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三大原則 八項注意——淺談班主任批評學生的技巧

【班級管理】三大原則 八項注意——淺談班主任批評學生的技巧本文引用自川野鬼才《【班級管理】三大原則 八項注意——淺談班主任批評學生的技巧》

班主任常會通過批評,對學生的不恰當思想和言行給予教育,以喚起學生的警覺,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多年以來,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中,肯定與讚賞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有意識的批評同樣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種常用方法。

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大多經不起批評。近幾年,因教師批評而引發的學生出走、棄學甚至自殺等過激事件時有發生,致使部分教師「談批色變」、「望批生畏」。再加上「愉快教育」「鼓勵教育」等模式大力倡導,體罰、心罰等行為的嚴厲禁止,似乎教育中,對學生不能批評,一批評就擔心出事故,擔心被扣上體罰學生的帽子,於是很多老師小心地「伺候」學生,但求相安無事。結果呢?因為沒了批評、沒了懲戒,事情不是少了,反而多了,情節、性質反而更嚴重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無益於任何事情的解決。我想,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是應多提倡,批評的教育方法也應該合理使用。不能因為出了些事故,就因噎廢食,封殺批評。只是再也不能用暴風驟雨般的訓斥來批評學生,不能毫無原則地濫用批評,要認真審視、慎重對待批評,要講究批評的技巧。我相信恰如其分的批評,不僅能讓學生改正錯誤,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而且還能增進師生感情,從而更好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那麼,班主任如何講究批評的技巧,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呢。

筆者認為應該遵循以下「三大原則,八項注意」。

一、批評應遵循「三大原則」

洛克在《教育漫談》中曾這樣說:「教育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葯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洗刷不掉的。」因此,批評學生時一定要謹慎,決不能隨意為之,想怎樣批評就怎麼批評,而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則:

(一)批評必須合法規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雖然不成熟,想法片面簡單,但他們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情感慾望、尊嚴權利和獨立人格。班主任要將他們視為獨立的人來尊重、信任,不能強迫他們接受老師的意見,要相信他們能接受教育並改正錯誤,這樣才能使學生尊重和信賴教師,才樂意接受批評。但在教育實踐中,有些班主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權利,濫用自己的權力,以致侵犯學生的權利。比如:語言暴力,侵犯了學生的人格權和名譽權;行為暴力,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開除學生,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干預過度,則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亂收費、亂攤派、隨便沒收學生的東西,則侵犯學生的財產權。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不斷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依法施教,合法批評。

(二)批評必須合情理

與班主任相比,學生總是處於弱勢地位,再加上由於年幼、經驗不足、心理不成熟、認知能力欠缺等原因,容易受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對待。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把工作、生活中的不悅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也容易受到權威性觀念的影響,期望學生無條件服從;或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依據自己以前對學生的印象加以判斷,致使批評不合情理。因此,在教育學生時,班主任一定要客觀地分析學生違規行為的性質、程度以及學生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心理承受能力、情緒狀態、家庭狀況及具體的違規情景,因人而異,對症下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反省自己的錯誤,使之在受到批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之情,從而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

(三)批評必須合人道

在現實教育中,之所以會產生因班主任「批評」行為而導致學生權利受侵害問題,原因在於班主任在批評中缺乏「度」的控制。這個「度」既包括前面提到的必須遵循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則,也包括遵循教育人道主義原則。教育人道主義原則作為行使教育批評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強調教育要尊重人的發展需要、要合乎人性、要維護人的權利、提高人的價值。有些班主任卻濫用手中擁有的權力從精神和肉體上隨意懲罰和體罰學生,不但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規,從倫理的視角來看,與教育人道主義原則也是相悖的。教師侵權是教育不人道的重要表現,不利於教育目的的實現。

二、批評須考慮「八項注意」

(一)注意時間

首先,班主任要善於審時度勢,捕捉批評的最佳時機,過早或過遲,都會事倍功半,甚至「批」而無功。什麼時候是批評的最佳時機呢?一般上課時犯的錯誤,宜課後批評教育;如果犯錯後學生情緒激動,又有戒備心,甚至反感,宜暫緩批評;如果錯誤剛露出苗頭,宜早批評,把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如果錯誤嚴重或屢犯錯誤的同學,應立刻批評,切忌「秋後算帳」;對於做錯了事,馬上會醒悟學生,及時批評會更有效;對於要過些時候才會醒悟的學生,不能操之過急,要等學生對其錯誤有認識或開始後悔時,再進行批評教育。

其次,注意批評教育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能三言兩語解決的,決不要長篇大論。一般不要超過半小時。

