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中德班演講一】文字稿 錄音《如何處理兒童和青少年的依戀障礙》

主講:Mirko Zwark

時間:10月26日

現場翻譯:俞峻瀚

錄音:何峻

關注公眾號回復「錄音01」獲取高清錄音

轉載請務必勾搭後台

Mirko Zwark:80後,中德班有史以來最年輕最高的老師,參與過德國海德堡小組研究項目,博士論文獲得過德國系統式治療協會優秀研究項目。出自家庭系統治療世家。

非常感謝能獲得邀請在這裡分享我的想法,像我這麼年輕又需要飛這麼遠的路,對我來說是一項殊榮。

今天我要分享的,沒有最新的研究。

我所學的知識都是站在被人的肩膀上學到的,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關於依戀的理論,這對治療工作非常有利。沒有任何一項東西能比一項好的理論更有實用性。同時我也知道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包含所有理論。

我接下來說的東西不是唯一一種解釋的方法,這絕對不是孩子形成這樣的行為模式的唯一解釋,也不是只有這個原因導致這個家庭必須承受苦難。這是一種看待孩子和父母之間關係的觀點。那麼我們如何把這種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呢?

我來自德國,我希望你們明白,世界上存在很多人成長環境和你們截然不同,作為一個家庭系統治療師,我認為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件事情是好的或是壞的,有用或是無用,幫助或是沒有幫助,都取決於行為發生的情境。

接下來我介紹一部分發源於英國和北美的理論,世界上另一個地區,他們的文化和習慣是與我們不同的。而這些知識卻是一個來自德國的心理治療師來呈現的,我很希望能讓大家理解我腦子裡想的是什麼,但很可能溝通會存在困難。

首先從依戀的定義開始。

依戀是持續養育孩子的照料者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說必須是父母。可能是其他人,關鍵是一直照料這個孩子。依戀是處於情緒之中的,把人跨越時空地連接在一起。也就說依戀是一種東西,我們將之內化,並使用這種特質與他人建立關係。

這只是我們解釋情境中行為的一種方式,而並非只有這一種解釋。

依戀是發展我們個人的個性認同非常重要的元素。溫尼科特說過:我看見什麼,我被怎樣看到,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來看看建立這些理論的大咖們。

約翰·波比依戀理論可以幫助你建立假設以及理解背景知識。雖然他本身是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師,但他自己一直批判精神分析,他認為在一個孩子在成長中,並非是內驅力或力比多讓他成為怎樣的人,他和父母與照料者之間的互動也非常重要。

他強調對早期母嬰分離或與父母分離都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如果一對父母養育的孩子存在某些問題,那麼父母可以回憶在其成長過程中,是否存在創傷或遭受不好的待遇。

父母在成長中接受到某些信息,並將之內化,最後將這種方式重現給了自己的孩子。

波比這個早年也經歷了分離創傷,他4歲時他很喜歡的保姆去世了。後來找了一個他說是「腦子有問題」的保姆照顧他。

隨後一站爆發,父親去參與戰爭。即便父親偶爾寫信,但母親從未提起過父親,所以孩子常常擔心父親的狀況。

所以其早期的遭遇為之後他的理論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第二位大咖MaryAinsworth,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女性,我先跟你們說她說了什麼話,然後告訴你們為什麼她神奇。

這個孩子在家裡受到父母的照顧其實是一種依賴,因為離開父母孩子就不能存活。所以孩子不是自由的,他沒有選擇。

這成為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基礎,探索世界的基礎。如果你沒有安全的體驗的話,從小缺乏安全感,這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埃斯波斯最著名的理論建立是不同類型的依戀模式及不同類型的安全感。

現在我來告訴你們為什麼覺得她神奇。她3歲識字,世界大戰在女性軍團參軍,很快被升級為長官,在很短的時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戰後她和丈夫一起搬到了倫敦,之後遇到了波比,開始在一起合作。

這告訴我們:當你想要發展一種理論時,你需要足夠幸運找到一個搭檔。

對於依戀理論的核心,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持續且敏感的照料是非常重要的。

對孩子的成長,至少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連接。這至少要求照料者必須幫助孩子降低壓力,給他安全感。

依戀關係與其他關係有本質區別,特別是在焦慮狀態下。

當焦慮系統被激活,依戀系統就被激活。

孩子儘力接近父母或者照料者,孩子在成長時會覺得世界很新鮮,想要去探索。而當他走的太遠,他就會感到不安,是不是有危險,這是他探索世界的行為就暫時中斷了,他想要去找親密和安全的感覺。如果他得到了照料者很好的安撫,他就有更多的能量更好地探索世界。所以這就像一個加油站,沒油了可以來爸媽這充點油。

