑料加點金屬,就能搞到神州屁民去賣腎。這個就是人力資源。但是咱神州有個硬傷,就是不能做這方面開發,點解?這類科技創新,需要想像力需要思考力,咱神州走的正路,屁民們要是能獨立思考豐富想像了,那花花腦子不定就要想到走邪路上去,所以為了大家好,從小脖子上套個紅布條,把這些閹割了,生活就單純了。就像從小割了小雞雞,你們長大了就不會去嫖娼,老爺們是一番好意,大家要感恩。  人力資源是無法開發了,但是不代表勞動力資源不能開發。什麼叫勞動力?就是創造社會財富不需要過腦子的工作,俗稱體力勞動者。於是改革春風,沿海一片繁榮,什麼繁榮?血汗工廠繁榮。幾百上千萬勞動力南下,開始做流水線上的螺絲釘。為何春風只吹沿海?很簡單,出口,海運是商品最便宜的物流方式。以前貓時代,人民公社扛著鋤頭成天轉悠的青壯勞動力們,現在紛紛趕進資本主義的流水線。等一下,不是一直在說神州走正路,怎麼冒出來了資本主義流水線?沒辦法,邪路的模式效率高,再說前面不是說了,當年神州外匯緊張,開工廠買機器,自己印的花紙頭都不好使,還得靠「招商引資」,走邪路的資金機器技術管理經驗進來,走正路的大把勞動力過去,不管怎麼說,一起開發這數以億計的廉價勞動力,就是好事情。

