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羞恥的不是單身,而是不知所愛

你……是單身嗎?不管你是不是,反正現在處在單身狀態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為什麼?

有人說,是因為自己的狀態從「喜歡一個人」變成了「喜歡一個人」,體會到了單身生活的好處。是的,儘管「被催婚」仍然是廣大單身青年的日常噩夢,但畢竟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同:結婚不意味著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過得不好。

從個人角度,單身是一部分人的自主選擇;而從社會角度,單身已經成為一種值得矚目的社會現象。這種改變是好是壞?意味著什麼?它將讓我們的社會走向孤獨和衰頹嗎?還是獨立與自由價值的彰顯?

嗯,關於單身,我們可以觀察,可以討論的事情還有很多。在距離七夕只有不到一星期的日子裡,讓我們愉快地說說單身吧。

撰文 | 張暢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0日報道,內地單身成年人口數量已達2億,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全部人口的總和。中國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

其實早在兩年前就有預言稱,中國的「光棍」危機可能會在2020年全面爆發,屆時20歲至29歲的「光棍」會比同齡女性多出近千萬。

不獨中國,鄰國日本同樣擁有龐大的單身群體。NHK「特別節目錄製組」出版的《無緣社會》一書,就是以「現代人的孤獨老死」為核心話題,聚焦日本每年3萬2千人的「無緣死」群體,流露出對於死時無人發現、死後無人接收遺骨的恐懼和焦慮。在今天的美國,有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占成年人口總數的七分之一。

《無緣社會》

作者: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

譯者:高培明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4年3月

你是否也是單身一族?是否曾面臨家裡催婚的尷尬?是否已經厭倦了「單身狗」、「空巢青年」等網路熱詞的頻頻出現?對家裡變相安排的相親,是否經歷了從抵觸到麻木?年齡漸長,當周圍人都開始成雙入對,朋友圈裡充斥著婚紗照和曬娃照時,你是否會忍不住問上自己一句:為什麼還要一個人?

在中國,一輩子單身,可以活得很好嗎?相較於婚姻或擁有伴侶,獨自一人生活是值得指摘的嗎?當單身成為一種現象,個人選擇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幸福的程度?

被剝奪的時間和被工作擠滿的生活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在《單身社會》一書中歸納了單身社會形態得以形成的四大主因:

  1. 大規模的城市化不僅容納了多元化的價值觀,健身房、咖啡館、酒吧等布局與設施也為單身獨居人士提供了物質保障;

  2. 通訊方式的變革、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高效地與外界保持聯絡;

  3. 女性地位的提升使得她們不再依附於丈夫和家庭,也不必再將精力捆綁在家務勞動上,也讓人們重新反思婚姻和家庭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

  4. 人類壽命的大幅延長等。

《單身社會》

作者:(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譯者:沈開喜

版本: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5年2月

性別失衡只是單身的因素之一。有人將單身分為五種類型:時尚型(某些年齡段/某些職業)、短缺型(缺物質或緣分)、自足型(收入穩定,有自己的愛好)、投機型(挑剔對象、享受多性)、迴避型(迴避愛情與婚姻可能帶來的傷害)。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因素推動了中國單身社會的形成。首先,高學歷男性對配偶的學歷要求往往並不高,而高學歷女性則更傾向於能找到同等或更高學歷的配偶。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當前,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女性結婚率下降至50%以下。

其次,依據傳統觀念,買房的壓力往往落在男性頭上,對於男性的薪水要求也相對較高。根據珍愛網發布的《2016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第三期》,67.06%的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5000到10000元,25.02%的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過萬。在深圳、北京、上海、武漢和廣州,單身女性對男性的收入要求最高。

此外,城市中尤其是一線城市生存成本的大幅提高,讓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靠增加工作時間,來換取高職位或高收入。「加班」成了上班族時常抱怨,又無力改變的痛。據英國媒體2015年調查,中國勞動者年均工作時間在2300小時以上,而英國同年平均工作時間只有1700小時。換算一下,2300小時約等於252個工作日,即每天工作時間約9.1小時。繼「過勞死」之後,「過勞肥」成了新熱詞——因工作時長過長,焦慮、抑鬱、失眠、暴飲暴食也找上門來,久而久之,肥胖、內分泌紊亂、亞健康狀態成為上班族的常態。

《窮忙》

作者:(美) 希普勒

譯者:陳麗麗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1月

對於那些初涉社會的青年勞動者而言,資歷尚淺、資本不足、人際關係等問題依然可能纏身。尤其是在大學校園曾懷抱理想的年輕人們,面對他們無法迅速理解、快速掌握的社會隱性規則,往往顯得手足無措,理想破滅、被剝奪的時間讓他們無力應付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成本的戀愛、交往。

「不是非要一個人,而是沒有時間去顧及兩個人的生活。」「單身,是因為我有能力並樂於這樣做。」每次聚會,無論話題聊到哪裡,為單身一族介紹對象總能成為一個小高潮。每到這時,單身一族早已習慣了一笑而過。

「沒人能懂你在做什麼,好像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家裡人總冷嘲熱諷:你都這把年紀了,不談對象、不結婚,到底在瞎忙什麼?」類似的吐槽並不鮮見,然而除了一笑置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父輩的婚姻那麼脆弱,我怎麼敢結婚?

生於80年之後的年輕世代,對婚姻的理解大多來源於父輩,父輩的婚姻成了他們在現實中最為可靠的參照。而他們的父輩所處的時代,往往讓他們迫於家庭壓力,在心智尚未成熟之前和一個不熟悉的人結婚、生子、度過一生。他們大多經歷過風風雨雨,卻不能抵擋平淡的生活,在兒女離家後面臨情感危機,冷戰、出軌、互相抱怨都是他們對青春時期無法選擇的情感缺憾的彌補方式。

當下的很多年輕人,因為父母長期的管教和學校、社會對於早戀的強力喝止,上大學之後才終於迎來獨立,才剛剛學會試錯感情。在高考前不能戀愛,考上大學後卻不斷催促戀愛,短短三五年的時間裡又被迫面臨催婚、逼婚、相親等一系列家庭的「溫情攻勢」。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作者:(美)喬治·埃爾頓·梅岳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沒有單身狗?單身太久還要坐牢,這才叫「虐狗」
每日一笑,這才是一隻單身狗的日常哈哈哈~
珍愛網、蘇寧易購發布《2018單身人群生活質量調查報告》
婚後過得好的人,都有種「單身力」。
這些星座可能會單身一輩子,直至老死?

TAG: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