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究竟比國產動畫電影強在哪兒?
『閱讀需要主張』
《你的名字。》片尾劇照
《你的名字。》上映一周,口碑爆棚。
但也有不少骨灰級動畫影迷表示異議:《你的名字。》明顯還有很多不足,更稱不上是令人驚艷的大師級作品,怎麼就能這麼火?還有人聯想到曾引起諸多爭議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同樣是講述「守護所愛」的故事,怎麼《你的名字。》就票房口碑雙豐收,國產電影就落得個「還是欠火候」的名聲?
對《你的名字。》的溢美之詞已經足夠多,今天我們來聊聊同樣是動畫電影,《你的名字。》贏在哪兒?國產動畫電影差在哪兒?答案有很多種可能,但其中最簡單,最樸素,但卻又最被我們忽視的,就是「敘事」。
《你的名字。》在人物、環境、音樂等細節設計上的用心,我們都看得到。此外,它能如此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它能夠把故事講得流暢圓滿---對,不用多麼驚艷,中規中矩地講好一個能讓觀眾信服的故事,就已經足夠。而反觀我們的國產動畫,在畫風越來越唯美的同時,講故事的能力卻仍然連「自圓其說」都做不到。如何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圓,這個看似簡單、實則本質的差別,或許正是我們最應當向《你的名字。》借鑒之處。
夢燈籠 RADWIMPS-君の名は。
撰文 | 塔娘
近來有評論言《你的名字。》可以作為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們的教科書。我想,「教科書」之說大概是過譽,但確實或可成為國產惟美派動畫電影「跳一跳能夠得到的蘋果」。本文並不意在為最近大熱的新海誠再多添一份讚美之辭,而是試圖通過比照再次申說一樁樸素顯白卻不知為何總被國產院線動畫創作者輕忽的事理。
兩部影片都是關於「守護所愛」的故事,不論二者的終極目標大小,所依憑的主線皆是「少年男女之間的純愛」。評價懸殊之根源不在於同樣的清新畫風或特效的加持,而在於二者對故事的敘述能力。《你的名字。》不論如何都稱不上超一流作品,在某知名點評網站上的評分卻達到8.7(今敏的《紅辣椒》也不過8.8)。
這昭示著對院線動畫而言,老老實實地把基本故事講圓,再加一些小用心,不需要多翻天覆地推陳出新,觀眾就會買賬。
《你的名字。》中文版海報。1
抓住「名字」的魔法
新海誠為他的故事找到了深深烙印在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一點——名字,作為本片的立足之基。
藝術作品常用不衰中的「名字魔法」,源自原始交感巫術的一種。弗雷澤的皇皇巨著《金枝》中,就有不少「留下名字就等於交付對方以性命」的記載。
許多民間童話里,都明顯地保留著「名字意味著所屬」的義涵印記,最典型的一個故事大概是《倫佩爾史蒂爾茨金》。名喚倫佩爾史蒂爾茨金的小矮人幫助窮苦的農家女孩成為王后,交換條件是王后所生的第一個孩子,除非可憐的女孩能在三天內猜出他的名字。王后派出使者尋遍全世界最平常和最稀奇古怪的名字,終於在第三個晚上將要結束前報出了那串神秘的字元,小矮人氣得跳起來邊咒罵「是魔鬼告訴你的」邊把自己一撕兩半,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奪走王后的孩子和嶄新的生活。
《你的名字。》在豆瓣觀影頁面上的評分高達8.7分。
在中國,「給我你的名字」也是創作達人們屢試不爽的梗。《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紫金葫蘆和紫金鈴(作者甚至不惜犯情節高度雷同的寫作大忌也非要保留這個梗)情節,那顛來倒去的「孫行者」「者行孫」彷彿是在印證這部書的民間傳說血統。