(二)注意場合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羅賓遜曾說過:「人類在不損及自己尊嚴的情形下,都願意改過從善,但是有人當眾指責他的行為不對,為了維護面子,他會將錯就錯,不願回頭。」這句話告訴我們:批評一定要注意場合。決不能在公開場合,如教室、會場、甚至人多的辦公室。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犯錯誤的性質、程度、影響和學生的性格、脾氣選擇適當的場合開展批評,給學生創造認識和改正錯誤的良好環境。比如,校園小路,操場一角、回家途中、電話里等。

(三)注意對象

每個學生的年齡、性格、愛好、思想基礎、認識水平、接受能力等都不同。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對象,因材施教,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1)年齡不同,批評方法不同。

批評兒童時避免用刺激性強的字眼,避免長篇訓話和說教,應盡量用簡潔、生動、淺顯、富有形象性和啟發性語言,多用寓言、童話、故事等。批評青少年,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以關切、體貼、熱情、理解、平等的態度,用富有哲理、時代氣息、幽默的言辭進行商討,切不可用教訓人的口吻。

(2)性別不同,批評方法不同。

男同學自信大膽,對外界刺激反映較小,說輕了,會感到不痛不癢,可加重批評語氣和措辭分量,以理服人。女同學對外界刺激較敏感,宜用委婉、溫和的措辭和舒緩的語氣,以情動人。

(3)性格不同,批評方法不同。

性格外向,膽汁質的學生,直率固執,敏感易衝動,宜用「以柔克剛」的方式,選擇恰當時機,心平氣和地把批評意見表達出來,千萬不要與其爭辯。

性格外向,多血質學生,熱情大方,活潑開朗,宜直截了當地提出批評,且態度要嚴肅認真。

性格內向,粘液質學生,沉穩、冷靜,外柔內剛,含而不露,可先從感興趣話題入手,先套近乎,消除其疑慮,再提批評,不可急於求成。

性格內向,抑鬱質的學生,敏感多疑,自尊心強有自卑感,批評言辭要精確,以免誤解,要委婉,不能尖刻,最好要化批評為表揚。

(4)心理狀態不同,批評方法不同。

對有害羞心理的學生,可以用眼示,手勢,探試的方法,採用提醒、建議、誘導式批評;對有抵觸或戒備心理的學生,要從他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創造一個輕鬆的氣氛,用暗示、啟發、比喻的漸進式批評法委婉提出批評;對有悲觀心理的學生,宜用積極的鼓勵代替批評;對有悔恨心理的人,批評要點到為止,切不可再進行尖銳批評和指責;對於盲目性大、自我覺悟性差,但易於感化的學生,宜藉助其他同學的經驗教訓,運用對比參照式批評;對有惰性、依賴心的學生,宜用措詞強烈的觸動式批評,但絕不能諷刺挖苦。

(四)注意態度

班主任在年齡、性別、性格、文化素養等方面也都各不同,但在批評學生時,不能為了保持自我,由著自己的性子,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而是要適應班主任的身份,注意自己的態度。

(1)要真誠委婉

俗話說:「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態度真誠與否,往往會影響人的認識、情感和意志活動。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一定明辨是非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的活生生的個體,只有班主任以真誠的態度,把自己對事情的真實感受想法真誠坦露,讓學生理解,才能喚起被批評者的真摯感、親切感和信任感,才能打動對方,感召學生,從而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批評。

(2)要和藹友善

班主任批評學生時態度要和藹友善,對學生充滿關愛,出發點是幫助學生而不是傷害。切忌一見學生犯了錯誤,馬上叫過來大聲斥責、諷刺挖苦,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有時學生不聽規勸,甚至頂撞,此時班主任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用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友善,最終會使學生改變態度的。

(3)要尊重理解

批評時,班主任要對學生的人格及思想行為充分尊重理解。尤其對屢犯錯誤的同學,更應如此。「人非聖賢,熟能無過。」何況正在成長中的學生呢。尊重理解學生,就應給予學生充分考慮時間,申辯權利及不予接受的自由。要注意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體驗學生的內心活動,設想其對批評意見可能有什麼反應。卡耐基曾說:「凡事不要與人面紅耳赤地爭辯,而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想,並使他放鬆心理防範,這才是說服別人的最佳方法。」

(4)要全面公正

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不能片面武斷,要全面公正。既要看到學生所犯的錯誤,又要看到他的一貫表現;既要看到主觀原因,又要看到客觀原因;既要看到犯錯誤的現實,又要看到改正的可能性。不管是先進學生還是後進學生,不管是班幹部還是一般學生,有了缺點錯誤都應受到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使批評收到良好效果,使學生心服口服。

