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模式」破解家庭教育普遍性難題

  2015年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在中山舉行,國內外學者就家庭教育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王雲 攝

  10月31日—11月1日,由中國教育學會主辦,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新教育研究院協辦、廣東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2015年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在中山市舉行。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奧地利等多個國家的教育專家圍繞「教育始於家庭」的主題,深入探討了全球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山的家庭教育工作模式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和評價。

  一直以來,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為了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中山市將各種資源「鏈接」,用育人的寬度架構家庭教育指導的高度,從教學的深度拓寬教育指導的維度,形成了「由政府主導、市婦聯與市教育和體育局主抓、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新模式。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朱永新稱其為「中國家庭教育的一面旗幟」。

  先行先試 中山家庭教育「六個全國率先」實現

  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這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然而,在「誰來做、做什麼、怎麼做」上,卻存在眾多分歧。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在此次論壇上指出,目前我國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教育水平和資源不均衡,無人管、也無錢來管。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重視起來,將其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成立專門機構來主抓主管。而中山在此方面率先示範,並積累了成功的經驗。

  早在2006年,中山就開始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體制機制,提供了人、財、物的保障支持,並將家庭教育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當年,中山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成立「空中家長學校」,此後又試點推進家長學習制度,如東區將家長必須修滿10個學分作為子女入讀幼兒園、中小學的前置條件,以此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和能力。

  2013年,中山市被確定為全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試點市。對此,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今年首次將「家庭教育」寫進市政府工作報告,並將工作具體細化的目標任務納入主要的考核指標。

  「中山的家庭教育工作實現了『六個全國率先』,做到了家庭教育有人管、有錢管、管得了、管得好。」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兼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認為,中山為全國的家庭教育工作指了一條路。

  中山市副市長吳月霞在本次論壇的開幕式上介紹,「六個全國率先」是指:率先將家庭教育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實施「百萬家長進修身學堂」,全面覆蓋戶籍和流動人口家庭;率先設立公益性事業單位「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率先設立以生均7元為標準的家長學校經費;率先將家庭教育納入公務員培訓內容和教師繼續教育積分;率先將家庭教育納入流動人口積分入戶入學管理;率先成立家庭教育專業社會組織「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導師協會」。

  借力用力 「四類陣地」確保廣覆蓋深滲透

  學校教育影響社區教育;社區教育影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影響孩子教育。由此類推,真正完善的教育,必須打破教育壁壘,在教育的點、線、面上形成合力,讓家庭和學校「連線」,讓學校和社區「鏈接」。這一方面,中山的做法同樣可圈可點。

  2011年,中山市成立全國婦聯繫統首個事業單位性質的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被中國家庭教育學會評為「2011年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最給力措施」。在這個「龍頭陣地」的帶動下,全市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學校、社區家長學校、企業家長學校等「三類陣地」的作用,深入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目前,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共建1010所家長學校,全市276個社區(村)設立家長學校,每年培訓家長約100萬人次。針對外來務工流動人口超過戶籍人口的情況,市婦聯在規模以上的兩新組織和大型工業園區為流動兒童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服務。目前企業家長學校已覆蓋到全市各鎮區。

  「中山的家庭教育注重公平,能讓流動孩子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認為,中山善於借力用力,依託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將家庭教育與「全民修身」工作有機集合,實現了家庭教育的廣覆蓋和深滲透。

  中山市婦聯主席陳江梅介紹對此深有感觸。她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全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充分調動社會組織和企業的力量,為家長提供了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例如,針對青少年沉迷網路問題,開展「家長網路護衛行動」;針對父親教育作用缺失,開展「爸爸來了」親子實踐活動等。在傳統服務的基礎上,以全通教育等為代表的企業,還為家長提供了個性化的教育服務。由中山市婦聯培育的家長互助組織領袖項目「雁陣飛」入選「中國家庭教育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優秀案例,成為在本次論壇上展示的5個優秀案例之一。

  多國專家中山開展教育「跨國對話」

  「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是一個教育界思考了多年的問題。

  在本屆家庭教育國際論壇上,各國專家根據自身所研究的領域和關注的重點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就家庭教育的共性問題進行了「跨國對話」。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及妻子多麗絲·奈斯比特

  容許孩子挑戰權威

  未來教育發展要適應經濟變革,就要更加註重個性化學習和創造力培養。目前,中國GDP增速正在放緩,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取決於中國孩子的潛能能否被喚醒、被激發出來。中國想要成為一個創新大國,必須創造一種能夠促進創造性的環境,要容許孩子打破常規、挑戰權威。家庭教育的角色和義務是為了幫助孩子發掘、發現自己隱藏的潛質。家長及教育工作者需要與孩童共同學習,不只是讓孩童學習,他們也應從每天、每周、每地學習。

  韓國教育部原部長、首爾大學教授文龍鱗

  道德就是競爭力

  在職場中拓展廣泛的人際關係,遇到對的伴侶並創造幸福家庭,讓這一切變成可能,不是學習成績,而是人格與道德能力,即「道德智能」。一個人要真正獲得成功,他必須具備理解與關懷他人痛苦的能力,調節自我情緒、將滿足慾望推到其次的能力,能夠包容、理解與自己不同想法的能力,懷著尊敬的心對待其他人的能力等等。這些特徵可以使人擁有高尚的人格,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成長為頭腦清醒、內心溫暖的人。因此,如果父母真的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就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道德,讓他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諸富祥彥

  警惕母女關係勿做「毒媽」

  許多日本父母,尤其是母親,都希望第一個孩子是女兒。因為他們覺得男孩難養,而且容易離開自己。但是,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很大,母女關係最易出問題。很多母親容易將女兒看成是自己的投影,將自己想做的事強加給她們,這讓女兒感到很難受。在日本,這種現象被稱為「毒媽」,並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另外,情緒不穩的母親將女兒當成訴說煩惱的對象,一直依賴,使得女兒為了母親不出嫁,為了照顧母親奉獻自己一生。這種現象被稱為「守墓女」,也是一大社會問題。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

  父母不能「無證駕駛」

  人的一生有四個最重要的場所:母親的子宮、家庭、教室、職場。現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而忽視了父母才是教育的基礎。實際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人生永遠離不開的一個場所。如今,家庭教育成了教育中最薄弱的環節,其價值遠遠沒有被認識,家庭的路上滿是無證駕駛的「司機」。現在做父母不需要任何培訓,也不要任何證就可以「上道」,實際上,做父母比開車要複雜一百倍、一千倍,養育孩子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如果家長不需要培訓就可以做家長,可以對孩子發號施令,對一個國家而言這是十分危險的。


推薦閱讀:

孩子成長離不開老爸的參與,給老爸的十個哄娃神器
家教被性騷擾怎麼辦?
每個父母都應該給孩子嘗試,挫折教育!
父親有著與身俱來的影響力!
被孩子「嫌棄」,小心是「三觀太正」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難題 | 破解 | 中山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