對權力關係和語言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著名女權學者朱迪斯·巴特勒也認為,對「命名」行為有興趣的人往往對主體性的持有更在意。寶玉與黛玉見面問名贈字是一種區別於他人的親密和默契——給我你的名字,這些片段在運用、生髮名字梗時的想像力、幽默和新奇之處都令觀者印象深刻,而在現代書寫中,名字的人類學意義則被更頻繁地有意識運用。
《你的名字。》,敏銳地抓住了這個「以名相許、死生相系」好梗。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因為沒有更好地將「尋名」(追尋、探索、了解對方為何人)與拯救小鎮的故事相結合,前半部和後半部故事銜接和人物形象轉折便略顯匆忙,名字梗在其中的實際運用不算特別出新和出彩。
這尤其體現在最後一段對話里——自寶黛初遇以降,大眾通俗文藝作品對「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你」「原來你也在這裡」永不疲倦的簡單套用和濫用使得這一本該情深似海的梗在傳播、接受中逐漸石化成一個僵硬的隱喻。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不由自主地喚起相似的記憶——文藝作品間的互文性使得這個重逢設計不免帶上幾許濫俗意味,加之在影院聽著主角們一遍遍地重複問名字卻就是不肯早點簡明地寫下,多少會有些落套的尷尬感。
2《你的名字。》的好,是「中規中矩」的好
要說新海誠此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敘事手法,是利用時間線的交錯,增加了影片「陌生化」的感覺、豐富了文本的張力。
實際上,這樣的敘事方式對熟悉二次元的觀眾而言不鮮見。成田良悟的《永生之酒》會是有輕度自虐情結並酷愛打亂線性時間手法人士的心頭大愛;再往前數,還有更廣為人知而比《你的名字。》bug更少的《穿越時空的少女》,當然,科幻界對時間線的「把玩」更是純熟。還是那句話:不論何種藝術,為人們解釋世界提供新的「隱喻」方式總是其最高的旨歸。對於「有經驗」的觀眾而言,《你的名字。》的主導敘事手法也尚未出彩到讓人驚艷的地步——但好歹,創作者嘗試了,交錯前行(何況還混搭了男女互換身體的另一梗,雖然這也是個老梗,某知名彈幕網站甚至有up主藉此東風貼心地整理了二次元中涉及男女互換身體的作品)總比平鋪直敘更容易使人有「陌生」感,更何況院線觀眾並不一定是熟悉二次元與科幻的Geek。
《你的名字。》劇照,女主角三葉與朋友們。
在人物方面,《你的名字。》塑造的男女主角兩個主要人物,細節豐滿,令觀眾信服。但整體來看,許多人物設定很難說做到了優秀。其中對父親的形象敘述不足,使之成為浮光掠影式的人物,對兩位同學和外婆的刻畫也不足,需要觀眾自行腦補為何原本甘於平凡度過一生的同學忽然比主角還要堅定而激情四射地救世,外婆和家族曾經的故事以及當時人們的選擇究竟對此刻的故事有什麼意義。嚴格說來,影片中與劇情重要相關的人物不夠立體、有工具化之嫌,梗拋出了也沒能很好地接上。
一切上乘藝術的使命是借用敘事手段更新對世界的隱喻,至少激活那些已死的舊隱喻——以新批評的這個標準而言,《你的名字。》最大的亮點,即對「名字」梗的處理確實沒能做到這一點。但新海誠的機靈之處在於,雖然沒能將「名字」梗絲絲入扣、邏輯嚴謹地與村落故事融合起來,但在影片開頭、中間、結尾一次次見縫插針地強調提醒「名字」這一隱喻。這雖然不算創新之舉,卻是一種所有考生都熟悉的保分良方,中規中矩的好就已經能夠從「觀眾老師」手中拿到分數。
3國產動畫輸在最「簡單」的地方:敘事