  改革春風剛開始,主要還是深挖自身勞動力的潛力。怎麼說?以前精壯勞動力,上山下鄉,扛著鋤頭漫山轉,反正做多做少一個樣,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論來說,以前奴隸社會,奴隸們干多干少一個樣,反正自己也沒私產,所以「勞動積極性」不高;後來調整了,奴隸變佃農,佃農累死累活,交完佃租,還能落個三瓜兩棗,「勞動積極性」高了,自然社會進步到封建社會。同樣道理,老爺們不會不懂,於是聯產承包。自打人民公社以來,農民們誰見過自家能落下東西,於是幹勁大增,感謝三中大全會。  不過後來發現,改革春風在農村運轉正常,雖然咱老農民們腦子啥都不裝,黨灌啥就是啥,但是種田經驗還是有的,一賣力,就增產。城裡就不同了,工業生產,靠的是技術和經驗,不是多幾個人舞扳手來增產能搞好的事情。工人們幹勁越大,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越多,越不好辦,怎麼說?質量不好,市場滯銷。  那年頭,連屁民們都發現還是洋人的東西好使,西洋就不說了,就算東洋貨,也是高大上。不說啥豐田車,屁民家的電視機,有能耐搞台松下的夏普的,感覺直逼土豪。老爺們的算盤,本來是工業大生產,出口創匯,結果發現神州產出來的東西,海外市場根本賣不掉,不信現在去問問,誰家買台朝鮮產的「高科技電腦」。  那又怎麼辦?還得引進走邪路的「資本主義流水線」。招商引資,一來有了外匯資金,資金進來,都得給老爺家的銀行放著,老爺們按匯率算成花紙頭髮下去,以後你賺了要出去,再按匯率換回來。老爺們手裡有了外匯,也就活絡了。二來有了經驗技術,質量保證,神州產的東西,也能拿到海外市場去賣,又是一筆額外收入。但是洋人又不像屁民那麼蠢,拿著美元就進來,於是老爺們得先開點彩頭,什麼彩頭??啥免稅啊,劃地啊,只差不打租界的牌子,連汽車牌照,都是黑色的,開在神州馬路上煞是與眾不同。  其實招商引資說到底,無非就是神州有大把廉價勞動人民,老爺沒能力賺,請洋人來,大家一起賺。這樣一來,豈不是有違帶領勞動人民走正路的光輝路線?老爺們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以前窮瘋了更可怕,所以小平同志「好貓論」出來背書,心情想來也是很矛盾的。  招商引資,確實一著妙招,不過前面還有步臭棋怎麼處理?什麼臭棋,改革春風之初,工廠加足馬力大量生產出來的劣質商品,賣不掉,全壓在倉庫里。這種小問題,老爺們玩不過洋人,還玩不過屁民,一招「價格闖關」,屁民享受春風日子辛苦好幾年的勞動積蓄,一夜之間就夠搶回一台電視機。當然,這招事實證明也是險招,就此神州經濟問題,導致社會問題,最終演變成政-治-問題。 上次說到拖-拉-機,這個不能細說,跳過就好。但是拖-拉-機的影響,卻是很大。當年的大流氓,包括世界政治,還沒有這麼「民粹」,小布希他爹之流,還是一副「鐵肩擔道義」的偽君子模樣。不像現在黑皮,有奶就是流氓。所以對於神州,「海外敵對勢力」採取一系列諸如「武器禁運」「經濟制裁」等等流氓手段,大大挫傷了改革春風的布局。  所以春風之初,是否一定要「價格闖關」,各種說法,包括老爺們內部也幾派意見,但是最終還是實施了。老實說當年忍一忍,並非不是壞事,但老爺們的算盤打得精,當初一拍腦子搞出來的大生產大積壓,統統甩給屁民消化,二來這幾年來屁民多少都有點積蓄,洗洗更健康,有利於資金回籠;至於啥「價格放開」「取消雙軌」,都是場面話,30年了,「發改委」該壟斷的價格一樣壟斷,實質就是老爺們吃不得一點虧。  只是老爺們沒估算到,最終一系列連鎖反應,鬧到需要拖-拉-機來解決,這下大流氓翻臉,投名狀也打了水漂。但是改革春風的布局還要繼續下去,怎麼辦?最後還是靠兩個幫忙,一個是鬼子,小日本;這個不費神多說了,日後自有報應。一個是二鬼子,哪個「二鬼子」?--------香港和台灣。  拖-拉-機之後,以前連先進武器都可以提供,現在幾個鏰子都管得死死的,彰顯大流氓翻臉不認人的嘴臉。但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總要人來捧場鼓掌不是?於是南巡、畫圈,目的很明確,眼巴巴指望著香港和台灣。點解?當時說起來都是自家人,「血濃於水」,而且畢竟是經濟自由地區,和大流氓們牽扯不多。再說當時香港台灣經濟,都是製造業為主,咱神州現在大把廉價勞動力等待開發,多少也是個吸引。  所以當初來的的「外資」,其實絕大部分就是港資和台資,等於義和拳時期的「二鬼子」。高科技沒有,但是資金、流水線、生產質量、管理經驗這些東西,還是大把帶過來幫襯來了。富士康之流,現在還雄霸神州生產流水線,可見單就是這些,都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替代的。  樓主啰哩啰嗦的扯了一頁多,終於要講到樓主的本行房地產了(好雞凍)。本來打算一上來就拿這裡開講,但是神州老爺們的「大棋」,都是一環扣一環,好像毛衣扯線頭,扯起來就多了,所以要理清楚神州房地產的起源和發展以及未來的展望,就要扯遠一點。不過還好,一般這類帖,以前五毛傻糞們總要來表演智商,這次看下來,同學們回復都還乾淨利落。大概因為樓主說的這些東西,小年輕平時從壞球糞報聽都聽的少,只知道撅起核平宇宙真理。再說樓主雖然說話皮裡陽秋,但是說的都是事實,一不造謠二不夢遊,事事有據可查,傻糞們想反攻,估計也是牛啃南瓜無從下口。  上次說到招商引資、南巡、畫圈、眼巴巴望著「血濃於水」,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詞【特區】。當年改革春風,先搞「試驗田」,廈門、汕頭、深圳、珠海一字排開,等著邪惡的資本主義試驗。題外說一句,時至今日,不少人說香港不是靠著大陸就怎麼怎麼樣,其實看當年的四塊「試驗田」,廈門拿得出手的就是大飛生意,珠海不過賭客們一個中轉站,汕頭就不說了,旁邊都成了甲基苯丙胺生產基地,就深圳長得像個人樣,點解?前面說過了,大家自己複習。真到香港出問題,經濟衰退,對神州有多大影響,腦補一下就清楚(前提有腦)。  還是說回海南建省,從廣東分離出來,成為神州最大一個「特區」。這個「特區」又要特什麼?還是「試驗田」,神州反正除了「民-主試驗田」是喊口號,其它啥「土法鍊鋼」「畝產萬斤」「鬥私批修」「文攻武衛」等等各種試驗都在屁民身上做過一遍了。88年海南成立特區,第二年拖-拉-機咱不談,等到90年,風波平息,重新開始著眼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出台,正式拉開神州房地產行業序幕。  90年以前,神州土地模式雖然都是「國有」,農村就不說了,現在還那樣;城鎮裡面,群眾們要住房怎麼辦?劃撥。例如X單位人員太多,住房不夠,就去給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劃撥」一塊土地蓋宿舍。宿舍改好,按資排輩,俗稱分房。房當然不是你的,組織的,只不過你租住而已,每月組織從工資裡面扣房租。到了90年,開始城鎮「國有土地」轉讓,招拍掛,市場化,神州開發商們終於粉墨登場。  前面說了,神州的房地產,剛開始從土地「招拍掛」到「賣樓花」,一條龍接盤的香江模式。這香港地產,本身就是世界房地產業里的龍虎葯,生猛無比。老爺們雖然自打東方紅以來,幾十年都沒接觸過這土地市場化,但是對香港這個東東,還是不明覺厲,估摸著先搞塊「試驗田」,看看效果。哪塊?海南島。  老爺們選海南島,老實說這步「大棋」樓主至今也沒琢磨透,按理海南孤島,本來人口就少,人口少,自然住房需(剛)求(需)就小;經濟也欠發達,在這個人口稀少的島上大搞房地產試驗,這不存心搞一個地產泡沫爆炸的核試驗場??  事實就是,試驗開始,海南島一夜間湧進數十萬人,做什麼?開發房地產。要知道當年海南島的本地人口才600多萬,還不夠現在一個城市多。一下來了幾十萬「開發商」,大街上丟一板磚能砸倒幾個樓主同行。最高峰海南島上光房地產公司就有兩萬多家,等到南巡時候,偉光正向神州傳達了《學習鄧-小-平同志重要講話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一時島上人頭攢動,盛況空前。  其實這幾十萬「開發商」,都是些什麼成分?肯定裡面沒啥屁民,屁民們前兩年搶彩電都搞得元氣大傷。一般三類,一類先知先覺的有為青年,如現在粉粉粉絲特特別多的潘潘總,一類就是各類黨政軍單位機關特派代表,還有一類,跳過不說,說了封帖。  潘潘總他們就不說了,其中情節大家耳熟能詳,單說這個黨政軍代表,哪裡來?神州各地單位機關,點解這些人跑來當「開發商」?原因很簡單,價格闖關,物價膨脹,但是老實說,畢竟鄧大人陳會計這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經歷過當年(再次注意是當年)「打老虎」時期的法幣金圓券,知道這印鈔機開太猛,洪水滔天。但是物價飛漲,內務府六扇門各級軍頭,總不能不漲工資吧,漲工資,財政沒錢,怎麼辦,欠著。90年代初,神州確實陷入嚴重財政赤字,拖欠工資,最典型的就是臭老九。 如果按時間軸發展,接著應該講【打工潮】【三產】【小金庫】【分稅制】到【人生豪邁重頭再來】,一路發展下去,直到神州房地產業二次起飛,【仰望星空】。不過樓主是開發商,在商言商,先挑重點想說的說,至於上面說到的流程,下次抽空再倒敘,很符合最近美劇的流行手法。  總結海南地產爆裂,重要一點就是「炒樓花」炒成「杠上花」,那什麼是「樓花」,怎麼炒??樓主今天做地產知識講座,愛聽的同學接著聽,不愛聽的下次講到「第三產業」也不許聽。  賣樓花,學名「地產預售制度」,香江霍爺手筆。其實完全算霍爺獨門迷蹤拳?也不是。大部分走邪路的資本主義國家,勞動人民要買間房,先選好地皮,然後找來建築公司,畫好圖紙,預付定金,建築公司就開工,修完交房,支付尾款。這種還沒蓋房就先定(買)下的模式,實質也是買樓花。只是「資本主義走邪路,窮人大多住別墅」。這樣一家一棟的House,對鄰居旁人無甚影響,所以大家也就不甚關注。香江不同,大家都知道了,本來就地少人多,加上港府捂地惜拍,住House?有千尺豪宅(套內90來平米)給你,都是中上階層。所以香江絕大多數物業都是高層公寓,恰恰和神州殊途同歸,不愧血濃於水。  高層公寓,這個資金就要求大,工期長,又牽扯到幾十幾百戶,不像修別墅,一戶一棟,修完就完工收錢。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修公寓的成本就攤得比修別墅高,不論美帝英夷小日本,高層公寓往往都在市中心,富人消費。香江不同,有錢沒錢的,都需要買公寓,為了攤平成本,降低房價,霍爺就把預定製度引入高層公寓建設,確實收到奇效。  奇效是什麼,把畫好圖紙通過報建審批開始動工的物業,預先出售給業主們,香江樓房房號也叫「樓花」,所以先預定這樣的期房,就叫「買樓花」。這樣開發商就能預先回籠一部分資金,加上預售的市場份額,建設起來也就更有底氣,大大降低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和風險;作為回報,開發商賣樓花自然比正常現房便宜一些,購房者也有甜頭,這樣雙方一拍即合,模式風行。就此霍爺也賺得盆滿缽滿,遠勝過當年屹立船頭破風浪。  「樓花」模式有沒有問題,原理上沒有。期房相當於期貨,只要開發商購房者按時交割付錢就行。但是既然是個「期貨」,那就有了投機的手段。「買樓花」只需要付一部分錢,就可以拿到整個物業的期權。那麼在離交割的這段時間內,就有炒作空間。當然,資本主義,炒高炒低,市場經濟,一不小心「衰咗」,到時候樓價下跌無人接盤,交割房屋付不起錢,只能破產跳樓,「八個人一起上吊,何其壯觀------」。  這邊神州試驗田,當初就是一條龍照搬,只是玩的更過火,到後來不是「炒樓花」,炒地皮炒圖紙炒項目,擊鼓傳花,不爆才假。所以後來老爺們也總結了一下,關於這個「住房改革」,不光要搬土地招拍掛的模式,還要搬管理經驗制度,於是93年一地雞毛之後,94年出台《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建立了預售許可制度。老爺們說的含蓄,「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其實就是海南試驗田一片狼藉的成果。  神州預售許可制度建立,剛開始也是照搬香江模式,只要物業拿到審批開始動工,就可以預售。其實大體來說,制度也沒錯。所以94年之後八年十年內,神州地產業基本還算波瀾不驚,四平八穩。  原因?其一大概93年試驗餘威,加上97年香江崩盤,在此期間,不論屁民老爺,對地產物業這些東東還是持謹慎態度。加上當時洗刷刷屁民口袋的花樣還多,例如股市,神州經濟三駕馬車也剛剛騰飛,所以老爺們暫時還沒把心思放到地產上。  其二,房產預售許可制度還是有一定平抑房價的效果。此話怎講?當時地產市場還未被老爺們重視,於是各地小開發商們開始五花八門的湧現。可以「賣樓花」這樣對小開發商們來說,壓力小,好經營,就做做當地街坊生意,也可以遊刃有餘。規模大些的開發商,因為價格被小開發商們壓制,也就只好隨行就市,各種促銷打折唱歌跳舞,總體來說,神州那些年基本還是買方市場,價格符合市場需求,起伏不大。  等地雷君下去,星空君繼任首輔,發現問題來了,地雷君任上,隔三差五拍桌子瞪眼做了不少實事,這個以後慢慢聊,最重要一個,分稅制,搞得朝廷豐盈,地方叫苦。怎麼辦?以前「下海創業」一類爛主意就不要再搞了,當時弄到公安搞押運,軍隊開大飛,五花八門,不成體統,後來統統整頓。星空君不愧地質出身,大棋落子------土地財政,也算當年寒窗苦讀,學以致用。  這次的土地財政,就不同當年海南孤島上小鬧鬧,全國一盤大棋,要下好下活。怎麼下,首先還是老爺們的拿手好戲,壟斷。但是當時土地壟斷可以,市場上還有大大小小五光十色的開發商,怎麼處理?好辦,本來這些奸商,見利忘義,把柄就不少,這個要整頓。先是央行發爛渣,時間差不多2004年左右,矛頭就是「賣樓花」。點解?小地產商能地產預售,提前得到客戶資金,對銀行需求就相對較小。再說當時能從銀行套現的,也是大家懂得。  接著老爺拿手文宣,開始各方輿論發動、磚家論證、五毛起鬨,為「打擊奸商,保護消費者」云云。其實時至今日,開發商們照樣豆腐不斷,哪點保護?但當時各方壓力之下,雖然沒有取消「樓花」,但規則大變。最終結果是小開發商們資金壓力驟然緊張,要不就是自絕,要不就是借高利貸支撐,然後自絕;總而言之,回看04年之後神州大地,開發商基本就剩兩種,官家坐大,官商勾結坐大,如「W科」「B利」「H大」「W達」......自此以後環環相扣,老爺們一邊「調控」,銀行們一邊放貸,開發商一邊哄抬;房價一飛衝天,終於在神州成為快樂的一家。  「計生」全稱「計劃生育」,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以是「基本國策」。至於《憲法》,樓主翻開看去,就這一條執行的最好。  計劃生育涉及人口,就從神州人口聊起。太遠就不說了,翻來覆去,殺得人頭如滾滾土豆,只說到前清。神州人口大幅增長,是打前清開始,到清末,達到4億人口,也就是「四萬萬同胞」。增長原因,倒不是康乾盛世皇恩浩蕩,說到底還得感謝滾滾土豆,這個土豆就是土豆,沒有暗語。當年美洲土豆隨航海家們傳播,傳進神州,土豆這玩意產量大栽培容易,一下促進口糧大豐收,有糧自然養娃容易,於是人口增加。所以說從自然規律來說,生物的繁殖,其實是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食物多,生殖率上升,遇到乾旱災年,生殖率下降。人類也是生物,遵循自然規律。  「四萬萬同胞」這個數量,一直持續到「與天斗其樂無窮」,才起了變化。話說貓主席,究其一生,就一句話「老爹做啥他做啥」。奪政權這些就不深究,深了封帖。單說「肅反」「鎮反」「集體農莊」「英雄媽媽」這些,是山寨得有模有樣。等到斯老爹掛點,赫禿子上台,沒了榜樣,就有點抓狂;要揪出神州的赫禿子,搞得精生白骨,雞飛狗跳,偉光正後來評價的「三分過」,大多在此。  其他不扯,單說「英雄媽媽」。當年毛子衛國戰爭,何其慘烈,於是為了促進人力補充,大搞英雄媽媽。神州人多,衛國打完不說,連帶後面消滅幾百上千萬反動派,也沒見人口危機,為何也要英雄媽媽??原因第一大概貓主席覺得,老爹做得,我也做得;第二估計就是為了「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死了四億,還有一半」。話音一落,果然神州人口八億,一點不差。  最後結局如此,神州人口暴漲,說到底還得怪美帝陰-毛,本來一切準備就緒,就單等大流氓大舉入侵,登陸神州,然後偉大社會主義正路聯盟一齊向神州丟核彈,「死了一半還有一半」,關鍵全殲大流氓軍隊就好。可惜大流氓狡猾,就是不來,這邊貓主席又轉移重心潛心斗禿子,於是八億人口就擺在那裡,也沒人搭理了。  等到改革春風,當年「走資派」們登堂入室,已經和大流氓眉來眼去,回頭清點發現當年準備「早打大打」的東西,已經到了十億。這些東西,本來搞出來就是發揮個數量,質量堪憂。往簡單說,小日本人口多不多?人口密度是神州三倍,為何不見人口負擔?因為教育抓得好,個個能賺錢。所以當時小日本經濟騰飛,緊隨大流氓傲視群雄。但神州的命門,就在於教育是神州硬傷,民眾智力開發不得。所以這眾多人口,只能去做體力生產。而當時神州基礎薄弱,生產流水線還要眼巴巴望著「二鬼子」們支持,沒有那麼多就業崗位供給給群眾,掐指一算,5-60年代這批人口大躍進,到改革春風剛剛好2-30歲,亞歷山大。  什麼壓力大?就業壓力大。現代社會就業率是個硬指標,失業率過了多少個點,社會就會不安定。按理如果市場經濟,自然有資本來消化勞動力,但是神州當時又是計劃經濟,以前貓主席,用得是「上山下鄉」,這幫10來歲小年輕,全趕到廣闊天地做農民,一時緩解。而今娃們紛紛返城,燙手山芋。最後怎麼解決?前面說過,招商引資,加大工業生產能力,都去海邊血汗工廠,出口創匯。還有就是「嚴打」,強力壓制社會閑散勞動力們的躁動,確保老爺們長治久安。  老爺們有一個習慣,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年老爺們面臨人口就業問題壓力太大頭痛不已,連「嚴打」這種按理說的非常手段都用上,為了二代三代們不再受這個困擾,於是「計劃生育」出台,說到底還是好心,二代三代們要感恩。  「計劃生育」,其實和「計劃經濟」一樣,是老爺們拍腦子「計劃」,往往到頭來才發現問題一堆。其中的「社會撫養費」斂財之類就不說了,還不是本質問題,本質問題人口老齡化,失獨,甚至社會倫理結構的變化,例如以後舅舅姑姑一類親戚關係都要滅絕了。養老問題現在成為神州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由於計劃生育導致適齡年輕人人口劇減,所以現在又在開始「開放二胎」,促進人口增長,總之總結一下神州「計劃生育」,無非先貓主席增產,再鄧大人減產,最後又需要增產恢復;神州屁民就是二面黃,煎來煎去,反正大家都要感恩。

