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的影調與色調、構圖等常規技巧
標籤:雜談 |
人像攝影的影調與色調、構圖等常規技巧本人學習攝影的時間不久,也許看這貼的很多朋友都是我的前輩。但今天轉發這個帖子,最主要是想把自己對人像攝影的調子問題跟大家交流下,一來拋磚引玉,希望通過討論和高手的指點,讓自己和更多的朋友得到提高,二來也是對一些跟我一樣在學習攝影的朋友提供一點借鑒。目前看了很多攝友的作品,在人像拍攝上,很多攝友的用光,構圖、光圈、快門、景深等技術層面已經非常到位,但片子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我覺得攝影包括兩個要素,技術要素和藝術要素。通過學習和練習,我們使拍攝過程標準化,儘快的提高技術水平;但對於真正影響我們的視覺和情感的,我覺得還是對片子調子的處理。看過很多優秀的人像作品,包括優秀的商業攝影的人像作品,發現自己一直堅持的有關理論在很多地方均被一一打破(當然這跟本人入門時間晚,學習太少有關),就象用光,我有時候太注重片子的質感,要求正確曝光,決不會去高光溢出,但一些給我們良好視覺和身心愉悅的片子,卻不一定拘泥於這些框框。下面轉的這篇文章,就是對我人像拍攝的一個觀念轉折,特貼出來,供各位品鑒。人像攝影的影調與色調調子影響視覺和情感。人像攝影可以分作高調、低調、一股影調、軟調、硬調五種影調。另外,還可以處理成不同的色調。要掌握各種影調與色調的構成方法。一、調子對視覺的影響人像攝影中所說的調子,是影調與色調的統稱。一幅照片上的陰暗變化,是影調的變化,它是由被攝者接受光線的多少以及他本身的反光率形成的。無論在黑白攝影或彩色攝影中,都有這種影調上的變化。比如,一件紅色衣服,如果受到倒光的照射,衣服的受光面與非受光面就形成不同的影調,它們雖然都是紅色的,但受光面的影調亮,非受光面的影調暗。這便是彩色畫面中影調的變化。色調,是指色彩的變化而言,比如,照片是紅樓的色調還是藍青的色調,這是色彩上的差別。一幅人像攝影作品,如果它是黑白的,只有影調的變化,而沒有色調的變化;倘若它是彩色的,則既有影調的變化,又有色調的變化。人像攝影作品,如果從影調方面來說,可以有高調人像、低調人像、中間調人像。軟調人像、硬調人像這幾種表現形式;倘若從色調的構成來說,又可以是暖調的、冷調的、對比的、和諧的、重彩的、淡彩的等等。這些不同的影調和色調,影響著給觀眾的總的視覺印象,從而也影響觀眾的思想情感。比如,一幅高調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就給觀眾一種明快清新的感覺;低調的黑白或彩色照片,能給觀眾一種凝重深沉的聯想;暖調的彩色人像,往往激起興奮歡快的情感;冷調的彩色人像,具有一種肅穆恬靜的象徵……所以,我們在從事人像攝影創作時,在藝術技巧上除了要考慮它的構圖、用光以外,還要注意它的調子在視覺上產生的效果。下面將幾種常用的調子處理技巧作一概括介紹。二、人像攝影的影調構成人們通常把人像攝影分成高調、低調、中間調幾種。其實,大家說的「中間調」,並不是指照片由不深不淺的灰調子組成,只是與高調、低調相對而言,照片上仍然有黑、白、灰一系列不同的影調。此外,筆者還認為,在談論人像攝影的影調時,除了亮暗的不同之外,還有影調軟硬之分。實際上,有許多人像攝影作品是用柔和源俄的軟調拍攝的,當然也有用反差大的硬調拍攝者。所以,在本節中闡述人像攝影的影調構成時,按下述幾項分類:1、高調人像高調人像的特點是畫面的影調構成以亮調子為主,盡量避免或少用暗調子。具體地說,黑白人像的影調組成應以白、淺灰、中灰影調為主;彩色人像的影調組成應以白色、明度高的淺色和中等明度的顏色為主。