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佛法解疑
2017年師生佛法問答錄(三)
生問:老師,我沒想通:出離的佛法如何與世間法相兼容?是不是該等到退休後修行,道路會相對筆直,那時候晚不?
師答:不打破執著的常情,就永遠難以真正清醒。生命瞬息間,容不得等待。一切皆是因緣和合,沒有是非對錯,所有分別的想法本質都是妄想,只有隨順因緣,憑藉際緣,在心內下功夫,才能既與世間生活兼容,又不執著掛礙,徹底放棄對自己的維護,裸露靈魂,念念利他,讓身心融和融化在現實中,但始終清醒,不染塵緣。2017-6-26
6.27《晨語》人的痛苦,源於對世界和自我分別的認知。放眼世界,放下自我,念念利他,則我的得失苦樂就會自然無聲地消融在當下。自我的感受體驗就如同手上的灰塵一樣,輕柔飄散於對生命真理追求的天空中,蕩然無存,呈現出來的便是清新圓滿的陽光。此時,你沐浴的生命和生活好像從來沒有這麼有意義過。
生問:寫得真好,什麼時候我可以寫出這麼好的東西啊?!我剛剛的這句話是不是也是一種我執呢?總想著自己,是不?一種羨慕敬仰,馬上就想到自己?呵呵,有時候又怕自己瞎想,跑偏了。
師答:你已經可以察覺自己起心動念了,太好了。這就是提升,再進一步就可歸正言行了,這就是修行的基本功。莫問收穫,只是耕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很多事情的意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實修實證,讓思想成為生活的指導。
生問:學習謝師音頻時感覺有點惆悵和凄涼,熱烈斑斕都是虛幻,「諸法空相,有點惆悵」。
師答:「諸法空相,有點惆悵。」還挺有韻味呢!但都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真實不虛。就因為了解、知道、明白的人太少了,所以都在沉淪中掙扎,永無休止。但每當老師老師有時間聽到時,簡直是熱血翻騰,喜難言喻啊。我說怎麼沒有人喜歡,原來人與人真的大不同啊!
生問:這個千江之月4集都聽好幾遍了,感覺自己也不太透徹,越聽越覺得似乎自己差距好大,就真像一個小學生在研究博士生的課程似的,有種前途渺茫的心態,是不是又錯了?
師答:沒有錯。正常啊,你們內心已經固化,得逐漸來啊。這是我最喜歡聽的,聽了多少遍都不厭,太精妙、太精要了。這主要是因為,你還沒有明白法的實質,只是在認真用心聽,靈魂還沒有啟動,所以費勁。不用管的,就正常聽就可以,你的內心和靈魂能聽明白,不想時就放下,想聽時就聽,不用勉強。在自然之中才會突然有悟的。
生答: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總怕自己犯錯呢?
師答:別給自己束縛,只要方向和目標正確就好。諸天正法神佛,一切眾善緣會通過各種機緣幫助你的,一個人的累劫業障要那麼好消除,就不會有那麼多濁苦眾生了,就都成佛菩薩了。「世上唯有修行好,人間只是吃飯難。」
生問:老師境界太高了,有點慚愧似的,不可比,學到何時呢,能和你討論?
師答:佛法是心學,也是內學,沒有特殊情況,主要是去實踐,不要和他人比較,更無需討論是非高下,這種想法本身也是一種妄想。不用的,學習就好了,堅持下去。
生問:老師,還想問個問題,不離譜但是也有點愚笨,不過是一直疑惑的,你經常說「這是命」,那就是說,上輩子或前幾世註定的,通常不能改,對不,只不過是通過我們的善緣善意,讓一些壞的因緣無法合和,可能會略好一些,本質的不會太變,對不對?了凡也只是個大家的榜樣吧,有幾人能做到呢?
師答:基本是這樣,但是了凡也同樣是命中定數。就是說一般情況下,無論賢聖愚痴,定數的東西也正是你努力或懈怠而最終成為現實的東西,只是那個未來的現實存在,我們無法看到和明確。但唯有佛法修行可以徹底改變生命的方向和未來,說到底還是定數,你的努力與懈怠依然是定數中的過程與機緣。法無定法,唯在用心,一心便可轉機。命自我立的比例100%。
生問:所以,一般人算命是有一定的準確概率的,而像那個道士說,修行人的命沒法看,就是你說的佛法徹底改變生命和未來了?對嗎?
