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在脾胃病中的應用
07-17
中醫書友會第1424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I導讀:浙貝母既能制酸,而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有鬱熱而胃酸少者,貝母亦能增酸,似有雙向作用,關鍵在於用藥的配伍。(編輯/張亞娟)嘔吐痰飲利小便,胃脘脹痛用貝母作者/徐景藩胃病患者,時有嘔吐之症。若胃脘畏寒喜暖,漉漉有聲,頭眩而嘔,吐出多量液體,輕者數日一吐,重者每日必嘔,均屬胃中痰飲。由於中陽不振,水谷入胃不易消化,水反為濕,濕留成飲。加以胃中之液下入小腸不易,瀦於胃中,隨胃氣上逆而吐出,是以小溲漸少,形體日瘦。此症可見於消化性潰瘍伴有幽門不完全梗阻之患者,凡有胃下垂者,亦易罹此。仲景「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金匱·嘔吐噦下利病》,均為有效之方。小半夏湯系諸種嘔吐之通用基本方。茯苓澤瀉湯(茯苓、澤瀉、白朮、桂枝、甘草、生薑)包含苓桂術甘湯,又是五苓散之類似方,功擅祛飲止嘔而利小便。余嘗以上述兩方為主,治療潰瘍病引起幽門不完全梗阻20多例。其中茯苓、澤瀉各用20~30克,並配以通草加強通利之功,加蜣螂以祛瘀散結,或再加紅花活血,大多獲效,使嘔吐止而諸症改善,小溲隨之增加。葯須濃煎,於吐後約10~20分鐘服之。如屬住院患者,亦可用胃管插入,抽盡胃中瀦留液後,注入藥液,拔去胃管。囑病人右側卧,腰臀部稍墊高,以利藥液充分作用於幽門病位。若病人嘔吐較多,胃氣不降,可令其在服藥前後嚼生薑數片,舌上知辛為度,吐去姜渣,以防其吐。病重而幽門不完全梗阻較甚者,每日加用雲南白藥1~2克,入藥液中調勻後服用,或從胃管中注入。一般投藥5~7劑,嘔吐可得以改善或控制。飲食以半流質少量多次為宜。若10劑不效,嘔吐不減輕,提示幽門梗阻病變較重,必要時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此法亦寓有診斷性治療之意。關於前述《金匱》茯苓澤瀉湯,古人立方意在以利水之品祛飲而止吐。然結合幽門病理改變,凡服藥有效者,可能因藥物作用於梗阻部位,改善或消除組織中之水腫,使幽門管得以通暢,胃中內容物下入小腸,才能使小便增加。故其機理可能是由於茯苓澤瀉湯先消除幽門梗阻組織中的水腫,然後達到利小便的目的。古方之意深,古方之效良,值得進一步研究。景岳化肝煎善清肝熱,與左金丸配用,可治肝胃鬱熱之胃脘脹痛。方中浙貝母一般多用以治療肺疾痰嗽,按《本草正》早載「入足陽明、厥陰」,《本草正義》列述其多種功用,認為「無非清熱泄降四字,足以賅之」。轉引《別錄》:「療腹中結實,心下滿……苦泄散結,皆能主之。」近代以其能制酸,與烏賊骨配伍,研成粉劑,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但從個人臨床經驗體會,浙貝母既能制酸,而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有鬱熱而胃酸少者,貝母亦能增酸,似有雙向作用,關鍵在於用藥的配伍。肝胃鬱熱證,浙貝母可與黃芩、丹皮、白芍、黃連、蒲公英等配伍。中虛(脾胃氣虛)胃寒而多酸者,可在党參、黃芪、茯苓、炙甘草、桂枝、白檀香(或沉香)、煅烏賊骨或瓦愣子等方中加入浙貝母。同陰不足而兼氣滯者,北沙參、麥門冬、川石斛、澤瀉、佛手片(或花)橘皮等葯與浙貝母時用。寒熱兼夾者,亦可據症加入此葯。不少患者癥狀較著,改善遲緩,一經加用浙貝母而治效明顯。例如:1986年8月12日診張某,女,27歲。患淺表性胃炎急性活動,胃脘隱痛、灼痛已歷1年,嘈雜不適,深感痛苦。視其舌苔薄白,診脈小弦而數,口乾而欲熱飲。病屬胃脘痛,寒熱夾雜,閱前診諸方,似無不合,乃加入浙貝母10克,不意服後很快見效。服5劑脘痛減輕,10劑後疼痛基本消失,但大便微溏,如入炒山藥、炒白朮,葯後大便正常。共服25劑,脘痛未作。隨訪年余,偶有小發作,服前方數劑即可控制。用藥僅差一味,治效即不相同,亦可見景岳立方用藥之妙。II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胃病方 陳鼎三
※胃不好的人如何提神?
※胃病特效奇葯驗方
※治胃病如何選中成藥
※五大職業胃病的癥狀解析
TAG:胃病 |