至於較深暗的調子,無論在黑白人像或彩色人像中都應盡量避免,或儘可能少用,使被攝者的形象在拍出的照片上整個呈現亮影調,沒有明顯的陰影,更沒有投影,顯得潔凈、明朗、柔和。在攝影室內用燈光拍攝高調人像,除去被攝者要穿白色或淺淡的服裝並用淺色的背景以外,布光時要以順光為主。用一盞燈放在照相機正後方,或用兩盞功率相同的燈緊靠照相機的兩側,從照相機方向將光線投向被攝者。這樣,可以把照明光線產生的陰影和投影減少到最低限度。經過這樣做之後,被攝者的兩側往往還難免調子太深,還要在被攝者兩側與照相機形成90度夾角的位置分別放置兩盞功率較小的散光燈,把影調太深的部位照亮一點,使被攝者各部位的亮度比較均勻。但是,被攝者側面的輪廓又要比被攝者正面的影調稍暗一些,顯出被攝對象的邊沿。同時,也可以在被攝者上方布置一盞「發燈」,修飾被攝者頭髮的影調或向上的輪廓部分。高調人像照片的背景要明亮、乾淨、均勻,但最好又保留一點淺淡的層次,以便襯托出被攝者更亮的部位。背景可以用兩盞散光燈從左右兩側均勻照明,它的亮度可以控制在超出被攝者面部亮度兩級至兩級半。曝光時要以被攝者面部的亮度為基礎,讓面部曝光過半級,再現為較淡的影調。如果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攝高調照片,要利用陰天或霧天的散射光線,並要故意增加一級曝光,使底片的密度稍大一點。2、低調人像低調人像的特點和要求正好與高調人像相反,它的影調構成以暗調為主,盡量避免或少月亮調子。黑白人像的影調組成應以黑、深灰、中灰影調為主;彩色人像的影調組成以黑色、明度低的深色和中等明度的顏色為主。低調人像照片,能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深沉、凝重。在照相室內拍攝低調人像,被攝者應穿深色服裝,並使用深色背景。布光時,一般採用倒逆光或側光,使被攝者面部的陰影大一些,光比可以控制在1:4--1:6,依照被攝者面部亮面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現為中等明暗的影調,或者比中等明暗略暗的影調,陰影部分再現為暗調。個別的低調人像也有用順光拍攝的,不過曝光量要少,以便將面部再現為暗調。低調人像的背景,不用燈光照明,讓背景呈現全黑的影調3、一般影調人像一般影調人像的特點與要求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它不像高調人像那樣以淺談的影調為主,也不像低調人像那樣以深重的影調為主,而是在照片上可以包含深的、中等的、淺的各種影調,因此,它的影調構成特點既不傾向於明亮,又不傾向於深暗,而是一般印象;給人們的視覺感受既不偏於輕快,又不偏於凝重。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拍攝的人像照片,屬於這種影調。4、柔調人像柔調人像的特點是畫面的影調配置比較朦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調干(在黑白照片上是灰影調;在彩色照片上是中等明暗的色調)去描繪被攝者的形象,亮調子較少,深暗的調子更是少用或不用。它給人們的視覺感受是比較輕盈、明快,有一種清淡、愉悅的感受。這種柔調人像的拍攝技巧是,盡量運用散射的柔和光線,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畫面中出現明顯的深色調子。要瞄準中間影調的部位測光,並根據它的反射亮度曝光。同時,拍攝過程中常常在照相機鏡頭上加用柔光鏡。柔光鏡不僅可以使畫面的調子柔化,也能使影調進一步變淺。