師答:又命中了。成就人生的過程是自然的,沒有造作,凡有造作必然如你所說。結果和過程相反,就是造作的結果,就是有意想改變什麼。其實,有意正常,就是常說的發願,但改變的過程就是自然的了,這才是因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你會感覺到許多疑惑的迎刃而解。
生問:何謂「造作」?
師答:造作就是有意有求有為的刻意過程,違背法義,自以為是,從自己的主觀和意願出發,因因緣果報,便會努力爭取,用盡手段和方法,實質儘是徒勞。有時候,有意行善也是一種因果造作,只不過是善因善果而已。真正的修行是無善無惡,當下空卻。當然,許多法理是精神境界層面的,不要和現實生活混淆,在紅塵中事與理應該有所區別。當然,要除惡即善,不用特意去行善,減少和止息心靈不好的東西,好的東西便會自然增長。這就是人為什麼要修行的最基本原理。
生問:佛陀說,他一生無一法可說的,是這樣嗎?
師答:是這樣的,否則,就是執著。對法的執著,就是法執。當下解脫明白了,此刻的法對於行者就失去了意義,它不是指導你未來前行的絕對標準,因此,要不懈不斷地進步才行啊。不可停止的。當然,對於宗派的基本觀點和論述,或理論基礎來說,各有不同,於個人則是因緣機緣的問題。能夠開悟,即具有了佛的正知見就會自解。
6、28《晨語》不要作強人,要去盡心儘力。當你好似擺平了所有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突然發現,總會有那麼一兩件致命的事情是你擺不平的。它的存在其實是在讓你明白,天下根本沒有擺平一切的人,只有表面擺平的事。愈強者,問題愈大,因為征服的慾望充滿心舍。
生問:無我利他的純粹的愛情,也是情執嗎?單純的思念有違法理嗎?
回復:思念與愛戀,依然是一種情執、一種愚痴,有它存在,你就無法不滋生相關聯的更多世俗系縛,不可能不因果造作,就無法真正與佛法真諦相應。學會淡然,懂得離舍,明白虛幻,這需要過程,不要因此而疑惑自己對佛法真理的信心。當有一天或某一刻你驀然清醒明了之時,這種情執就會如同大海的泡沫、虛空的水滴、碧空的雲朵一樣,輕輕的、柔柔的無聲地消散消融在生命的當下。
6、29《晨語》放下執念,你就會感受到明媚的陽光和輕柔的風,你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傾聽到自己的心聲,把自己的人生瞬間經歷一遍,原來心不可得,空幻一場。唯有當下才是最真實的,而當下卻沒有絲毫念頭存在,是空靈不住的清醒。
生問:我覺得,有時候學習佛法是矛盾的,(不敬了,是嗎?)昨天聽到音頻中一句話,是「信,就要割捨」,可是前幾天我分明記得,老師說過,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寬恕他,理解他,你不是還說過「不要束縛自己,要裸露自己的靈魂嗎?」雖然我有錯誤,不知道到底有多嚴重?但這不也是在做真實的自己嗎?
師答:不是的。這是指人開始學習時,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對自己的心靈深處一切情感,要接納他、理解他,包容他,寬恕他,這也是我曾說的「不要束縛自己,要裸露自己真實的靈魂」而在這一過程中要能不斷清醒,覺醒後則要「信,就要選擇;信,就要割捨」。做真實的自己,不是隨性怎樣就怎樣,那學法何益?如何解脫?另外,關於你問的嚴重程度,這要看看你的心和你的最後結果,如果做到了如我所說,過去的一切皆是幻化,你因俗緣成就了佛法的聖緣;反之,則罪過實大。因為利用佛法的名相和義理,做著違背世俗道德的私事,最後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你可能還是不服,但這種結果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自有天地律法嚴格約定。總之,只要放下,後不再做,真心悔過,就是重新學習,且永生伴隨佛法,一切都是夢中之夢而已。否則,便都是真實的因果循環。
生問:什麼叫「看你的心和最後結果」,就是深刻懺悔並一定修成正果啊?如果修不成,就被懲戒了,如果修成了,就過去一切幻滅了,是嗎?