(五)注意策略

根據學生錯誤的性質和學生的個性,選擇合適的批評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1)個別批評與當眾批評

能個別批評解決的事,決不當眾批評,尤其是對自尊心強、臉皮薄的學生,更就如此。當然,當眾批評也是不能廢棄的,對有些會影響大多數學生,使之都可能會犯的錯誤就應該及時批評制止。

(2)點名批評與不點名批評

在很多時候,我們對事不對人的批評,甚至旁敲側擊,就會產生較好的效果。盡量少用或不用點名批評。會傷害學生自尊的點名批評,絕不使用,而改用私下個別談話的批評方式。

(3)口頭批評與書面批評

批評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是口頭的,批評時應盡量口語話,但也不能忽視書面批評的重要作用。在合適的時候恰當運用書面批評,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批評效果。班主任可以通過作業本、周記或日記的評語,書籤或留言的題字、書信、推薦有關文章等傳遞批評信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反省,展開自我批評,認識並改正錯誤,有時比面對面口頭交換批評意見更易讓人接受。

(4)直接批評與間接批評

偉大的心理學家漢斯·塞利曾說:「就像我們渴望獲得承認一樣,我們害怕受到譴責。」學生也是如此,不喜歡直接被批評。那些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大方豪爽的學生犯了錯誤,可以適當使用直接批評。其他類型學生盡量嘗試使用以下幾種間接批評方法:正話反說;嚴話寬說;近話遠說;設問誘導;激發勉勵;引而不發;旁敲側擊;幽默暗示;換位思考;分析利弊;欲抑先揚等。

(六)注意言辭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同樣一句話,表達的方式不同,效果就不一樣,它既可以使人精神振奮,也可以使人冷淡消沉。學生正處於成長時期,自尊心很強,又特別敏感。作為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應仔細揣摩批評的言辭,像設計一堂好課的開場白那樣精心構思批評的言辭。

首先,言辭要簡潔、平實、莊重、幽默、帶有激勵性。比如有學生題目不會做,可以說:「從其它方面可以看出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動動腦筋,這樣的題目,你照樣會做!」有同學遲到了,可以說:「你在我眼裡一直是位守紀律的學生,今天遲到,能不能給老師講講原因?」這樣的言辭最受學生歡迎,不僅能使「忠言順耳」,更能展示班主任的德才、教養和風度,讓學生如沐春風、虛心接受。

其次,還要注意語音。一個詞語、一個句子,語音形式只要有那麼一點點變化,意義感情可能大不相同。如「你真行」,可以是讚美,亦可能是嘲笑挖苦。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語音和諧入耳,講究聲調、音速和節奏。聲調要有高有低,但懸殊不大;音速要快慢適宜,節奏要分明適度;語句的斷續疏密、語調抑揚頓挫與教師的思想感情變化和諧一致。

(七)注意自律

班主任批評學生就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絕不能犯錯誤,不能被學生抓住把柄,否則會失去批評的說服力。批評學生前必須弄清錯誤的事實,充分了解批評對象的特徵,比如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然後對症下藥,避免批評錯誤。如果出現差錯,應及時糾正。尤其是學生當面提出時,更應如此,不得迴避,並要感謝學生。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敢對學生說「我錯了」。

(八)注意回訪

很多班主任會忽視批評後的回訪工作。往往是批評後一走了之,或是批評後看見學生改正了,接受了就不再理會。任何一個人做了一件事,都希望他人看到自己的成績,班主任應該在批評了一段時間後回訪學生,與之溝通交流,向學生徵詢你的批評是否有道理,平時善於捕捉學生的進步,及時加以肯定,讓學生從心裡感到你確實是在關心他的進步,是在為他著想。

批評雖然是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但它決非是班主任首選的方法,不能長期一味的使用,要以表揚鼓勵為主,兼用批評的教育方法。批評雖然有一定的技巧,但學生是千變萬化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斷地實踐與探索、總結與創新。只要我們班主任在工作中遵循「三大原則,八項注意」,多關愛親近學生,多注意觀察研究學生、多積累好的教育經驗,一定能讓批評化春雨,滋潤學生心田,激勵學生成長。


推薦閱讀:

人難管、事難做,管理怎麼辦
大後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九段團隊管理——把菜鳥培養成雄鷹
君子勿速
私家車變專車 合規是前提 計程車管理有多難?

TAG:管理 | 學生 | 批評 | 班主任 | 班級 | 原則 | 技巧 | 班級管理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