說了這麼多《你的名字。》的敘事是如何「中規中矩地好」以及被觀眾「寬容」的玉中之「瑕」,我們可以回過頭來檢視《大魚海棠》的尷尬落局。《大魚海棠》的哲學野心不小,最終卻被我們認為是一個簡單的報恩和愛情故事,這與編導對「講故事」的輕忽有著最根本的關係。
事實上,《大魚海棠》擁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探討的小關竅卻最終被令人惋惜地輕輕放過。片中族群社會的專斷本可以構成一個重要伏筆,直到海水倒灌前,開頭父母的警告也好,六月飛雪也好,均留了足夠的闡釋空隙供編導自己去推翻影片中海底社會話語權掌控者的斷言,給觀眾一個「你聽到的未必是真相」的漂亮反轉,顛覆經驗世界的解釋。
在敘事節奏上,該研磨強調的地方卻沒有去執行——片末大魚如果接納女主已為之付出巨大代價的好意而飛升離去,那麼即令湫捨身換命女主也回天乏術——這是故事的一處關節,足以構成一個敘述著力點去引出一段價值取向的探討。而影片卻只是陶醉於大魚遊動在滿眼紅葉中那惟美炫目的畫面(正是這樣的對畫面單純的自我陶醉在影片中太多了),留給觀眾「那條魚沒有人設」的印象,不能不說遺憾。
《大魚海棠》中,女主角椿居住的地方
劇本文學功底的薄弱更體現在台詞的設計上,「湫兮如風,凄兮如雨」的典故由湫以一句ktv歌詞式情話「化作風雨陪伴你」來扣合著實對不住編導自己用典的匠心,從觀眾的角度而言,即使熟悉《高唐賦》也不能不默默給影片的台詞表現力打個低分。
《大魚海棠》的可惜之處在於,只要編劇能利用好已然具備的這些「闡釋空隙」、關節點和典故內涵,就能使故事更加層次豐富、包納進更多元的價值觀碰撞,引領觀者作更深度的思考。然而這個片子最終卻不可收拾地奔向惟一的解釋——不成熟的女孩一意孤行為愛累及蒼生。
對深受家庭理念、熟人社會影響的中國觀眾而言,故事中發動天災的女性,即使如白娘子一般已有婚姻的名分充作「護夫」的底氣和依憑、傷害的是自己不熟悉的外人,並且自身能力強大到令人崇拜,尚需敘述者大量鋪陳其婚戀生活幸福恩愛、甚至行醫造福黎民情節,並刻意略寫(在有的腳本中甚至不提)災難場景來為之保駕護航。《大魚海棠》的編導在人設上踩了諸多雷區後在敘事策略上仍不加倍精心設計,要觀眾認同自己心愛人物的理念是可以預見的困難。
《你的名字。》中,女主角三葉居住的小鎮
相比較而言,《你的名字。》雖與《大魚海棠》一樣,主角的拯救行動都涉及愛人和整個村落,但在前者的故事設置里,拯救心愛的女孩和守護她所在的村落是不相違背的。這個設計容易失去使文本更多層次展開的機會,略顯單調(所以說新海誠的野心不大是真的),但反過來也就也比較討巧,因其避開了道德倫理的衝撞而不必「逾矩」講故事。
說到底還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回溯中國動畫,直到如今還被觀眾念念不忘、頗為驕傲的《大鬧天宮》有跨越國界不能遮其妙處的《西遊記》為底,《小蝌蚪找媽媽》是深諳兒童心理、成功借鑒民間故事敘事手法的童話故事,《寶蓮燈》源自被各個劇種改編演出至今未衰的神話傳說、又注入了現代人更認同的價值觀,它們最大的共同點是有一個「好故事」。
《大魚海棠》的編導傷情觀眾沒能領會到自己的很多設計意圖,然而再絕妙的意圖也要靠敘事的精心設計、編織(哪怕中規中矩的老辦法)去傳遞。只有真的懂得有一個好故事(它更接近於好敘述策略而不是好理念或者好梗概)的重要性,才能獲得更廣闊的受眾群。實在地說,《你的名字。》和《大魚海棠》的評分表現一則偏高一則偏低,這中間確有情緒性因素使然,但本土動畫創作者真正明智的做法,是正該藉此三思自身定位,是本就打算做陽春白雪的先鋒動畫,還是好口碑的院線動畫。如果是後者,更該從有一個好編劇、一個好的文學腳本開始。否則觀眾傷心疲憊、信任摧折,主創委屈失望、事倍功半,二者裂痕彌深,卻於事無補。
本文為獨家原創文章;作者:塔娘;編輯:走走。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