個體的連接可以被區分開,只要它能夠提供安全的感覺。依戀的理論被研究的領域是它怎樣進入我們的心理活動之中,影響我們的行為方式。

我有一個病人,她自己有一個小寶貝,她受到驚嚇的時候是無法與孩子互動的。她唯一能想到的是告訴自己要堅強。她突然發覺了這句話並不是她孩子需要的東西,但她完全不知道怎樣改變這種情景

當我們去探索她的成長經歷時,發現她媽媽具有酒精依賴。她爸爸全職工作,非常忙,每次當她覺得無法承受時就會給爸爸打電話,爸爸會跟她說,你要堅強。

當我們去探索她的成長經歷,她馬上反應過來為什麼自己會怎麼做她意識到這件事如同一個程序自然而然地發生。一旦她認識到,只要假以時日,她就會逐漸停止這種做法。同時我們在治療室內會逐漸找到一種替代方式。

接下來這部分理論看上去非常簡單,那種聽起來非常像普通常識的話,做起來就不太容易了。

首先,孩子與成年人的互動,首先你需要看到孩子。在德國,有一種小的兒童樂園,如果孩子摔了一跤,他必須給他媽媽發一條微信,因為他媽媽現在忙著發朋友圈。

「媽媽我跟你說我剛剛摔了一跤,痛痛。」這只是一個玩笑,但我想說的是,這個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注。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個病人,我問他,你是有什麼問題呢?他說,其實什麼都好,就是我媽是個盲人。也許他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實際上我腦袋裡有這樣一個假設。

第二件事,就是我們要正確地解釋事件。比如他們最基本的需求,是不是餓了,痛不痛,並且要對這些需要做出正確的回應。

在德國,有時候父母比孩子更害怕,很多時候孩子對傷害他們的來源能進行很好的處理,父母可能很著急,不知道怎麼做。

在德國,這種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他們就像陰魂不散在你天空盤旋,隨時詢問你有沒有事。實際上,這種隨時地詢問並不會給孩子安全感,相反會增加不安全感。

這個聽上去很好笑,但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你可以想像,我說到的那個病人,一遇到什麼事,就只會跟自己說「你要堅強」,雖然某些情況下這能夠給她一點鼓舞,但實際並沒有什麼作用。

第三,就是家長必須及時作出反應,當事情發生,你必須立馬做出反應。

特別是在我的治療經驗中,當生了很多孩子的母親,我經常會看到一些類別,作為我的一個導向圖。有可能這種方法有用,也可能沒用,但對我挺有幫助的。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介紹Ainsworth測量個體的依戀質量的不同方法。

你想要去測量依戀,首先我們要造成不安全的環境。

我們要給孩子一個焦慮的情境。作為殘忍的科學家,首先你需要嚇這個孩子,這能激活孩子的依戀系統,也能激活孩子對照料者的期待。

有人了解Ainsworth一套標準的實驗方法「壓力性情境」嗎?

如果你對有些事情已經明白了的話,這是一個重複,如果你有意識地去關注或重做這件事,這對你來說是一項鍛煉。在人生之中你是不會停止鍛煉的,那些已經聽過這個實驗的人,你可以藉此來鍛煉自己。

我來描述一下:首先孩子和母親被觀察者帶到房間里。媽媽和孩子被單獨放到房間里,媽媽把孩子放下來,媽媽去看雜誌,孩子玩玩具。

一個友好的陌生人走進來,非常和善地和媽媽交談一分鐘,馬上再和孩子一起玩。媽媽要馬上離開房間,並把自己的包留在房間里,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會回來,陌生人和孩子一起留在房間里。如果孩子需要的話,陌生人可以安撫孩子。

當我們的依戀系統被激活時,我們的焦慮系統也會被激活,這時候孩子需要找他的媽媽,他會怎麼和陌生人互動呢?