不少同學表示更關心地產方面,這個也正合樓主心意,大家本來話題就應該在賺錢、炒樓、泡沫、接盤、抄底一類上,這才是積極向上的神州屁民。但神州一盤棋,你不好好復盤,不了解老爺們下大棋的思路、想法、招式,不跟著老爺的節奏,就叫逆流,總歸是要吃虧的。  計劃生育?本身就是個滑稽的東西,人類繁殖,應該遵循自然規律,環境好,物資豐富,社會發達,自然多生;環境惡劣,失業待業,房奴卡奴,自然少生,例如近些年霧霾污水轉基因地溝油,據說不孕不育案例增多,這就是遵循自然規律。前面有同學說神州計劃生育好,神州人口應該在6-7億,樓主代表開發商說那是在放屁。別的不說,現在神州的房修得起碼住個16-17億人沒問題,你把人口搞到6-7億,不是逼咱開發商們上吊??  話說回來,當年貓主席「與天斗」,他倒是其樂無窮了,一下搞出來的八億人口怎麼辦?社會配套跟不上,貓主席倒是趕到「廣闊天地」去「大有作為」了,但是不是長久之計,城市娃們長期在農村,城市家庭割裂,社會不穩定,還得回城;回城,計劃經濟,工廠機關一個蘿蔔一個坑,大批娃就成了「待業青年」,現代社會「失業率」是個標杆,但咱神州沒有「失業」一說,都是「待業」,至於那些人到中年體力勞動者被榨得差不多一腳出廠門的,叫「下崗」,這個後面再說。  「待業青年」多了,社會就不穩定,一有啥事,就愛扎堆瞎哄哄,特別拖-拉-機,教訓深刻。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提供工作崗位,城裡面,一是建協軍,俗稱「臨時工」,薪水微薄吃飯都不夠,但是穿身皮有個心理慰藉,通常一個派出所能塞幾十個,出了事還能背黑鍋;二是編團練,歸屬地方,資金自籌,典型就是「行政執法」,專收刺頭青皮,變廢為寶。秤砣砸頭民憤大了,老爺們出來擺個姿態,還能搏不少屁民下跪叫青天。當然,更多還是鼓勵自主創業,個體戶,起早摸黑,交稅納糧完了能剩三瓜兩棗,感謝走進新時代。  城裡能這樣緩解,農村不行,體量太大,本身現代社會農業經濟就是弱勢,大流氓小鬼子都要靠巨額補貼才能過活,要單靠這農業養幾億娃,餓倒餓不死,但是改革春風了,總得給娃有點賺錢的希望。神州的人力資源又單一,就是勞動力,唯一解決就是加快工業化。所以回到前面說的,招商引資,流水線,工業區,沿海,外貿,出口創匯。神州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農村勞動人口南下,開始神州的打工潮。招商引資帶起的工業建設和打工潮也最終導致神州的產業發展失去平衡,此後延綿20年,滔滔不絕,包括後來的「下崗工人」,大學畢業生也紛紛加入沿海的經濟建設,以至時至今日每年春節前後出現動物界最大規模的遷徙活動。

人類社會自打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能力就日星月異,同學們平時要多腦補,跟上人類社會發展的節奏。現代生活消耗的大多是工業資源,例如什麼硅晶、塑料、陶瓷、碳纖維等等等等。自然資源,如水啊空氣啊食品啊,都是可以再生可以循環的,起碼在目前這個世界人口數量和密度來說,還不在考慮範圍內。但是,重要的是環境保護,浩浩長江的水,你喝是喝不幹的,但是你一定要排污扔垃圾倒毒水進去,那就兩說了。  走邪路的資本主義,現在面臨的就不是資源短缺,而是生產過剩。俗稱經濟危機。經濟危機,這裡樓主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翻書。所以如果屁民們人人都全力投入工業或者農業生產,那你一年生產出來的東西估計一輩子都消耗不完。以前萬惡資本家們也不知道,加足馬力工業大生產,結果工業產品嚴重積壓。但是走邪路的國家,又不能價格闖關國內搞屁民,於是就爭奪海外市場,俗稱殖民地。殖民地分完了,就干架,時不時來一發,一來消耗工業產能,二來重新洗牌,上上世紀到上世紀的常態,這個這裡不多說。  所以同學們不要矛盾,古代大家干架,是為了搶東西,現在大家干架,是為了賣東西;當年英夷為了賣東西,要我前清開放通商,天-朝上國,當然不答應,前清(為什麼要加個「前」呢?)老爺們估計主要也是考慮屁民開了眼,影響鐵桶江山。結果談不攏,開打,鴉片什麼的其實都是幌子,最後該開放的還是開放,隨帶割了香港,遺禍到今天。  後來人類進化出了種叫「經濟學家」的分支,發現問題癥結,生產力太發達,大家就不用賣力生產,一部分人生產就好了。但是前面說了,社會穩定需要工作崗位,那還有一部分做什麼?「第三產業」。就是不用生產東西,而是為其他人服務,讓大家獲取更好的生活質量。這個結論一出,大家終於茅塞頓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於是世界和平了很多。  前面說了這麼多,轉回神州。上次講到【打工潮】,其實當年神州改革春風,招商引資,不光現代工業流水線起步,第三產業也開始起步。說起來飯店商店理髮店,就是第三產業,以前統統國營,都是國家工人。這類東西,經營要靈活,老爺們上面拍腦子計劃,始終有偏差,下面都是拿工資的,服務性又不好,所以以前進國營飯店,服務員臉黑的跟現在公務員,經理們都不正眼看人,比樓主這個開發商還牛逼。後來趁著春風,開放給屁民折騰,也算解決城市勞動力就業問題。時至今日,屁民們十餘年寒窗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一說自己「創業」,無非大多也還是開飯館髮廊小商店,什麼北大豬肉清華燒烤,腦子裡跳不出老爺們畫的圈。  當然想來樓主和同學們關心的,還是當初沿海撅起的第三產業。招商引資,打開了窗戶,難免「飛進來幾隻蒼蠅」,香江花花世界,就算屁民們不被腐蝕,港商台商們,也有消費需求。於是神州90年代初,歌廳舞廳夜總會,開始五光十色,遍地開花。為何會有這樣現象,當初老爺們估計也心裡矛盾得緊,按理神州走正路,應該拒絕墮落腐蝕,但是「資本主義,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拉動經濟,解決就業,為社會財富做好二次分配,所以老爺們表面義正詞嚴,其實還是人面貓頭鷹,睜隻眼閉隻眼。能出「蒼蠅論」一說,就表示老爺們暗地裡背書。至於地方衙門,灰色地帶自有灰色油水,也就隨水推舟,何樂而不為。  總結資本主義第三產業,同學們就會發現,第三產業越發達的地方,經濟越好。點解?因為經濟發達,工業農業一小部分人從事生產就好,大部分人力可以更好研究怎麼為人民服務。經過樓主長期細緻研究,發現其實第三產業中保健行業越貴的地方,經濟也越好。又點解?因為首先經濟發達,民眾收入高,就有閑錢消費,消費需求旺盛,自然哄抬物價;其次收入高,工作崗位多,妹紙們就更容易從事體面工作,做「失足少女」的就少,供應下降,也變相抬高物價。如果經濟下滑,民眾閑錢減少,就會選擇在家看電視,而蕭條開始,大量失業,「失足女」增加,競爭激烈,自然價格便宜,可惜民眾又無錢消費,心裡十分矛盾。  所以同學們想了解某城某地經濟到底如何,細緻入微的觀察當地保健行業即可(特別符合大眾消費的,神州兩級分化,除非你確定能躋身上層服務)。如果有幸或者有朋友從事相關行業,那就更好,便於收集第一手資料,春江水暖,切記切記。  老實說縱觀神州改革春風20年,物價最穩定的,就是保健行業。當年【打工潮】南下大軍,自然不免有盤靚條順,又經不起資本主義腐蝕的女同學,投身第三產業。當年特區做三產,月入數千,基本濕濕碎,相比內地公務員,一月數百元工資,這才算浩浩蕩蕩工潮中真正掘到金的一批人,而且粥少僧多,不定還能積蓄一定人脈。後來上岸,或經商,或置業,不少人也能小有一番作為。當然發展的好的,還帶女兒上電視,接受「經濟學家」採訪,問及當年掘金竅門,答曰「炒股」,這智商,想不發財都難。  回看今日嶺南,無數從事保健行業的女同學,一月收入普遍還是幾千元,吃盒飯,住城村,或被清理,或被打劫,真嘆伊人薄命,生不逢時。  今天聊了經濟危機和三產,樓主身為開發商,自然扯點和房地產有關的東西。有同學問樓主神州房地產走勢,按正常經濟規律來說,房地產還算靠點工業生產的邊。那麼前面說了,工業生產主要就是產能和消費的矛盾,消費好,大家彈冠相慶,消費差了,就要經濟危機。但房地產有個特殊性,就是你又不能打包集裝箱運去海外市場賣,又不能架這木倉讓洋人進來買,所以這玩意一旦產能過剩危機了,怎麼解決,走邪路的資本主義大多硬著陸,如香江,如小日本,如包括大流氓的次級貸;至於神州,老爺們有何妙招,師母已呆,師母已呆。  最近神州動作不斷,又是APEC又是TMP,看得樓主眼花繚亂,果然大棋世家,世事如棋局局新。APEC估計這幾天看嘻嘻TV的同學都知道,什麼又是TMP??TheMarshallPlan,俗稱馬歇爾計劃。看老爺們最近在鼓吹「神州馬歇爾」,又要四萬億(為什麼要說「又」呢)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下面五毛自甘們一陣躁動,「大國撅起象徵」。其實說直白一點,神州國內產能過剩,投資回報低下,消費嚴重疲軟,產業升級?樓主說了,這個要科技研發能力,神州命門;所以倒騰些資金產能出去,看能不能海外刨食,緩一口氣是口氣。  當然,神州TMP,相比正版,主要兩個區別,一是當年大流氓的TMP,扶持的是戰後的歐洲小日本,自己盟友兼高素質地區,給錢就能發展;二是大流氓的航母艦隊滿世界亂竄,投資也要武力保證,賴賬打掉牙。神州TMP不同,投的全是亞非拉,哪裡窮往哪裡鑽,對象個個文化木有見錢眼亮的主;其次就不說了,看新聞,神州好朋友委內瑞拉剛宣布神州的500億美元賴賬,老爺們能擺平先。  時事插播到這裡,回到正題。  今天再聊三產,主要就是地雷君的「三個產業化」,和保健行業無關。嗯,前排同學,購票是不退的,當年改革春風,神州街頭巷尾錄像廳都是這種套路。  好吧,既然同學們愛聽保健行業,樓主就再多聊兩句,算個加映。縱觀神州春風以來30幾年,真正最接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就是這個保健行業。首先生產資料沒人能壟斷,大家懂滴,不像開發商,你拿不到土地貸不到款,就是白瞎;其次市場多樣化,有錢的,夜總會桑拿場天上人間,沒錢的,小髮廊出租屋人民公園,各取所需,按勞分配;最重要的,這個行業老爺們不能拍腦袋,規劃什麼紅燈一條街,春光大市場。正是如此,所以神州保健行業健康發展,傲視全球,莞式服務,天下美名。可見其實很多東西,只要放開了讓屁民自由去搞,不論政治還是經濟,以神州屁民的智慧和勤勞,沒有搞不好的。啥沒有老爺帶領就要大亂,這樣吼吼的人,一是老爺,一是家奴,一是腦抽。  好了,「三個產業化」,住房、醫療、教育,俗稱「三座新大山」,老爺們搞猴子的好手段。樓主昨天看了《猩球崛起》,猴子會說幾句英語,耍幾根木昆,都要起來造反,何況屁民。怎麼處理?大抵屁民還是屁娃在讀書的時候,就在脖子上套紅布條,腦子裡套金箍圈,能搞得腦抽一個算一個,另外小學班幹部大學學生會,著重培養奴才和內奸,也就是上面說的家奴;到出了社會,本來以前靠戶籍靠單位,畫地為牢,讓屁民在該呆的地方呆上一輩子,美稱「革命螺絲釘」,也還可以。但是後來,改革春風,需要經濟發展,就要人員流動,個體經營,戶籍單位籠不住了,點算?老爺們翻手打下「三指山」,就算屁民們出得社會,也得為這幾樣東西壓得一輩子勞苦奔波,也就少卻老爺們許多麻煩。  當然,這個是政治層面的因素,同學們記住神州算賬,一定要算兩套,一套政治賬,一套經濟賬。兩邊開花,里外豐收的,一定是老爺算計屁民;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的,一定是老爺算計洋人,只要馬屎皮面光就好,例如APEC藍。  「三個產業化」的經濟因素呢?還從樓主最拿手的房地產說起。前面說過了92春天,重要講話,海南雞毛,各地經驗,老爺在94年出台《管理辦法》,開始神州的「住房制產業化」。但是其後的八年十年,神州房市還算基本平穩。原因大抵是93年海南餘波,老爺屁民都對這個東西頗為謹慎;另外當時有單位的屁民,還是習慣了「分房」,雖然不再「租」了,但是手裡闊綽的機關單位,換了花樣「單位集資」,相當於職工核算個成本價,一平米幾百一千來塊,就能「集資建房」,俗稱「福利房」。這些油水衙門的職工,本身就是房地產市場的生力軍,他們的需求不釋放,自然房地產市場飛不起來。更何況樓主前面說了,開放之初,各地還有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開發商,相互競爭,所以整體來說,94年之後的八年十年,神州房價基本平穩,有浪花也不大。  其中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屁民手裡沒有太多餘錢。神州經濟發展,看著屁民漲點工資,其實老爺們拍一次腦袋,洗刷刷一次。如80年代,一月工資幾十塊,辛苦幾年攢個千把塊,後來還不夠搶台電視機。後來90年代,工資漲到幾百塊,但是注意,工資漲不代表積蓄漲,就像現在工資漲到幾千塊,你真要靠當年幾十幾百塊工資幾十年積蓄到現在,票子跟老鼠啃了也沒什麼太大區別。至於一到「漲工資」「發工資」,老爺們就喜歡找幾個人,特別是年底,帶個安全帽的農民工,一臉堆笑唾沫橫飛的點錢,彰顯正路光芒萬丈,典型賣了幫人數錢的主。  因為沒啥錢,所以那十年八年,老爺們也沒怎麼打屁民的主意,史書上有案例,叫休養生息。所以不要說房價,其實神州物價,從94年到03年,基本也都還算平穩,而神州經濟也還再向前發展,不管怎麼說,屁民收入確實不斷增加,所以也算屁民難得的「安穩十年」。  還是俗話,就怕賊惦記。等到老爺們估算屁民手裡辛苦十年,又小有積蓄了,於是又開始「拉動內需」,什麼「黃金周」啥的都是小花邊,本質的,還是這「三個產業化」。  真正神州「住房產業化」的標誌,是神州2003年8月12日出台的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說什麼,同學們自己去翻。緊要一點,就是取消「福利房」,全面「商品房」,那年間沒趕上「集資建房」「福利分房」的同學,只能又嘆伊人薄命,生不逢時。這一通知,一下把數以千萬計的神州城鎮單位職工趕到產業化市場,和現在搞農民「城鎮化」道路異曲同工;當然,下大棋肯定遠不止如此,什麼央行聲討「樓花」,磚家打擊「奸商」,組合拳,屢見不鮮。至於神州房地產後面的路,以後再聊。  醫療產業化、教育產業化,大抵也是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相繼展開。如果說真的走資本主義邪路,產業化其實是好事,放開資本進來競爭,私立醫院私立學校,全靠質量取勝服務競爭,一分錢一分貨,樓主進資本主義的私立醫院,醫生護士笑得像莞式服務一樣親切,質量不錯價格還比神州便宜。但是神州不同,「產業化」的是價格,根子還得老爺們把持著,直白說就是自肥,明面上叫「國家命脈」,是不是國家命脈不談,但這掐屁民的命脈,不服不行。特別教育產業化,大學擴招,以前神州大學老爺統制,也算稀缺人才,讀大學不要錢,畢業安排國家工作;所以大學生神聖化,農家子弟考入大學叫跳農門。後來一放開,大抵是給錢就讀,不少老實巴交老農民,以為天降文曲星,光宗耀祖。殊不知這大學生和票子一樣,注水就毛。背負重債成天吃糠咽菜,供一個大學生出來,結果發現大學生多如狗,大街滿地走。老爺們又發話了,大學生為何就不能做民工,不勝唏噓。