師答:對一部分。是指你的動機和初衷,是利他的?是為正道的?還是自私的?一己私慾?結果是指是否認識到錯誤,並改正,從此洗心革面。所有問題一同回答吧:不是你認為的那樣,這裡所指的一切都是指盡你的努力,向著正確的方向,始終前行,並不是一定要達到何種程度,或最終如何。因為一切都是有因緣的,都是有相對定數的,不是一時一世就怎樣的,不可勉強,但必須有志向,發下願望,並一直努力去踐行。另外,讓人真實,是為讓人發現問題,並針對問題去修正,不是真實就順著所謂真實去隨順紅塵濁浪,不斷造作。
生問:老師,如何懺悔呢,現在我依然感覺不太會,做不好,不深刻?
師答:懺悔要深刻剖析自己的過往,發誓不再犯,並努力去做到即可。而不是總去說啊說,卻不去做到,沒有用的。不一定非要說出來,能夠說出來更好,不能就默默地在心中例數或思考,然後發下誓願,佛菩薩、諸神明都會感受和聽得見的,不是你們想像的,非得說出來不可的。同時,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方式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
生問:老師,如何發願呢?
師答:發誓願簡單,隨你自己的心愿,就是別發做不到的空願。最簡單的就是追隨佛陀教誨,堅持佛法學習。別總在自己的天地中幻想著。放鬆身心,這是我始終在向你說的話。
6、30《晨語》不要讓心中沉積不凈的東西,隨來隨去,實在不行就懺悔,自己靜靜地把它們都倒騰出來,讓心輕鬆。人的生命就會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甚至會有奇蹟發生,但這一切並不是神奇,都是你修心後,隨之而來的自然。
小志友2015年6月書信
吾給予將辭去難得大機關工作崗位的小志友自己的拙作一章《心語之人生篇》留念,獲其回復如下:
斗膽之言,妄自評價,實不應該,恕弟冒犯。越往後看,越覺得在理解上還膚淺、偏窄、很低的,我會好好思考其究竟。文中流露的是真性情,探索的是真境界,放下的是真執著。老師老師能給此文,弟感激切切。
人生需要有大的格局。「需要擴大心胸,以宇宙、人生的格局來看待生命,看待人生,看待當下的人和事,若以宇宙的格局來看待這些,不可能也許就變得可能,不明了也許就會變得明了,不解脫就會變得解脫,放不下也許就會放得下。」我也時時再想,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地球也只是粒塵埃。人的生命連宇宙的千分之一秒都不到,有什麼放不開、放不下的呢,我也經常在明白與不明白之間變換,也經常在糾結與不糾結當中往複,也經常在喜悅與痛苦之中掙扎,其實諸因都是因為對生命的規律,對宇宙的規律還沒有真正認清和覺察所致。
人生需要無別的心性。「人生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計較多少。計較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對一切事物有了分別之心。以分別之心看人,則分等級。其實從佛性上來說,眾生一切沒有分別。」通過張老師的生命感悟,我覺得一個人需要有平常心、需要有平靜的心,需要有淡泊的心。正像張老師所說:人不要忘自誹薄,自悲自憐,更不要唯我獨尊,孤傲自大。一切應該以適合、自然為度。當你放下標準和成見的時候,就是真正尊重他人,才是真正與人為善的時候。才能收穫因緣和境界。
人生需要心安的活法。「我一直覺得心安的狀態,應該是人生最好的狀態。做人做事有沒有原則,我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所謂原則。」但看完後,我覺得心安可以作為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就是你這樣做你盡心了嗎,你盡心了,你就可以心安!你這樣做,你對別人有好處嗎?損人不利己,你能心安嗎?「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和我的所為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時候。看到別人那幸福滿足、歡樂開心的樣子,我內心就無比的欣慰,快樂得像個孩子。」真的,人需要活回到赤子的狀態之中。2015、6、14、雲飛弟
7、1《晨語》當我們面對痛苦時,要想到我們也曾為社會和他人帶來過諸多相似的痛苦,承擔即是償還,忍受即是了卻。
生問:我和老師差距太大,什麼時候能趕上老師的境界?老師,我能永遠跟著你前行嗎?