這時候媽媽回來,陌生人離開。

媽媽和孩子獨處,媽媽盡量用玩具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他們能重新和好,孩子又能重新探索世界。

這時候媽媽很明確地和孩子說,媽媽要走了,這時候孩子是一個人呆在房間里,他有可能被嚇到。

陌生人走進來,必要時他會去安慰孩子。

媽媽回來時,陌生人立馬離開房間。

這是當時創造的一個實驗性環境,這樣一個理想環境,對我們的治療是有用的。

我們在這樣的實驗中,實際是不斷提升孩子的焦慮程度。其實有一些測試是測量孩子如何與他人互動的,這樣的測試我們也能拿來使用。

我們假想一下,媽媽和孩子來到治療室中,旁邊是一個觀察者。孩子離開治療師去玩玩具,因為兒童診所擁有一個堆滿玩具的小角落。

你現在可以觀察他探索世界的行為。你和媽媽說,這邊是角落是給孩子玩的,可以隨便玩。在實驗中,媽媽看報紙,孩子在一邊玩,這時候陌生人悄悄潛伏進來。

開始聊天,是友好而和善的談話。

孩子太小了,無法判斷外面的環境是安全還是不安全的,要根據媽媽的反應才參考。如果媽媽如果給他的感覺是安全的,他會覺得這個陌生人是可信任的。下次如果你把孩子扔給你媽帶,你得先對你媽笑。

媽媽離開房間,孩子開始哭。

比如你和帶孩子的婦女工作時,她可能在開始工作時去洗手間,這時孩子被留下後可能會哭,這時候你可以去觀察,「我作為一個陌生人,孩子在我面前是怎樣反應的」

現在媽媽回來了,抱著孩子,一切都好了。孩子開始玩耍。

這時候媽媽要說她要走了,說我還回來。這時壓力的水平提高了,那我們可以觀察孩子怎樣應對這樣的情境。

在實驗中,陌生人如果在需要時安撫這個孩子,之後媽媽回來,媽媽抱著孩子,長舒一口氣,這該死的實驗終於完了。

我們作為觀察者,需要觀察兩部分內容。

第一,他們之間的連接如何,母親到底能不能讓孩子平靜下來,給他安全感。

第二,母親是否能幫助孩子重新去探索世界。

通過這個實驗,把孩子和照料者之間的依戀關係分為幾類:

不安全迴避型:這種孩子很快會探索世界,他們好像對於母親很少有情感上的關係,相反孩子和陌生人關係走得很近,媽媽回來也不會找媽媽抱。你可以說這很好,孩子不認生。但實際我們發現這些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安全的,研究者測量了孩子的脈搏,很緊張心跳也很快。實驗者可以從中知道,孩子這種舉動的背後實際是感覺不安全的。

安全型:孩子能夠從媽媽那獲得安全感,媽媽回來後他可以重新開始探索世界。有可能這孩子能向媽媽描述自己的負面情緒,媽媽會去安撫他。

不確定及矛盾型:這樣的孩子一開始就表現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們不願意去探索世界。對於外界事物和人類都充滿懷疑,媽媽回來的時候他還是沒被安撫下來,還在哭,甚至充滿攻擊性。這種情況下孩子無法承受分離。

最開始建立了三個類別,之後發展出第四類:

無組織或混亂型:是不安全型和矛盾型的孩子混合,孩子被嚇到極限,一碰就如同凍僵了一樣。會到處撞來撞去,無頭蒼蠅一般,反覆地刻板運動,通常這樣的孩子以前都存在創傷性事件。比如說他有精神失常、酒精依賴或虐待的父母。

治療的工作中,另外一項很有意思的是,媽媽和照料者的行為。

對於不安全迴避型的媽媽,她們通常會覺得孩子親近她們的願望讓自己不舒服,自己也不願意接近孩子。安全型依戀的母親通常比較平衡,既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能夠鼓勵孩子去探索世界。

對於不安全矛盾型的孩子,母親通常不太穩定,有時很好,有時又會抽風一樣。

這些都是給家庭帶來巨大焦慮感的情況下測試的,照料者本身的狀況實際給孩子帶來了焦慮,當我們運用西方理論學習怎樣去照料孩子時,家長需要尋找一個平衡。

一方面要給孩子提供安全感,另一方面要讓孩子勇敢地去探索。很多時候家長只擅長提供其中一個,不能很好地平衡兩者。

如果父母過度照料孩子,不能鼓勵其探索世界,孩子則不能建立良好的自尊。如果只注重讓孩子闖世界,孩子一直在外面漂泊而無法休息,整個世界對他來說太難了,無法勝任。

這之所以對心理治療意義重大是因為早期的互動能內化到心理活動中.