神州改革春風30多年,看了一下樓主已經拉扯了一半,今天做個期中小結,主要給同學們做點技術解惑。  就像有同學提到「投名狀」的疑問,樓主就可以從時間到地理,從過程到成本,幫他梳理一遍,如果從邏輯上他還理解不了,樓主還可以從語文上幫他補習。什麼叫「投名狀」?《CharlieWilson"sWar》沒看過,《KungFuHustle》該看過的,星爺(這個是正宗香港星爺)要加入「斧頭幫」,大流氓怎麼說?「殺個人睇下先啦」,呢個就系「投名狀」。注意一個「殺」字一個「睇」字,才是「投名狀」精髓。如果都要大流氓手牽手帶你去做嘢了,那就不是「投名狀」,那是「好香弟」。大流氓當神州是「香弟」,「聯手」做嘢,要追溯到「中美合作所」時期,這個同學們自己翻書了解就好。  所以有同學問怎麼樣才有判斷力,其實很簡單。例如樓主作為開發商,做開發商,拿地塊,就像同學們要買房,什麼因素最重要??答「位置位置位置」的同學,基本及格,答「信息信息信息」的同學,改天有機會找樓主合作。任何事情,「信息」最重要,特別是現在信息時代,同學們切記。你收集到的信息越廣泛,留意到的信息越多,那麼你對事物就越容易做出判斷,舉例還是如前面同學說「黑鷹運軍火」,查一下信息大家就知道,神州黑鷹摔過,還掛點大軍頭;這麼小的概率,就有大軍頭鐵包肉在裡面,可見平時用途主要還是首長座駕,高原交通不便,首長快速反應為重。再聯繫拖-拉-機之前幾年,西藏的種種事務,就更能清晰理解。這個涉及上皇偉業,這裡就不細扒,扒了封帖。  所以多留意各種信息,有利於同學們獨立思考,因為信息可以相互佐證,而不是聽嘻嘻TV人報壞球們自己吹喇叭。再舉個例,前面有同學問樓主,在深圳壓力如狗,想回鄉發展如何?發展樓主不知道,因為樓主缺乏同學在家鄉的人脈能力這些信息,萬一該同學有幾個「立地太歲」般的「香弟」,成就一番大事業也未嘗不可。但問題單純一點,如果同學們有筆浮財,放在深圳好還是家鄉好,這個就好思考判斷了。  首先同學們要知道老爺們在下大棋,那麼就要隨著老爺們的思路去思考,如果神州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大城市安全,還是小城市安全??最安全,當然是跟隨老爺腳步,移師海外,俗稱曲線救國;例如最近熱門的「神州馬歇兒」,裡面花活就多,說來話長,這裡不一一深究。如果條件有限,在神州哪裡避風為好?這點樓主可以負責任的說,北上廣深,越向一線越好,還要挑越核心的地方越好。點解?兩個字,體面。想當年餓殍遍地的時期,什麼地方最嚴重,恰恰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又點解?因為北京上海,如果餓死人,茲事體大,要有「國際影響」,所以搜刮盡邊角旮旯,也要確保北上人民,至於各地餓殍,不過是個數字,這就是老爺的行棋思路。因此時至今日,餓殍倒不至於,但神州經濟有個風吹草動,從老爺的角度來說,取捨很好選擇。一來三線四線五線城市,聲音甚微,彈壓起來也方便;二來只要北上廣深光鮮,博得洋人翹拇哥,老爺們就有了統治底氣。同學們須知任何政-權,都要講究個統治法理。走邪路的,統治法理來自民眾選-票,所以外面凶神惡煞,回家像孫子;咱神州走正路不同,統治法理來自洋人承認,所以啥都不重要,只要你承認「一個中國」,那就是友邦,來了有好酒;因此神州老爺做事,只要涉及洋人,大多隻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這點前清老佛爺就總結得很好,寧與友邦。  再有同學們問樓主神州樓市,樓主告訴大家按上面這個思路自己思考就好。那些在北上廣深尚有產業的同學,老實說,要是沒條件學老爺們移師海外,那就算負債重重亞歷山大,也要咬牙挺住不要想什麼「打包回鄉」,須知你只要住在老爺的臉面上,那天塌下來還有老爺撐,還能見「救市」壯舉;回鄉,估計除了「維穩鐵拳」,其它啥也見不到了。  另外同學們要注意,老爺做事,總有個【風向標】,就是樓主前面說過的各種《通知》《講話》《條例》,有同學說的不錯,老爺行棋的精神,也是需要層層傳達,總不能誤傷「自己友」。如果大家不到香江李老爺的階層,千萬不要試圖去直接揣摩老爺下一步的想法,神州跳大神的同學,大抵這個毛病,如「牛刀之流」,後果自負。其實只要這些《講話》出台,你只要能比其它屁民提前一些領悟,就已經是人生贏家。「看見獅子系鞋帶」,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樓主前面提到一個神州《銀行破產條例》,這個《條例》目前還沒出,神州淫監會今年一直在放風「醞釀」,其實這個就是【風向標】。溫故知新,綜合樓主說過的海南雞毛,銀行兜底,那麼同學們就自己主意了。這個《條例》一出,就表示老爺們做好放棄樓市打算,不是不救,量力而行,什麼小城市地方銀行,該崩盤崩盤該破產破產,屁民要是哭鬧,有《條例》在此,「勿謂言而不預也」,再鬧,木倉登場。如果《條例》不出,就表示老爺還有全盤托市的意思,那麼「蒜你狠」「糖太宗」們就有福了,大意如此。  因此神州屁民,雖然人艱不拆,但如果想緩緩口氣,就一定讀懂老爺們的【風向標】,不要站在老爺們一下棋就要切割的群體里。就像前面說「引蛇出洞」,你非要覺得自己是條小龍,那就自己兜底就好。