師答:不要和他人比較,一生都要和自己的過去比較,與自己的未來「戰鬥」,只是這種戰鬥是無形的安靜安然,全在內心最深處。人生就是無常的,我們也只不過在生命長河中的瞬間相逢相遇,生命之路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完成,這就是生命的真相,只不過人們很難了解和接受罷了,但都必須無情面對。昨日我已經死去,看到今日新生的你而欣慰。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在微觀中瞬息生滅著,每一天的你都已不是曾經的你了,這就是生命真實的進化與升華,當然也包含著退化與沉淪。當一生過去最終展現的你,就是修行的結果,是佛是魔,是聖賢是眾生,都是一顆心決定的。
7、2《晨語》沒有決定你生命的實質性力量存在,生活中也沒有如果這一說,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心的因果兌現。而這所有的一切的過程冥冥之中,只有一個根本目的,就是要喚醒我們沉睡萬億年、生死輪迴千萬劫的本來,不要頑固在現實中你的真實,那都是夢境中無常的幻影幻化而已,轉瞬即逝,終不可得。
7、3《晨語》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在微觀中瞬息生滅著,每一天的你都已不是曾經的你了,這就是生命真實的進化與升華,當然也包含著退化與沉淪。當一生過去最終展現的你,就是修行的結果,是佛是魔,是聖賢是眾生,都是自己一顆心決定的。
7、4《晨語》能感受到世態炎涼的世情虛假,而不在其中迷惑隨波逐流,並能安然隨順,方便自利利他,就是你生命本來的清醒聖潔。
生問:老師,今後我不再做算命之類的事情了,我要如你所說「堅守善良」,慢慢前行。
師答:好啊!好感動!欲流淚。欣慰之極,堅持每天夜深或清晨,幾分鐘都可,安心安靜地看一點、一段佛經或佛書中的大德開示,不用勉強理解和記憶,就是專一看過即可。你就會知道自己是什麼、要什麼,應該做什麼了。這就是生命的清醒。
師創改:《那一世因遇見了你》
那一年,我輕拭菩提,
只求欲斷凡塵紛擾。
每日晨鐘暮鼓,每夜經聲木魚,
度你度我,度那傷痕纍纍的過往。
我是那遁入空門的僧,
千年修行,千年孤獨。
那一天,我打開山門,掃一院的塵;
那一天,你手拈清香,許一世的願。
那一夜,佛前綻放一朵蓮;
那一夜,心海顛狂一片瀾。
那一年,為佛我捨棄今生,忘卻前世;
那一世,因你我往生障礙,六道輪迴。
我是春來秋去沉淪的僧,
前世冤孽,今生迷情。
坐穿蒲團,卻未生出凈蓮,
參透無常,可又墮入娑婆。
明月小樓,古剎青燈;
想一次你,念一聲佛。
那一世,塔鈴陣陣,木魚聲聲;
那一世,袈裟飄飄,塵意濃濃。
7、4師警言:祝賀你這一段的迅猛提升,但不可驕傲,執著自是,佛法無邊,無形無相,浩瀚難測。當沒有感覺時,即是真有感覺了,即是清凈法。到一定程度後,許多事情你就會自己知道如何面對,如何處理,這就是許多人所追求的智慧神通。而到不掛一切事,不染一切境,就近道了。放下自我的保護,視一切無所謂,把自己的全部身心交予佛法,託付給阿彌陀佛。無論何時何地,心中常起一句無上名號,生死無懼即是修行的基礎基本功夫了,堅持住就是勝利,功夫到了就自然而然了。但修行不要妨礙世間法,一切隨緣,重在心行。
生問:如何看待世俗高人?那是怎樣的境界呢?