早期依戀經驗能夠形成我們穩定的內在模式。

我曾經有一次做了一次夫妻治療,他們中間有一個不安全型迴避依戀,另一個安全型的。安全型的人想要接近自己的太太,這種走進伴侶的行為實際給伴侶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如果能把這件事說開,那麼他們互相間就能夠理解。

他們能對彼此更有耐心。婚姻治療中,有耐心一切都好解決了。如果我們給這些人新的體驗,他們能夠調整自己新的情感體驗。

有時候在治療中,諮詢師會扮演來訪者的父母,給他們提供新的成長體驗,讓他們的行為產生改變。

如此得出的結論是:在生命中的前三年是至關重要的,能夠讓一個人形成對他人的信任,以及自我控制的感覺,能夠去克服困難、挑戰的動力,智能發展的學習給它奠定了qinggan的基礎。這樣的結論是一種很好的論點,去反駁「可以在成年時期改善、或改變行為模式」的觀點。

從治療的角度我更願意這麼說這句話:生命中有些事是你很早就學會了,有些事是你在半山腰學會的。反正早學晚學,總歸是要學的。積極一點看是這麼回事。

父母怎樣和孩子打交道,怎樣幫助孩子處理困難情景,對孩子今後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但允許我在最後引用我高大上的父母說的話:你已經有了一些東西時,你更有可能獲得更多的。

那些很幸運的,有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之後更有可能建立更穩定的關係,通過這樣的穩定關係,他們能夠獲得更多安全感和穩定感。至少在西方社會,我們認為連接和安全感非常重要。

德國學會最近幾年經常討論的是「家庭的可塑性」。可塑性指這個孩子有多大的能力去應對生物學上或心理學上或者是心理社會成長的風險。

舉例子,慢性的貧窮、暴力、失去父母或戰爭。可塑性是解決取向,會看孩子有什麼辦法去應對生活上的挫折。

後來有統計學家做了調查,發現這些孩子至少有一位比較穩定的連接者能給他們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自主性。

他們發現有一種很好的代償的方式,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好的家庭,比較脆弱,如果之後能遇到比較好的師長,一個替代的照料者,可以幫他們成長為安全型。這些孩子沒有那麼暴力,吸毒的風險也更小。

研究還發現,父母雙方只要有一方是精神分裂症,另一方父母能夠給其提供好的照料,90%的孩子能夠成長為正常的。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多數情況下,孩子都能夠正常成長,也給我們敲響警鐘,如果說孩子成長的環境太悲慘,我們怎樣幫助他。也許我們會邀請他的某位老師成為他的照料者。

父母會教給孩子怎樣應對困難,早期經歷慢性貧窮對孩子並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只要父母能夠良好地應對。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幼兒園、學校也同樣重要,對孩子來說是第二個家。

不是說單純給孩子提供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承擔責任,兩邊需要平衡。

如果你在工作中,一個病人來跟你訴苦自己兒時的悲慘,這時候你問他,你這麼慘,是怎樣挺過來的。這時他可能會說,某個老師或長輩對它很好。這也另外一個側面證明他小時候並沒有那麼慘,而是有人可以給他提供一個安全的依戀環境。

當他講完自己小時候多慘,你可以讓他說說他與自己曾經的「拯救者」之間的關係。

當他去回想那位「拯救者」,他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被愛包圍著,特別好的體驗。這時你可以問,假如這個人還在這裡,你覺得此時此刻他會對你說什麼。

來訪者說,死都死了,我怎麼知道他說了什麼。我會說,可是你跟他很熟呀,你能看到他也能看到你。

另外在孩子的彈性中,最重要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自我調節的能力,處理問題的動力及現實的積極的自我看法。能夠自我調節的一種能力。處理問題的動力,以及尋求幫助的意願和能力。

探索家庭里每一個成員的依戀模式、類型是非常重要的。看家庭里對於你的需求的討論是否開放,應激時怎樣處理。小時候形成的行為準則並非不可改變,首先需要去幫助他質疑這種模式,並且引導他,就當下的需要去作相應調整。就怎樣和孩子尋找連接的需求打交道。讓來訪者表達和建立良好的自尊。

了解孩子過去的歷史,探索這個家庭曾經遭受過的創傷;了解家庭和朋友的社會網路,外面的社會資源。了解家庭結構,是否缺失父母的權威。

我要再次重複,這一切都關乎平衡,如果有太多的責任,孩子就不能像個孩子了。


推薦閱讀:

現代的青少年是否應該熟讀四書五經?
異性青少年交往三宜三不宜
眼鏡店+青少年視力康復中心可行嗎?
青少年心理問題多發 問題孩子背後多有問題家庭
作為青少年,該如何看待同性戀?

TAG:兒童 | 青少年 | 錄音 | 演講 | 少年 | 文字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