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中國外交政策的認識

摘 要:2013年6月,我國外交部長王毅發表題為「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的演講。此演講具有很強的政策宣傳意義和政策指導意義,提出了今後中國外交的基本路徑是要走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探索過程伴隨大量思想和政策建樹,從中國的角度深刻影響21世紀國際關係的面貌。努力構建和發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與國際主流外交理論相結合,從而成為推動和平、合作、發展的時代潮流向前的動力。

關鍵詞:中國特色外交 軟實力 硬實力 統籌內政外交

一、當前國際形勢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聯繫越發緊密,任何國家都無法脫離世界經濟體系之外而實現快速發展,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快速崛起,卻又使得當今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發生著改革推進,但是全面復甦依舊充滿變數。歐盟的成立引領著區域集團化趨勢的加強,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各國的發展越來越快,世界出現了以美、中、歐、日、俄幾級,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將不可逆轉。此外,在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大趨勢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但是國際局勢還是呈現出了穩定中有動蕩的局面,尤其是是局部性的動蕩與衝突還是不斷出現。

面對國際各種力量的此消彼長和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複雜性,中國既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複雜激烈的國際競爭。因此,全面理性認識和把握當前國際形勢特點和趨勢,對於中國特色外交的實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中國對外關係政策及外交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獨立自主原則始終作為中國外交思想的核心和基石,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永遠是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和目標。我國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願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恪守國際條約和信守國際承諾。中國日益成為影響國際形勢的重要因素,與世界經濟的關係更加緊密,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的發展在世界上存在正反兩種不同反響,進而也說明了中國在國際社會地位中的影響不斷增大。

我國目前的綜合發展總體上來說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我國主要面臨對內、對外兩個問題:

1、對內是基礎,我國經濟現狀。目前我國經濟以兩位數的速度發展,已經處於世界第四位。並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國的經濟仍能高速增長,這種高速增長是否能夠持續?我國的人均GDP和人均資源的佔有量一直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長期的發展是以高能耗、資源的大浪費為代價的。地方經濟發展的目標在實現了高增長的同時,忽略了很多有利於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持續和諧發展的目標,例如基礎教育、醫療保障、環境衛生等。這些毫無疑問的將制約我國的發展。

2、對外是關鍵,我國周邊安定環境。地理位置和地緣環境的特殊性是長期制約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的因素。一是,我國是邊界線漫長,相鄰接壤國家最多的國家之一,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受外敵入侵,給我國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二是,眾多鄰國中某些國家仍與我國存在領土領海爭端,尤其是維護海洋權益的鬥爭具有較大的複雜性和敏感性。三是,「台獨」和民族分裂活動的存在使我國面臨嚴峻的反分裂和維護穩定的鬥爭。四是,美國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斷插手我國周邊地區事務,對我國安全構成了最大威脅。

三、構建中國軟實力的外交戰略

軟實力與硬實力相對,硬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軍事實力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而軟實力是指能夠影響他國意願的無形的精神力,包括該國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的感染力、國際信譽以及領導人與國民形象的魅力等。自1978年中國確定改革開放的方針以來,中國的硬實力方面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硬實力總體扮演了主要角色。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流趨勢的當今時代,武力征服和軍事威脅受到了限制甚至禁止,因此,軟實力對國家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一個國家發展軟實力,需要一定的基礎和條件。作為一個文化大國、一個正在走向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軟實力建設是決定中國能否最終實現和平發展與和平崛起的關鍵所在。軟實力已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國家對外關係與國際競爭中的作用日顯重要。中國在外交上發展軟實力無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

第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延續的基礎和動力,是構建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文化源泉。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決定了我國外交的總目標是獨立自主,維護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時候都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國極為豐富的文化軟實力資源為我國發展對外關係,擴大對外影響,提升外交形象提供了優越條件,使公眾對中國文化及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第二,制度創新是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事關國家的凝聚力、動員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國家軟實力的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發展模式、發展理念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我國實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我們強調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國模式,反對教條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三,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力增強,為中國在對外政策中發展軟實力提供了物質基礎。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國際地位邁上新台階,中國的經濟外交也越來越重要。隨著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位,中國經濟外交的內容也得到了極大擴展。包括貿易投資、對外援助、財經外交、能源外交、氣候環保等,幾乎涵蓋了中國對外經濟關係中的所有內容,使得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硬實力是發展軟實力的基礎,中國日益強大的硬實力為中國征服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較為充分的物質保障。

四、認識中國特色外交的積極實踐

(一)積極開展多邊外交,加強國際合作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布局,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實踐的寶貴總結。四個方面相互聯繫、互相支撐,缺一不可。有學者提出:「發展多邊外交,是中國走向世界大國的必由之路」。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強、世界各地的聯繫越來越密切,閉門造車是不能適應世界發展潮流的。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世界經濟強國,重視與周圍各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合作,建立起強而有力的經濟組織,協同周邊國家,甚至是帶領周邊國家一起努力,是中國的不能推卸的責任與使命。今後5到10年,中國在努力加強與「金磚國家」、非洲國家、亞太鄰國及廣大發展中國家全方位合作關係的同時,不會放棄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合作路線。

(二)積極統籌內政方針與外交政策

統籌內政方針與外交政策,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高統攬內政外交全局能力,成為新時期提升中國外交能力的緊迫課題。其必要性在於兩點:首先,「一國的對外的政策基於本國的國家利益,並以實現本國的國家利益為最終目標。」這就是外交的目的與內政方針的目的是一致的。第二,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外交延續一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利益訴求,是一國一定時期的社會反映。統籌內政和外交,就是要立足國內形勢,兼顧國內外兩個大局,協調「世界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

五、總結

1、我國外交部長王毅認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色」之源反映出「三個自信」。一是來源於中國所堅持的社會主義理念;二是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三是來源於新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也可以說,這三個來源體現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實踐自信。

2、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基本原則可以歸結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指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外交應以服務於國家發展為中心,更加積極有效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兩個基本點是指中國外交要維護中國在世界上的正當利益和促進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

3、當今世界是一個綜合國力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一個國家能否在國際舞台上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僅取決於強大的綜合國力,而且取決於該國的外交能力。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新時代,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外交能力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展望未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外交上必須始終保持冷靜的思考和理性的觀察,辯證認識世界形勢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多角度、多領域、多軌道地維護好國家根本利益,進行務實的外交選擇,拓展中國外交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夏立平,《論構建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2009.06.23

[2] 環球時報,社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重大探索,2013.07.01

[3]楊潔勉,《中國特色外交的實踐自覺和理論自覺》,2012.03.13

[4]王紅續,《關於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若干思考》,2011.06.22

[5] 童世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內涵、背景和任務》,《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第4期;

[6] 趙可金,《統籌外交——對提升中國外交能力的一項研究》,2011.09.30


推薦閱讀:

中國道教的宗派
[欣賞]中國最美的水墨丹青,深入靈魂的詩
美國:6個月後,「阿拉伯之春」中國賭贏了
SND第30屆全球最佳報紙設計中國獲17獎
中國最牛的7家釘子戶!中俄邊境上的童話小村,由邊防軍專門把守

TAG:中國 | 政策 | 國外 | 外交 | 外交政策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