5、硬調人像硬調人像的特點與柔調人像恰恰相反,它主要是運用明暗兩極的影調(比如黑白照片上的黑調子和白調子)構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間調子很少。這種影調處理方法常常用來表現被攝者處在明亮的照明光線之下,或者採用日光拍攝時表現一種暑熱的感覺。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別測量被攝者臉部亮面和陰影的亮度,然後折衷曝光。或者根據臉部亮面與陰影的綜合亮度曝光。硬調人像雖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於它對於被攝者皮膚的質感表現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時,一般不採用。三、人像攝影的色調設計人像攝影作品,除了它的影調可有不同的處理方案以外,其色調也可由攝影者進行設計,以便使照片上表現出一定的色彩調子,用色彩對於人的情感作用去感染觀眾。這裡,從戶外人像與照相室人像兩種情形分別闡述。對於拍攝戶外人像來說,設計照片的色調似乎不如照相室人像來得方便,但並非沒有辦法。首先,被攝者服裝的色調可以由攝影者挑選,比如,究竟要暖調的還是冷調的服裝,或者其他色調的服裝?其次,背景的色調可以由攝影者挑選,比如,背景要與服裝對比還是與服裝和諧?再次,如果有必要,你還可以選用低角度的暖調子陽光來照明人物或者被攝者的輪廓。總之,只要開動腦筋,處理方法是有多種多樣的。如果拍攝照相室人像,進行色彩設計就更方便了。你可以選擇服裝的色調以外,能夠更方便地選擇背景的色彩,還可以在照明燈具上加用有顏色的燈光紙,改變光源的色彩,甚至用不同的色光去修飾一幅畫面,可以大大豐富色彩表現手段。1、暖調設計在色彩學上,把色彩分為暖色、冷色、中間色。紅、橙、黃以及那些以紅、橙、黃為主要成分的色彩,稱作暖色;藍、青以及那些主要含有藍、青成分的色彩,稱作冷色;綠和紫稱作中間色。由此可知,欲求暖調的色彩設計效果,可以利用紅、橙、黃等暖色或者主要含有這些色彩成分的色調,給觀眾暖色所具有的熱情、愉悅等情感聯想。2、冷調設計用藍、育或者主要含有藍、青成分的色彩構成人像攝影畫面。會得到冷調效果,給人們恬靜、閑逸等等情感聯想。3、中間調設計綠色和紫色是中間色,黑、白、灰在色彩學上稱做『稍色」,也叫「非彩色」、「無彩色」,它們只有「濃度」,沒有「彩度」。4、對比色設計色彩的對比形式很多,有冷暖的對比、補色的對比(紅與青、綠與品、藍與黃是互補色)、鮮晦的對比等。凡是有對比慣征的色彩共同出現在一幅人像攝影中,必然給觀眾一種強烈的色彩效果,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5、和諧色設計不用對比色彩,而是將一些比較臨近的色彩安排在一幅畫面中,或者用黑、白、灰這些「消色」去調和某些色彩,會得到色彩和諧的效果,使觀眾看上去感到舒展、安詳、平靜,也是人像攝影中常用的一種色調設計方法。6、重彩設計重彩設計是用純度很高廳又鮮艷的色彩去構成畫面,使觀眾受到強烈的色彩刺激,留下深刻的色彩印象。這種設計方法,適宜用很濃的大塊色彩,才能收到重彩效果。7、淡彩設計與重彩設計相反,淡彩設計要用淺談的、明度較高的色彩構成畫面,如淺黃色、淺紅色、淺藍色等等,給觀眾一種輕快、淡雅的感受。淡彩畫面有些近似高調,但比高調彩色畫面的調子略重一點。人像攝影的構圖一、選擇合適的景別景別是指攝影畫面所包括的被攝範圍。對於人像攝影來說,選擇是別意味著確定拍攝被攝者的特寫、近景、半身還是全身。當你拿起照相機準備拍攝人像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便是這個問題。