前面有同學提到,神州某某《條例》「不可能」出台,這個樓主不好說。不好說的原因,在神州,老爺們做事,基本還沒有什麼「不可能」,什麼半夜雞叫一類,屢見不鮮。但是具體下來到底「可能/不可能」,除了老爺,其他人又是一臉茫然。這種狀態很奇妙,怎麼形容,用簡明點來說,前些年美劇《TheBigBangTheory》火熱,科普了一個叫「薛定諤的貓」的東西。你一定要解釋老爺們「醞釀」中的這些《講話》《條例》《通知》什麼的,也差不多一個原理。老爺的《講話》到底出不出,屁民們要親眼看到「出了」(打開箱子),才算證實。除此之外,屁民們就屬於在不死不活的「疊加狀態」,大致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種現象同學們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老爺的貓」。  舉個例子,神州《房產稅》,也一直在「計劃」「醞釀」「試點」,到底出不出,什麼時候出,出來哪些條款?眾說紛紜,這個現象就是「老爺的貓」。屁民們一邊在算計如果出台將對神州房市如何打壓,預計房價將會跌去多少多少;一邊又在算計如果不出神州房市將會如何攀升,自己踏空又將如何如何?這種都有可能的「疊加狀態」,就讓屁民在不死不活中自我煎熬。直到「箱子打開」一看,老爺的歸老爺,塵土的歸塵土,屁民們這才瞑目。  所以不要看老爺們在外面跟洋人打交道腦子像個白痴,但是對於屁民們來說,老爺的高深手段,用「薛定諤的貓」都算是最簡單易懂的解釋方法。  那麼遇到「老爺的貓」,同學們該怎麼辦?樓主前面說過,一是緊跟老爺,老爺只會自肥不會自害;而是緊跟李大爺,天塌下來讓大爺們撐;實在不行,看見「貓」了,反應比其他屁民快,也算人生小贏家。  聊回到改革春風。前面說到「三產」,真正拉動神州GDP騰飛的三駕馬車,血汗工廠、挖礦賣礦、污染企業。血汗工廠前面說過了,對於老爺來說,緩解了不少就業壓力,也搞到外匯資金,開局可以滿意。但是血汗工廠從利潤上來說,就不是那麼樂觀。原因當初老爺們招商引資,總要開些花頭哄哄,不然就算「二鬼子」,也不是傻到抱著票子就進來。花頭無非免稅減稅,劃撥土地,提供配套一類,這樣一下來,老爺能抽到的水就少了。再說事到後來,神州刁民們也學乖了,出洋跑一趟,什麼開曼群島維京群島,老爺們聽都沒聽過的邪惡地方註冊個公司回來,也算外資企業享受福利,吃老爺豆腐,典型的如度娘,不知道什麼是度娘的同學,請自己度娘。  所以老爺們要深挖創收,還得自己親自下力。「二鬼子」們通常帶進來的,還是輕工業為主,什麼制衣製鞋,玩具箱包,富士康貼牌加工,已經是「二鬼子」裡面的高科技;重工業一類,「二鬼子」沒這個技術,力有未逮。這個正宗鬼子倒是有,但是小鬼子不是東西,只給神州什麼冰箱彩電技術,汽車摩托發動機,都不給一台,修個鋼廠,還是只出粗鋼的。這邊又和大流氓鬧翻了,「經濟制裁」,所以神州這方面工業嚴重短板,想要賺大錢,只能「不走尋常路」。自己地下埋的,國際市場缺啥挖啥;邪路國家嚴格管制生產的,自己能怎麼生產就怎麼生產。順帶一提,像冶金化工一類企業生產,主要就是用水需求大,排污治理成本很高,所以邪路國家生產出來價格高。神州走正路,就簡單得多,用水直接抽,排水直接排,再出點如「紫金礦業」一類的事故,沿海糟蹋差不多了,現在紛紛向內地遷徙。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開場建廠,老爺進村,就不像以前那麼隱蔽,各地因大型化工企業而出現「群體性事件」日漸增多,也是這個原因。畢竟涉及子孫,「為了孩紙」,屁民再慫也是人。  因此神州現在經濟發展陷入「瓶頸」,「增速放緩」,也是大致三駕馬車開始熄火:血汗工廠,由於勞動力成本攀升,加上工廠土地等價格暴漲,優勢不再;挖礦賣礦,多地已經挖到千瘡百孔,而且畢竟自然資源有限,不可能持續發展;至於污染企業,霧霾毒水重金屬土壤,民間反彈壓力越來越大,開個「萬國來朝會」都要歇菜幾千家工廠,不然廣場上合影,對面站的鬼子棒子還是毛子,都傻傻分不清。可見也差不多到了承受極限。老爺們唯一還有的底氣,就是這些年神州GDP騰飛積攢下來的票子,所以為了給這些剩下的票子找點出路,不至於捂死在手裡,什麼「神州馬歇兒」之類,也算事出有因。  說到這裡,那神州以前大把國有工業企業,也就是老爺們當年拍腦袋生產大量劣質工業品的計劃經濟時代,上億的工人階級,生產產品沒人要,產業升級沒技術,老爺們還要面臨養老等一大堆財政壓力,怎麼辦?老爺們又是工人階級的先鋒代表,總不可能為難工人們吧?不可能?老爺這裡有什麼不可能?「老爺的貓」馬上來了,1992年1月25日,《關於深化企業勞動人事、工資分配、社會保險制度的意見》出台,隨後幾年,就是大家熟悉的胖子歌手「人生豪邁,不過重頭再來」,這個下次再聊。  順帶說一句,人類已經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進化到了電子時代,所以相對工業技術不算複雜,大致一是工藝,一是鑄造;工藝例如什麼精密機床,要點就是加工出來的產品精細程度;鑄造就是材料科學,什麼特種鋼超導體一類,主要掌握產品的耐用性。這類東西的風向標就是德國小日本之流,前幾年神州什麼「光伏產業」炒的火熱,但是一看小日本沒動靜,那要明白那是個圈。怎麼說?按理新能源行業最來勁就該是小日本,但是小日本沒動靜,就證明材料上還過不了關。神州敢哄炒,那是圈錢,後來果然由於材料問題,後續能效低下,性價比奇低,最後神州大多「光伏企業」也就剩一攤爛賬,例如無錫尚德。 樓主難得上午得閑,簡單給同學們說個好消息。總體來說,擔心神州房市出問題的同學,最近幾個月內暫時不用擔心。當然樓主的意思只是說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太大價格波動,房價還是會挺著,不過屁民消費力依然疲軟。  重心在於剛結束的「萬國來朝會」以及將出籠的「神州馬歇兒」,「神州馬歇兒」是老爺們最近大動作的一個風向標。怎麼理解?現在老爺下大棋遇到選擇,A點,印鈔注水,繼續救房市,神州物價這些暫時不考慮,只要不死人都是小事。但是有個問題,參看樓主的【兩桶水】,注水太多,會引起匯率問題,呢個就系大事;B點,穩定匯率,甚至不光要停止注水,搞不好還要回籠以前印刷刷的許多票子,至少保證外流的人仔有美元打底,特別在QE終止(甚至面臨美元加息),美元強勢的情況下,但是這樣勢必要搞得神州嚴重錢荒,然後樓市啥的準備開始著陸。  亞非拉窮鬼的誠信風險先不說,反正敢放手接人仔的,也是爛命一條。如果布局順利,用的窮鬼多了,不定還能忽悠一批世界中產階級進來。前面說了,大流氓的馬歇爾,還有武力保證。所以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最近兩年,老爺們也在拚命打造「撅起大國」的武力形象。一來給神州的毛毛自干們打雞血,二來給亞非拉的人仔苦主們開開眼。就像想搞老鼠會,起碼毛子家裡以前的二手賓士車先買回一輛,漆巴漆巴,開出去鄉親們面前露個臉。最近幾天,拉黑煙的四代雞都飛出來給大家看了,看起來老爺也是蠻拼的。  這樣搞,不是不行,思路山寨的大流氓,印美元,全世界消化。現在老爺就是想印人仔,忽悠亞非拉窮鬼們消化。不過老爺這步棋,走好了,「神之一手」,房市匯市全保住,再苟延殘喘幾年不成問題,說不定能拖到交班。就算以後人仔出問題,也是國際苦主們先倒霉,嗯,是的,到時候誰家人仔收得越多越倒霉,但是一拉爆,鐵定破壞力超過98年東南亞,搞不好棒子鬼子這些都要拉下水,對內可以宣稱又是大流氓使壞,人仔崩盤完全和老爺無關,只要政治上和屁民們有個交代,不定還把當年棒子「捐金救國」抬出來做典範,有了比黃金還寶貴的信心,屁民勒褲帶就是小問題。

關於香江雨傘,包括前面也有同學問香江經濟衰退的原因,其實現任港督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不能「真-普-選」,因為這樣政府政策就會向月入低過1400美元的階層傾斜。換句話說,香江現在走的就是財閥權貴路線。而香江經濟自從製造業北移之後,轉型金融服務旅遊行業,也算產業升級成功,但是這類產業,就是資本佔據利益大頭,像金融、地產、酒店這些,以至於中下層民眾收入並沒有太大改觀,使得現在香江年輕人看不到希望,所以走上街頭。  其實雨傘們基本代表了香江60%以上的民意,所以才能持續這麼久,畢竟中下階層都還是看得懂利益取捨,香江又不像神州,從小洗腦那麼多腦抽。政治上來說,當年神州餓殍遍地的時候,無數人冒死入香江,俗稱逃港。這票人吃過老爺們的苦,知道厲害,所以拚死爭權,典型如肥佬黎。