師答:世俗再高不可測的境界,也是行者的境界,剛剛貼邊兒,還早呢。雖是清凈,但不究竟,無有止境。真到境界處,實無境界可言,無境界時方是真境界。真境界亦是假名境界,故名境界,實無境界。
7、5《晨語》沒有誰能夠或會讓你必須如何,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就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又何有疑惑與不安?要懂得:通往天堂聖境的道路,從來始終都是無數磨難鋪就的。
生問:老師,向你彙報個有趣的事,昨天我去看望出家師父,他給我把脈了,說我和往常不同,居然有一些仙家在身上,尤其是狐仙居多,說是我會有靈感和神通的,我怎麼沒感覺?說未來我不好好念佛,就會被逼著出馬,那就出馬唄,為什麼逼迫啊,出馬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拒絕?充滿了好奇心。我記得老人家說過,生病是因為那些仙折騰他,那要是和他們和睦相處呢,是不是就不用折騰了,不用生病了呢,特別感興趣。做一切事情都覺得沒意思,沒激情,怎麼快樂生活啊?我就對那個狐仙感興趣,指點指點唄?
師答:其實,根本原因是你對佛法修學的還不夠深入,在理上還沒有明晰通透所致。下面是我的認識,僅供參考吧:修行的根本目的是出離三界六道、超越生死輪迴、解脫生死根本。真正的佛法不是就沒有神通,而是不用和不執著神通,正如你這種心態,會影響和障礙正確的行持,迷惑和擾亂修行者的心智。而所謂出馬,就是人因緣中入了偏道,沒有什麼好與不好之說,也是一條路,只是南轅北轍了。因為一切神通依然處於三界六道生死輪轉之中,並沒有解脫。有神通異能,既會生出人我執著,是非對錯的二元對立,而有執著就難以出離。這個問題很重要、很嚴肅、很可怕。修行不是玩笑,不是遊戲,更不是好奇!一念之差,天壤之別。那個師父說得對,但你忽視了,「未來我不好好念佛,就會被逼著你出馬。」不是好玩,而是可怕。一念之間,再回頭就難了。這個現象還需要師父說嗎?我不是早早就提示過你嗎?我說:你許多現狀並不是你,而且我也試圖勸解過他們,好好修行為好。你們是互利雙贏的。但何去何從,是你自己的生命權利與選擇。我說的只供你參考,你不妨也可以徵求你妹的意見。要詳細說太多了,非簡單幾句可盡明的。還是那句話,實心實意、死心塌地地修學佛法吧,到時就什麼都清楚明白了,否則你會永遠在忽明忽暗之中,徘徊前行,可惜了你的天生聰慧。你是矛盾的,總是生活在自我情感糾纏之中,可又想著大道至理,這是不可能的,不捨棄世俗,也就不會得到解脫。僅此而已。珍重吧!
生問:說實話,我覺得目標太大了,理想太縹緲了,自己的能力太弱了 ,誘惑太多了。呵呵,有沒有可能我成精神病了?從前一段時間,總夢見自己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受苦受難的。
師答:總之,根源是你的心,你的心總不安,總在隨緣隨業攀援,心亂則象現亂。很正常,如果心安定下來,有自己明確清晰的目標,一切也就自然安穩了。無論你身上有什麼,他們都想借用你的人生而成就道業,而你的選擇也決定著他們的命運,是生命共同體。但是你卻無法借用他們實現生命的真正提升,只能獲得世俗的福報。誘惑是客觀,就在那,對你的作用是通過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沒有動,又如何有誘惑?一切都是這樣的。
生問:昨天那位師父還教我打坐,讓我自己學會問心,和自己的心去交流,我根本做不到,因為我就鬧心,心緒不寧。
師答:生活的變化取決於行為習慣,生命的變化取決於心靈心地。如果沒有根本如實的改變,那麼一切還會依然如舊。
推薦閱讀:
※日常生活牙齒美白的九大秘方
※那些床笫之間的日語
※男士穿內褲老是跑偏,夾著大腿溝里或者緊緊裹著睾丸很難受,這種情況普遍嗎?怎麼穿內褲才不難受?
※大學宿舍牆壁發霉了,灰黑色的霉斑,就在我睡覺的牆邊,看著好噁心,我該怎麼辦呢?
※和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的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