初學攝影的朋友,在拍攝戶外人像的時候,往往被周圍的動人環境所迷惑,力圖把環境背景多拍進畫面一些,結果拍攝位置一再退後,有的甚至從十幾米的距離上用標準鏡頭去拍攝一張人像,洗出底片以後始發現周圍環境充斥了畫幅中很大的部位,被攝人物卻只佔了很小的面積——人被環境湮沒了。在人像攝影中應以表現被攝者的形象為主,環境背景只起陪襯作用。假若人物形象為環境背景湮沒,人物的相貌、姿態不能突出,便失去了人像攝影的特點。人像攝影的景別,主要有以下幾種:(1)特寫人像的特寫,指畫面中只包括被攝者的頭部(或者有眼睛在內的頭部的大部分),以表現被攝者的面部特徵為主要目的。這時,由於被攝者的面部形象佔據整個畫面,給觀眾的視覺印象格外強烈,對拍攝角度的選擇、光線的運用、神態的掌握、質感的表現等要求更為嚴格,攝影者尤應仔細研究有關攝影造型的一切藝術手段。無論是35毫米照相機或120照相機,若用標準鏡頭拍攝特寫是比較困難的,也是不正確的做法。因為,標頭拍特寫必須離被攝體很近,在較近的距離拍攝人像時,鼻子到照相機的距離比額頭、下巴、耳朵到照相機的距離近,在照片上鼻子顯得大,容易歪曲被攝者的面部形象。同時,如果被攝者稍微低頭,額頭會顯得大,下巴顯得短;稍微仰頭,就會下巴顯得長,額頭顯得小。因此,最好是用中長焦距的鏡頭拍攝。那樣,照相機到被攝者的距離就可以稍遠一些,避免透視變形。(2)近景近景人像包括被援者頭部和胸部的形象,它以表現人物的面部相貌為主,背景環境在畫面中只佔極少部分,僅作為人物的陪襯。近景人像,也能使被攝者的形象給觀眾較強烈的印象。同時,近景人像比特寫能在畫面中也包括一點背景,這點背景往往可以起到交待環境、美化畫面的作用。當然,拍攝近景最好還是使用中長焦距的鏡頭拍攝。拍攝近景人像,同樣要仔細選擇拍攝角度、「光線的投射方向、光線性質的軟硬,並注意觀察被攝者的神態,掌握適當的拍攝瞬間。(3)半身半身人像往往從被攝者的頭部拍到腰部,或腰部以下膝蓋以上,除以臉部面貌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外,還常常包括手的動作。半身人像比近景或特寫人像畫面中有了更多的空間,因而可以表現更多的背景環境,能夠使構圖富有更多的變化。同時,畫面里由於包括了被攝者的手部,就可以藉助於手的動作幫助展現被攝者的內心狀態。有經驗的人像攝影師對被攝者手的姿態和動作是十分注意的。半身人像因為能夠拍攝到人物的腰部或腰部以下,被攝者姿態的變化就豐富多了,給畫面的構圖帶來很大的方便,使我們有可能把被攝者拍得更生動一些。(4)全身全身人像包括被攝者整個的身形和面貌,同時容納相當的環境,使人物的形象與背景環境的特點互相結合,都能得到適當的表現。拍攝全身人像,在構圖上要特別注意人物和背景的結合,以及被攝者姿態的處理。 二、確定畫幅的格式拍攝人像所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採取什麼樣的畫幅格式。人像攝影的畫幅格式,最常見的是豎長方形與橫長方形。除此以外,也可以有方形、圓形、橫長形、直長形等。採用哪種格式為好,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1、要根據被攝者的情況、姿勢和背景環境的特點確定畫幅格式。比如說,拍攝一個人的全身像,大多數情況下要採用豎幅格式;拍攝兩個人的近景,又往往要用橫幅格式;而拍攝許多人的群像,幾乎更要選用橫幅構圖。這是指被攝人物的情況而言。同時,在確定畫幅格式時,還要考慮到被攝者的姿態。還以全身人像為例,倘若被攝者倚卧在草坪上、海灘上,恐怕就不能用豎幅格式而只宜取橫幅了。