老爺目前下大棋,不想在神州陷入「兩難」,那目前「人仔國際化」算是放大招。大龍放出去,按老爺的算路,兩隻眼哪裡找?估計一隻毛子,一隻港燦。毛子畢竟也是能源輸出大國,香江好歹也算國際金融中心,有這兩位站台,再加點什麼「一帶一路」「亞太自貿區」各種亂七八糟,哄得亞非拉沒見過世面的鼻屎小國們眼花繚亂,盤算起來起碼「做活」不難。但就目前效果來看,開局倒不算太順利。毛子本身孟浪貨智商低,烏克蘭打飛機,這下被大流氓抓到痛腳,眼看著老爺剛簽下貨幣互換協議,毛子貨幣就被搞出了翔。香江這邊更不說了,老爺還沒落子,就有後生哥跳出來掀桌,中環就是香江金融中心,你說「占-中」沒有「背後勢力」那是哄鬼,樓主都不信。「滬港通」到期了開不開?開了沒臉面,不開氣又緊,嗯嗯啊啊拖了半天,還是羞答答的開了。搞得老爺很不爽。「滬港通」用意在哪裡,一來炒作新概念,拉動半死不活的神州股市,順帶再哄點屁民票子進來蒸發;二來把港股也納入人仔蓄水池範圍,給外面那桶水增加運行穩定性。這麼重要的一步,敢不放個「忠黨愛國」的港督看著?所以同學們明白為什麼老爺對香江政治要求死都不鬆口,那是一點閃失不起。  話說老爺這兩年來,其實一直在謀求海外投資,給人仔鋪路。上任首輔星空君偉業,鐵公基,現在神州再搞基下去要出事,迫切需要謀求產能輸出。所以現任首輔小強君掌印以來滿世界跑,走到哪裡都在賣火車皮。結果和泰國剛剛談好「大米換高鐵」,就被拱黃;和墨西哥剛剛簽好合同,就被毀約。老爺們神州搞屁民,順風棋下得有滋有味,出來了,才知道大流氓好手段。  說到底,還是神州老爺們工業底氣不夠,學小日本當年海外投資產能外放,人家那是技術打頭,建廠開工缺了不行。目前世界工業體系分級,最牛逼的,東西你用著就是覺得好使,但是就不知道怎麼做,這種多被大流氓專利壟斷;二流的,原理你也懂,圖紙你也有,但是你就是做不好,例如汽車發動機,這個是德國小日本的強項;三流就是也能做出來,但毛糙,性價比不高,用是能用,誰用誰知道。三流中毛子又要好一點,還可以哄哄老爺和三哥;老爺就只能打愛國牌民族情,哄屁民了。所以檔次在此,老爺身在江湖被人撬牆角,也就不意外。  好了聊回神州工業,上次說到神州工人階級,全國工廠都是計劃經濟產物,老爺拍腦袋下面搞生產,不愁錢不愁賣,怎麼說?工廠原料資金,都是老爺統籌,生產了產品,都是老爺的供銷社銷售,賺錢利潤上繳老爺,生產多少,好不好賣,廠長工人們都不操心,反正工資老爺給,標準革命螺絲釘。對於這個不了解的同學,有資源可以去當一部法國70年代的電影《解放軍在巴黎》,其中刻畫得頗有喜感。  神州前三十年,物資短缺,肚皮都吃不飽,所以要求也就不要太高,人造革提包上印個「上海」兩字,已經是高大上,哄到不少知識女青年。所以計劃經濟時期,這樣倒也沒什麼問題。等到改革春風,打開窗戶,見識了洋貨,不管西洋還是東洋,就是好使,屁民們就這點德行不好,物資豐富了,就開始挑三揀四了。神州計劃工廠出來的東西,開始滯銷,這樣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稍微了解一點原理的同學都知道,「煤賣不出去所以沒錢買煤」,就是這個意思。最後價格闖關這些就不累述了。關於國營工廠的改革春風,挑幾點老爺當時的解決思路聊。  要說當今老爺,畢竟信息時代,又會洋文,還知道在外面搏一搏。當初那批老爺們的階級鬥爭腦子剛歇下來,算盤還只會在屁民身上打。簡單說,「撥改貸」,這個大約在85年開始。什麼意思,舉例一家工廠,今年原材料啥的開支預算在50萬元,以前老爺們是撥款,工廠生產產品賺了錢利潤老爺全部收回去;現在改成貸款,工廠不是要生產原始資金嗎?老爺叫銀行貸款50萬給你,你生產了產品自己賣,利潤老爺也不回收,留著下一步循環。這樣好不好?當然好,調動工人們當家做主積極性。但是有個問題,當年的老爺們泥腳出身,不要說洋文,數學都不好,對數字沒概念。能算的數學題也就像「死了一半還有四億」,人口八億,腦子一拍就出來,後來要計劃生育,四個生兩個兩個生一個,前面死光了人口就少了;當年老爺們泥腿腦袋就是這樣sometimesnaive。  「撥改貸」,沒問題,但還有個「利改稅」,什麼意思,就是工廠貸款生產賺錢了,利潤雖然不用上繳了,但是老爺要征所得稅,征多少?老爺腦子一拍,55%,同學們沒看錯,一半多。這個只是所得稅,還有其他七七八八名目,刨下來也就剩三瓜兩棗,還不如當初繳乾淨。等一下,老爺家的銀行不是貸款給你了嗎?你還要還貸款付利息。這些完了,還要養工人。所以這一春風,搞得神州無數工廠連工資都發不出,發不出怎麼辦,繼續貸款,這樣層層負債,積重難返,有些一直拖到90年代末。  等到新一代會洋文的老爺掌印,畢竟上海灘出身,經濟賬還是會算。一把國企工廠的脈,病入膏肓,怎麼辦?問題還有那些4-50歲老螺絲釘,面臨退休養老問題。以前工廠幾十塊百把塊一月拿工資,就圖個「國家鐵飯碗」,退休清閑,「國家來養老」;但站在老爺角度來講,當下改革春風,正是用銀子之際,各地衙門都還在搜刮小金庫,「自己友」都沒放過,螺絲釘?於是有人支招,「幫主,都焦了,割了吧」。這就是1992年1月25日,《關於深化企業勞動人事、工資分配、社會保險制度的意見》出台,正式開始「割了」的序幕。  順帶提醒一下同學們,這類《意見》《條例》《講話》的殺傷力,遠高過出台《法律》,點解?奧妙就在出台這些《意見》《條例》《講話》,老爺腦袋一拍就能出,半夜雞叫也沒關係。要出《XX法》,按程序就要過橡皮圖章,就要論證就要提案,倒不是怕那些職業拍掌的老頭老太太們反對,關鍵問題人多嘴雜,走程序也要花時間,走漏了風聲,就起不到突襲屁民的最佳效果。而且這類《意見》《條例》《講話》,紅頭文件發發,很多屁民根本不留心不留意,免得脫網。  《關於深化企業勞動人事、工資分配、社會保險制度的意見》一出台,醒目小青年,馬上懂滴,拿了「買斷工齡」的錢,開什麼髮廊餐館,自主創業;就算南下趕春風投入第三產,早走一步,市場競爭小,也有做大做強的。最矛盾的是老工齡,捨不得,有的再混個車間主任中層幹部,想到拖一拖,結果一拖後來整個破產倒閉,光榮下崗。4-50歲,一月幾十塊低保。當然老爺們也沒有做事做絕,還是開展了很多相關服務,例如什麼「再就業」培訓,培訓什麼?還是洗剪吹。另外特意找個胖子,天天電視里高歌:  心若在夢就在  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那邊「從頭再來」的同時,老爺這邊也沒閑著,搞得熱火朝天,做什麼,清理各地衙門。老爺們為何這般猴急,左右開弓?原因還是窮瘋了。看到這裡有同學可能不理解,老爺從來算賬都是只進不出,為何還會窮瘋了?主要原因還是和當年「國有企業」大面積倒閉一樣,出在那批「泥腿腦袋」上,「圖樣」算不上,「圖深破」是肯定的。  計劃經濟時期就不說了,改革春風之初,重新調整國家財政稅收。樓主前面講過了,從貓主席英明「引蛇出洞」開始,到「文化歌名」結束,神州但凡還能懂一些經濟的,大概只有去湖裡或者井裡撈。平時老爺們腦袋算個「四生倆」「死一半」還行,財政稅收各級衙門層層報表,一看這麼複雜,腦子一拍,也乾脆:承包!!啥意思,和讓老農民聯產承包一樣,一省一地,財政承包。  就是舉例如果平西王當年主政渝州,每年向朝廷納糧多少擔,就算完成任務,剩下的自己支配,愛花哪裡花哪裡,簡直就是小朝廷,哪用那麼拼。所以當年這個財政制度一出,各地督撫紛紛拍手稱快,「招商引資」「搞活經濟」那是熱火朝天,反正多勞多得,誰不想手下香弟們吃飽穿暖。剛開始,問題不大,老爺們的程序通常都是這樣,前幾年運轉正常,後來就開始出BUG,BUG在哪裡?漏算了經濟發展,通貨膨脹。說起來,老爺們自己也算吃過票子發毛的虧。80年代拉過不說,到90年代初,招商引資血汗工廠,經濟正式騰飛,伴隨自然物價上漲。物價上漲,老爺們直屬的從大內六扇門到丘八臭老九,提不提高待遇?肯定要,但是銀子哪裡來?各地財政每年就上供這麼多,或許按年有所調整,但是趕不上經濟發展物價騰飛。所以明面上,漲工資,其實都是白條,戶部沒銀子。那時老爺們腦袋雖然泥腿,但是節操還是有,銀子就是銀子,不亂開印鈔機變票子。  按理朝廷困苦,想給地方大員們加加碼?但要知道在神州九品中正制中,能混個補子的,都是表演系出身。地方大員一聽加碼,各種表演,看上去面部表情比自然災害時期還苦,老爺們可以跟屁民不講理,但是不能不跟自己友不講理。所以神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朝廷嚴重赤字,幾近斷炊,搞到丘八們都要自己種菜養豬,改善生活;臭老九們就更不說了,拖欠工資,三五個月小事情。  結果等到92年「海南地產」,這個樓主前面說的很詳細,同學們自己複習,各地衙門機關小金庫的銀子如過江之鯽,源源不斷湧向「特區」。說起來誰不想趁「政策春風」,橫來一筆,反正單位有錢大家肥,小金庫有水大家滿。可以說當年海南地產失控,老爺們沒想到的因素這也是其中一點。海南雞毛就不累述了,事過之後,老爺們恍然大悟,感情都是表演系,自己友騙自己。於是痛下措施,一是清查各地「小金庫」,二是財政分稅制。  清查「小金庫」,大致自查自糾啊,上繳分肥啊,原理簡單操作複雜,這裡不細說,同學們知道這件事就好,反正老爺們窩裡斗,和大家關係不大。分稅制,就涉及屁民們日後生活了。93年,地雷君發言捅破海南泡沫之後,僅過一個月,7月23日,就發言提出分稅制想法。同學們要知道,這類講話發言,沒有老爺們八王議政,關門敲定,誰敢出來亂說?所以絲毫不要懷疑效果,分稅制馬上雷厲風行,積極鋪開。  分稅制的具體操作,地雷君主刀,措施大家自己去翻書,這裡就不掉了。關鍵一點,矯枉過正,朝廷吃了幾年通貨膨脹的苦日子,勒褲帶一肚子氣,所以分稅制對地方盤剝又厲害了一點。特別越往下面,越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越嚴重。分稅制一出,第一季度中央財政收入就高跳60%,朝廷頓時盆滿缽滿,再加上三產改革一類的措施,丘八臭老九們經濟上紛紛翻身,簡直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所以前面有同學發言問剛進體制,該如何如何,樓主一路看過來但凡你在體制以內,或許委屈一時,總是幫「阿公做嘢」,老爺終歸還有想起的時候。要是體制以外,就只能指望「天地間自有真愛」了。