此外,還要考慮背景情況,根據背景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畫幅格式。比如,同樣是半身人像,以浩瀚大海為背景往往採用橫幅格式,以參天青松為背景則常常選取豎幅格式,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2、可以根據攝影者的意圖,適當地選用不同的畫幅格式。比如,拍攝特寫和近景人像,常常可以根據攝影者的審美觀點和主觀意願而採取橫幅或豎幅的構圖形式。前面已經說過,人像攝影的畫幅格式,不僅僅有橫、豎兩種,還可以有其他的形式。亦可採用正方形、圓形、菱形、扇面形等等。即便是長方形,其長邊與短邊的比例也可以有某些變化。這些不同的格式,只要運用得適當,也會給人像畫面帶來多樣的變化。 三、選擇最佳拍攝方向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同是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得到的視覺印象並不完全一樣,有的角度顯得更美,更有神韻。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要力求找准被攝者最美、最動人的角度。拍攝角度的少量變化,都能對被援者形象的表現產生明顯的影響。拍攝方向的選擇,是以被攝者為中心照相機左右位置的變化。拍攝方向大體上分作正面人像、七分面人像、三分面人像、側面人像這幾種拍攝。正面人像,適合於那些五官端正、臉型勻稱而漂亮的人。如果臉圍太胖、太寬、太瘦。兩側不均,或者兩眼大小不一,鼻子、嘴形不正的人,一般說來不宜從正面拍攝。七分面人像,指被攝者面部略微向一側轉動,但從照相機的方向仍能看到被攝者臉部正面的絕大部分。如果以被攝者面部正面和側面所佔的比例劃分,七分面人像應是臉部的正面佔大部分,而側面只佔小部分。這種七分面人像,不僅仍能表現出被攝者的正面相貌,而且顯得靈活並富有變化,容易收到較好的效果。選擇七分面拍攝還有一個特點:它不像正面人像中被攝者臉圍兩側的輪廓線條同等突出,而是面都較窄的那面的輪廓線條最鮮明,面部較寬的那面的輪廓線條則退居較次要的地位,不顯得那麼突出。拍攝中,如果有的被攝者臉部兩側的輪廓線條不十分對稱,我們便可以讓其面部轉向輪廓好看的一側,使略有缺陷的一側處在不太突出的部位,盡量表現好被攝者的外貌。不過,對於顴骨太高的人,不太適合用七分面拍攝,因為它會使過高的顴骨更加顯露。三分面人像,是指被攝者比七分面的拍攝角度更側轉一點。從照相機的方向雖然仍能看到被攝者臉部的正面,但正面所佔的比例不如側面大。與七分面人像相比,在三分面人像中,面部較窄的那面的輪廓線條更鮮明、更重要;而且,鼻樑的高低更加明顯,面部較寬的側面的輪廓線條在視覺上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所以,如果有的被攝者臉部兩側的輪廓線條不十分對稱,我們在拍攝時便可以讓其轉向輪廓好看的一側,使略有缺陷的一側處在不太突出的部位。對於顴骨太高的人,不太適合用三分面拍攝,因為它與七分面一樣,會使過高的顴骨更加顯露。拍攝三分面人像時,被攝者的鼻尖不要接觸或超出臉圍的輪廓。鼻尖如果觸及或超出臉圍輪廓,基本上就算側面人像了。側面人像,是指被攝者面向照相機測方,與照相機鏡頭光軸構成大約90度的角度拍攝的人像,從這個方向拍攝,其造型特點在於著重表現被攝者側面的形象,尤其是從側面觀看時被攝者面部的輪廓特徵,包括額頭、鼻子、嘴、下巴的側面輪廓。當然,如果拍攝半身或全身人像,也包括身體的側面輪廓。不過,從側面拍攝,被攝者的身體不一定要與照相機鏡頭光軸構成90度的角度,而是臉部朝向側面,身體卻可以朝向斜側面或正面。這樣仍屬於側面人像。由於被攝者的面部側面輪廓在側面人像中表現得十分鮮明,因此,只有面部側面輪廓非常好看的人,才適合這樣拍攝。假如被攝者的額頭太大、太低,或者鼻樑太高、太凹,嘴形不正,下巴太尖、太短,都不適於從側面拍攝。在選取拍攝角度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此點。 四、選擇拍攝高度照相機如果從較低的位置向上仰拍,能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較為雄偉;如果仰拍被攝者的頭像,會使下巴及腮部顯得較大、較寬,人物顯得較胖,額頭變窄、變小。假若照相機從高於被攝者眼睛的位置向下俯拍,會使被援者的身材顯得較矮小;若俯拍頭部肖像,會使額頭被誇張,下巴顯得較窄、較短。在通常情況下拍攝人像的時候,照相機的位置不可過高或過低,因為當照相機鏡頭從較高或較低的角度拍攝時,光學鏡頭所產生的透視變形現象比我們人服從低處仰望或從高處俯視所產生的效果要強烈得多,這是用人眼觀察和鏡頭拍攝不相一致的地方。所以,在拍攝人像的時候,高低角度的選擇要格外留意才好。在一般情況下,拍攝半身人像,照相機最好同於被攝者胸部的高度;拍攝全身人像,照相機最好同於被攝者腰部的高度。這樣,被援者的形象表現得比較正常。特別要注意的是,當拍攝近景人像或頭部肖像的時候,照相機一般適宜於被攝者眼睛的高度,這樣拍出的效果比較自然,沒有明顯的透視變形現象。當然,也可用稍仰或稍俯的拍攝角度,以達到不同的造型效果,不過要掌握適當的分寸,免得歪曲人物形象。在個別情況下,也可以利用拍攝高度的取捨稍微修正被攝者的形象。例如,臉形瘦長的人,可以利用稍仰的拍攝角度使他顯得略胖一點;腮部稍胖的人,可以通過稍俯的拍攝角度顯得略瘦一點。不過,這種修正是有限的。外貌缺陷的掩蓋人像攝影要設法強調救援者外貌優美之處,而盡量掩蓋其缺陷。攝影師要仔細觀察被攝者,對外貌上的缺陷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掩蓋缺陷的手段是調整拍攝角度和布光。一、掩蓋外貌缺陷是共同性的要求對人像攝影總的要求是形神兼備,但在通常的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攝影者還是被攝者都希望把照片拍得比本人更美些。沒有一個被攝者喜歡把他拍得醜陋不堪,或者將他外貌上的缺陷暴露出來。可以說,要把照片拍得美,是攝影者與被攝者主客觀共同的要求。但是,人們的相貌各異,五官的形狀也不一樣,很難求得一切都十分理想。有的人,雖然總體的形象是好的,但也許外貌上有些小毛病。比如鼻樑略歪,或嘴形不正,或下巴太尖,或兩腿稍短……就要求攝影者設法掩蓋這些缺陷,使它不太暴露,從而達到美化被攝者的目的。但是,這裡應當說明,掩蓋被攝者外貌上的缺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缺陷過於明顯,是掩蓋不掉的。總之,人像攝影師要善於發現被攝者美的部分,並設法把它強調出來;同時又要看到被攝者外貌上的不足,盡量將其削弱或掩蓋,這是人像攝影師的重要基本功。二、掩蓋外貌缺陷的手段人像攝影中掩蓋被攝者外貌缺陷的手段主要有兩方面:選擇適宜的拍攝角度與調整照明光線。選擇拍攝角度是指將有缺陷的部位調整到離鏡頭較遠的一側,使其不明顯;或者利用光學鏡頭成像的透視變化,掩蓋五官的缺陷。調整照明光線主要是指利用照明上的陰影掩蓋外貌上不美的部位。