很多同學問樓主「吃飽了」何解?已經有好心同學放了網址,大家自己去看。至於對新任設計師當年的話怎麼理解?一是神州不學老毛子,也不學貓主席,不收小弟拉幫結派,結與國歡心;二是神州但凡有「貧困和飢餓」,不輸出,屁民們「逃港」都不可能;三是要折騰老爺們自己在家折騰,不折騰國際友人。最後總結一句,表明二代老爺腦子神州還是自家江山。什麼「政改」一類,基本就是「夢」。所以二代老爺的言論,直接折射出他的思維和意識,同樣是二代老爺,如果屁民聽到「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樓主拉扯完了分稅制,差不多地雷君時代就要跳過了,這裡也閑扯點地雷君。同學們可能大多不知道,地雷君年過半百的時候,依然是個「科級幹部」,不過當時神州的確人才緊缺,老設計師(為什麼這幾天開始要加個「老」呢?)搞改革春風,急需經濟人才,前面說了,湖裡井裡比較多;所以50多歲的老科長入了法眼,後來一直做到一品頂戴,本朝首輔。例數神州首輔,都是演技精湛,大概最老實的就算花主席,搭檔一個老農民,所以結局就是直接回家夕陽紅。首輔們不光有演技,還能言傳身教,例如女兒要給屁民建「道德檔案」,這個不細說了。地雷君90年代初主政經濟,一直到21世紀初,桌子拍了不少事也做了不少,「國企改革」「分稅制」「三個產業化」等等基本都是此公手筆。當然,老科長確實和二代老爺們不同,根基淺薄,所以什麼電力石油通訊等等實業行業沒能力分羹,最多經濟領域做做文章。上個月神州某投行總裁辭職,不知道算不算察覺風起雲湧,見好就收。  地雷君確實面向喜人,很得神州下跪「迎清官」的屁民歡心。所以老爺深諳其道,時不時豎眉毛拍桌子,也能博得不少掌聲。至於後來的星空君,成天穿個破鞋,演過了,落下花名,這個以後再聊。

如真是梅花6,那就美死老爺們了,畢竟氣長,能殘喘一時是一時,現在大流氓強勢回歸,老爺們頂風出來刨食,就代表氣緊。香江鬧成那樣,老爺們使不出手段,就表示大局為重。  當然,以大流氓的實力,剿滅老爺基本是毫無懸念,為何老爺們沒有當年老毛子的下場?因為老毛子當年是橫著走路,一副和大流氓死磕的氣勢;老爺們不同,乖巧,量物力結歡心。再說了,真把老爺們滅了,全世界哪裡去找這麼大的血汗工廠,冒著嚴重污染為全世界生產化工原料的地方?所以大流氓對老爺,是圍而不殲,特別現在世界政壇「民粹」佔據主導,個個大佬都在打自家經濟算盤,只要老爺手不伸太長,外面敲打敲打就好。

昨天有同學反映回帖「失聯」,一轉眼就不見蹤影,其實正常,也可以理解。「都系打份工啫」。想他們工作的時候,手邊都有一份「敏感」列表,重點注意哪些信息。所以大家避開一些「當紅炸帶-魚」的話題,就好很多。前面有同學說「包子還需一口一口吃。什麼地長什麼莊稼,怕是急不來。」,這點樓主絕對贊同的,沒人夢想過明天起床就「一人一票」,但是起碼「言-論」「自-由」這些包子,你要一口一口帶著大家吃,才有誠信不是?不要一邊勒著大家脖子不讓說話,一邊表演吃包子就炒肝,那,那,那就是蒙人~  聊回正題,前面聊了清理小金庫,實行分稅制。直白點說就是以前搞「財政承包制」,結果朝廷發現地方督撫們糧草打埋伏,搞得朝廷困苦,地方自肥,雖然「泥腿腦袋」不好使,但現在已經有了「老科長」這個經濟磚家輔政,於是插手地方財政,稅務局一分為二,國稅「垂直領導」,相當於來一計「釜底抽薪」。這一抽抽得厲害,數據表明中央財政分稅制立馬高漲60%,換句話說相當於督撫老爺們口袋裡面癟了60%。越是小地方,經濟欠發達地區,越明顯。點解?同學們自己了解分稅制朝廷和地方怎麼分肥就好,這裡不多說。結果惡性循環,西部地區本來就窮,分稅制一抽,雪上加霜,這樣更多資源人力又自然流動到東部發達地區,諸如此類。所以後來的什麼「西部大開發戰略」,無非又是在打補丁,一來看能不能再忽悠一批喜歡趕「政策風」的民營經濟去幫補一下,二來抽了下面的錢再立個名目補回來,一出一進,倒也給了大小老爺們上下其手的便利。  等到星空君上位,地方財政開始Hold不住,畢竟還涉及到地方建設,公共設施,吃地方財政飯的衙役也是一堆。丘八臭老九們倒是翻身了,總不能虧待地方香弟們吧?但是當初地雷君分稅制一刀切,給朝廷立了大功,賬面漂亮,後來賞三眼花翎位極人臣,這個不細說,就留下這個地方財政的爛攤子,要星空君收拾。其實一定說土地財政完全是星空君手筆,倒也不一定,畢竟頂頭上峰前任中堂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留下的BUG,所以2001年11月1日第二次《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學們注意還是《條例》)出台,為地方土地財政做好鋪墊。  前面說了,這類《意見》《條例》,不需要通過橡皮圖章,老爺們一拍腦袋就能出。《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前出過一次,1991年,配合199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所以其實土地財政,這步大棋老爺們不是不清楚,只是下不下,一看環境二看節操。有同學說土地財政一計,是當年香江紅人霍爺指點給老爺們的,這個還是算捕風捉影,沒有實據。不過不論土地財政還是神州樓市,借鑒香江不少,倒是實情。  神州土地財政借鑒香江,但是和老爺們一貫做派一樣,有利的「國際接軌」,不利的「神州特色」,反正中心思想就是「老爺們吃不得虧」,這個以後再聊。《拆遷條例》出台,意味什麼?前面說過,以前城鎮土地劃撥制度,國有企業單位,要給職工們解決住房,那麼就去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劃撥一塊土地,修宿舍,再租給職工。後來「商品房改制」,98年「房改」,《國有企業改革中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規定》出台,國有企業土地劃撥改出讓,以後國有企業要土地,都不劃撥了;以前劃撥的,大約補一筆出讓金,改為出讓性質。相當於以前的「職工住房」變為「商品住房」。所以要研究神州整個「經濟史」,其實同學們主要看各種《條例》《意見》《規定》就好,這才是靈活運作的中心。《法律》一類,都是明面上的擺設,越供得高,越是擺設。牛主席當年手舉《憲法》被打,其實不可能自己不明白,走投無路而已。  順帶一提,98年神州國土資源部成立,首任尚書老爺就是康師傅。  土地財政,先說細節,兩個方面,一是把以前城市郊區價值較小的土地開發出來,主要就是什麼「新城」「新區」「開發區」「高新區」一類概念,輔以政府基建建設,公路地鐵等等,這類,就要看地方政府財力,所以實質上來說,樓主本來想聊的神州「鬼城」,往往起端就在這些地方,以後慢慢鋪開,同學們也不用急。二是城市本身的城區區域,雖然以前計劃經濟,但也不會有太多空地供老爺們「招拍掛」,而這類「熟地」,恰恰又是價值最高的,因為相比前面說到,前期政府投資小,拍出來的價錢又高。所以《拆遷條例》出台,就為清掃地塊做準備。看到這裡對這些「老爺的貓」還有疑問的同學,自己重看樓主以前碼的東西。  按理,如果大家都補了「土地出讓金」,為何還要《拆遷》,這類樓主簡單給同學們說一下老爺們的技術手段。以前全城「劃撥」,倒也關係不大,後來「房改」改為「出讓」,「出讓金」怎麼收,就是個問題。貴了,各級衙門機關老幹部,就有意見,「為革命辛苦一輩子」云云,前面說了,老爺總不能和自己友不講理。於是當初這票「出讓金」,補得就極低,相當於大量國企職工,也跟著衙門沾了光。還是神州理論,老爺們吃不得虧,所以出台《拆遷條例》,以後至於城市怎麼規劃,就是老爺們的手筆了。拆遷哪裡不拆遷哪裡,怎麼拆遷怎麼補償,都自有老爺們的妙處。這個就同學們自己總結一下,神州但凡城鎮出現拆遷「事件」,往往都是廠區居民區一類,政府各級衙門,很少涉及。因此神州現在還能剩下的「老公房」,通常都隸屬各級衙門機關單位,往往位置不錯,價格不菲。

聊到「分稅制」,樓主這裡就順便探討一下神州稅制,畢竟稅收還是老爺們的第一大財源,到底羊毛是怎樣出在豬身上,了解一下老爺們斂財的技術手段。神州稅制要總結,兩個字:複雜。別看當年「泥腿老爺」們sometimesnaive,但要算計起屁民來,還是能有多複雜搞多複雜。說起來也是,首先做事不複雜,老爺們怎麼「摸石頭」?敲一個章就是一次尋租機會,例如剛出籠的熱案子,科級水務官,家裡票子上億,怎麼來的?他老娘說是她倒房倒礦,可見多得連「炒股」這個花頭都裝不下,當然實際大家都清楚,就像樓主這種開發商,樓房總得接水喉吧?轄區多少樓房?就這樣來。這個是經濟賬,大家理解。其次事情越複雜,也能顯示老爺們的存在感和權威性;如果屁民們辦事,進門就笑臉,兩下就辦完,屁民就會拿著辦好手續無所適從,腦子就會亂想,既然事情這麼簡單,那養那麼多老爺又有什麼用?這樣就不好了。所以老爺們辦事宗旨,就是要多加各種杠子,屁民辦事,過一道杠子磕一次頭,辦完一件事感一次恩,腦子就不會亂想,這個前面說過,政治賬。  最近看就有同學抱怨的,為何神州考個駕照,必須駕校學習學費幾千大洋,外帶各種打點,「腐敗啊腐敗」,其實同學們要想,程序不搞這麼複雜,衙役班頭六扇門,如何上下其手?你們都是學車買車的人,不在乎拔一把兩把毛吧?要真像樓主這裡,萬惡邪路國家,考個駕照才人民幣40元,還考完合格才付款,哪還不餓死交管部門的老爺們?如果同學們再糾結下去,又涉及「統治成本」稀拉嘩啦一大篇,這裡先略過。  所以神州稅制,太複雜,掉出來的話,樓主差不多可以另開一帖。這裡就往簡單里說,同學們知道大致思路就好。  神州發票,大不同,老爺們統一印刷定製,高大上,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同學們深有體會。特別增值稅發票,做得比人仔防偽度還高,點解?一張下去十幾萬上落,比偽造人仔利潤高多了。所以對於這類敢挖老爺牆角的行為,一律嚴打,上至死刑;相比來說蒼蠅老虎們,好歹自己友,所以經濟犯罪不光看數額,還要看(對老爺的)危害。像「非法集資」,明顯就是在和老爺比著吸金,擾亂「金融秩序」,所以該打靶就打靶,不含糊。