具體處理方法歸納如下:缺陷性質拍攝角度的調整光線的處理胖臉型避免正面拍攝不要用順光照明使腮部處在陰影中不要用輪廓光和反光瘦臉型拍攝角度宜稍低主光不宜高 不要用輪廓光高顴骨用修飾光從較低處照射顴骨不要使用輪廓光鼻形不正避免正面拍攝高鼻樑避免側面拍攝將鼻樑上的光線局部遮暗凹鼻樑避免側面拍攝用主光在鼻樑凹處形成高光大額頭宜稍仰將額頭光線適當遮暗一些小額頭宜稍俯大下巴宜稍俯小下巴宜稍仰雙下巴向上翹起下巴升高主光 照相機宜稍俯主光宜稍低深陷的眼睛使用較小的光比凸起的眼睛讓被攝者向下看主光不要高 光比要較小兩眼大小不一不宜正面拍攝使較小的眼睛靠近鏡頭嘴形不平不宜正面拍攝用側光將較高一端處在陰影中凸起的耳朵不宜正面拍攝使近處的耳朵處在陰影中遠處的耳朵藏在頭後皺紋主光不直高光線宜散射眼鏡的反光稍提升眼鏡框並向下翹橫向調整輔助光面部其它斑痕處在陰影一側體形矮胖穿暗調的衣服背景用暗調子兩腿稍短宜稍仰拍攝姿態、服裝、背景與道具 一、姿態和手勢的處理無論拍攝面部肖像,或者拍半身像、全身像,都涉及到被攝者的姿態如何表現。尤其拍攝半身像,被攝者手的動作對於形象的塑造更佔有重要的地位。拍攝近景或半身,除特殊要求之外,一般來說,都不讓被攝者正襟危坐從正面去拍。因為那樣會使畫面形象呆板、不感人,而使被援者頭部略有轉動,與肩部構成一定的角度,從而使畫面形象具有一定的動感。這樣,構圖上有一定的變化,有利於形象的塑造。手勢也是肖像構圖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畫面中包括被攝者手的動作時,比拍攝單獨的頭像或胸像,畫面的構成便靈活多了,有利於豐富人像畫面的構圖。手的動作還能幫助人們表達感情。比如,人們在思考問題時,有時用手撐腮,有時以手持筆,或者手裡點燃一支香煙……這些具體的動作,都有利於刻畫被攝者的精神狀態及個性特徵,而且,對人像畫面的構圖也是非常積極的因素。身體的姿態在表達被攝者的內心情感上比手差一些,但在人像攝影中也不應忽視。有時,身體的姿態也是被攝者思想情感的展現,對傳達人物的內心情緒也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身體姿態和手勢一樣,也是安排構圖時一個很活躍的因素,值得在人像攝影中充分利用。有經驗的攝影者,往往盡量啟發被攝者做出不同的姿態,而從中迅速抓拍。這樣做,比由攝影者擺姿態拍攝往往自然得多。 二、服裝的選擇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服飾在生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如今人們已不僅僅滿足於服飾的實用性,開始熱衷於追求款式的新穎和樣式的別緻。穿著美觀、大方、舒適、雅緻、得體,已成為時尚。服飾在人像的攝影中具有美化人物形象和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在拍攝時,一定要根據被攝人物的身材、年齡、膚色、職業、氣質等方面的不同情況來配置服飾,千萬不可一味追求服飾的華貴。高檔名牌的服飾,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也不一定就是拍攝所需要的最好的服飾。相反,也許一條簡單的紗巾就能與價格昂貴的時裝相媲美。一條簡簡單單的綢布就能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此外,對服飾的選擇還必須注意點:一是服飾與整體環境的關係,因為被攝人物著裝的真正完美還要得益於畫面大環境的協調;二是服飾的色彩與被攝人物的情感關係。我們知道,服飾的顏色能夠影響人的情緒,比如淡色能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暖色能使人感到亢奮。