  前面說了,老爺做事,不光高大上,還有杠子,想要拿老爺的發票,還要審定資格,什麼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給人一種納稅光榮的神聖感。要是像樓主這邊,手握一張士多店爛紙片,敲個章簽個字,就算髮票,老爺們收稅就失去神秘感和神聖感,這樣屁民就可能對老爺們的統治法理產生認知度上衝擊,和上面辦事太順利一個道理。所以以發票劃分納稅人群,不光可以神聖化,還可以引得不少腦抽抽們覺得沒發票沒稅票你就沒納稅,可以「理直氣壯」的吼吼「為祖國納過稅嗎?」,這就是神州發票的秘密。  神州稅制另外一個特色,就是間接稅。因為神州走正路,絕大部分商品,價格都不標稅。點解?因為這樣商品裡面含多少稅收,那就是老爺才清楚。前段時間有好事的同學算過,100元商品總共含稅60幾塊,正確不正確,樓主沒細算過,因為神州稅制太複雜,主要是重複徵稅。所以這個數字只是參考,同學們不要亂轉發,超過500次樓主倒無所謂,你們小心喝茶。神州間接稅,起初也是老毛子那邊傳來的,走正路大聯盟,可以理解。計劃經濟,稅收就基本不考慮,工廠利潤上繳,屁民做點小生意都要「割尾巴」。等到改革春風,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多了,徵稅就開始重要起來。【二鬼子】那邊就不說了,本身開花頭,什麼減稅免稅,就算認真征,畢竟二鬼子們也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過來了,老爺們這套糊弄人的稅制肯定行不通,所以「血汗工廠」老爺們也真撈得不多。倒後來乾脆什麼「工業園」「保稅區」到「自貿區」,自己按你們邪路一套玩去,「一國兩制」目前沒覺得,「一國兩稅」其實老爺們還是做得不錯。以至於前面說了,一些腦子活絡的刁民,去外面各種五花八門的地方註冊公司來吃老爺豆腐。  這邊良民,老實納稅,就大不同。前面有同學問樓主「營(業稅)改增(值稅)」,就讓樓主很茫然。因為樓主這個邪惡地方,就沒有「增值稅」這個說法,主要就是營業(消費)稅。其實大部分邪路國家,都沒有營業稅和增值稅同時兩個都徵收的。樓主身為開發商,那麼樓主的地產公司平時主要是些什麼稅?除了行業原因,土地物業交易產生的房產稅費以外,平時公司最多兩個稅一個就是營業稅一個就是所得稅。營業稅,7%,雷打不動。如樓主去採購建材,那麼供應商和樓主談價格,額外就有個7%的稅,含稅不含稅,自行協商,反正白紙列印出來的一張發票,稅務局是按上面金額的7%算,這個大致就是營業稅。就算你去雪糕店買個雪糕,10元,小票上都會標明雪糕本身9.3元,稅金0.7元。大抵如此。另外一個,所得稅,給員工發工資,代扣3%,這個是階梯制,不過一般也就3%,大家懂滴。  神州稅制,間接稅為主,頓添神秘感,一件商品,你就是左右看不出裡面含了多少稅,這樣非常便利於老爺們重複徵稅。老爺們怎麼重複徵稅,技術手段這些就同學們自己去查,太複雜,不累述了。所以神州的一件商品到底含稅多少,確實很難算清,絕對的秘密。當然還是老話,這個是經濟賬。從政治賬來說,屁民們消費不列稅單,就不會刺激屁民眼球?點解?因為神州屁民從小腦洗洗,大多數腦子就只會想眼睛能看見的東西。1000塊的商品,看見小票,就覺得是價值1000塊,買得值。你要購物小票上給他打出個幾十塊的稅金來,屁民就會意識到自己是納稅人,就會追問這稅金的去處,就會要求行使納稅人的權利。這樣發散思考下去,就不得了,特別稅金的去處,那就是神州的大秘密了。所以,間接稅,就是這樣。搞得屁民個個以為自己沒有納過稅,能有今天,全靠祖國養,實在亞克西~

例如就有同學留言,注意到了11月16日,也就是昨天,神州出台了《關於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就是樓主前面提到的【風向標】,有同學問這類《意見》《條例》《建議》哪裡看?通常神州政府官方網站上都會發布,嘻嘻TV新聞也會播報,至於留意不留意,還在於屁民自己。  同學們能留意到老爺仲要「出貓」,都系進步,但是還要學習怎麼去「理解」。這類《意見》的目的,大家要知道不是往大了去想,換句話說,這種東西不是炒概念,炒概念那是什麼「神州馬歇兒」一類的,如果理解成「人仔升值」「外貿疲軟」「加大內需消耗」之類,那就方向錯了。這類《意見》,是向下的,也就是開始為老爺們的下一步行動做具體部署,要調動那些衙門,要針對哪些群體,要達成什麼預期效果,這類《意見》都會反映出來。前面有同學就說的不錯,老爺下棋,也是要層層傳達的,下面各級衙門,才知道怎麼去做。所以這類東西,就相當於戰前部署,行動綱領,為什麼對屁民的影響實質大大超過那些個橡皮圖章通過的《法律》,原因就在此。  這類《意見》,大家都明面上看得到的,有同學可能就天真的問,那屁民們不就都全知道了?不是。明面上的東西,當然是馬屎皮面光,什麼「促進健康」「改善環境」「加強建設」一類,屁民們一看,全是喜大普奔,又為咱造福來了亞克西~其實實質精神,這個就是另外一個傳達渠道--------學習。屁民們但凡留意一下,每當《講話》《建議》《意見》之類出台,老爺需要調動到的各級衙門就要展開「積極學習」,學習什麼?學習老爺要傳達的行動(講話)精神,督撫州縣,部司處科,層層傳達。至於哪一層傳達到什麼程度,就看各位的頂子補子,最後傳達到具體行動的衙役小吏,可能只知道要做什麼,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了。如果同學們還不能理解,神州有種東西叫「內參」,什麼頂戴看什麼內參,等級深嚴。神州九品中正制,拉開又是一大篇,這裡略過。  所以這類【促進健康】的東西,到底能不能「促進健康」,師母已呆。前面樓主提過,2003年9月12日,老爺們也出台過《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至於之後房地產市場發展到底健康不健康,同學們想必自己都有切身體會,關於房地產的東西,樓主絕不跳過,下次細聊。  關於這次的《促進健康》,信息量很大,篇幅有限,樓主挑緊要的聊一點就好。其他的同學們要學會獨立思考,舉一反三,關鍵是收集信息,總結規律。這次的《促進健康》,重點在第一條,其它都是外圍功夫,做個陪襯。第一條的中心思想,又在於「規範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前面樓主說了,神州最健康最市場經濟的產業,就是保健行業,關鍵一點就是老爺們不能規劃不能指導不能關心健康,所以發展的有聲有色,物美價廉。「電子商務」,起步時候一樣,春風野草,老爺們也沒操過心,所以蓬勃發展,造就X寶神話。為何老爺在X寶之流「雙十一」狂歡後僅幾天,就要出台《意見》來「促進健康」,特別著墨於「規範」,樓主簡單說一二,大家自己開動腦筋,特別各種網店代購電子商務的同學自行思考。  老爺要「促進健康」,表明老爺暗地裡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不健康」,要「規範」,表明目前的電子商務發展「不規範」。哪裡不健康不規範?一是缺少老爺管制,二是偷稅漏稅抽不到水,三是已經嚴重影響實體貿易商業地產。以前沒察覺,那是大家悶聲發大財,現在搞得全民狂歡,一天銷售額500多億,還是俗話說,就怕賊惦記。你們搞得風生水起,老爺們想不惦記都不行。為何這個時節出台《意見》?其實老爺應該去年「雙十一」狂歡之後,就在打下伏筆。這類《意見》出台,也不是一天兩天醞釀,但是掐這個點出,自有他的意義。  「促進健康」暗地裡怎麼操刀?如果老爺賞樓主四品章京上書房行走,樓主無非也就給幾個意見:首先還以老爺們的強項,文宣入手,毛毛自幹人報壞球這些調動起來,配合嘻嘻TV肉喇叭,著力點在「虛假網購」「劣質商品」上做文章,最好嘻嘻TV再找兩個大學實習生,男女不限,表演「網購上當損失慘重」,以致「心神不寧學業荒廢」等等,重點樹立網店「奸商」形象,讓大多數屁民感覺老爺是在為民除害,政治加分;然後趁熱打鐵,各級衙門介入,網店實名啥的都是皮毛,核心在於網店辦證,不拿到衙門層層審批的各種手續,各大網商平台就不能接納,要點就是把這些成千上萬的流動商業體,納入老爺管控範圍。網店不能你想開就開,「內貿」你不能想賣就賣,前面說過,事情搞複雜,加強神聖性。同時這樣一來,手續繁瑣成本上升,自然剿滅一批小店小鋪,便於「規範」和「管理」;接下來,其他什麼X貓店裡面「做大做強」了的,就是上老爺撈油的技術手段,徵稅。稅收稅制這些,樓主說過太複雜不深究,請老爺著稅務衙門算計就好,貓店同學你要說你X貓實體店已經交過稅了?老爺們重複徵稅的技術手段上節就講過,自己複習。關鍵要點X寶們必須配合,代扣稅款。例如XX寶本身交易成功應該付店家一萬元,這個直接扣稅,剩下九千再支付給店家,掐指一算,一個「雙十一」500多億,稅收就能征出個幾十億來,「利國利民」。不管你在何處開網站,X寶統一代扣了,上繳國稅,必要的話再找幾個磚家出來論證,「不能剝奪網路店鋪作為納稅人的光榮」。  當然話說回來,四品章京什麼下場,樓主又不是沒看過書,所以寧願漂身異鄉,飲茶睇戲就好。關鍵青山綠水,身體健康。說到「健康」,樓主看最近煙草利稅又傳捷報。在全世界都著力禁煙的時代,像樓主所在國度,香煙外包裝要多噁心有多噁心,公共場合吸煙一律重罰。神州能一枝獨秀,香煙要多精美有多精美,傳達給屁民的潛意識叼支香煙身份象徵,表明老爺們真正關心的,還是口袋裡票子的「健康」。再說屁民們煙熏壞了肺,以後還能為神州醫療事業做出貢獻,再配合霧霾PM2.5之類,如果早點掛點,老爺們的養老負擔也能減輕不少,簡直花開富貴,哪還需要關心什麼健康。


推薦閱讀:

大開眼界!!巴塞爾這八款表的創意真是逆天了
西冷藏品,大開眼界
開眼了——原來國界線可以這樣劃分!
大開眼界!成龍數億的收藏品不只塞滿8個倉庫!

TAG:眼界 | 鬼城 | 角度 | 房市 | 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