三是要整齊而利落,符合人物的性格,與畫面總體的結構要協調。 三、選擇適當的背景人像攝影的背景,除去特殊情況以外,一定要簡練。這與人像攝影的性質有關。人像攝影的創作任務以表現被攝者的相貌與神態為主,因此,人物一定要在畫面中突出,被攝者的相貌要鮮明。如果人物湮沒在背景之中,便完不成人像攝影的拍攝任務。這一點,對於拍攝戶外人像來說更應注意,因為,在室外拍攝人像,攝影者常常會迷戀於動人的環境,將景物在畫面中包羅得太多太雜,最終導致背景湮沒了人物。在生活中,有時候也會拍攝一些旅遊照片,為了多記錄一點當地的風光,不妨背景中多包括一點景物。這類照片實際上屬於旅遊紀念照,與戶外人像攝影略有性質的不同。對戶外人像的背景來說,在構圖時要注意,勿使背景上一些刺眼的物體與被攝者的身體、頭部重疊。例如,樹榦、屋頂等切勿和人物重疊,以免破壞人物形象。圖31這幅照片,就是構圖不當,使樹長在了被攝者身上。其實這極易解決,只要拍攝時稍加註意,將人和樹錯開位置就可以了,使建築物亭子疊在人物頭上,像是戴了帽子,在構圖時也應該將人與景物錯開一點位置。除去上述幾點以外,還有一些使背景簡練的方法,簡述於下:①通過拍攝方向和拍攝高度的選擇,找取簡練的背景;②用焦距較長的鏡頭拍攝,由於長鏡頭的景角小,可以使畫面中少包括一些背景;③利用景深的控制,使照片上的背景虛化,收到簡化的效果;④利用簡單的天空做背景,用天空的影調襯託人物。以上是拍攝戶外人像時處理背景的一些注意之點,它同樣適用於拍攝室內特定環境人像和照相室人像。 四、小道具的運用任何人都不喜歡拍得呆板的人像。所以,有經驗的攝影者力求把被攝者的形象盡量表現得生動一些,使構圖有所變化,使被攝者富有動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畫面中利用一點適宜的小道具,使它和被攝者有機地聯繫起來,會帶來很多好處。小道具是與被攝者生活有關的物品,如被攝者閱讀的書刊。使用的工具、桌上的陳設以及其他裝飾品等。它們一方面可以作為構圖的一個因素,使人像畫面有變化,另方面也可以增加人與物之間的聯繫,賦予被援者一定的情節,使被攝者的形象表現得自然,還可以直接說明人物的身份和職業特徵,對人像攝影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人像攝影中利用小道具,一定要注意:道具的選擇要和被攝者的身份相吻合,要與畫面上所表現的情節相聯繫,才能使人與物構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倘若任意亂用道具,就易導致不協調,反而畫蛇添足,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人像攝影的基本布光方法一、蝴蝶光:又稱「妖艷光」,主光光源在人物的前上方,以45度角照明被攝對象,使其鼻子下方出現一個垂直的陰影,樣子有點象展翅停息的蝴蝶。蝴蝶光的應用:(1)鵝蛋臉型的年輕女子頭像(2)可以表現眼睛(3)可以彌補皮膚上的毛孔瑕疵,皺紋(4)可以正面拍攝或拍攝3/4面(5)不適合男子二、倫勃朗布光法:主光光源充分照明背向鏡頭的那部分臉部,被攝人物臉部對著鏡頭的這部分出現陰影。其特點是:(1)矯正圓或胖的臉型。(2)一般拍攝3/4的人臉。(3)適宜拍攝低調人像。(4)不適合女子
推薦閱讀:
※【柒攝影--品色】Smithsonian Magazine攝影大賽精選
※五十年代的情緒色彩 —— 攝影師 Saul Leiter
※數碼攝影從零開始
※鏡間名錄|祿來掌中寶 祿萊35
※甘南榮登中國十大攝影旅遊聖地(附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